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斯经典作品有哪些?马蒂斯的简介和代表作品_马蒂斯_作品_绘画

本文目录

  • 马蒂斯经典作品有哪些
  • 马蒂斯的简介和代表作品
  • 马蒂斯的代表作有哪些
  • 马蒂斯有哪些出色作品
  • 法国著名画家亨利·马蒂斯,他有哪些成名的代表作品
  • 马蒂斯作品介绍 马蒂斯作品有哪些
  • 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的代表作有哪些
  • 关于马蒂斯的作品

马蒂斯经典作品有哪些

马蒂斯的绘画色彩单纯强烈,画面富有装饰性,艺术冲击力很强。他1905年夏季的成功探索,标志着野兽派的诞生。此时,他开始用对比强烈的纯色作画,效果鲜明,有着装饰趣味。此期的作品有《科柳尔,开着窗》、《生活的快乐》和《淋浴者与海龟》等。

马蒂斯一生的作品中,他感兴趣的既不是静物,也不是风景,而是人物。他留下的《画家与模特儿》、《印度姿势》、《蓝衣妇女》、《舞蹈》等等,都是相当出色的人物画作品。

艺术探索

1908年马蒂斯公开表明了自己的艺术观念,他说:奴隶式的再现自然……色彩的选择不是基于科学,我没有先入之见的运用颜色,色彩完全本能地向我涌来。

他还说过:我所梦想的艺术,充满着平衡、纯洁、静穆,没有令人不安、引人注目的题材。一种艺术对每个精神劳动者是一种平息的手段,一种精神慰藉手段熨平他的心灵;对于他们意味着从日常

辛劳和工作里获得宁静。他称这种艺术为安乐椅式的艺术。

在野兽派销声匿迹以后,马蒂斯仍继续他的艺术探索。他为了研究人体借助于雕塑,他一生创作了大约70件雕塑作品。在20年代之前曾采用各种自由手法创造一种新的绘画空间,还经历了短暂的立体主义时期,但他从未出现支离破碎的物象,他通过研究如何将物体几何化、简化。

他在不改变观点的前提下,将大块的鲜明色彩作抽象的安排,达到既富有装饰性又具有空间深度的效果。

晚年的马蒂斯通过彩色剪纸来试验色彩关系。他的艺术达到极其简练,带有平面装饰性。然而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超越狭小的装饰天地,从而创造了“大装饰艺术”的概念。

