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难于登天为何说印度难以实现世界大国的梦想?魏国在马陵大败给齐国,失去超级大国地位,最大受益者为何是秦国_越南_大国_奥斯曼

本文目录

  • 大国崛起难于登天为何说印度难以实现世界大国的梦想
  • 魏国在马陵大败给齐国,失去超级大国地位,最大受益者为何是秦国
  • 你觉得一个大国的崛起靠的是什么
  • 越南版大国崛起,越南有可能成为大国吗
  • 新冠疫情遍布世界,你认为这是大国崛起的最佳时机吗
  • 纪录片《大国崛起》为什么没有讲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不算世界性大国吗
  • 如何看待历史上的大国兴衰
  • 德国在二战时为战败国,他在几十年内迅速崛起,有何原因所在
  • 德国这么小为什么综合国力却世界前五
  • 除了《大国重器》,《大国工匠》,还有哪些电视节目值得一看

大国崛起难于登天为何说印度难以实现世界大国的梦想

印度人很相信命运,没有努力创造条件做富人的决心,认为自己的穷困是命运决定的,反之中国人拼命追求富裕生活,从小就勤学苦练出入头地,这是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区别。

魏国在马陵大败给齐国,失去超级大国地位,最大受益者为何是秦国

魏国霸业中衰,齐得其名,秦得其利。

非惟天时(地缘),抑亦人谋也!

想开疆拓土的齐,却仅得其名

齐威王给自己的儿子,后来的齐宣王起的名字叫田辟疆。他想要给齐开疆拓土的急切心情,可见一斑。

马陵之战,魏国认怂,魏惠王“抱质执璧”,亲自跑到齐国谢罪。

前334年,魏王又与齐“徐州相王”,尊崇齐国。

新老霸主结盟。看来,齐王似乎迎来了开疆拓土的良机!

其实:这一切,都是魏王给他设的局!

原来,马陵之战后,魏惠王不服,惠施献计:“现在以我们魏国的实力,自保就不错了,硬杠杠不过齐!我们应该表面结好齐国,暗地里···”

魏国开始了“阳与齐而阴结于楚”的外交策略,表面与齐结盟,相约伐楚,暗地里又联络楚国,要楚伐齐。

前333年,楚威王果然来攻,赵、燕响应,一起攻齐。


齐国在迎战中发现:盟友魏在一旁安静的微笑···

齐王无奈,只得与楚卑词请罪,又与燕、赵求和。这才度过这次难关。

此次受挫后,齐国被迫放弃了乘势发展的念头,转入外交关系调整期,等待下一波发展。

闷声发大财的秦

马陵之战,秦国君臣笑得牙都疼了!魏齐连续交战,卫鞅也是费了好大心思的。现在,这些努力都没白费呀!

从此,秦国开始了一波闷声发大财的历程。


马陵之战同年与次年,商鞅就密集地两次伐魏,获胜。

孝公死后,商鞅被杀,秦国休息了一阵,8年后,又开始了一波大发展!

前330年,公孙衍攻魏,歼敌4.5万,得河西!

前329年,再次攻魏,又得汾阴心、皮氏、曲沃等地。

随后,魏楚矛盾加剧,秦国开始火中取栗。

首先,秦忽悠魏,派万余兵支持魏,与楚交战。击败楚军,魏军也疲惫之时,秦军迅速攻魏,攻取蒲阳。

随后,秦又扬言要与楚一起伐魏,魏王被吓坏了,一口气割了上郡15个县给秦!

马陵之战后,短短10来年(包括秦因孝公去世调整的8年),秦国就完成了数百年的夙愿!


秦就此夺取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河西、上郡,控制西河天险,拥有崤函之利,大河之险,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了!

地利与人谋

秦得其利,齐只得其名,之所以会发生这种差异,套用诸葛亮的话“非唯天时(地利),抑亦人谋也”。

1、地利因素。

自镐京沦陷,平王东迁后,中原因其突出的政治影响、富庶的经济,都更为敏感。因此,中原各国,对齐的向东扩张,天生更为敏感。

因此,面对秦、齐夹击的局面,魏国采取的是先齐后秦的方针。

也因此,楚在齐魏争端中,助魏击齐,却在秦魏争端中,态度消极。


后来公孙衍主持“五国伐秦”,楚依然只是名义参与,不出兵参与。

这种地缘因素,在此后的历史演变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秦攻蜀、楚灭越,诸侯都静观其变,唯齐灭燕、灭宋,招致各国联合干涉。

2、人谋因素。

纵观历史,成大业者,既有据四边者(如河北刘秀、关中秦汉唐),也有处四战之地者(如曹操、朱温),地缘因素从来都不单纯构成决定性因素。关键还看人谋!


