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与字帖有何区别初学书法者临碑帖还是字帖?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什么那么喜欢白鹅_王羲之_书法_碑帖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宗尚 王羲之 书法 碑帖

本文目录

  • 碑帖与字帖有何区别初学书法者临碑帖还是字帖
  • 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什么那么喜欢白鹅
  • 中华民族有什么长久未曾改变一直传承至今的东西
  • 为什么有人对赵孟頫的书法略有微词
  • 北宋词与南宋词,有什么区别
  • 书法是国粹,很多人喜欢,但不会欣赏,学不得法,如何系统学习

碑帖与字帖有何区别初学书法者临碑帖还是字帖

这两个问题提的好,假若能够做出客观准确的回答,便于初学书法者了解书法基本常识,梳理脉络,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实际的学习书法过程中,避免走弯路,尽快踏上正确的书艺之路。

下面我就试着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首先谈一下碑帖与字帖的区别。普遍认为,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称,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字帖是一个现代词,一个专有名词,是供学习书法的人临摹的范本。碑帖与字帖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交叉, 而碑和帖则存在着更多的区别,这里先简略谈一下碑与帖的区别,把这两者搞明白了,就知道碑帖与字帖的区别了。

概括起来,碑与帖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一、材质不同。镌刻在石碑上的称之为碑(这里“碑”其实指“碑碣”。形状上的区分是:上方者为碑,上圆者为竭。),种类上主要有庙碑、墓碑、造像和摩崖等;写于帛和纸上的称之为帖,主要指古代遗存下来的诗文简札等墨迹。

二、用途不同。据史料记载,最初的碑没有文字,后来借顽石之坚达到永垂后世的目的,增加了文字;帖除了真本墨迹外,宋代开始出现了刻帖,收集前代名家书迹刻于木或石上,目的是传播书法,为书法研习者提供复制品。

三、书体不同 。碑的历史悠久,书体在隋以前都是篆、隶、楷书,行草书极少;刻帖是行草书和小楷居多。

四、制作不同 。南朝梁以前,碑一般是由书写者用朱笔直接把字写在磨平的石面上,这一环节称为“书丹”,然后再由工匠镌刻。将这些碑石上的字用宣纸和墨捶拓下来,再经过装裱的称为“拓本”。刻帖是先摹勒,然后再转拓在石或木上,然后再镌刻。同样,后面的工序也是拓印和装裱。

这些经过装裱成卷轴和册页的拓本,就成了碑帖,文玩行业俗称为“黑老虎”。它们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容,是供后人取法研究的重要依据。

从广义上讲,这些碑帖也可以称为字帖;从狭义上讲,字帖就是收集整理名家墨迹的石刻拓本、木刻印本,还有近代以来出现的影印本。所以,碑帖与字帖是既有区别又有相同之处。

其次,作为一个书法初学者,应该在两者之间如何选择作为临习的对象呢?我建议还是先从“帖”或“字帖”入手。因为这两者尽管称谓不同,本质确相同,都是经过归纳整理的范本,对初学者是有利无害的。

一个初学书法者,就像刚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孩子一样,自然是跌跌撞撞,步履蹒跚的样子,很难把控自己的行动,想跑也跑不起来。书法也是这样,因为初学者接触写字时间短,控制毛笔的能力欠缺太多,更不要说写出有自己个性的书法了。

鉴于此,应该是先选择一种楷书的帖,通过坚持临摹书写,慢慢适应,做到认真读帖,揣摩笔法,掌握结构,锻炼指力、腕力、臂力,增强心、手、笔一致的能力,耐心细致,不可一曝十寒,待基本功扎实了,驾轻就熟时,便可涉猎更多的“碑”、“碑帖”,从而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成自家面貌。

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望方家校正。

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什么那么喜欢白鹅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应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人送“书圣”的称号,他的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认为是为“天下第一行书”,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峰。历史上流传的与王羲之有关的故事也非常的多,其中一个故事说,有个道士为了得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专门养了一群白鹅,最终成功的吸引王羲之主动抄写了一部《道德经》去换他的鹅,这也说明王羲之的确是非常喜欢鹅的。

