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复仇而来的阿拉伯人前期大胜,后来为何又大败)_以色列_埃及_叙利亚

本文目录

  • 赎罪日战争:复仇而来的阿拉伯人前期大胜,后来为何又大败
  • 第六次中东战争会不会爆发

赎罪日战争:复仇而来的阿拉伯人前期大胜,后来为何又大败

自以色列建国以后,跟中东国家发生了5次大规模战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1973年的第4次中东战争,是一场差点让以色列亡国的战争。

此战的发生,对于以色列而言属毫无防备;对于它的对手埃及、叙利亚而言,却是蓄谋已久。早在6年前的第3次中东战争中,丢失大片土地的埃及和叙利亚,一直在备战、购买储存军备,准备一战雪耻。而且由于整个阿拉伯世界面对以色列的一再失败,这场战争无论如何,也必须为阿拉伯人争回一些面子。

“哪怕夺回10厘米丢失的领土,都会让世界对我们另眼相看。”

当时的埃及总统萨达特就为此说道。

为了在战争中占到哪怕一点优势,阿拉伯人已经不再顾虑任何明面上的原则。打算以偷袭的方式抢占战争的先机,并且把时机定在犹太人最重要的宗教节日,赎罪日这一天。

为了迷惑以色列,埃及和叙利亚两国常年进行常规化的军事演习;又于战争开始前,埃及方面下令,驱逐苏联的两万多名军事顾问。这些招数最终奏效了,以色列对赎罪日前,集结起来的两国军队不以为意。举国放假,安心的过起了自己的节日。

10月6日的赎罪日当天,埃及率先发起了进攻。原本属于埃及,被以色列占领的奈西半岛的防御工事,被突如其来的空军,和两千多门地面火炮狂轰滥炸。以色列用数年时间建造的堡垒和沙堤,几个小时间便被大量摧毁,防线被攻破。准备已久的埃军一拥而上,登上奈西半岛。其中光是各种车辆就有13500辆,坦克1020部。

这些军队对着因为疏忽而缺乏重兵把守的以军,大打出手。以军果然不是对手,节节败退,仅三天的时间,便向后退撤了15公里。

而与此同时,以色列北边的叙利亚军队也进入戈兰高地,开始和以军交火。在空军的掩护下,叙利亚第九步兵师和以军188装甲旅直接杠上,几乎将对方全军歼灭。

战争的消息震动了整个世界,阿拉伯国家为之扬眉吐气,并且立马团结在了一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埃叙两国。而孤立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不只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还发现自己储备的武器弹药,无法充分的供应正激烈交火的前线。

战争的天秤似乎已经在朝阿拉伯世界倾斜。但就在这个时候,埃军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在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战争目标之后,没有再继续追击,一口气攻进以色列本土。

埃及军队一停下来,对面的以色列便有了重新部署的机会。并且,它的盟友美国也在这关键时刻,运来了24000吨物资,让其军力大为充沛。

10月10日起,以军开始反攻,先是在北边调集10万兵力,将叙利亚军队打出了戈兰高地。解决了比较弱的一个对手后,又把兵锋转向埃及军队。双方先是激烈交火,埃军受到了重创,退出奈西半岛。紧接着,美国的侦察卫星为以军提供了准确的情报,以军得以摧毁埃及的防空阵地,让空军进入埃军阵地上空如入无人之境。

至此,来势凶猛地阿拉伯联军,已经丢失了最后一丝获胜的可能。不管是埃及还是叙利亚,面对反攻进入自己国境的敌人,只能苦苦支撑。最后在美苏两国出面调停下,24日,双方正式停火。

整场战争,埃、叙、以三国一共投入110万兵力,其中埃、叙一方阵亡两万多人,以色列一方阵亡五千多人。阿拉伯联军在前期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因为自身的战略失误和美国的支援,丢失了最后的胜利。

虽然战争输了,但是过程中一度打出的气势,依然给阿拉伯国家挣回了一口气。自此之后,阿拉伯人头上的战争屈辱顿时减轻,不再急于发动战争。而以色列也不敢再轻视对手,开始寻求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双方的领土问题。可以说这场战争,对中东地区往后的局势,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六次中东战争会不会爆发

不会。随着美帝主导的阿以和平进程的推进,不得不承认人类公敌蓬佩奥还真做出了实正的成绩。以前,埃及、约旦与以色列建交是处于当时的慨念,但却是非常明智的;埃及拿回了西奈半岛,约旦一直很平静而又发展。现在,阿联酋、巴林已经与以色列建交;沙特阿拉伯实际上已经与以色列和解,两国建交不了。

置此国际局势推断:第六次中东战争不会发生。世界和平万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