秦的方向是高度一致的。无论是外交、军事,其实际目标都是:控制河西、上郡,在东进的路上掌握主动!其实际对手都只有一个:魏国!

而相比之下,尽管齐国同样展现出了一连串杰出的谋略。但却缺乏一个明确的方向!先联韩、赵与魏争霸;后是联魏与楚、赵作战;然后又是在联楚制秦和联秦之楚之间摇摆不定!

这一点,在齐处理“五国相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晋与燕、中山会盟,相互承认王位。齐耻于与中山共王,居然要割地给魏赵,相与攻中山。结果,在中山的一系列外交说服下,又被迫承认了中山称王!


齐国的外交走一步算一步,不但没有长期目标,就是中期目标也是如此多变!

因此,齐外交,看似灵活,实则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再则,齐国的扩张思路也是十分不当的。

秦虽然灭巴蜀一鼓作气,但对高度敏感的三晋,采取的是蚕食策略。频繁进攻,但每次的战略目标不大,都是一小部分地盘。小步快跑,步步做强。

而齐呢?在他所处的环境,他的扩张本来就容易引起列国恐慌,但他却是“要么不打,要么灭国”!灭燕、灭宋,都是一口吃掉!


想一口吃个大胖子,不噎死才怪!

难怪,齐国虽然久怀扩张之心,却在一系列“努力”后,遭受联合打击,一蹶不振了!

因此,魏国衰落,秦得其利,齐仅得其名。这背后有地缘因素,更反应了两国统治者在“人谋”层面的巨大差距。

在以后的历史中,这两种差距不断拉大,塑造了两国截然不同的命运!

你觉得一个大国的崛起靠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从三个方面可以找出答案的。一是文化,我们说的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是什么呢?是文化理论,这是一个国家倔起的根。文化的灵魂,它的至高点必定引起经济军事实力的倔起。文化,经济,军事这是衡量国家的标准。一个落后的文化不可能成为强国。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指中国新文化的诞生,是中国倔起的原因!???

越南版大国崛起,越南有可能成为大国吗

整个问题......当然是有,而且可能性高达0.000000000001%。

作为和我们纠缠了上千年的国家,越南和我们的关系总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直到今天,虽然硝烟散尽,但仍势同水火。

而两国关系之所以如此僵硬,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

在越南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持续数千年的大国梦!

从938年摆脱南汉统治走向自立开始,越南就一直在领土扩张和国力膨胀的道路上狂奔不止,甚至在20世纪仍旧没有停止的迹象,直到遭遇到我们的雷霆暴击。

执着的越南人,用1000多年的矢志不移来证明自己确实有冲击大国的可能性,但这个世界对越南从来不够友好,并注定了越南不可能成为世界大国俱乐部的一员。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点:

1、自身条件不足

今天的越南,国土面积331,688平方公里,人口9270万(2016年),无论是人口还是国土面积距离世界大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而今天的数据,也是越南人用长达8个世纪的辛苦扩张得来的。

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占据着今天的越南北部地区,是为“交趾”,囊括了今日越南版图的中部和南部,最大面积占到今日越南国土的2/3。

960年北宋建立后,由于北方强国契丹的存在,以及内部重文轻武的蹩脚体制,对于交趾的镇压力不从心,交趾遂最终取得藩属国地位,与中原王朝渐行渐远。

而到蒙元和明朝征服交趾时,因去国日久,已无征服和巩固统治的可能。

而在中原王朝自顾不暇的同时,越南开始了疯狂的对外扩张,除孱弱的北宋时期,越南深入两广烧杀抢掠外,蒙元之后,版图一统,越南再无北犯的可能。

在北进路线被打断后,越南将扩张重点转向中部的占城和南部的真腊,由于北半球一般“北强南弱”的格局,中部的占城和南部的真腊不是越南的对手,在经历了几百年的纠缠后,占城和真腊故土被越南侵占,越南国土向南延伸到湄公河三角洲。

在扩张的过程中,越南之所以向南打而不是向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形限制。由于中南半岛山脉和河流相间分布,使得越南向南北方向的扩张要远比东西方向容易,因为长山山脉的阻挡,越南只能沿着东部的沿海平原一路向南推进。

