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银行决定行使二级资本债赎回选择权;遵义道桥银行贷款重组方案公布;富途、老虎证券遭遇监管重锤丨大资管一周情报_亿元_银行_债券

21世纪资管研究院 吴霜 综合整理

一、监管和政策

1. 郭树清: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已经基本完成,少数遗留问题也正在抓紧解决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业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努力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积极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前瞻应对不良资产反弹风险;积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2. 财政部: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

财政部近期公布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的答复函。对于《关于进一步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提案》,财政部表示,近年来财政部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了积极成效。近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了财政部未来规范城投公司的思路。刘昆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推动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良性机制,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3. 证监会债券部主任周小舟发声:尽快将试点覆盖新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领域,研究推动REITs立法

证监会债券部主任周小舟近日表示, 2022年初至今,REITs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展望未来,将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进一步推进REITs常态化发行,加快推进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包括:拓宽试点范围,尽快将试点范围覆盖到新能源、水利、新基建等基础设施领域,加快打造REITs市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板块,尽快推动首批扩募项目落地等等。

4. 央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1月5日,据央行网站,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5. 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新规出炉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共分8章、57条,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办法》出台的目的和依据、工作机制与管理要求、保护消费者受教育权和受尊重权、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权和依法求偿权等内容。银保监会表示,将以《管理办法》出台为契机,进一步督促银行保险机构落实消费者保护主体责任,不断提升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依法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好金融市场秩序和稳定。

二、 行业和机构

人事变动:

- 左广任云南省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左广已就任该局党组书记,主持该局全面工作。在此之前,该局党组书记、局长一职由59岁的李春晖担任。

展开全文

- 黄红元获批担任交行副行长。1月2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于2022年12月30日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交通银行黄红元任职资格的批复》,经银保监会核准,黄红元已正式就任交通银行副行长。

- 五矿证券投行、资管条线新迎两位副总。国元证券原副总裁廖圣柱出任五矿证券副总裁,分管投行业务;国新证券原副总裁高鹤近日也已正式离职,拟任职五矿证券副总裁,分管资管业务。

态度扭转!九江银行决定行使二级资本债赎回选择权。1月6日,九江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该行决定对“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第一期二级资本债券”行使赎回选择权。在此之前,九江银行曾于1月5日公告表示对其发行的“18 九江银行二级01”不行使赎回选择权。由于该行主体评级为AAA级,且为首例公告不赎回的上市银行,其不行使赎回权的行为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一时间各种猜测众说纷纭。(券中社)

遵义道桥银行贷款重组方案公布:155.94亿展期20年,前10年仅付利息。2022年12月30日,遵义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遵义道桥”)在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了关于推进银行贷款重组事项的公告。公告称,本次银行贷款重组涉及债务规模155.94亿元,以债权保全为前提,经各方友好平等协商,近期完成签署相关补充协议。根据重组协议,重组后银行贷款期限调整为20年,利率调整为3%/年至4.5%/年,前10年仅付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小银行资本压力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或将继续,近年来发行额已近3000亿。近日,标普、惠誉博华发布银行业展望报告。银行业在2022年总体数据稳定,但部分中小银行面临资本挑战,其面临的坏账压力仍然很大,涉房贷款占比较高,资本受到房地产不良侵蚀的可能性较大。不过,从2022年地方政府对中小银行专项债的支持来看,地方政府专项债或将继续作为高风险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来源。甘肃省、辽宁省、河南省发行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券居于前三位。(财联社)

上期所去年12月查处多起违规交易,“老鼠仓”非法获利100多万,另一家科技公司拒不配合调查。近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布了2022年12月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情况的公告,公告内容显示,处理异常交易行为22起,其中自成交超限20起,大额报撤单超限2起。处理涉嫌违规交易线索3起。(财联社)

信用债市场冰火两重天!发行降至冰点,二级火热成交超5万亿创新高。据WIND数据统计,2022年12月全市场信用债合计成交51,475.24亿元,月环比上升16.55%,总成交量再创历史新高。据WIND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信用债发行827只,总额7,019.21亿元,环比续降18.7%。其中,唯企业债发行规模有所增加,其余品种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财联社)

