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宣德年间与安南的交战中,明军的火器水平与安南军队相比如何?历史上越南是如何一步步摆脱中原王朝的统治的_越南_安南_节度使

本文目录

  • 明朝宣德年间与安南的交战中,明军的火器水平与安南军队相比如何
  • 历史上越南是如何一步步摆脱中原王朝的统治的
  • 元朝先后灭亡四十余个国家,为何没动眼皮子底下的“东南亚”
  • 全盛时期的清朝为什么灭得了准噶尔却灭不了安南
  • 越南的地图为什么这么奇葩
  • 安南八国是指哪八个国家

明朝宣德年间与安南的交战中,明军的火器水平与安南军队相比如何

谢谢邀请啊!

提及安南火器,对明代火器有所了解的人往往想到神机铳。因为《明史》清楚的写到了,“至明成祖平交阯,得神机枪砲法,特置神机营肄习。”

这就给人一个印象,好像安南军队的火器领先明朝军队。

但其实根据《明实录》记载,永乐四年十二月,明军里的神机将军罗文等就以神机铳,大败安南人的象军。这说明明军对安南人是有火器优势的。而神机铳早在明军与安南作战前,就已经装备了。

结合从出土实物看,永乐四年之后的明军火铳与之前的火铳相比,在火药与弹丸之间多了一个木马子(一种放置在火药与弹丸之间的圆型木制附件,由硬木制成,以加强气密性、增加射程和威力)。因此,明军从安南人那里学到的应该是木马子,这个火器附件。

等到了宣德年间,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统治安南二十多年了。此时安南在黎氏家族的带领下,爆发了针对明帝国的叛乱,其实行的是诱敌深入的游击战术。比如在崒洞之役中,安南人利用大雨滂沱,道路难行的条件,采取四面夹击的方式,击败了明军。

这说明,当时明军是拥有火器优势的,否则安南人何必利用不适合火器发挥威力的雨天作战呢?

历史上越南是如何一步步摆脱中原王朝的统治的

唐代以前,今天越南北部,也就是越南立国的核心区一直是中国中原王朝的直属领地(越南被纳入到郡县制之下),时间差不多将近一千年,就是越南历史上的“千年北属时代”。唐朝末年,军阀割据,五代十国,天下大乱,越南军阀割据,中原王朝失去了对越南的治理权,直到宋代收复越南战争失败,越南成为藩属国,中原王朝才正式失去了越南的主权。具体过程如下:

一、南诏崛起,唐朝中央对越南的控制力下降

唐玄宗时代,中国历史有一个重大的转折,就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强权的西南地区,南诏强势崛起,建立了南诏王国,南诏国的建立,从陆路上切断了中原王朝和越南的交通干线,过去中原王朝跟越南的交通线,主要是从云南进入越南,而不是从广西去越南,因为广西和越南之间,隔着十万大山,交通并不通畅。

越南出土的唐代钱币

二、静海军节度使的设置,为越南摆脱中原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制度基础

南诏崛起后,军事实力一度非常厉害,唐朝后期的860年代,南诏军队两次攻陷唐朝在越南设置的安南都护府的首府交趾,后来唐朝虽然收复了交趾,但在越南的统治已元气大伤,不得不改变都护府体制,采用藩镇体制,加强军备。

866年,唐朝正式在越南设置“静海军节度使”,节度使体制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唐代后期的节度使体制,军权、政权、财权高度集中,地方与中央的联系纽带非常脆弱,这一体制导致的藩镇割据可以是说推倒唐朝的主要黑手之一。静海军节度使的设立,在制度为越南摆脱中原王朝的统治奠定了,

三、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土豪的军阀割据

唐朝末年,是一个军阀们纷纷当上皇帝的时代,各地藩镇节度使纷纷割据自立,称王称帝,剑南西川节度使王建后来成了蜀国的皇帝,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成了吴国的皇帝(儿子们追封的),朱温能做上大梁皇帝,靠的也是宣武军节度使的基本盘。

905年越南土豪曲承裕趁着唐朝中央大乱之机,控制了越南军政大权,唐朝中央承认了这一事实,册封他为静海军节度使,此后曲氏家族世袭节度使,自此中原王朝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越南的管治权。

越南土豪的藩镇割据形成后,中原王朝失去了治理越南的权力,但并没有失去“主权”。越南在主权上仍然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静海军节度使再怎么割据,也还是跟剑南西川节度使、淮南节度使一样的性质,仍然是中原王朝的一个非常态的地方政府而已。跟自为一国的高丽不一样,越南这时连中原王朝的藩属国都不算。

四、宋太宗发动安南战争失败,中原王朝承认越南的藩属国地位

五代十国的军阀混战,给越南土豪们提供了刷级的机会,纷纷出来刷经验,其中吴权、丁部领、黎桓都刷到了最高级的静海军节度使。当然他们跟当时其它的藩镇一样,对内都称王称帝了。

丁部领

宋朝建立后,开始解决各地的藩镇割据,宋太祖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基本上把唐末的节度使们都解决掉了,到宋太宗时代,当年唐朝的节度使,只剩下两个:

一个是割据西北的定难军节度使,一个割据是越南的静海军节度使。

结果宋太宗对这两个节度使都没处理好,定难军节度使后来彻底摆脱中原王朝的统治,建立“西夏国”,就不多说了。

对于越南的静海军节度使,宋太宗在981年发动对安南的战争,但被当时越南的军阀黎桓打败,战后宋朝不得不承认无力收复越南的现实,承认了越南军阀割据政权的合法性,委任他为静海军节度使,封交趾郡王,又进封南平王。

从此越南跟高丽一样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中原王朝对越南只有一个很虚的宗主权,而不再具仍国家意义的那种主权了。

元朝先后灭亡四十余个国家,为何没动眼皮子底下的“东南亚”

元朝的军事力量主要是骑兵,蒙古马耐力很大,人吃的是奶酪。蒙古骑兵行军时,一个士兵有两三匹马,一匹骑乘,一匹驮装备,一匹休息,马累了换马。军粮是奶酪,高能量,用刀切一块,放在盛水的皮囊中,行军走一程,便化成为奶水,及充饥又解渴,不用埋锅造饭。一昼夜行军八百军,来去如风,所向披靡。适合在草原高原旷野地带作战。

东南亚一带是岛屿,周围环水。岛上植被茂盛,山高林密。再加上地处热带,语言不通,酷严难耐。蒙古骑兵无用武之地,气候难以适应。即使征服了也价值不大,蒙古人不愿去征服的。

全盛时期的清朝为什么灭得了准噶尔却灭不了安南

重视程度不同!准噶尔妄图统一中原,恢复蒙元故地,对于已经入主中原的清朝来说,是生死仇敌。而越南并未北伐清朝,也不想入主中原,故清朝征安南,并未用全力。

地理位置及气候因素也很重要。丛林战,在冷兵器时代对中原王朝极其不利,清朝的骑兵发挥不了作用,且北人南下,水土不服,多生瘟疫。

清灭准噶尔部是历经康雍乾三朝才完成的事,并不是乾隆一朝就完成。康熙和雍正两位君主已经将准噶尔逐出外蒙古,其空间压缩至新疆地区,至乾隆时,准噶尔是处于衰弱,清朝处于强盛,故而趁准噶尔内乱灭之。

越南的地图为什么这么奇葩

2014年12月我从越南木排出关前往柬埔寨,验证时发现一张越南全地图.包括中国全境.外蒙古.柬埔寨小部分.范围之大’令人震惊.可惜不准拍照.人家可是心怀亚洲之志哦,

安南八国是指哪八个国家

历史上的安南即越南与我国分分合合,既有过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和南汉的直接管辖时期,我国中央皇朝先后在现在越南设过交趾、九真、日南郡等进行治理。越南也有过独立时期。

安南八国这个概念不大常见。越南独立历史时期也不止八朝,变更历史也很琐碎,与我们中国人的关注点有隔阂。我知了哥觉得,还是针对“安南”相关地域出现的国名历史谈一谈更有意思。

越南有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的发现。但资料很零星。

与我国三皇五帝神话历史传说一样。越南也有早期神话传说。传说越南最早的王朝是鸿庞氏。鸿庞氏首位君主禄续,据说是我们中国神农氏的后代,获封为泾阳王,治理南方“赤鬼国”。貉龙君长子叫崇缆,被称为“雄王”,又叫骆王、雒王,继承王位,建立“文郎国”。

据传鸿庞氏领土曾东临南海,西抵巴蜀,北至洞庭湖,南接占婆,首都设在文郎。西周成王时,鸿庞氏自称“越裳氏”,曾派人到周朝入贡。

鸿庞氏在公元前257年,被安阳王蜀泮所灭。国号为“瓯雒国”。传说中安阳王营建螺城为首都。以上为安南即越南北部曾出现的几个国家名称。与我国历史有千丝万缕关系,赵佗、士變等汉族人对这里产生过深远影响。

越南中部出现的占婆国,又有称林邑国、占波国、环王国、占城国等,由占族建立,文化方面受印度文化影响。东汉永和二年即137年,东汉辖下的日南郡象林县爆发占族人叛变,杀了县令,建林邑国。自东汉以后,在吴、晋、宋、齐、梁等朝,林邑国多次派使入中国朝贡,双方亦时常兵戎相见,交战地点主要为中国辖下的交州一带。

八至九世纪时“环王国”时期,占婆对外军事比较活跃。十世纪越南北部人建立独立国家,不停对占婆国进行战争,到十七世纪末终于被割据南方势力所灭。占城国被灭,据说有部分人逃往我国海南岛定居下来。

越南最南面的扶南国是一个印度化国家,位于湄公河下游及湄三角地区,极盛时期占有越南南部、湄公河中游、湄南河流域及马来半岛大部份。

三世纪时,扶南国在航海商路上占有优势,到6世纪起,扶南遭中南半岛上另一国家真腊即柬埔寨逐渐蚕食,到7世纪时被完全吞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