在拥有北部红河三角洲后,越南通过几百年的扩张,终于在19世纪彻底占据湄公河三角洲,两个三角洲都是著名的水稻高产区,这使得越南在中南半岛实力大增。

但越南在中南半岛的扩张并不顺利,且不说南北只有1600公里的距离越南人用了至少800年,向西吞并老挝和柬埔寨的行动就步履维艰,因为在中南半岛的中部,泰国(暹罗)一直虎视眈眈,再往西是另一强国缅甸。因为地形阻隔,这些割据政权得以发展壮大,而两大强国以及先后出现的吴哥王朝等,将越南向西扩张的道路彻底堵死,越南最大的目标,就是吞并临近的老挝和柬埔寨。

中南半岛相比于亚洲大陆其他版块,不仅境内平原狭小不利于农业发展,无法成就封建强国;而且山地广布难以统一;更重要的是大陆面积太小,即使统一中南半岛全境也无法成为中原王朝这样的世界大国。

所以,先天不足使越南的世界大国之路从一开始就成为不可能。

2、邻近国家不允

应该说,越南对大国地位是相当执着的,为吞并老挝和柬埔寨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但这注定是不可能的,因为北方大国虽然在打瞌睡,但不代表不管事。

19世纪是越南大国道路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法国殖民者的到来,终结了越南古典时代的扩张,越南连同想要征服的老挝和柬埔寨一道成为法国的下酒菜。为方便管理,法国人将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合体称为“印度支那”。

法国的侵略对越南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但就和英国留给印度一个统一的国家一样,二战后摆脱法国殖民统治的北越也理所应当地继承了法国殖民者的野蛮思维,他们认为自己是印度支那的继承者,昔日和越南一起被压迫和殖民的老挝和柬埔寨应该重新被越南殖民。

而且,经历了9年抗法战争的北越,得到了北方大国和苏联的全力支持,在15年的抗美战争中,已经交恶的北方大国和苏联同样对北越进行了大力援助,这让越南拥有了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且数量庞大。经历了30多年战争的北越,在北方大国和苏联的支持下,连续击败日本、法国和美国等世界大国,战斗力异常强悍。

更重要的是,1978年11月,勃列日涅夫领导的苏联和越南黎笋政府签订《苏越友好协定》,成为越南的忠实靠山。

所以在1975年北越统一南越后,越南就迅速膨胀,自诩为“第三军事强国”,而在和苏联签约后,不断对周边的老挝和柬埔寨武装挑衅。1978年12月,越南以HONGSEGAOMIAN入侵为由,大举侵略柬埔寨,开始了统一印度支那的疯狂行动。

而后,早有准备的北方大国于1979年初正式与美国建交,获得美国保持中立的承诺,而后在1979年2月,北方大国忍无可忍,对越南进行空前猛烈的军事打击,迫使其停止对柬埔寨的武装入侵。

虽然和北方大国在大规模地面战争只持续了一个月,但越南因此受到的暴击却是极其严重的。

首先,他将越南北部数十年的工业基础积累摧毁殆尽,越南国力倒退几十年;

其次,北方大国对越南的惩罚并未真正停止,其后数十年进行的老山轮战等边境战争,将越南死死地拖在战争泥潭中动弹不得,无法进行和平建设;

最后,此战打脸苏越,让世界看透了苏联外强中干的嘴脸,失去苏联支持的越南,统一印度支那的梦想彻底破碎。

而只有在苏联解体,越南承诺不针对北方大国和统一印度支那后,北方大国的惩罚才最终停止。

所以,没有身边北方大国的允许,越南不可能成为世界大国,地区强国都不可能。

3、国际环境不利

虽然越南上窜下跳,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不断向外扩张,但体量始终不大。

而在弱肉强食的国际丛林法则里,小国永远是没有话语权的,它的生死存亡永远取决于大国的态度。而小国想要活得更好,就只能寄希望于在大国的博弈中正确站队。

这不仅是越南的悲哀,也是所有其他小国的悲哀。而在1991年苏联解体,越南失去所谓的稳固靠山后,在北方大国的巨大阴影下,虽然越南立下了保证书,放弃了统一印度支那的梦想。但有大规模战争的前科在,越南和北方大国不可能真正冰释前嫌,最好的结果也是表面和气。

而且越南和周边国家的宿怨,也注定了越南不能彻底安分守己。想要安全感,就必须要扩张,而想要扩张,必定是邻国恐怖,北国震怒,所以越南想要“安全”,就必须要和当年寻找苏联一样,找到下一个可以依靠的大哥。

而越南的选择,似乎只有大洋彼岸的美国。

虽然越南的共产主义道路和美国格格不入,而因为15年的美越战争,今天的越南仍有超过5万的美越混血儿;美国在越南洒下的橙剂每年仍在伤害着成千上万的越南新生儿;美越战争期间埋下的地雷,更是成为越南居民的恐怖杀手。