迎来拐点!破净率下降,近千只理财产品收复失地。近日,华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银行理财的破净率为20.22%,较去年11月下降65bp。分银行类型来看,国有大行、股份行的理财产品破净率分别为23.26%、18.4%,分别较12月中旬的高点下降2.17个百分点、0.32个百分点。同期,城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也从17.19%降至16.36%。但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破净率,同期从25.04%增至25.5%,仍出现小幅增长势头。

整改过渡期结束,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吸引力不减,规模增速仍将保持稳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过渡期已结束。《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各家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也基本整改完毕。尽管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申购、赎回时间较此前有所延长,产品收益率呈现下滑态势,不过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仍受投资者青睐。(证券日报)

银行理财子公司积极布局创新主题类产品,今年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展望2023年,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及资本市场回暖,带动居民收入预期与风险偏好回升。初步测算,2023年,理财市场规模同比增速有望超过15%。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截至1月2日,市场上在售及存续的养老主题理财产品共有50只,从产品类型看,固收类产品居多,占比76%;其余为混合类产品,目前暂无权益类养老理财产品。在ESG主题产品方面,截至2023年1月2日,市场上存续的ESG主题理财产品共有168只,从产品类型看,固收类产品有112只,占比66.67%;其余产品中,除1只权益类产品外,全部为混合类产品。

FOF年度成绩出炉!规模终于克制了,仅2只产品正收益,但四季度以来正大举上攻。就2022年四季度的情况来看,FOF的业绩已经明显回暖,包括前海开源裕源、天弘旗舰精选3个月持有、大摩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在内,多只产品在季度内实现了正收益。在刚刚过去的一年,FOF可谓经历了一些波折。就业绩而言,在全市场六百多只FOF(A类、C类不合并)中,实现年度正收益产品数量有限,主要包括永赢慧盈一年持有A和东方红颐和稳健养老目标两年A。(证券时报)

富途、老虎证券遭遇监管重锤!两平台已暂停内地新开户。中国证监会12月30日表示,近年来,富途控股有限公司 (简称富途控股) 、UP Fintech HoldingLimited (简称老虎证券) 未经证监会核准,面向境内投资者开展跨境证券业务,根据《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经营证券业务。中国证监会按照“有效遏制增量,有序化解存量”的思路,拟要求富途控股、老虎证券对上述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整改。一是依法取缔增量非法业务活动。禁止招揽境内投资者及发展境内新客户、开立新账户。二是妥善处理存量业务。(界面新闻)

2023年地方债发行即将启动 一季度发行预计超万亿元。今年的地方债发行即将启动。山东青岛将于1月6日招标发行2023年青岛市政府专项债券(一期至十期)和2023年青岛市政府一般债券(一期),总规模合计212.6亿元。专家表示,当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政府投资的最重要资金来源,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或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年地方债发行总规模有望超过7万亿元。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已有超过10地披露了2023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拟发行规模超过万亿元。其中,浙江、江苏等地计划发行新增专项债券均超千亿元,山东、福建、重庆、湖南等地计划发行新增专项债券规模也在500亿元及以上。(上海证券报)

监管拟出台新规 养老险公司回归“养老”定位。《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暂行办法》”)正在业内征求意见。《暂行办法》意见稿进一步明确,养老险公司要聚焦养老主业。《暂行办法》意见稿规定,养老保险公司申请养老基金管理业务相关资格,应事先取得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书面同意,并满足一定条件,包括注册资本、业务结构等符合要求;经营稳健,内部控制和风险隔离制度健全;近3年内没有受到金融监管部门重大行政处罚;没有因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处于整改期间,或者因存在涉嫌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正在接受金融监管部门调查。(证券时报)  

四川信托:正加强与有关意向重组方的沟通协商 细化属地配套优惠政策。1月3日,四川信托官网披露了2022年下半年各项风险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在风险资产清收处置方面,公告称,四川信托风险项目分布全国各地,清收处置跨省协调难度大,同时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给风险资产处置带来较大挑战。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综合市场、行政、司法手段推动资产清收处置,最大限度填补风险缺口、降低重组成本。目前,四川信托正全力推进涉宏达系、国之杰系、成都国际商城、金安桥水电站、白鹤滩水泥厂等关键重点项目风险处置进程。(21世纪经济报道)

AMC深入参与“保交楼、稳民生”专家建议给予地方AMC更多政策支持。2023年元旦期间,多家全国性及地方AMC(资产管理公司)发布了新年贺词,透露业务方向,其中“积极落实‘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等类似表述频频出现。展望2023年,AMC将在房地产行业风险化解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地方AMC的区域差异化态势也将更为明显。(证券日报)

