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一”织密“四张网”,烟南村推进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九江党建_正道_南村_党群

走进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烟南村,水清景美,鱼翔浅底,绿树成荫,古祠老榕……独具岭南特色的古村景致映入眼帘。近年来,烟南村紧密围绕九江镇委镇政府工作部署,以“正道烟南 水韵渔乡”为题,积极借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258”模式,探索打造烟南特色的基层治理工作法。

一棵树织密党群联系网

一说到烟南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棵“一树成林”的国事榕。通过分枝引根的方式,记录国家大事,经历百年,形成了“一树成林”场景,这正是烟桥村民“心系国家、心系共产党”的外在体现。

榕树下群众聚集、自由畅谈,烟南村把准这一优势,将三级党建网格工作制度融会贯通,在榕树头设置“榕树头直联点”,党员、干部不定时驻点联系,用心聆听群众诉求、收集群众意见、反馈处理进度,为群众提供贴心又暖心的服务;通过打造“户外议事厅”,把党员联系群众工作由“送上门”变为“走下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推动村民树立起“自己家园自己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同时用好“五挂钩三固定”工作机制,大力争取上级资源,结合九江镇乡村美学复兴计划,量身定做专属烟南村的环境美学方案。

通过榕树头下议事,织密党群联系网。

一条鱼织密党群帮带网

以淡水养殖为主的烟南村,是九江镇养殖优质鱼的重要基地,2002年获评为“加州鲈品牌村”。去年以来,烟南村依托三级党建网格,深入挖掘、了解村民需求,结合市场需求,转型养殖高值的鲈鱼,同时对村内实现全域鱼塘高标整治,为进一步提升养殖鱼产出效益扩大“容器”。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党员养殖户向村内其他养殖户传授养鱼经验,带领村民走上绿色养殖、科学养殖、高产养殖之路。通过把村内众多在外打工的年轻“渔二代”,特别是优秀党员毕业生,吸引回乡,深化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工作思路,带领养殖户以工业化、标准化思维发展渔业养殖。

展开全文

烟南出鱼图。

此外,为更好地配合九江镇委镇政府土地征收工作,促进九江镇产业规划发展,同时为村民提供更为规范、整洁的生活环境,烟南村党委积极对接上级部、熟悉政策,党员干部精准入户、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仅一个月的时间,以0投诉、96%的高票快稳准完成临港产业社区烟南范围的土地征收。

一条水道织密党群共建网格

只有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才能记得住乡愁。河涌不仅是烟南人关于乡村的记忆,更是提升人居环境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烟南村党委积极推进镇委镇政府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部署,通过开展雨污分流工程大大提升村内河涌水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群水上巡逻队,定期开展水道巡查、垃圾清理,建设“美丽水道”;以“环村水道美化”创新工程为抓手,让河涌“穿新衣”,不断提升河涌“颜值”,推动村内文旅产业提速发展。

烟南村传承发扬传承民俗活动。

为让村民赓续践行孝、悌、忠、信等传统美德,烟南村党委统筹和运用妇联等社会组织力量,组建和发动“WTO”(妇女(Woman)、青年(Teenager)、长者(Older))志愿服务队,以水为网,打造党群共建共治的亲子家风水道网格。

一条正道织密党群教育网

“一入烟桥,必行正道”,烟南正道文化已经传承百年,“正道”理念造就了烟南村民风淳厚、团结互助、安全稳定的良雅局面。通过将“正道讲堂”“正道成人礼”等精品活动与党支部组织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深化党员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觉悟,引领党员群众“行正道、做正事、树正气”,崇尚正道蔚然成风。

烟南开展联席群众活动。

烟南通过建立“正道致远,文化领航”的全覆盖、多层次、宽领域学习模式,党员干部主动领学,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学海无涯促成长”“志愿服务促能量”“文化传承放光芒”为题开展正道讲堂等活动,将“知廉耻,行正道”的处事原则和做人道理在党员和群众中广泛传播,“党员带头、志愿引领、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共建框架初具雏形。2022年,烟南村正道教育品牌被评为市级终身学习项目。

【南方日报记者】孙景锋

【通讯员】刘玉芯 朱丽珊

【作者】 孙景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