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的郑国,其实挺强!被韩国灭亡多半是被算计_郑国_韩国_新郑

对于郑国,这个处于东周王室“京畿重地”,位于中原咽喉的诸侯国,大家并不熟悉,而知道“郑国”更多是由于成语“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出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说的是郑国人购买楚国珠宝商人的珠宝,对装珠宝和盒子爱不释手,于是高价买下。却将装在其中的珠宝还给商人,只拿了盒子高高兴兴地走了。

故事当然是讽刺郑国人不分主持的愚蠢行为。但也说明了,当时的郑国商业繁荣,经济发达。这其实是正常的,与商业立国的宋国一样,郑国处于中原咽喉,是整个周朝国土内 最为富庶的地方,商业繁荣经济发达是必然的。而经济的发达,也就意味着郑国的国力强盛。实际也是如此,春秋时期的郑国一度成为春秋小霸。

平王东迁,郑武公护送周王室到达东都立下大功,平公为表感谢任郑武公为王室卿士。这对当时诸侯可以说是最高的荣誉。等到郑庄公即位,对周天子的态度大变,不但不像他郑武公那样尊敬周天子,甚至“周郑交质”事件中射伤了周桓王,击灭了周国军队。此时的郑国,已经到达了巅峰。

展开全文

此后,郑国即陷入内乱,诸公子争嫡,多位君王被杀,这场乱局一直延续到春秋末期。这导致了郑国失去了增强国力与列国争霸的机会。但是,作为一个老牌诸侯强国,郑国不管在春秋时期还是战国初期都不是一个软柿子。

在春秋时期,晋人以郑为大敌,可见郑国的兵力自春秋初年到末年始终不弱。郑兵曾与晋、楚和诸侯联军开战,诸侯的兵甚至畏郑不敢越过郑境,反被郑军所败。郑国军力的强大于此可见,则为千乘之国并非虚言。

三家分晋之后,韩国一直觊觎郑国,也一直将兵郑国,但实际情况却大出韩国意料——郑繻公十五年,韩伐郑,取郑之雍丘;繻公十六年,败韩于负黍;繻公二十三年,围韩阳翟,也即韩国的都城反而被郑国包围了。

可见,此时的郑国凭借商业的繁荣、经济的发达和老牌诸侯的底蕴,是完全可以和韩国一较高下了。

强攻解决不了问题的背景下,韩国想到了用智谋来对付郑国。公元前375年,韩哀侯号召赵侯、魏侯到上党屯留会盟,还叫上了郑康公。郑康公收到邀请后,可以说是非常兴奋,认为这是魏赵韩三国对郑国的重视。于是,郑康公不顾大臣劝谏,率领2万精兵离开新郑前去会盟。与此同时,韩国却准备了15万精兵突袭新郑,于是,在会盟进行时韩国15万精锐即刻发动了对郑国都城新郑的偷袭。最终,韩国大军成功攻破了郑国都城新城,郑灭国。韩国成功将郑国吞并,并很快迁都新郑,韩国由此跻身战国七雄之列。

可见,终“郑”一生,都不算弱国,最终灭国之战也多半是被算计。

伴随着郑国的灭亡,郑氏子孙播迁于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间,以原国名为姓,便是郑姓之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