中国华融参与融创上海董家渡项目纾困,近日已完成首笔资金投放。2023年1月3日,中国华融披露,在上海市黄浦区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华融携手以浦发银行牵头的6家银行组成的银团,协同中信信托等中信集团成员单位,实施了融创集团上海董家渡纾困项目。项目总规模85亿元,近日已完成首笔资金投放。1月4日上午,融创官微发布消息称,上海董家渡项目融资合作首笔资金完成投放。融创官微也进一步透露了前述参与纾困的银团中的具体成员:即浦发银行(牵头)、上海银行、上海农商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融创中国称,本次合作总规模超120亿元。(21世纪经济报道)

险资融券业务开闸一周年:准备工作紧锣密鼓,业务活力有待释放。自2021年12月获准参与证券出借业务以来,保险版融券业务已开闸一周年。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均为国内万亿级保险公司。其中,中国人寿2021年末投资资产规模已达4.7万亿元,债券配置比例为48.20%,股票和基金(不含货币市场基金)配置比例为8.75%;中国人保2021年末投资资产为1.2万亿元,债券投资占比40.7%。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0月末,我国境内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4.5万亿元,其中债券10.1万亿元,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2.9万亿元,两者合计13万亿元。(证券时报)

美国信安集团再次入股建设银行旗下公司:持有建信养老金17.647%股份。1月6日,建设银行披露,2022年12月28日,建设银行完成向美国信安金融集团(下称“美国信安集团”)转让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信养老金”)少数股权交易。交易完成后,建设银行将继续持有建信养老金70%股权,信安集团持股比例为17.647%,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股比例为12.353%。(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年理财、基金表现盘点:23%理财、67%基金亏损,私募股权类理财产品表现突出。据wind数据,2022年表现最差的理财产品亏损幅度超过90%,收益表现最好的为一些投资非上市企业股权的私募产品,收益率达6-9倍,但同时此类产品风险也不低。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2年回报为负的理财产品有3104只,占比23.29%。公募基金亏损面积相对更大,67.08%的基金2022年回报为负。但也有一些基金2022年逆市实现超过20%的收益率。(21世纪经济报道)

“固收+”基金过去一年亏掉900亿,逾500只跌幅超5%。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0日,2022年,在有可比数据的“固收+”基金中,年度收益率为正的基金占比不到12%。2022年度,净值跌幅超过10%的基金占比为6%。部分重仓了可转债的“固收+”基金,年度业绩表现尤其惨淡:富安达增强收益C、华夏鼎沛A等7只基金的净值分别下跌了20%以上。(21世纪经济报道)

三、市场和数据

2022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再增102亿美元 已连续两月增持黄金储备。国家外汇管理局今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7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102亿美元,升幅为0.33%。在黄金储备方面,12月我国继续增持黄金97万盎司,储备量达6464万盎司。而在11月,我国已增持黄金103万盎司,为三年多来首次,此前一次增加黄金储备还要追溯到2019年9月。同时,12月末我国黄金储备市值上升至1172.35亿美元,环比11月增加55.85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1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7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102亿美元,升幅为0.33%。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本周累计净回笼1.60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中国央行今日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3860亿元逆回购到期,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净回笼3840亿元。

11月末央行外汇占款环比增加636亿元人民币。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11月末央行外汇占款为213773.49亿元人民币,环比10月的213137.49亿元,增加636亿元人民币。

股票市场:上周A股市场继续缩量调整,各主要股指较前一周相比跌幅扩大。大盘股略好于中小盘股,沪深300指数下跌3.19%,中证500指数下跌5.10%,科创50指数下跌5.93%。行业层面,各行业普跌。疫后复苏方向跌幅相对较小,消费者服务是唯一上涨板块,食品饮料等跌幅居前。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钢铁、建筑等板块跌幅都超过5%。(苏银理财)

债券市场:12月23日与12月16日相比: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9BP至2.2269%;3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7BP至2.4608%;5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0BP至2.6062%;7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4BP至2.8152%;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6BP至2.8251%;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17BP至2.3130%;3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20BP至2.5703%;5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10BP至2.7993%;7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5BP至2.9607%;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5BP至2.9856%。(苏银理财)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