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焦裕禄精神有感_精神_焦裕禄_群众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焦裕禄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走遍了兰考的每一寸土地;他下乡住的是农民养牲口的棚子;县委有汽车,他却始终骑自行车;天下大雨,他冒雨勘察内涝情况,争取得到水患的第一手资料;为抵住肝病的疼痛他居然把坐骑抵出一个窟窿……焦裕禄即使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仅仅凭这种精神就够了,他那不畏盐碱、不畏风沙,敢于与不利条件做斗争,又造福于民的精神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丰碑。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锋队组织,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牢牢占据道义制高点,是因为它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而斗争,代表人类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历史进步方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到达崇高境界的生动写照。“亲民爱民”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从“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到“我们不是人民的上司,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和群众同甘共苦共患难”,这些都是他“亲民爱民”的真实写照。焦裕禄同志的一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我们继续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种本真情怀、一种道义力量、一种精神感召、一种力量源泉,就是要以此来提醒和激励全党同志。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淡忘这一奉献精神、泯灭这一赤子之心。

伟大时代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呼唤,这也是焦裕禄精神能够历久而弥新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焦裕禄精神蕴籍着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本真的初心和最深层的追求,昭示着我们党作为伟大的使命型政党、学习型政党、实践型政党所具有的独特精神标识和先进政治品格。它跨越时空、烛照未来,含英咀华、熠熠生辉。它所焕发的深厚伟力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征程上,正展现出磅礴的正能量和强大的软实力。 (曾柏儒)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