马蒂斯的简介和代表作品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于1869年12月31日生于法国南部勒-卡多小镇。 马蒂斯先就学于学院派画家布格罗门(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1825-1905)下,因个人兴趣与老师所循的传统规律相左1892年转入象征主义画第一次在“国家美术联盟沙龙”公开展出,获得成功。两年后、初露头角的马蒂斯成家立业,妻子是个温顺而贤慧的女性,画家夙愿得偿,且在绘画间隙尝试雕塑的创作。1896至1904年间是艺术家寻找新方向时期。马蒂斯内心萌动了革新意念,开始注视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的作品,欲从各种风格汲取营养。一段时间,他跑到街头、咖啡馆等地画了无数的画;毕沙罗、高更、凡·高、西涅克等画家的表现手法,使他进一步熟悉了色彩的特性,塞尚的技巧又促进他研究新的技法。1899年,马蒂斯的风景画、人物画、静物画已与昔日大相径庭,形体之简洁。色彩之鲜亮,让老师莫罗甚感惊讶。20世纪初,他好像被强烈色彩的表现力所唤醒。开始用夸张的色彩和奔放的笔触塑造形体,至1903年,带有明显“野兽派”特征的作品,便提前出现在他的笔下。这类作品乍看似乎草率粗放,事实上,在 “乱涂”之中显示出画家的敏锐性和丰富的创造力:直接从颜料管挤出的色彩,本意已不是再现客观物象的视觉真实,它变成作画人追求内在情感及自我表现的手段,并在形式上探索一种新的受色彩运动制约的绘画空间。野兽派最终否定了西方各种传统形式和与之相关的审美习惯,实现了色彩的解放,能动地驱使造型艺术抽象化。马蒂斯也在对形式进行根本改革中,找到自己的路子。遗憾的是野兽派仅盛行了3年。这期间反对者的咒骂声此起彼伏,马蒂斯也遭到强烈攻击,幸好有几个收藏家独具慧眼,大量购买他的作品,马蒂斯一时身价百倍。1906年后,马蒂斯的艺术创作进入多产时期。他的个展在巴黎、纽约、莫斯科、伦敦、斯德哥尔摩、柏林等城市辗转展出。他也借机旅行欧洲、北非,巡礼各地艺术寻求新的灵感源泉。他成为当时国际画坛最活跃的画家之一。1914年起,马蒂斯年年到南方的尼斯港过冬,在一间用静的画室里完成了许多作品,室内的女人及静物是他最喜欢画的题材。画家乐此不疲、孜孜不倦研究着各种色调之间的关系,寻找造型上的新技巧,色彩艳丽却不浮华,笔触大胆但不狂野,野兽派时代的强烈原色画面,逐渐变成静谧和谐的画面,既蕴含睿智与诗意,又赏心悦目。马蒂斯由此获得“颜色与线条游戏家”的美誉。20年代后,马蒂斯扩大了创作领域,他在雕塑、版画、壁画、插图方面的造诣同样展示出过人的才赋。30年代,他的艺术达到巅峰,他被同行推为本世纪最负盛名的美术巨匠。为人谦虚、儒雅的马蒂斯,对人生的荣华富贵和画坛的名利都毫无野心,性格也与同时期画坛另一巨人毕加索迥然不同。二战期间,他俩都参加了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并加入法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参加过进步活动,但马蒂斯在其艺术中并未有任何体现,没有把绘画作为一种武器。他笃信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美是赐给人快感”的理论,并在自传中这样阐述个人的毕生追求:“我所企望的艺术是一种平衡、纯粹与宁静的艺术,我避免触及令人苦恼或窒息的题材,艺术作品要像安乐椅一样,使人的心情获得安宁与慰藉。”马蒂斯晚年一直受疾病折磨,但仍坚持剪纸艺术的创作,或卧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专心致志地从预先涂好颜色的纸张中剪出各种形象,作品依然充满大胆、完美和开朗乐观的精神,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野兽派时代他对形式美的热恋与执著。1907年野兽派经历了一场危机,面对伙伴们一个个背弃野兽派宗旨而去,马蒂斯反而坚定信念,并在尔后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恪守不渝,成为唯一终生保持野兽派画风的人。1954年11月3日,马蒂斯逝世于长年居住的尼斯,享年85岁。 本段|回到顶部作品特征 由于受到后印象派的画家塞尚、高更、梵高、希涅克等人的影响,同时吸收日本艺术形式,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将颜色的作用发挥到极至,从1899年到1905年他的作品多采用了希涅克的点彩画派技巧。他的作品于1901年第一次参展,1904年第一次召开个人画展。1905年他到南方和安德烈·德朗一起工作,不时去兰色海岸,他这时的风格转变为平坦的画面,轮廓鲜明,不顾细节,色彩大胆,成为野兽派的领袖。当时野兽派包括德朗、哈奥·杜菲和莫里斯·弗拉曼克等人。1906年野兽派运动开始逐渐消失,但马蒂斯始终坚持自己的风格,在1906年到1917年之间创造了许多作品。他是年轻的毕加索的朋友,同时又是对手,他认为自己的画作是来自自然,而毕加索的是来自自己的想象。两个人都以女人和静物作为主要描绘对象,马蒂斯更倾向将描绘的对象放到真实的场景中。从1917年直到1954年去世,马蒂斯居住在兰色海岸尼斯的郊区,他的作品也变得放松和平和,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艺术界普遍的趋势,例如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和德朗回归传统也是一样。1930年以后,他的作品变得更为简单、大胆和严酷。1941年他得了癌症,手术后只能坐轮椅,但他没有停止工作,在助手的帮助下他设立了一个剪纸学校。目前他的绘画卖到1700万美元,2002年他的雕塑“裸体 I (黎明)”卖到920万美元,创了雕塑作品价值的新高。 本段|回到顶部代表作品 《绿色的线条》真人的脸上不可能有绿颜色的线,一半黄色一半橙色。这是马蒂斯当时所观察到的表现出内心情感的颜色,他在模特的脸上看到了这些颜色,他使用强烈的对比色来呈现出结实的体积。《奢华 宁静 快乐》这幅画运用了小点子,红和绿、黄和紫等互补色,虽然色彩完全脱离了真实感,但却有很强的表现力,人物的描画也是完全的轮廓而几乎没有透视立体。充分体现了现代绘画的特点:表达画家的主体感受。《开着的窗户》
马蒂斯说:“我绘画的目的就是要表达一种心境。”这扇打开的窗户,窗台上摆着几盆花和一些向上攀爬的藤蔓,窗外是大海,五彩的天空,海上停泊着也许是根本不存在的帆船。敞开的窗户,敞开的是一种心境。马蒂斯不是一直坚守野兽派不变的,当他见到高更的作品时,又一次震动了他,之后又接受到了非洲和阿拉伯风格的感染,作品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像野兽时的那种狂野而是变得安静了许多。现代绘画的另一个标志是透视立体感彻底被打破,将三维的立体的绘画向二维转型,马蒂斯的绘画中显示得淋漓尽致,他的物体完全是平面的。比如:
这两幅一幅是表现音乐,一幅是表现舞蹈,一动一静,色彩全部使用平涂,没有一点立体效果。颜色简单到只有三种。马蒂斯的绘画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这也正是他所追求的。他力图用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起装饰性效果。马蒂斯也走过立体派的路子。但后来又回归本色。他还创作过大量关于女人的作品。晚年时他通过剪纸效果的作品对自己简洁和装饰的风格进行了总结。最终回归到最自然纯粹的状态。