但相比于北方大国的威胁,越南没有选择。

而美越之所以能够化敌为友,亲密无间,和越南的所谓“迷途知返”无关,而是因为美越两国在亚太的利益高度契合。

美越之所以在1961年开战,就是因为冷战格局下,美国和苏联在中南半岛进行激烈争夺的同时,美国还妄图以中南半岛的反赤化,对北方大国南疆形成类似朝鲜的严重威胁。而今天,虽然北方大国和美国关系正常化,但美国为称霸全球,其围堵北方大国的既定方针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所以对越南的投怀送抱,美国才会投桃报李。因为越南的主动靠拢,使得美国在15年战争中没有达到的战略目的,以和平方式轻易达到了。而且越南临近南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美国可以以越南为跳板,威胁北方大国南疆;搅局南海完善第一岛链;同时也能够牵制俄罗斯。

但美国对越南想要成为大国的野心是心知肚明的,虽然当下美越两国可以相互利用,相互扶持,但一旦越南吃下老挝和柬埔寨,恢复到印度支那的版图,势必对美国的依赖大大减轻,并且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扩张的又一个重要阻碍。

所以从美国的全球战略考虑,一个强大的越南,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只有让越南时刻处于胆战心惊之中,对美国的依赖才会更加严重。

而越南在本身条件先天不足,邻国阻碍以及盟国不支持的情况下,统一印度支那都费劲,更遑论成为地区甚至世界强国了。

很多国家生来是不具有大国潜质的,特别是越南这样国土细长,平原狭小的情况。再加自然环境的因素,热带地区自古以来就难以诞生大国强国,这注定了越南的大国之梦终归只能是一个梦。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新冠疫情遍布世界,你认为这是大国崛起的最佳时机吗

新冠状病毒将是长期存在并变异,其特性至今不明。病毒肆虐全球。积极防控是关健,在此特殊年代,我国充分发挥了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性,运用祖国国粹中医药独特效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疫情控制,为国家为世界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所以,祖国崛起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指日可待!

纪录片《大国崛起》为什么没有讲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不算世界性大国吗

《大国崛起》,讲的是近代大国是怎样崛起的,所以包括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俄国、日本、德国和美国。

但奥斯曼帝国不同,它与大清帝国一样,一个是东亚病夫,一个是西亚病夫,在近代只能讲是怎样衰落的,显然不符合大国崛起这一片名。

奥斯曼帝国国祚绵长,从公元1299年建立,至公元1922年瓦解,有600年的历史。

这六百年中,基本上与我国的明清时期相当,前三百年是崛起,而后三百年则是衰落。

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灭了千年拜占庭,将罗马帝国皇帝的名号揽入怀中。

公元1517年,奥斯曼帝国攻入埃及,灭了马穆鲁克王朝,奥斯曼苏丹塞利姆一世加冕伊斯兰世界的哈里发。

至此,奥斯曼帝国成为阿拉伯帝国和罗马帝国两大帝国的继承者,帝国在公元16世纪的苏莱曼大帝时期臻于极盛,黑海成为内湖,同时称霸地中海。

不过,公元16世纪,也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崛起的世纪。这一世纪,奥斯曼帝国与西班牙争霸地中海,最终两败俱伤,这是奥斯曼帝国最后的辉煌,也是地中海世界最后的辉煌,从此世界霸权开始向大西洋两岸转移。

之后,英国、法国逐渐取代了葡萄牙和西班牙,而俄罗斯帝国开始崛起与奥斯曼帝国在东欧大战两百年,并拖垮了奥斯曼这个老大帝国。

公元1683年,奥斯曼帝国围攻维也纳,这是奥斯曼六百年的强弩之末,最终被波兰和神圣罗马帝国所败。

此后,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便是被欧洲列强不断肢解、削弱的历史,奥斯曼帝国在近代的历史犹如大清帝国在西亚的一面镜子,读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心中常常会想起同时期我国的清朝。

一战中,奥斯曼帝国选择了同盟国,与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联手;我国选择了协约国,与英国、法国、俄国、美国站在了一起,而这,决定了后来两大帝国的归宿。

一战后,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若非凯末尔纵横捭阖,怕是连核心区――小亚细亚也保不住。


