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民《1998九江长江抗洪前线的“新闻战”》_抗洪_长江_部队

纪念1998长江抗洪20周年系列回忆录

《1998九江长江抗洪前线的“新闻战”》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在我眼中俨然洪水猛兽、天降震怒、对破环生态平衡者当头棒喝!1998年8月7日下午,江西省九江市长江大堤发生垮坝决堤,江水如雄狮般咆哮着冲向九江城区,淹没了房屋、工厂、农田和来不及逃跑的生灵。

驰援九江我首次参加军事行动此时,远在浙江杭州的我并不知情。8月10日午夜,正在采访拍摄浙江省农业厅夜间检查生猪屠宰点的我,突然接到浙江电视台电话,告知有特别紧急任务。我立即赶回电视台,领导表情严肃地说:“根据省委宣传部紧急指令,现派夏学民、顾中两位同志立即随军急赴九江,报道抗洪救灾!”

来不及回家拿上换洗衣服,我们扛上三大箱摄像器材,接过了新闻中心唯一一部工作手机,风风火火地赶到杭州艮山门火车站。下车时,亲自开车送我们的省农业厅畜牧局张火法同志叮嘱我们注意安全,祝我们好运!

军列从杭州出发,沿浙赣铁路向江西方向飞奔,车厢内战士们唱起了战歌,大战前的秣马厉兵激励了我们。我举起摄像机,拍下了浙江电视台九江抗洪第一条新闻片:《解放军驻浙某部紧急驰援九江》。

11日中午,军列途经江西鹰潭,全体官兵下车吃饭,时间限在15分钟之内。车站内场地上早已摆放着数百个搪瓷盆,饭菜早已备好,战士们冲下车,默默无语地大口吃饭。大家心里清楚,也许到九江之后,几天几夜可能吃不上一顿饱饭了。列车经南昌向北行驶,受淹农田和村庄陆续出现在我们视野中。(南)昌九(江)高速公路上,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穿梭往来,有的地方排起了长队,越是接近九江我们心就越着急!下午5点半许,军列停靠庐山站,部队换乘卡车直奔九江城区。

到达九江冲锋舟陷入漩涡我险些牺牲

晚7点多到达九江城。我们走近长江九江码头,面前出现了一堵沙包垒的防洪墙,抬头一看足足1人多高,我们这才意识到江水水位高出城区地面竟有2米多。我们蹬着梯子上去,跳上两条橡皮冲锋舟,部队首长在前,我们几名记者在后。夜色茫茫,江水湍急,暗流涌动,冲锋舟向位于九江城区上游的长江决堤处艰难行进。我身体匍匐着,一手按住摄像机,一手抓紧绳索,此时我脑海中浮现出电影《渡江侦察记》。突然,我这条橡皮冲锋舟熄火了,不自主地在湍急的漩涡中打转转,失去动力很容易沉没,那情形十分危险!经过战士的努力,终于又打着火,继续逆流而上。大约在江面上行驶了20多分钟,我们到达了指定部位——长江决口处,眼前景象令人震撼!只见几艘大船沉在决口江面,像挡板一样试图阻挡江水外溢,但江水仍然轰鸣着冲出长江大坝。夜幕下灯光昏暗,先期到达此处的驻浙某部红军团官兵正紧张地扛沙包、筑围堰,我能闻到空气中浓重的汗酸味儿,耳边回响着战士们响亮的号子声。官兵们已连续作战两天两夜,极度疲劳,横七竖八躺在那艘煤船上,身上脸上手上全都黑漆漆的,就连吃的面包也被煤灰染黑了。

展开全文

“抗洪英雄”是如何发现的?

被此情此景深深感染的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四处奔跑,拍下一个个动人场面。虽然我曾在浙江台风里采访拍摄,面对如此危机、如此紧迫的长江洪灾,我们的战斗精神瞬间提升到空前水平。时间不知过了多久,汗水浸透了我们身上的迷彩服,摄像机在我们肩上压出一道道血印,仿佛我们浙江记者也成为抗洪战士!

驻浙某部师长戚建国多次说过,在九江抗洪前线进行着两场战斗:一是部队官兵与洪魔的殊死搏斗,二是新闻记者随军行动、宣传报道抗洪勇士的新闻争夺战。各家新闻单位尤其是电视新闻极大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广泛传播了抗洪精神,在全国人民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冲突”只为情太深

借江心岛送药用电视画面披露灾情在报道部队抗洪战斗的同时,作为新闻媒体也应披露受灾实情。我主动找到一直陪同我们采访的组织科朱科长,建议部队医院为江心岛受淹民众送医送药,政治部主任陶正明很支持这个计划。于是,第二天一辆绿色的部队医疗车开到长江边,军医背上医药箱,我们提着摄像机,一起坐上冲锋舟开进江心岛。与城区相比,这里灾情依然严重,洪水高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一抬腿就跨上了一栋民房的二层阳台。军医为灾民检查身体,听说部队来了,四周民众有人坐着大木盆前来领药。就这样,我们默默拍下了真实的受灾镜头,稿件内容写的是部队如何送医送药。这样的报道技巧,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应该是一种策略吧!

难忘我的1998

如今20年过去了,长江水环境日益向好,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不过,我终生难忘1998年九江抗洪行动!我们亲历了这场与世纪大洪水的殊死决战,贴身领教了人民子弟兵“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温度与力量,切实感受到了九江民众对解放军抗洪英雄的真诚爱戴。“军爱民、民拥军”这六个字在我脑海里早已化为一幅幅永不退色的重彩油画、一段段铿锵有力的战斗号角、一次次依依不舍的含泪送别。

为了谁?我的战友,我的九江,我的1998!(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