马蒂斯的代表作有哪些

《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充分反映了马蒂斯野兽主义画风的特点。虽然此画的色彩极其浓重和强烈,但整个画面却显得十分沉静。这里的色彩完全是主观感受的产物,而绝非客观的如实模仿。据说,马蒂斯夫人曾身着黑衣摆好姿势地让他写生,可他所画出的,却是色彩鲜艳到极点的红衣人物肖像。在这幅画中,马蒂斯在人物面部的正中央画了一道绿色粗线;这条线成了全画的核心。不仅整个脸部的造型结构紧紧依附着这道绿线,而且,画中诸多要素都是靠这道线而得到统一和平衡。假如没有这道线,整个画面似将松散不整;正是靠着这条绿线,那黑色的双眼和双眉才不至于显得过分强烈,而那黑色的头发和绿色的衣领才得以衔接起来,脸才得以被妥善地“放在”了头发与衣服之间。这道绿线,还将头像与绿色的背景联系起来,使头部不会因为其一道道的红色和橙色块面,与绿色背景拉开距离,而破坏画面的平面感。为了强化这种平面感,画家有意地把画面左侧的背景画成橙色,从而将其拉到画面的前面,使我们觉得在背景与头像之间并没有距离。画中红绿两色的强烈对比,产生耀眼的闪烁效果,使画面充满了纯绘画性的魅力。画一个沉静的头像,会生出这样丰富的视觉效果,而这种效果竟是靠着精心地经营不同的色面而取得,这不得不让人惊叹马蒂斯驾驭色彩与笔触的超凡本领。《生活的欢乐》也许是马蒂斯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这幅画,比他的其他作品更为清楚地体现出野兽派绘画的特质。画中平涂的色彩、弯曲起伏的线条以及那些富于原始稚趣的人体造型,显示出高更的影响。甚至连画中的主题——人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也让人联想到高更在塔希提岛所向往的那种理想生活。其实,这幅画直接源于马蒂斯1905年夏季在西班牙边界附近的柯里欧尔渔村的生活,它同时也与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在欧洲人头脑中萦绕的,摆脱尘世丑恶与烦恼的神秘乐园——阿尔卡迪亚乐土的古老梦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在这幅画上,马蒂斯描绘了他汜忆中柯里欧尔附近森林中某个空旷·地的景色。画面的远景是深蓝的大海,近景的海滩及草地上,点缀着各种姿势和动态的人体。画中人物的造型.让人联想起希腊瓶画上的人物形象,以及修拉的《大碗岛上的星期天》中倦怠无力的巴黎人的姿态,这幅画看起来象足信笔勾画.实际上却隐含着画家对于欧洲造型艺术中古老传统母题的深刻理解。画中的一个个形象,使人联想起一长串欧洲画家笔下酒神巴克斯狂欢闹宴的画面——从贝尼尼、提香,到鲁本斯、普桑,再到华托及安格尔。

