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书法古意?书法不得古意,这是笔法失传,还是我们没有读懂字帖_古意_书法_王羲之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古意 古意 书法 王羲之

本文目录

  • 请问什么是书法古意
  • 书法不得古意,这是笔法失传,还是我们没有读懂字帖
  • 草书的古意怎么体现
  • “古意”当如何理解
  • 咏风多古意,殇月具新欢是什么意思
  • 书法作品缺少古意,怎么样练习才能改进
  • 怎样写诗词才能有古意

请问什么是书法古意

书法的古意当然是指作品带有古人书法的意味。具体地说,有古意的书法似乎有以下几个特征。

1、年代较久远的字体,相对比较有古意,比如篆体、魏体、隶书、章草等。楷书和行书除非写出碑味或柮味,否则要写出古意比较难,楷书中欧体相对多些古意。当然书法功力还是起决定性的,只有功力深厚才能写出古意,功力不到,就算写甲骨文也写不出古意。

2、书法古意主要表现在字的结构和力度。有古意的书法字体结构,一般都是敢于生变而有法度,于奇峻中求平衡,而那些平铺直叙的字体结构,是不会展示出古意的。还有,有古意的书法一般书写力度都比较到位,用笔方面,有的古柮,有的则锋芒毕露。

3、有古意的书法一般比较雄浑、质朴,因而比较优雅、耐看。欣赏有古意的书法佳作,能给人一种神奇的力量,同时,也能给人带来很多启迪和回味。

书法不得古意,这是笔法失传,还是我们没有读懂字帖

法贴在!为什么千古以来没人能模仿出来呢?

为什么书法大家们批这个,驳那个的,没有几个敢批判魏晋书法的呢?

历朝历代的书法大家那个没学过魏晋书法?又有谁敢说自己学通了魏晋书法呢?

苏轼喜欢写自己的书法,他为什么又教米芾学魏晋呢?苏轼自己学会魏晋书法了吗?

一些人说颜鲁公的书法高于王羲之的书法,但是,你们想过颜鲁公敢说自己的书法高于他老师张旭吗?以狂傲出名的张旭敢说书法高于王羲之吗?

没人敢说!为什么?真的不如,颜真卿之于张旭是亲传的师生关系!可以理解,而颜真卿与王羲之有传袭不假,可是太远了,没有必要忌讳!但是,他为什么不说自己超过王羲之呢?

原因是,王羲之的书法在那里摆着,由着你去学,去临摹!你就是学不成,也甭管你是大家,还是宗师什么的,学着写都不成,你不服气啊?

如果你一定不承认这是笔法的问题,我无话可说,您厉害!我只知道一点,您啊!也就这水平了!走好!

草书的古意怎么体现

草书的古意可分为字形上的古意和笔法上的古意,但若论哪种更“古”,则显然是笔法上的古意。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草书的来源与发展。

隶书产生后,人们在快捷书写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草书。

早期的草书称为章草,它字字独立,笔画的牵连只限于字内,字与字之间绝无连接,笔画上还保留有明显的隶书的波折。《急就章》是章草的代表作。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出现,让草书出现变化。他们增损古法,裁成新体,史称“今草”。今草最明显的变化是字与字之间出现连接,只具备装饰作用的波折减少。

从王羲之作品中,可清晰地看到这两类草书。《十七帖》《豹奴帖》等代有明显的章草意味,而《修小园子帖》《伏想清和帖》等,则是成熟的“今草”。

相对于“今草”而言,章草显然属于“古草”,也即,从字形上而言,章草是一种带有古意的草书。

从用笔方法来看,中锋是用笔之根本,是书法五体之根源,是“古中之古”。

如果将书法比作一棵大树,那篆书就是其根,隶书是其干,楷书是其枝,行书、草书则是其花叶。

篆书是最早出现的书体,其笔法纯用中锋,这是书法之源头,书法中常说的“篆籀笔法”也即指此。

王羲之的草书中多用提按,而颜真卿的草书多用篆籀,裹锋铰转,中锋而行。

故颜真卿如长者依杖而行,沉著稳重,王羲之则如少年动如脱兔,轻快俊雅。

所以说,如颜真卿一样,以篆籀笔法所作草书,更具古意。

古有古的好处,新有新的优势。书法要发展,必须以“古”为基础,向“新”求突破,既不可“食古不化”,又不可“盲目创新”。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古意”当如何理解

