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舒淇带上脱星之路的李丽珍,是一代人的硬盘女神_玉女心经_香港_级片

80、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巅峰,也是香港Ⅲ级片最辉煌的时期。

香港影坛有个不成文的套路:想红从拍III级片做起。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天王、天后,大多都有一段不愿回顾的黑历史。

在明星的奋斗洗白史中,舒淇无疑是最励志的一个。

“把脱掉的衣服一件一件穿回来。”

这句话仿佛已经成了她的标签。

展开全文

院长今天要说的这位女星,和舒淇恰恰相反。

因为她曾经和舒淇演过床戏。

还引领舒淇开启了“艳星”的生涯。

她就是老司机们硬盘里必存的女神——李丽珍。

事实上,李丽珍拥有一个寻常女星羡慕不来的高起点。

17岁出道的她,18岁就在荧幕上树立起了“玉女形象”,成为香港大众公认的“学生情人”。

相信有过租碟经历的宝宝们,当时都被影厅老板强烈安利过《开心鬼》。

那时候的海报是真丑,但是当时的李丽珍,清纯可人的样子一下子就走入了观众心里。

婴儿肥还没有褪去,满满的学生气,成了当时多少男青年找女票的标准。

肤白貌美易推倒~

如果你还记得这光头爷俩:

电影《圣诞快乐》(1984年)剧照

也一定不会忘记,片中哥哥张国荣和李丽珍古灵精怪配一脸。

那时的哥哥还没有进入1986年后的“全盛时期”,但也已凭借《烈火青春》提名了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可以说是风头正起。

而李丽珍刚出道就能和张国荣搭戏——这和现在景甜跟马特达蒙搭戏可不同,人家凭借的是天然率真的演技,和全民的认可。

《为你钟情》剧照

张国荣的绯闻女友。

之一。

《为你钟情》剧照

当然现在我们也知道,那不过是当时捕风捉影的炒作罢了。

比如和温碧霞主演的《未成年少女》。

和王祖贤主演的《合家欢》。

还有和张敏、邱淑贞等一众女神出演的《笑侠楚留香》。

她塑造的清纯甜美的形象,如同玫瑰丛中的一株百合,自有芳香。

但是,90年代的香港影坛对于女演员来说——

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好,自然不用赘述。

坏就坏在,从颜值上来说。

有林青霞、张曼玉、王祖贤、邱淑贞这样的人间绝色,一个五官端正却没有特色的女孩儿想要出头简直比登天还难。

从角色上来说。

这是香港电影发展的冲刺阶段,人们一旦接受你的角色设定,就很难给你时间去尝试转变。

而且当时一大批III级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无疑是新人走红的捷径。

前有高山,后有新人。不少女星都会受到冲击。

一贯走清纯路线的李丽珍也是其中一个。

出道14年,人们爱看那个一直长不大的她,但她自己却痛恨那身脱不掉的制服。

《痴心的我》中的制服装

为了脱去这身制服,李丽珍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干脆把衣服全部脱掉!

试想一下刘亦菲快30岁的时候,为了突破演艺瓶颈去接拍III级片……

结果气场大开的李丽珍一口气接了四部III级片。

1993年的《蜜桃成熟时》,是许多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性启蒙经典教材。

最近的国产犯罪片《黑处有什么》中也提到了这部电影,可见在九十年代是多少人“共同的秘密”。

当时的李丽珍看上去还像个刚出道的少女,事实上那时候的她已经是个出道14年的“老前辈”了。

《蜜桃》最终进账1200万,李丽珍成了III级片的票房神话。

观众们对于这样的转型总是接受得很快。

紧接着李丽珍又拍了《爱的精灵》、《不扣钮的女孩儿》。

《爱的精灵》教会了我们真心话大冒险的正确玩法……

1996年,李丽珍在王晶丰厚酬劳的力邀下,演出了经典III级片《玉蒲团之玉女心经》。

30岁的她依然是一张娃娃脸,与年仅20岁的舒淇不分伯仲。

这部片如同两代艳星的交接仪式。

它是舒淇电影生涯的启程,也是李丽珍III级片时代的谢幕。

《玉女心经》之后,李丽珍果断谢绝了叠得比山还高的天价III级片剧本。

转而拍摄了由许鞍华指导的《千言万语》。

这部包裹了爱情外衣的政治话题电影一度被禁,就连豆瓣上也悄悄删去了这条名录。

但就是这部影片,让李丽珍收获了一枚金马影后的荣誉。

再往后,转战歌坛,又全力维护家庭的李丽珍,渐渐少了主导荧幕的身影。

最近一次见到李丽珍,意外地是在《仙剑奇侠传1》里。

年轻点的孩子们应该都认不出,那个容貌清澈的圣姑,就是当年叱咤香港影坛的女神。

有趣的是,徐锦江也在《仙剑》中出演了气场风骚的拜月教主。

从《不扣钮的女孩儿》到《玉女心经》,这两人可是一同走过“云云雨雨”呢。

多年后,有人问李丽珍:

早早成名却用那么极端的方式转型,会不会太过了?毕竟别的女星,都在忙着把衣服穿回去呢。

但是李丽珍笑笑说:路是每个人走出来的。

“舒淇跟我不同,她出道时我已经在这个圈子好久,她那么努力是应该的。”

“但我从不后悔做出的选择,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看来,这个率真的女孩儿其实一直没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