这幅画的富于革新性的地方,是对形象的高度简化的处理。早在马蒂斯在莫罗的画室做学生的时候,他的老师就对他说:“你是为简化绘画而生的。”在这个画面上,凡是可以简化的东西,都已被马蒂斯彻底简化了。他舍弃了对形体繁琐的刻画,放弃了明暗和体积的塑造,。所有形体都以平涂的色面和几笔轻盈流畅的曲线来表现,似乎对人们讲述着绘画的真谛:绘画,就是在一块平面上,有韵律地安排线条和色彩。画中扭曲的形体与蜿蜒起伏的曲线,显示出与新艺术运动的某种联系;在画面的最左边,那个被常春藤所缠绕的、水蛇形的女人体,看起来不象一个人而更象是一座新艺术风格的台灯;而右边前景的一对拥抱、热吻的情人,则似乎是共有着一个头部。画中的色彩也得到厂自由而简化的运用。画家将自然物象杂芜的色彩进行高纯度提炼,并将平涂的色块根据某种内在的需要进行组合、对比,使之产生音乐般的节奏。画中纯净而明亮的色彩,表现出画家的精神世界与自然的内在和谐。

这幅画充满着抒情性,反映了马蒂斯绘画的表现主义倾向。马蒂斯曾说:“我所追求的,最重要的就是表现”。而对所谓的表现,他解释道:“表现,在我看来,并不是由人的面部表情,也不是通过一个强烈的动态所反映的激情所组成。我的画面的整个安排是富有表现力的。人物或物象所占有的地位。他们四周的空白,比例,都起着作用。所谓构图就是把画家要用来表现其情感的各种因素,以富有装饰意义的手法加以安排的艺术。”在这里,马蒂斯其实是要通过色彩、线条、形体来组织一个传达着某种欢快情感的画面。对他来说,那些绘画性的要素给他带来无穷的快意,他要将那种令人喜悦的清新感通过他的画传达给观众。

马蒂斯有哪些出色作品

马蒂斯的绘画色彩单纯强烈,画面富有装饰性,艺术冲击力很强。他1905年夏季的成功探索,标志着野兽派的诞生。此时,他开始用对比强烈的纯色作画,效果鲜明,有着装饰趣味。此期的作品有《科柳尔,开着窗》、《生活的快乐》和《淋浴者与海龟》等。马蒂斯一生的作品中,他感兴趣的既不是静物,也不是风景,而是人物。他留下的《画家与模特儿》、《印度姿势》、《蓝衣妇女》、《舞蹈》等等,都是相当出色的人物画作品。

