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勒热夫战役片尾字幕说的什么?苏德战争,一场几乎被遗忘的战役,你知道为什么称之为“勒热夫绞肉机”吗_战役_德军_集团军

本文目录

  • 电影勒热夫战役片尾字幕说的什么
  • 苏德战争,一场几乎被遗忘的战役,你知道为什么称之为“勒热夫绞肉机”吗
  • 《勒热夫战役》这部影片为何被称为“绞肉机”电影
  • 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的战役概述
  • 勒热夫战役最后字幕什么意思
  • 勒热夫突出部战役的胜利者是德国还是苏联
  • 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的伤亡统计

电影勒热夫战役片尾字幕说的什么

据官方统计,上百万红军指战员牺牲于1942至1943年的勒热夫战役。勒热夫战役改变了整个战争进程,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有着巨大意义。1943年3月底,德军最终撤出勒热夫地区,红军得以把战线向莫斯科以西推进150至160公里。困守斯大林格勒城下的德军再也没能等来援军
本片租放所得收益将捐赠给老战士权益保护协会
这部电影是俄罗斯在当今世界上的尴尬定位的写照
既丢失了主义信仰的加成,又达不到好莱坞战争片的工业水准,靠东正教的那点安慰剂修饰的大俄罗斯情结只能落空,这片子还真反映了今日俄罗斯的尴尬定位。
远的不如《莫斯科保卫战》《解放》,近的不如《布列斯特要塞》
P.S.结尾字幕说电影的全部放映收益会捐赠给老兵基金会,相比于此,老兵们更需要的是一份稳定的退休金,充分合理的医疗保障,以及一个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

苏德战争,一场几乎被遗忘的战役,你知道为什么称之为“勒热夫绞肉机”吗

《勒热夫战役》这部影片为何被称为“绞肉机”电影

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的战役概述

主要行动可分为四大战役以及更多的小型战役:
1942年1月8日—4月30日的第一次勒热夫-维亚济马进攻战役
1942年5月至6月,西方面军第61集团军(司令员别洛夫)的别廖夫防御战役。  1942年5月24日至6月21日,德军第4集团军与装甲第3集团军使用5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1个警卫师发起“汉诺威作战”,以清除在维亚济马——斯摩棱斯克交通线以南的德军后方活动的苏军第33集团军、近卫骑兵第1军、空降第4军。  1942年7月2日至27日,德军第9集团军使用6个步兵师、4个装甲师、1个摩步师发起“塞德利茨作战”,苏军称加里宁方面军别雷防御战役,以歼灭位于别雷——奥列尼诺——勒热夫——维亚济马——斯摩棱斯克之间突出部的苏军第39集团军与骑兵第11军。  1942年7月30日—8月23日的第一次勒热夫-瑟乔夫卡进攻战役  1942年8月12日至9月8日,德军装甲第2集团军向西方面军左翼的第61集团军、第16集团军结合部发起进攻,德方称之为“旋风作战”(Wirbelwind),苏方称为苏希尼奇防御战役。  1942年11月24日—12月16日的第二次勒热夫-瑟乔夫卡进攻战役 (作战代号为火星行动)  1942年11月24日至1943年1月20日,加里宁方面军突击第3集团军与中央集团军群直属第59军(军长库尔 特·冯·德·切瓦勒里)的大卢基进攻战役。  1943年3月2日—3月31日的第二次勒热夫-维亚济马进攻战役。  1943年2月22日至3月23日,西方面军第16集团军(司令员巴格拉米扬)对中央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的日兹德拉进攻战役。战线推进了10-13公里,吸引德军第9集团军投入了2个装甲师、7个步兵师的预备队。

勒热夫战役最后字幕什么意思

结尾字幕说电影的全部放映收益会捐赠给老兵基金会。
本片谈不上什么大场面,但真实感极佳,比起残酷的战争。影片里对信仰的激烈谈论更让人印象深刻,放弃了曾经自己热衷的主义,讽刺曾经极端思想下产生的恶劣行为,这是一个民族在审视自己,这点由衷的可以钦佩一下。当一个国家从迷茫中再次找到自己的信仰,在混乱中再次建立秩序时。这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呐喊。一个国家能靠的只有自己,一个民族能依赖的只有自己的奋斗。不同时代必然有不同的时代信仰。
勒热夫战役牵制了德军大量主力150万人,中央集团军群部署在这个地方,导致德军无法有力支援斯大林格勒,苏联红军200万人在这场战役中伤亡119万人,而德军伤亡79万人,德军在勒热夫攻防战中取得了胜利,但难以置信的是,在当时的这种情况下,苏联红军居然能组织出300万人同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参加战斗,并且取得胜利。这场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局势很有可能发生转变。

勒热夫突出部战役的胜利者是德国还是苏联

单就这场战役而言,无疑胜利者是德军,他们成功了守住了这个突出部并重创了进攻的苏军,苏军的损失在50万人以上,德军的损失在4万人左右。但是从战略上来看苏联无疑是胜利的一方,无论是处于有意还是无意,他们确实牵制住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相当一部分的战略预备队,使其无力增援已经陷入绝境的南翼德军,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对于防守一方而言,这些伸出主防线以外的突出部本就是易攻难守的“软肋”,不仅增加了防线的长度,而且极易遭到两翼的合围,使防御能力大大降低。对于1942年处于战略防御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这个突出部,拉直防线以改善防线的态势,这样德军的防线不仅更加坚固而且还可以节省出相当数量兵力用于重作战役预备队。不过希特勒不愿意这么做,在他看来德军在南翼的胜利将指日可待,介时如果苏联仍旧不投降,那么他将继续发起对莫斯科的进攻,而勒热夫突出部作为一个理想的进攻出发地必须予以坚守。希特勒的考虑不无道理,但是即便是最有利的情况下德军重启莫斯科的攻势也要到1943年,且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本就不充裕,坚守这个对未来局势有着重要意义的突出部显然不合时宜,尤其在南翼德军的正苦于兵力的不足而陷入严重危机之际。

为了守卫勒热夫突出部,陆军总司令部和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先后将5个装甲师和1个步兵师派向了这里以加强防御,而对于南翼被包围于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却仅仅得到了2个完整的装甲师和一些步兵师,这点兵力无法救出第6集团军。也就是说对于东线德军来说,守住勒热夫突出部的代价就是牺牲了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第6集团军,更大的说就是牺牲了德军整个1942年的进攻成果,这一代价是否过于巨大!

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的伤亡统计

勒热夫战役中,苏联红军的伤亡巨大,具体数字如下:
1942年1月8日—4月30日的第一次勒热夫-维亚济马进攻战役;红军投入1059200人进攻,阵亡272320人,受伤504569人。
1942年7月30日—8月23日的第一次勒热夫-瑟乔夫卡进攻战役;红军投入345100人进攻,阵亡51482人,受伤142201人
1942年11月24日—12月16日的第二次勒热夫-瑟乔夫卡进攻战役 (行动代号为火星行动);红军投入1400000人进攻;阵亡260000人,受伤500000人。
1943年2月—3月31日的第二次勒热夫-维亚济马进攻战役;红军投入876000人进攻;阵亡38862人,受伤9715人。
以上红军的四次进攻战役一共累计阵亡622664人;累计受伤1156485人。
  而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的阵亡数字不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