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劭辉:苔花如米赛牡丹|中原作家_文字_作文_习作

作者/张劭辉

来源:洛阳文学(官微)

天蓝了,草青了,山润了,水暖了———春天来了!

在立春这个萌动着希望和生机的时节里,洛阳市第二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获奖作文,如同漫山遍野星星点点的春花,开放在我的眼前。而小作者在字里行间闪亮的才情,足以和牡丹媲美,让我心中充满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喜悦和感叹。

春去春又来,洛阳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我也愉快地两次接受邀请,担任大赛评委和撰写述评。因为,我们都是热爱文字的人。

翻开异彩纷呈的少年美文,细细读来,孩子们用纯真的眼,纯洁的心,看美景、品美食,议时事、论历史,或婉约细腻,或慷慨激昂。文字虽显稚嫩,却至情至性写尽少年情怀,也别有一番美丽。呵呵,孩子们,原来我们一样,都是热爱文字的人。

对本次大赛征文主题的理解

本次作文大赛以“2021,洛阳欢迎您”为主题,意在通过征文形式加深青少年对家乡洛阳的认知、理解和热爱。家乡,是每个少年心中最亲切熟悉的地方,也是每个成年人心中永远割舍不了的情结,热爱家乡最迫切的心情,莫过于让所有人都喜欢上自己的家乡。

如何展现家乡美丽而又独特的一面,从而让读者接受自己真诚地邀请?对于这一问题,小学生们纷纷在作文中以不同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孩子们以“个人”与“家乡”的关系为视角,用征文形式生动展现洛阳的美景美食、历史文化、发展变迁和个人的幸福生活,自觉把少年梦与中国梦、个人成长进步与家乡建设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精巧的构思引人不由称赞,这般独特的视角令人不住鼓掌。参与大赛评审的专家普遍认为,此次大赛,很好地引导了学生将宏大主题转为形象化的表达,很多小选手在其中展现出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

但值得提醒的是,很多小作者直接用“2021,洛阳欢迎您”作为自己参赛作文的标题,这是不合适的。要知道,“2021,洛阳欢迎您”只是征文的主题,比较宽泛,目的是让参赛选手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所以需要根据自己的作文内容重新“起名”,这样才会更加准确生动,让读者眼前一亮。

展开全文

优秀习作的评选标准

本次大赛优秀习作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 第一,言之有物,也就是说要有具体内容,不写空话、套话; 第二,表达真情实感,即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讲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大话、客套话; 第三,紧扣主题,重点突出,要围绕或者主要围绕一个内容来写,让人一看就知道想写什么、想说什么以及写了什么、说了什么; 第四,条理清楚,使人很容易就能够看清楚、读明白; 第五,有一定的想象力,能够从实在的事物出发,适当地展开想象,使习作的内容显得丰盈、充实; 第六,遣词造句合乎规范,布局谋篇合乎情理。 这六条是对优秀习作形式上的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求。

当然,这只是对小学生作文的总体要求,单就某一篇习作而言,能够符合所有这些要求固然可喜,但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用这些标准机械地、逐条地去“框”、去“套”每一篇习作,往往就容易把小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放大,同时也容易忽视小学生习作的闪光之处。大赛的评委们没有这么做,事实上,只要一篇习作在某个方面或者某些方面出类拔萃,往往就会得到评委老师的好评,就会赢得评委老师的青睐。

获奖的习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目前全市小学生作文的良好水平。在一篇篇获奖的佳作中,小作者们选取了洛阳独具特色的点点滴滴,或娓娓介绍,奇景美食皆入句,古韵新风尽成文;或罗列铺陈,今古相融山水色,春秋尽显洛城姿。我们随着小作者的笔迹嗅到国色天香的牡丹,品到美味无比的汤羹,看到天子驾六、龙门石窟,坐上地铁,驶上高架,去领略这一城繁华,去感受这一城神韵,仿佛忘记了是在读文章,身临其境之感油然而生。小作者们用生花妙笔,把“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魅力藏于诗行,呈于文中,铭于心底;读者“神游”之后更是迫不及待想“身游”,让人情不自禁为这些出色的“小导游”点赞!

“模式化”写作应引起警惕

欣喜之余,有一个问题要特别指出:本次作文竞赛中,部分选手作文呈现出了“童真”流失的倾向,在作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上显现出了“模式化”。这种文章仿佛用“模子”扣出来的,我暂且把它叫“辅导班”体,因为这跟我之前听过的作文辅导班或速成班传授的所谓写作“公式”几乎“如出一辙”。

文字是一种很纯粹的东西,我们不是为了写而写,而是为了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觉而写。无论你的文字是华美还是质朴,是真实的就是好的,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去感动别人。就像一个孩子在刚开始走路时,就要求他走正步,练齐步走,他就从来不知道随心所欲地走路是人生的常态。小孩子走路原本是可以一边走,一边欣赏路上的风景:有时会情不自禁地踢一下路边的小石头;或摘一朵野花;或打一个漂亮的水漂;或一路哼着小曲蹦蹦跳跳地前行。但只学过正步或齐步走的孩子怎能领略到这种乐趣呢?

我始终相信,一个人真的能按照“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要求去写文章的话,日久天长,他就具备了写作的最起码的要求,以我手写我心,而不是以我手写套话。写作就像说话,是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如果具备了一定的写作水平,应试作文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应试作文是有套路可循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速成的。但如果一开始就没有真正进行观察与思考的训练,创新思维的训练,情感表达的训练,以及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独特、发现个性、发现与众不同的能力训练。只练套路,那就永远是花拳绣腿,不但文章写不好,连应试也搞不好。

一篇作文如何区别于他人、他文,那就是其间有你,有你的生活——你生活的观察、你生活的细节、你生活的思考、你生活的情感……至于文字,只是为你提供书面表达的材料而已。

因此,对于一个初学写作者来说,要紧的不是文字青葱和稚嫩,也不是思想的清浅和思绪的飘忽,而是能否秉持着一种“真诚”的书写,这也是两届大赛评选佳作始终坚持的基本标准。文章贵在真情,拒绝“套路”,我们期盼今后能引起学生、家长和老师的重视,从而避免走入写作的误区。

最后,作为从文学少年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我想对孩子们寄语:

已经爱上文字的孩子,我恭喜你:有了文字相伴,你的世界必定更加开阔,你的未来必定更加多彩。只要你愿意,文字任你堆垒、任你把玩,你可以把文字砌成五岳大山,你可以把文字翻成万江入海,你可以把文字吹成轻风细雨,你可以把文字描成繁花绸锦……万能的文字让这个世界精彩起来。

还没爱上文字的孩子,我想对你说:别再徘徊犹疑了,快快牵起文字的手,让它陪你一起成长。文字是最好的朋友,高兴时和你玩耍,伤心时让你发泄,热闹时同你狂欢,孤独时给你慰藉……神奇的文字让你的生命丰富起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孩子们,只要你勇敢地拿起手中的笔,自信地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些小小的文字,就会像牡丹一样尽情绽放,引人注目。

不信,我们第三届大赛见!

本文系《洛阳市第二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文集(小学卷)》序言

作者简介:

张劭辉,本名张少辉,现供职于省级新闻媒体。洛阳市作协副秘书长,洛阳文学院签约作家,洛阳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评委。少年时代开始发表作品,被《中国中学生报》、《时代青年》、《青少年日记》等全国十余家报刊作为封面人物或校园文学新星隆重介绍;有作品入选五年级语文课本(北师大版)、央视“开学第一课”等,编著的《中华怪怪游》、《大自然的声音》、《清明的心弦》等青少年课外读物入选畅销书排行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