法国著名画家亨利·马蒂斯,他有哪些成名的代表作品

法国著名的画家亨利马蒂斯,他的成名作有《豪华 宁静 欢乐》。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马蒂斯是受到了当时点彩派的影响,所以在这幅画的画面中人们显得异常的宁静安详。这幅画的主色调就是粉色,蓝色和黄色,颜色饱满鲜艳而且还非常富有冲击力。画面中的女子手拉着手围着圈在一起跳舞,显示出他们此刻的内心是非常宁静和欢乐的。

但当时在这幅画创作之前,马蒂斯并不是特别满意。因为马蒂斯在处理这幅画的线条和色彩的时候,总是找不到灵感。后来他就看高更的画,从中发现了很多灵感。所以马蒂斯就尝试着用装饰的手法来表现他的画面,他用东方的线条来绘制人物的轮廓,然后把颜色平涂在这些轮廓中。他的画去掉了西方绘画的透视和明暗,形成了具有东方装饰特色的画面效果。

除了这幅《豪华 宁静 欢乐》之外,马蒂斯其他成名的作品有《生活的欢乐》、《开着的窗户》和《戴帽的妇人》,在这些作品中,马蒂斯都采取他一贯的表现方式,就是用东方的线条绘制画面,并且用拼图的方式来表现画面的人物。

不要以为用线条来塑造人物形象这种办法很简单,其实越简单的东西越复杂。因为这些线条必须要有生命力,有张力,才能够让画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如果这些线条呆板板的画在画面上,根本就不会表达出画面的整体精神,所以马蒂斯的绘画并不是单纯的勾线平涂,它内在是有精神内涵的。

在《开着的窗户》这幅画中他用饱满有张力的颜色来冲破窗户造成的阻碍,让人感觉不到任何的痛苦和冷漠。而《戴着帽子妇人》这幅画也是用同样的表现方法体现了这位妇人内在的热情。

马蒂斯作品介绍 马蒂斯作品有哪些

1、代表作有《豪华、宁静、欢乐》《生活的欢乐》《开着的窗户》《戴帽的妇人》等。

2、亨利·马蒂斯,男,Henri Matisse,1869出生,1954去世,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野兽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3、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的代表作有哪些

马蒂斯的绘画色彩单纯强烈,画面富有装饰性,艺术冲击力很强。他1905年夏季的成功探索,标志着野兽派的诞生。此时,他开始用对比强烈的纯色作画,效果鲜明,有着装饰趣味。此期的作品有《科柳尔,开着窗》、《生活的快乐》和《淋浴者与海龟》等。

马蒂斯一生的作品中,他感兴趣的既不是静物,也不是风景,而是人物。他留下的《画家与模特儿》、《印度姿势》、《蓝衣妇女》、《舞蹈》等等,都是相当出色的人物画作品。

关于马蒂斯的作品

关于马蒂斯的作品:《穿横条T恤衫的自画像》、《阿尔及利亚人》、《巴黎圣母院》、《窗子》、《戴帽子的妇人》、《舞蹈》。


下面介绍马蒂斯的作品《舞蹈》:

《舞蹈》创作于1909-1910年,马蒂斯在创作时,把模特儿带到地中海岸边,他认为这件作品跟地中海给他的喜悦情绪紧密相连,画中背景的蓝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的天空,一大片绿色让人想起翠的绿地,人物的朱砂色则象征着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

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所控制,他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躯,四肢疯狂的舞动着。

扩展资料:


1869年出生的马蒂斯是法国一位粮食商人的儿子,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从事法律事务,本欲走上律师之路。一次阑尾炎住院使他得以接触绘画,发现其中的乐趣“如同在天堂里”,于是不顾父亲的反对,投身“将为饥饿而哭泣”的绘画艺术。

作为20世纪第一个现代流派——野兽派的核心人物,马蒂斯在西方艺术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正是这位儒雅温和如绅士般的艺术家用他的理性、直觉和才华将绘画艺术带入日益纯化和简化的发展之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