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人物故事50字(古代热爱祖国的名人及事迹50字并说说从主人身上学到了什么)_屈原_爱国_楚国

本文目录

  • 古代热爱祖国的名人及事迹50字并说说从主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 爱国人物的故事30字
  • 爱国人物故事50字左右
  • 关于爱国的英雄人物的故事有哪些
  • 一个爱国人士的故事(50字左右)
  • 爱国故事50字,要少

古代热爱祖国的名人及事迹50字并说说从主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篇一:华罗庚毅然回国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篇二:钱学森爱国故事
1955年初冬,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40多年过去了,如今钱学森已90高龄。他以其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
篇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堂上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篇四:爱国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篇五:爱国英雄张自忠
张自忠,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多次于日军血战,曾取得过喜封口,临沂,随枣的战役的胜利.后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爱国人物的故事30字

一,屈原抱石投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后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农历五月初五怀大石投汨罗江自尽。此后,大家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二,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曾先后拜周侗、陈广为师,学习骑射,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并且他生有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岳飞是个爱国的热血青年,他决定奔赴战场,杀敌报国。岳飞的母亲鼓励儿子奋勇杀敌,报效祖国,并在岳飞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铭记母亲的教诲,奔赴抗击金军的战斗前线,屡建战功,成了一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但由于奸臣当道,被秦侩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就这样,一代抗金名将岳飞惨遭杀害了,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三,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他从小受其父戚景通严格教育,戚景通一发现其缺点,会严厉批评。明朝初年,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进入封建割据的南北朝时期,诸侯为了争权夺利而战。一些战败的封建主一改往日与中国的友好交往,组织一些武士、商人和浪人在中国沿海地区烧杀抢掠,这些人被称为“倭寇”。倭寇长期为患,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在抗倭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其中以戚继光为代表。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继光联合俞大猷等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便是戚继光抗倭的经典故事。
四,林则徐禁鸦片
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主义者和投机商人,纷纷向我国走私毒品鸦片(俗称大烟)。当时,很多正直的官员看透了英国人的险恶目的,坚决主张查禁鸦片,而林则徐的态度最坚决。在道光帝即位后,下令各地加紧查禁鸦片,并令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了广州,命令外国商人把全部鸦片缴出来且保证不再私运鸦片到中国来,否则给予严惩,还有企图顽抗的商人,则被林则徐当机立断,中断与英方的贸易,不再供应食物和水。后来英国人没办法,只好缴出了鸦片。林则徐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爱国人物故事50字左右

端午节的由来,一定会让大家联想到的传说之一,是诗人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要团结其他国家,来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国,但是偏偏楚怀王听信了小人的坏话,不肯听从屈原的劝告,结果被骗到秦国,关了起来,最后并死在秦国。
继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拨离间,误信屈原有很多坏处,不但没有听从屈原明智的劝告,还把它从楚国放逐了。
心怀大志,一直为国家大事担心的屈原,因为眼看着国家急难而无法拯救他的国家、无法实现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忧愁,常常独自在江边徘徊叹息。有一天,一位在江边钓鱼的渔夫问他为什麽这麽失意落魄,屈原叹气的说:“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心中的感叹和无奈,在这两句话中都说得很明白了。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抱着砂石,投汨罗江自杀了。
楚国的人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不约而同的赶到江边来,想找寻他们所敬爱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这就是划龙舟、包粽子的由来。
屈原投汨罗江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五日。大家为了怀念这位诗人、纪念他的爱国精神,并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与忠贞志士说的话;因此,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都会举行划龙船、包粽子的活动。流传到今天,大家都还记得这样的传说故事

关于爱国的英雄人物的故事有哪些

1、屈原,伟大的爱国大夫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三闾大夫屈原自沉汨罗江。一个伟大的爱国大夫用自己的生命践行自己的爱国誓言。楚怀王在位初期,非常信任屈原。在屈原的穿梭下,楚国联合齐、韩、赵、魏等国,共同组成抗秦联盟,而且楚怀王做了盟主。这是楚国历史上难得的荣耀时刻。

可是不久之后,楚怀王便不再信任屈原了,屈原苦心经营的抗秦联盟也瓦解了。没了屈原,没了抗秦联盟,楚国失去了对抗秦国的资本。楚怀王最终被秦国囚禁而死。新上任的楚倾襄王仍然宠幸郑袖等奸佞。在他们的煽动下,屈原被贬到江南,不准回郢都。屈原本想一走了之,结果到了边境,他又改变了主意,自己是楚国人,死也要死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他眼睁睁地看着祖国一步步走向灭亡,却束手无策,无奈只好自沉汨罗江。

2、苏武,不屈的爱国使节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匈奴出使西域。苏武带着汉朝送给匈奴单于的大批礼物,以及汉武帝赐给他的荆节远赴茫茫大漠。谁都没想到这一去就是19年。就当苏武完成使命,准备回国的时候,匈奴内部突然发生了叛乱,而且苏武的随从还参与到了叛乱之中。就这样苏武被匈奴单于扣留了。

苏武死活不肯投降,匈奴单于便将他关到一个阴冷的地窖里。当时正是寒冷的隆冬时节,外面飘着鹅毛大雪。苏武渴了就抓一把雪吃,饿了就啃身上的羊皮。即使如此他也拒不投降。匈奴单于无奈,只好将他流放到北海边。这次流放长达19年之久。回国时,苏武已经由当初那个高大挺拔的中年人,变成了一个饱受折磨的老头了。