至于王羲之为什么那么喜欢白鹅,有人说他是为了观察鹅的脖子来练习书法,比如,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到“之”字的时候,就有二十多种不同形态的写法,据说,王羲之就是通过观察鹅的脖子受到的启发,“之”的形状非常像“鹅”;也有人说王羲之养鹅是文人的闲情逸趣,他就是将白鹅当做宠物来养的。不过,对此,也有人有不同的说法,认为王羲之养鹅一是为了修身,二是为了养性,更重要的用途是为了“吃”,王羲之吃鹅是为了解身体之毒。

我们从王羲之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无论是“王羲之”还是他的儿子“王献之”、“王凝之”、“王徽之”等人在名字中都有一个“之”字,这个“之”是道教天师教中的一个重要的符号,东汉末年五斗米教非常盛行,“五斗米教”又称正一道、天师道,是道教最早的派别,到了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时期,道教依然非常兴盛,而王羲之的家族琅琊王氏世代信奉道教,我们看他们家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了,都带有道教符号“之”字。

王羲之之所以喜欢养鹅,与鹅的形状非常像“之”字有关,由于鹅外形像天师教的符号“之”,鹅也被信奉天师道教的人认为是“吉祥物”,王羲之就是通过养鹅来修炼身心。而王羲之养鹅的另一个重要用途也是我们普通人一样,是用来“吃”的,不仅如此,王羲之还希望通过食用鹅肉来起到解毒的作用。

据《晋书》记载:“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这里所说的“服食”不是指一般的事物,而是当时风靡一时的“五石散”,这是一种丹药,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但是长期服食对身体危害很大,王羲之到了晚年就常吃这一类的丹药,而道教认为鹅具有解五脏丹毒的功效,在《本草纲目》中就曾将鹅肉作为解毒的上品,认为与“服丹石人相宜”,也就是认为鹅肉是常服丹药之人的理想食物,所以,王羲之也希望通过食用鹅肉来解体内的丹药之毒。

当然,王羲之对鹅的喜爱肯定不单单是为了大快朵颐,他通过观察鹅的外形以及行走的动作,对自己的书法技艺活得了很大的启发和提高,这也是毋庸置疑的,王羲之养鹅应该算是一举多得吧。

中华民族有什么长久未曾改变一直传承至今的东西

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传承除了物质方面的山河外,还有精神因素方面的传承。最值得中华民族骄傲的就是语言文字和文化方面灿烂成果一直传承直今,虽然也有变化,例如文字的简化,文言文改为白话文,但从最根本上溯根求源,还是一脉相承,渊源流长。

世界历史上,曾有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即埃及、巴比伦(现在的伊拉克)、印度和中国。除了中国以外,其它三个国家的文化与文明在外敌入侵下都已断层。尤其是印度的梵文,现在能够认识的人可以说寥寥无几。前些年,具媒体报导,北京大学的季羡林老先生,还收了几个印度留学生来到中国跟着先生学习梵文,直可谓印度的梵文出口又要转内销了。

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曾遭遇过异国异族的入侵,元朝的蒙古人和清朝的女真人入主中原以后,他们的文化不但没有发扬光大,反而让汉民族的文化给同化了。古宫博物院的每座建筑上面的牌匾,都是由两种文字所写,也就是汉文与满文。如果不是新中国讲究民族平等,让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有传承,现在能够会说、会认、会写满文的人可以说也不剩几个。

文化的传承,应该属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软实力方面的体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产,复兴伟大的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又要发扬光大文化的传播力量,两手都要发展,两手都要突破一切障碍,才能使传统的文化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传承下去。

因此说,中国的文字与文化大致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020/05/29)

为什么有人对赵孟頫的书法略有微词

赵孟頫以其娴熟的技巧,被后世尊为“赵体”,在书法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但是有人对其书法略有微词,这是为什么呢?