所以,奥斯曼帝国的问题不是算不算世界性帝国,而是在近代不属于大国崛起,而是大国的衰落,当然也就不能位列大国崛起行列了。

如何看待历史上的大国兴衰

大国兴衰涉及的问题广泛而复杂,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以探寻。国家生存的环境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的,国家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生命体,跟人一样有着从朝气蓬勃到繁荣鼎盛然后逐渐衰退灭亡的生命周期,这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当然,跟人不一样的是,国家可以通过调整一系列内外政策,适应历史发展环境和世界格局,从而获得周期延长,甚至重生或者复兴。

决定大国的兴起和衰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经济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是否稳定,关乎政权是否稳固。经济的发展包含人口,资源,科技,制度,教育,财产分配,社会分工等诸多方面,经济是所有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2、军事。军事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国家政权最强有力的保障,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

3、地理疆土。在地缘政治学上,地理因素是一个可以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基本因素,地理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的发展,世界格局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国家的地理环境发生变化。所以,保卫疆土,创造地理优势,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

4、社会变革。为适应世界格局和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家必须做出相应的社会变革,但一旦发生变革,势必会造成文化,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利益上的冲突。社会变革的成败,同样对国家兴衰有着重要影响;

5、对外战略。国际威望的高低,国际盟友的多少,敌对势力的强弱,对外战略的成败,对外战争的胜负。也是国运兴衰的重要因素;

6、对内政策:如何化解内部矛盾,控制内部局势,增强内部人民的凝聚力,激发内部人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是保持国家活力和稳定社会秩序的关键。


德国在二战时为战败国,他在几十年内迅速崛起,有何原因所在

曾经有记者问德国总理,德国为什么重化工业那么发达,而金融业却不发达呢?

德国总理回答,德国不同于英美,不走金融化道路,只走重化工业道路,就是重实业不重金融业。

德国在一战,吃过金融业的亏,前方将士在浴血奋战,后方的金融资本家却在卖国,鼓动水手造反,跟英法美签了丧权辱国的《凡尔赛条约》,让德国人民生在水深火热之中。

希特勒上台后,就对金融资本家进行清算,对他们采取了惨无人道的镇压,从此让德国走向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大肆扩军备战,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德国虽然败了,可国家资本主义这套,对提升德国工业实力确实有好处,让德国工业更上一个台阶,研发了很多划时代的军工产品,差点赢得了二战的胜利。

所以二战后,德国只清算纳粹政府犯的罪行,不清算纳粹政府留下的经济政策,认为这种经济政策对德国工业有好处。

德国这么小为什么综合国力却世界前五

感谢信任与邀请。

德国面积35.7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61位;人口总数8200万,欧盟第一,世界排名16位。在全球193个国家和31个地区中排名都不低了,德国小么?

说实话德国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我是真心佩服。一战二战虽然都战败了,但是全世界没人会不尊重德国。就连欧美军迷们玩战争游戏都人人以扮演德军为荣。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德国的经济指标、社会各行各业的就业人数占比我查了一堆,但仍觉得在此处堆集这些数据没多大意义。因为德国的制造业根本用不着我在文中来描述和证明。德国的科技水平也举世公认,德国有2300多个世界知名品牌。但是这些能说明德国了不起,很强大。但说明不了为什么德国能做到这种程度。

于是我把重点关注到德国人究竟是如何管理国家的,它的发达的基础是什么。

好吧德国是最早一批进入工业化的国家,但是它的国土面积一半是农业用地,农业也不差。

德国是最重视中产阶级的国家,国策倾向于抑制大富,扶助贫困。同样孩子入托,如做父母的是在读研究生,那么象征性付点费用,差额国家会补给幼儿园。如是教授的孩子入托,则需全额负担费用。

德国不鼓励夸国公司这样的大规模企业集团,和小型企业相比它们要承担更多的税收。所以德国的企业总数的2/3是员工不超过百人的很灵活、专业化程度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中小企业,它们是德国工业的中流砥柱。

全世界都知道德国人的严谨,如果你走进德国人的厨房,怕是很容易联想到实验室,各种精准量具。在中国人看来这太不可思议了。德国人永远也无法按中国菜谱做出菜来,因为他们看到盐少许会很迷惑,少许?是多少?几克?十几克?我想正是这种处处事较真的精神,才使得德国制造享誉全球吧。

也许正是德国的人性化政策和国民的严谨作风才是德国强大的根本所在。

除了《大国重器》,《大国工匠》,还有哪些电视节目值得一看

类似的高质量纪录片还有很多。比如:《中国影像方志》、《西藏》、《兴安岭上》、《中关村》、《如果国宝会说话》、《港珠澳大桥》、《中国建设者》、《创新中国》、《法治中国》、《中国高铁》、《将改革进行到底》、《辉煌中国》等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