3、岳飞,执着的爱国将军

公元1127年,金兵一路南下,攻入北宋的东京汴梁,俘虏了徽、钦二帝,这是岳飞一生的痛。他无数次梦想能够一雪靖康之耻,然而新皇帝的宋高宗赵构可不这么想。赵构刚在临安登基时,岳飞便上书,要求收复失地。宋高宗一怒之下将他免职。1129年,金将兀术率军南下,势如破竹。刚刚在临安做了皇帝的赵构连忙逃亡海上。宋朝的那些将军们更是溃不成军,这时是岳飞苦撑危局,连战连捷,收复了建康,止住了金人南下的步伐。

宋高宗见无人可用,只好任命这位一心想着北伐的将军为节度使,对抗金兵的入侵。岳飞一次次北伐,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北方还有大片的国土没有收复。公元1140年,是岳飞北伐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他在朱仙镇大破金兀术,距离开封仅仅45里。无奈宋高宗一连发来十二道金牌,让他撤军。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4、文天祥,英勇的爱国丞相

1275年,身为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资,书生点兵,进京勤王。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他挺身而出,出任右丞相苦撑危局。他不怕牺牲,毅然领命,前往元营议和。他不畏艰险,几次率兵抗元。可最终他还是被俘了。

元将张弘范让他写信劝降张世杰,他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南宋亡国之君亲自前来劝降,他北跪于地,痛哭流涕,说了四个字:“圣驾请回!”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他说:“我是大宋丞相,国家亡了,只求速死。”最终,文天祥南面跪拜而死,那年他47岁。

5、邓世昌,壮烈的爱国管带

1887年,38岁的邓世昌率远赴英国接回致远舰,并出任致远舰管带也就是舰长。当年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身为远东第一舰队中的一员,而且还是北洋水师最为先进的致远舰的管带。可惜不久之后,这一切都化为了悲壮。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邓世昌驾驶着伤痕累累的致远舰,冲向吉野舰。可惜吉野舰在逃跑时,发射了一枚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管,导致管内鱼雷爆炸。

一个爱国人士的故事(50字左右)

将一些可能有问题的字词加《冇》字隔开了。
爱国人士的故事(一):
华罗庚立志回国
着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冇国很受学冇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冇订合冇同,把他留在美冇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冇中冇国冇成冇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冇港时,他发冇表了一封给留冇美冇学冇生的公冇开冇信,满怀热冇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冇族,我们应当回去!”
爱国人士的故事(二):
张伯苓的梦想
南冇开冇中冇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冇洋水师学堂,学冇习驾冇驶。毕冇业后,他参加了“甲冇午冇海冇战”,但军冇舰一出冇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18冇99年英冇国强租我国威冇海冇卫冇军冇港,张伯苓亲眼看见,第一天在港冇口升起的清冇朝冇国冇旗第二天就降下来了。强冇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冇津冇筹冇办学校。他四处奔走,筹冇集冇资冇金,最终在1907年办起了南冇开学校。张伯苓一生全力办教学为国家培冇养了大批的人才。
爱国人士的故事(三):
宋庆龄的执着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冇国冇革冇命事冇业,谋求中冇华冇民冇族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冇法冇运冇动(1917年)、国冇民冇大冇革冇命(1924—1927年)、国冇共冇对冇立十年(1927—1937年)、抗冇日冇战冇争(1937—1945年)、解冇放战冇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冇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冇精冇竭冇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宋庆龄所以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冇性冇之冇一。
爱国人士的故事(四):
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冇孝冇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冇方人民对女冇真冇统冇治冇者的怨冇恨,以及女冇真冇统冇治冇集冇团内部的尖冇锐矛冇盾。后七篇就南冇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进取准备,及时完成统冇一冇中冇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冇划。可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冇廷没有采冇纳他的提议。
爱国人士的故事(五):
岳飞“冇精冇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冇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冇高冇宗亲手写了“精冇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冇州、亳冇州,刘锜向朝冇廷告急,宋冇高冇宗命令岳飞火速增冇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我率领轻装骑兵驻冇扎在郾冇城,兵锋锐气十足。可是,之后高冇宗和秦冇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进取准备渡过黄冇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冇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冇死于临冇安冇风冇波冇亭,时年仅39岁。
爱国人士的故事(六):
于谦一身冇清冇白
于谦是明冇代杰出的军冇事冇家、政冇治冇家。他19岁时写《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冇火冇焚冇烧若等闲。粉冇身冇碎冇骨浑不怕,要留清冇白在人间。”写诗明志,激励自我。在他数十年的为官生涯中,蔑视荣华富贵,珍冇视道德修养。
于谦巡抚河冇南、山冇西达19年。当时封疆大吏进京述职,多要向朝中权贵有所馈赠,而于谦每次进冇京,冇都是“空囊以入”。好心人劝他:“虽不愿送金银珠宝攀附权贵,至少总要带点土冇特冇产线香、磨菇、绢帕之类的东西才好。”于谦哈哈大笑,举起双袖说:“我带有两袖清冇风!”并就此作七绝一首:“手帕磨冇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冇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可谓一生清冇白,两袖清冇风。
爱国人士的故事(七):
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冇大冇一冇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冇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冇一冇大冇业,对内进取辅佐怀王变冇法冇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可是在内冇政外冇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冇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之后遭到群小的诬冇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冇放江冇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冇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冇罗冇江,以身殉冇国。

爱国故事50字,要少

1、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主张联齐抗秦。但是屈原遭到诬陷,被流放江南。顷襄王21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2、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他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3、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4、张自忠,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多次于日军血战,曾取得过喜封口、临沂、随枣的战役的胜利。后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5、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