历代对赵孟頫书法的评判,有两种倾向。

赵孟頫《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局部

一、书法本体的评判

明代著名学者方孝孺说:

子昂书如程不识将兵(程不识,汉武帝时的大将,与李广齐名。号称“不败将军”。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生平未尝败绩),号令严明,不使毫末出法度外, 故动无遗失。文敏妙在真行,奕奕得晋人气度,所乏者格力不展。

明代董其昌说:

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字需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此赵吴兴所未尝梦见者,惟米痴能会其趣耳。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赵吴兴所以不入晋唐门室也。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窍惟鲁公、杨少师得之。赵吴兴弗能解也。今人眼目为赵吴兴所遮障。

明代书家丰坊说:

学王书者,唯赵子昂甚得其法, 但太守规矩,且姿媚有余而古拙不足,故有插花美女之评。

赵孟頫《妙严寺记》局部

清代书法理论家吴德旋说:

赵松雪一味纯熟,遂成俗派。

清代书法家包世臣说:

吴兴书笔专用平顺,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顶接而成。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吴兴书则如市人入隘巷,鱼贯徐行,而争先竞后之色人人见面,安能使上下左右空白有字哉!其所以盛行数百年者,徒以便经生胥史故耳。然竟不能废者,以其笔虽平顺,而来去出入处皆有曲折停蓄。其后学吴兴者,虽极似而曲折停蓄不存,惟求匀净,是以一时虽为经生胥史所宗尚,不旋踵而烟销火灭也。

二、书品与人品的求全责备

明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项穆说:

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所以天水之裔,甘心仇敌之禄也! 子昂之学,上拟陆、颜,骨气乃弱,酷似其人。

清代书法家傅山说:

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近细视之,亦未可厚非。熟媚绰约,自是贱态;润秀圆转,尚属正脉。

以赵孟頫仕元,而认为其缺乏民族气节,并以此为依据,以至于推导出其字必然软媚无骨。这种把“人 品”、“书品””混为一谈,求全责备的论调,是一种与书法本体无关的成见。类似的说法不少,但其理一如,此不赘述。

赵孟頫《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局部

而“格力不展”,“因熟得俗态”,“太守规矩”,“插花美女”,“一味纯熟,遂成俗派”,“专用平顺,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顶接而成”,不解“以奇为正”的置评,则允为中肯。

传赵孟頫日书万字,一些作品由于写得过快过熟而显得熟俗;

一些大作品,如手卷等,很少变化,显得平庸;

许多伪名赵孟頫的作品,软媚甜俗、轻飘浮滑。

这些因素也是赵孟頫书法“略有微词”的原因。

赵孟頫《纨扇赋》局部

“快乐书法营”认为:

清人包世臣说后之学者学赵孟頫书法:“然竟不能废者,以其笔虽平顺,而来去出入处皆有曲折停蓄。其后学吴兴者,虽极似而曲折停蓄不存,惟求匀净,是以一时虽为经生胥史所宗尚,不旋踵而烟销火灭也。”

后人之所捧心学步,在于其学力不逮,无关赵孟頫;

明代袁宏道说:“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则不能;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能。”

赵孟頫是高明的书画理论家,篆书,隶书,大楷,小楷,行书,草书六体全能,无盲点,集大成 ,赵孟頫书法史上,是把汉字优美的一面发挥到极致者,“孤行则必不可无,欲废焉则不能”。

“快乐书法营”专注于书法结构与造型的研究和探索。独持己见,不随俗说,不迷信权威,以事实为依据,以自己的独立判断解析书法方面的各种课题。杜绝讲故事,杜绝弄玄虚,杜绝口水文,持续为喜欢书法的朋友们奉献绝招干货。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赵孟頫《妙严寺》局部

北宋词与南宋词,有什么区别

晚唐五代以来,词的主要功用是在宴乐场所供给伶宫歌女歌唱,从历史上讲,唐代文坛以诗歌最为发达,而词远逊于诗,给宋人留下了广阔的余地。

宋词的分期,从宏观上讲可分为北宋与南宋两大期。北宋和南宋的分期以“靖康之变“为界。词在这两大时期的区别由于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更为明显。

