有人喜欢画家雷东的作品吗?西方除了流行油画还有哪些画种_石版_无极_版画

本文目录

  • 有人喜欢画家雷东的作品吗
  • 西方除了流行油画还有哪些画种
  • 赵无极石版画是怎么画的

有人喜欢画家雷东的作品吗

法国画家雷东性格孤僻、敏感,刚出生就体弱多病,这样的个性似乎天生就该当个画家,同时代的莫迪里阿尼也是这样。

雷东年轻时赶上了普法战争爆发,1870年雷东上了战场,但不久就病倒了,病中的他受柯罗的影响开始画风景,同时受到当时的一些文学作品的熏陶,雷东认为绘画主要来自主观的想象,而不是像当时正流行的印象派那样去追逐光影的表现。

雷东以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了很多梦幻离奇的形象,有艺术评论家称雷东是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的先驱。其中雷东在1879~1889十年间创作的作品大多为黑色的石版画,这十年被称为“黑色时期”。

1890年开始被称为“第二阶段”,雷东开始画油画和粉笔画,题材大多为花朵和佛陀的头像。

雷东深深地陶醉在这些美丽的花卉作品中,他甚至认为花朵就是人的脸,是灵魂的反射。

有评论家说雷东画的各色花卉和谐而美好,就仿佛是交响乐的各个声部,于是雷东也被称为“神秘的色彩作曲家”。

西方除了流行油画还有哪些画种

西方美术的类别实际上非常丰富,常见的有雕塑、绘画、建筑、设计、摄影五大种类,在绘画中,又主要包括壁画、版画、素描、油画、蛋彩画、水彩画、水粉画等几类。

以当前情况来看,西方绘画除过流行油画之外,还流行素描、蛋彩画、水彩画、版画四个画种。

下面我逐一介绍。

一、素描

素描是用铅笔、木炭条、钢笔等工具创作出来的单色画,以线条和块面作为造型的基础,除过色彩没有油画那么丰富之外,在立体感和空间感上不输于油画,不但追求比例关系、空间关系、光影明暗关系,还追求物象的质感和体积感,并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素描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万年以前的岩洞壁画,在那时,远古人拿烧焦的木棍条在岩石上画各种动物走兽的形象,以线条造型,形成了素描的雏形。

素描真正发展起来是文艺复兴前夕,是西方画家学习绘画的基础功课。可以说,每一个油画画家同时也是素描画家。

二、蛋彩画

蛋彩画是油画的前身,起源很早,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就已经形成。当时的古埃及人要给墓室和宫殿的墙壁上画壁画,作为装饰品,他们把天然彩色矿石研磨成粉末后,用鸡蛋清、酒精、亚麻仁油、薄荷油等液体混合后,制作成色彩丰富的颜料,以此来作画,通常画在打过石膏底子的墙壁上,称作“湿壁画”。

蛋彩画真正流行起来是在文艺复兴初期,然而,蛋彩画有一个缺点,那就是长期暴露于空气下,画面颜色容易干燥、龟裂,因此,在15世纪,尼德兰画家杨凡艾克通过改进蛋彩画的颜料配方比例,最终发明出油画,一直流传到现在。

不过,作为古老画种,蛋彩画在今天仍然很受欢迎,西方有许多画家依然热衷于创作蛋彩画。

三、水彩画

水彩画是一种专门画在特制的水彩纸上的画种,起源于古希腊时期。

因为以水作为调和颜料的媒介,创作起来很方便。作画时,通过水彩在纸面上慢慢散开,形成一种流畅、明快、清新、湿润的画面效果,适合画家出门在外写生时,随时随地创作。

但是,水彩画有一个缺点,水干燥的比较快,画面颜色覆盖的过多的话,容易显得凌乱,看起来脏兮兮的。因此,水彩画不适合创作画面尺寸过大的作品,适合创作精致小巧的作品。

四、版画

版画在世界各地都很流行,实际上是一种印刷品,先精心创作一幅画当作版面,然后制作好版面,最后在版面上涂上颜料,把画面印制在纸张上,就形成了版画。

跟我国版画多使用木版不同,西方的版画多用铜版和石版。

由于在印制画面时会出现磨损,因此,使用时间较长的版面印出来的版画,带有一种模糊、拙朴的韵味,更增添了版画的艺术趣味。

赵无极石版画是怎么画的

谢邀!!!

赵无极石版画是怎么画的?

应从1948年起,赵无极尚处于“具象时期“,留存至今的该年作品很少。从仅有的少数几幅画中,彼时画家并未完全放弃“形“的表现,主要多在人物画。但己开始明确表达对“定点透视“的疏离,主观上避免呈现精准的空间和体积,而开始探索平面化的图绘方式,《无题(鸟)》即创作于这一年。

赵无极《无题(鸟)》1948年布面油画

作品纯粹以线条勾勒鸟、蝴蝶和树的形体,仿佛回归到纯粹形体的原始艺术,画面内容简单而富有天真,振翅欲飞的小鸟在树丛中与蝴蝶相互呼应,画风天真灿缦,却又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甲骨、壁画鸟、青铜器上的形象,赵无极深入骨髓的东方特质。

赵无极这件《无题(鸟)》似乎格外喜欢,以至于在后的一组版画中将它重现。1949年,赵无极进入爱德蒙德汝贝尔(Edmond Desjobert)的石版工作室学习,在老师的鼓励下,他根据之前的作品创作了八幅版画,《无题(鸟)》就是其中一幅版画的母本。

赵无极《无题(鸟)》石版画一一

法国著名诗人亨利-米修,看过这组作品后被深深吸引,主动为其配诗八首,二人诗画合壁的专辑《赵无极八幅石版画欣赏》,于1950年出版,收到极大反响,赵无极与亨利-米修自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从此,赵无极在绘画创作上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赵无极《风景与举手人》石版画1951年作一

随后相继《茶壶》石版画1952年作、《古镇》石版画1953年作、《两稞树》石版画1955年作、《无题》石版画及纸本.石版画等。从此继续探索绘画的可能性,而在中国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间观念中得到认识,将他的绘画带到另一个阶段。之后,他的画以色彩和空间分配,进入到似无形又有的无限世界。

赵无极《两稞树》石版画1955年作

50年代后其创作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60一70年代早期,作品多以黑、褐等暗色为基调,笔触激烈、充满力度、画面极富运动感,70年代中期后,赵无极绘画进入另一阶段,其油画技巧日臻娴熟,色彩变的艳丽明亮,画面更侧重对空间和光线的追求,蕴含天地水火等种种大自然要素,迈具风景意味,气氛越来越平静。

赵无极《航船》石版画一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