书法“古意“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的感悟所致。隶书的古意,楷书的古意,行书的古意,篆书的古意,等等,都是人的悟感之觉,用之于书法的书写之中,书写古意,自然呈现。

咏风多古意,殇月具新欢是什么意思

题主所言“咏风多古意,殇月具新欢”,坯逆翘楚窃以为有误,应为“咏风多古意,觞月具新欢”,来自清代书法家伊秉绶的隶书咏风觞月联。

本联为五言纸本隶书(123×20×2),山西省博物馆藏 。

款署:书为秋厓二世叔鉴正。嘉庆癸亥岁,世侄伊秉绶。

“咏风多古意,觞月具新欢”译注

古时文人写诗,常以风月为题材,故泛称写诗为咏风嘲月。本联的详细译注如下:

“咏”的本意是唱、声调有抑扬地念,后指用诗词等来描述、抒发感情,也可借指诗词。

“咏风”即以风喻人,借风咏怀。历代诗词中不乏咏风诗,其最著者,堪称唐代王勃《咏风》,流传至今,版本有二。

其一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其二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多”是形容词,赞许、推崇的意思。

“古意”原谓思古之情;古人的思想意趣或风范。后引申为拟古、仿古等含义,讽咏前代故事以寄意的诗作常以之为题,如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宋代苏轼《古意》等等。另外,在闽南话中,“古意”表示老实 、厚道。

唐代杜甫《登兖州城楼》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觞”,音shāng,本意为古代酒器,引申为饮、喝;宴请;向人敬酒。

“具”是写、题的意思。

“新欢”虽多指新的情人或恋人,但在本联中应指新的欢乐,新的欢快。

综上所述,“咏风多古意,觞月具新欢”一句的白话翻译即为——借风咏怀的诗作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执杯对月欢饮进酒,此情此景不啻为新的欢乐,兴之所至便题写本联。


欢迎订阅我的头条号——坯逆翘楚的盗闲居

盗闲居中无佗,唯有坯逆翘楚之原创文学拙笔:小说、诗歌、杂文等。用心写作原创文学精品,致力弘扬传统文化经典!

书法作品缺少古意,怎么样练习才能改进

学习书法的关键在于通彻书法,知道书法如何写,这种写诗不用依据古人的法帖就知道怎么写诗对的,怎么写不对!

古人也没有给我们留下明确的思路,所以,书法在唐以后就逐渐迷失了,我们的后辈书法人有责任,也有义务把书法的真谛找回来,也只有把书法的真谛找回来,我们的书法事业才能谈到发展,谈到繁荣!

那么如何找回呢?我认为答案在魏晋唐,学习魏晋唐人的书法,刻苦学习,深深领悟,透过形象领悟书法的实质,或许我们能够实现,也或许我们实现不了,即使我们实现不了,我们也应该为后辈做好铺陈,教育我们的后辈继续努力,鼓励我们的后辈继续探索!

有谈的好像是离题了,也未离题,因为你所说的古意就在魏晋唐之中,你的作品缺欠古意,是因为你对魏晋唐书法的了解不够。多临帖,多临魏晋唐的古帖,答案就在那里!

怎样写诗词才能有古意

如何写古诗词更有古意?我不知道为何有这种提法,难道表达今意不如古意?仿古并不见得要照抄照般,写出的意境非得是古代的,古道、衰草、老树等等这些古味的东西,需要时我们可以写,高楼、马路、都市等等这些现代的东西,如果能增强诗的意境仍然可以写进去。有些食古不化、捧老骨头的所谓古诗词大家们,甚至特别强调汽车、电脑、电灯、手机、飞机等等所有这些现代的东西都不能出现在古诗里。这是什么逻辑?仿古诗并不见得今天的东西不能写进去,写诗用以达意,如果写古诗不能发今意,还写些古诗何用?古诗写出来得让别人一看就懂,要白化自然能舒胸意又具诗的意境,这才是好诗,至于平仄压韵、用典仿古还在其次。不然苦涩难懂,用典大多人不知,那你写诗就只有自写自乐了。唐宋古文运动,名义上恢复秦汉以前文体,实际上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再发展。今天我们写古诗也不能过份仿古,泥古不化,那样我国的诗词文学什么时候都难以有大的发展。我们要在古诗词的基础上,古文今用,进一步发扬光大,让古诗词更具有生机和活力,这才是今天我们写古诗词的意义所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