娱宾遣兴VS家国情怀

词是宋代尤其是北宋社会文化消费的热点。由于都市的繁荣,“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北宋初,词人有晏殊、张先、柳永等人,这些词人一方面继承了唐五代的传统,内容上多写樽前花下,风格上“香而弱“,形式上除柳永外多写小令;另一方面对唐五代词又有所发展,词的风格逐渐诗化,体制上来讲,柳永的慢词更是一大开创。到中期,词人苏轼更加开拓了词的思想内容;北宋后期的秦观、黄庭坚、周邦彦等,大多数又回到传统的言情和婉约中去。宋初著名的宰相晏殊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有闲阶级,我们看他的词,多婉约绮丽:“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秦观的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凄迷的景色背后是词人被贬郴州后的哀怨心情。这是起的词人创作离不开恋情、离别、伤时。

南宋以来,“靖康之变“的政治风云极大地改变了词人的生存环境和创作心态,使他们的词作从早期描写绮罗香泽、闲情逸致的个人生活转变为描写国家兴亡的重大主题,词风也从柔婉绮艳一变而为刚健雄放,北宋末年词风向南宋初期词风开始转变,词风由婉约走向豪放。这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南渡词人“,他们的词风也由于“靖康之变“发生变化。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李清照等,都由北方迁居至南方,词作也由此分成前后两期。前期多传统之作,后期多写亡国之苦、乡关之思,“凄然有黍离之感“(黄升《花庵词选》)。到南宋中期,爱国词派和豪放词派在此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产生了伟大的词人辛弃疾,后来的陆游,加之陈亮,刘过等人。号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写下“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样豪迈的句子;岳飞的《满江红》可能是很多人最早背会的一首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辛弃疾的家国情怀。

“诗余““以诗为词“VS“词别是一家“

词这一文体,最早起源于民间,词的兴起,以及某些具体格律和修辞特征的形成,还和酒令著辞有关。“新翻酒令著词章“(花蕊夫人《宫辞》),盛极一时的宴饮娱乐风气,培育并发展了精彩丰富的酒令艺术,酒令艺术的发展衍生出词。而北宋时期,社会安定,经济较为繁荣,娱乐活动众多,此时的词仍然继承唐五代的创作风格,内容上仍是羁旅恋情离思之作。

南宋时,不仅词的创作题材不断被开拓,词的地位也由诗余转为别是一家的体式。词人增多,词论更加系统化。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词别是一家“这是针对苏轼“以诗为词“而发,目的在于维护词学传统,严格诗词的界限,维护词体的音乐特质。

“以诗为词“VS“以文为词“

“以诗为词“是苏轼的观点,辛弃疾所倡导的“以文为词“成功地将辞赋古文的章法、句式以及议论、对话等具体手法移植于词,为散文艺术与词体创作之间打通了道路,扩大了词的表现方法。他常以散文句法入词,像“凡我同盟鸥鸟,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与战国时期诸侯盟誓的语言相近,又如“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等等,句式完全散文化,但都符合词的音律,既有一泻直下的气势,又觉娓娓道来,深挚动人。明代毛晋《稼轩词跋》说:“宋人以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善评也。“从苏轼的“以诗为词“到辛弃疾的“以文为词“,为词又开辟了新的境界。

综上,北宋词和南宋词在内容和风格上受到民族危机的影响而转变,在词论和词体的创作上又同中有异,在继承中发展。

书法是国粹,很多人喜欢,但不会欣赏,学不得法,如何系统学习

书法从来就没有形成过系统,至于系统学习书法,也是不可能进行的。

古人曾经写过许多的书法理论,确实有很多的精彩之处,可是,这些理论多识些零散,远远未构成系统。

现代人写的书法理论,我没有看,也没有必要看,因为从他们这些人的书法水平就能看出来,他们是不可能归纳出来值得参考的书法理论来。因为什么?因为他们还远未达到理解书法的水平。

书法的学习只有临习古帖的一条路,在学习古人书法的同时,再去看大量的古人书法理论,还需要你自己用自己的感觉去去伪存真。这样,你才能逐渐走到理解书法的地步,直至有一天,你觉得可以品评王羲之,颜真卿等大家的书法了,你才是真真正正地了解了书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