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学音乐之路(中集):当妈妈才开始的伴奏岁月_曲子_这首_伴奏

笔者从初三开始就决定前往升学之路,原本学了七年的钢琴以及一年有余的长笛,也屈服在升学的压力之下,没有继续。不过学了音乐就是自己一辈子的牵绊,我到大学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管乐团,延续自己对音乐的喜好。到了职场上班之后,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练习,接着又走上婚姻之途、没几年后又走上育儿之路,老实说要挤出固定的个人练习时间实在太难!

没想到玥玥学了小提琴之后,我竟然莫名其妙的开始成为她的固定伴奏。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曲子都还算简单,我几乎不需要练习就能直接视谱伴奏。渐渐地,小提琴和钢琴之间开始有比较多主奏、伴奏的配合,顺着曲子的情境,钢琴的间奏也越来越有分量,让我不敢大意,就这样顺理成章,开始花一些时间重拾以往快乐的练琴生活。

有一阵子玥玥拉到了舒伯特的‘乐兴之时’(小提琴的版本翻译成“音乐之瞬间“),是歌曲之王舒伯特(FranzSchubert,1797-1828)创造的曲式,是浪漫乐派个性小品的先锋。玥玥非常喜欢这首曲子,但节奏对她而言显得有点复杂。原本一开始我是想用稳定的伴奏来引导她练琴的节奏,但感觉有些困难,她依然吃不消。

在我脑海中一瞬间闪过,好像我在10岁那年有弹过,翻箱倒柜找到了儿时的乐谱,再用自己的想法,试着揣摩这首小品弹给玥玥听。我说,这是一个随兴的作品,就像一个喝醉酒的人,脚步时而快、时而慢,情绪时而奔放、时而悲沉。

展开全文

玥玥有听没有懂,在旁边一直吃着葡萄,然后漫不经心地跟我说‘好好听’,感觉把妈妈当作一个酒吧的钢琴表演者,而她,只是其中一个饕客而已。

育儿有趣的地方就是,跟着小孩的学习或成长,你会试着挖出自己的压箱宝,或是学习这辈子压根儿不会用到或根本不想面对的事物。谁知道一把年纪了,还有机会这么频繁的用到钢琴(加上,我也不是音乐科班出身)。没想到除了心情不好的时候弹弹舒压之外,还可以拿出来对牛弹琴(谁知道小孩懂还是不懂),刚好也练一练维持手指的灵活度,毕竟之后的演出我还是玥玥唯一的‘伴奏老师’。其实玥玥多听了几次之后,她也渐渐可以用小提琴揣摩了这首曲子的意境,还一边拉、一边摇头晃脑呢!

先生听到我们练得这么勤,还突然跟我说:‘这首曲子,我大学的时候有听你弹过!’我:‘哦?你记得?’老爷又说:‘这首曲子是德布西的‘月光’对不对?’本集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观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