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位老人,从家谱中意外发现,先祖耗时三十年找到了建文帝_家谱_丹阳_墓志铭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对自己家族中的族谱有着一定的了解,可以说族谱曾在一个家族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有人称这是我们的“根”,家谱中记录着很多关于这个家族的重大事件。今天小编将给大家介绍一个关于家谱的故事。

建文帝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终于攻破南京城,当时皇宫内已经一片大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几百年以来,关于建文帝的下落至今还是一个谜语。有人说他当年逃离南京城出家当和尚;也有人说他流亡海外,当年郑和下西洋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其踪迹。

然而2013年12月的一天,江苏丹阳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向当地报纸打来电话,宣称自己在研究家中的族谱时意外发现了其祖先曾花了30多年的时间,在一个叫“穹浪山”的地方找到了建文帝朱允炆,这位老人就是丹阳人戴壁城。

为什么戴壁城敢说自己先祖曾找到了建文帝呢?这要从一本家谱说起!2013年10的一天,戴壁城在阅读《丹阳家谱提要》时得知,有一本1936年重修的《云阳戴氏家乘》,被收藏于上海图书馆。为了一探究竟,戴壁城让在上海的孙子去图书馆找寻。没想到最终孙子真的找到了这本家谱,并且还复印了一份寄给戴壁城。

展开全文

这本《云阳戴氏家乘》共分为6卷,分别是:第一卷“旧谱序跋”; 第二卷家族传记、祭文;第三卷“行序录”;第四为“世系图”; 第五卷第六卷为“世系表”。而且这本家谱中还有一篇《东山公墓志铭》,这篇墓志铭是当年给戴家先祖戴瑞珊撰写的。

戴瑞珊的墓志铭有这样的文章,“建文元年,靖难师起,朝廷拜李景隆为大将北伐,公上疏极言,景隆年少不知兵,北兵遒劲,不可轻敌,宜用老成者,持重坚守,挫其锐气,俟其怠归,尾而击之,可以制胜。”

“殆三十年始得见帝穹浪山中,时公已病,帝见公憔悴,甚怜之,慰劳交至,命之亟归。公痛哭流涕,拜谓:臣受大恩,未曾以一死报国者,徒以陛下尚在,故不惮万里相从,今既得见天颜,愿誓死相随,不忍言去。固辞不获命,乃大哭,拜帝而归。归未期月,遂以病卒于家。”

正是这篇墓志铭的文字,戴壁城认为自己先祖当年找到了建文帝,不过关于这篇墓志铭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