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最差的元帅(二战德国元帅表现最差的元帅)_元帅_总司令_德国

本文目录

  • 二战德国元帅表现最差的元帅
  • 纳粹德国26位元帅分别是谁
  • 德国陆军元帅莫德尔鲜为人知,是因为档案丢失吗
  • 二战德国元帅有几人自杀
  • 二战时期德国的十大元帅都是哪些人
  • **************德军凯特尔元帅是怎么死
  • 二战德军二十六个元帅都是谁

二战德国元帅表现最差的元帅

应该说,这个问题只有希特勒的意见才是最权威的。
  按照这个思路,在众多的纳粹元帅中,只有隆美尔是被希特勒下令赐死的,因此,只有隆美尔才是希特勒认为最差、甚至是最坏、最不可饶恕的元帅。

纳粹德国26位元帅分别是谁

纳粹德国元帅名单 :

一、帝国元帅(1名)

赫尔曼·戈林Herman Wilhelm Goering (1893-1946) 空军元帅1935 帝国元帅1940 总理兼内政部长。

二、陆军元帅(19名)

1、维尔纳·冯·布洛姆贝格Werner von Blomberg (1878-1946) 陆军元帅 1936 国防部长。

2、瓦尔特·冯·布劳希奇Walter von Brauchitsch (1881-1948) 陆军元帅 1940 陆军总司令。

3、费多尔·冯·博克Fedor von Bock (1885-1945) 陆军元帅 1940 B集团军群总司令,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4、威廉·凯特尔Wilhelm Keitel (1882-1946) 陆军元帅 1940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

5、约特尔·汉斯·冯·克卢格Guenter Hans Von Kluge (1882-1944) 陆军元帅 1940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6、威廉·约瑟夫·弗朗茨·冯·勒布Ritter Wilhelm von Leeb (1876-1956) 陆军元帅 1940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7、威廉·利斯特Siegmund Wilhelm List (1880-1971) 陆军元帅 1940 A集团军群总司令。

8、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Karl Rudolf Geld von Rundstedt (1875-1953) 陆军元帅 1940 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D集团军群总司令,西线总司令。

9、埃尔温·冯·维茨勒本Erwin von Witzleben (1881-1944) 陆军元帅 1940 D集团军群总司令,西线总司令。

10、瓦尔特·冯·赖歇瑙Walter von Reichenau (1884-1942 )陆军元帅 1940 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11、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Georg von Kuechler (1881-1969) 陆军元帅 1942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12、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Fritz Erich von Manstein (1887-1973) 陆军元帅 1942 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

13、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 (1891.11.15-1944.10.14) 陆军元帅 1942 北非远征军司令,意大利北部集团军群总司令,驻法国B集团军群总司令。

14、恩斯特·冯·布施Ernst von Buseh (1895-1945) 陆军元帅 1943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15、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Ewald von Kleist (1881-1954) 陆军元帅 1943 A集团军群总司令。

16、弗雷德里克·威廉·保卢斯Friedrich Paulus (1890-1957) 陆军元帅 1943 6集团军司令。

17、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Maximilian Baron von Weichs (1881-1954) 陆军元帅 1943 F集团军群总司令。

18、瓦尔特·莫德尔Walter Model (1891-1945) 陆军元帅 1944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

19、费迪南德·舍尔纳Ferdinand Schorner (1892-1973) 陆军元帅 1945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

三、空军元帅(5名)

1、埃尔哈尔德·米尔奇Erhard Milch 空军元帅 1940 空军总监。

2、阿尔伯特·凯塞林Albert Kesselring (1885-1960)空军元帅 1940 空军南军区总司令,西线德军总司令。

3、胡戈·施佩勒Hugo Sperrle (1885-1953) 空军元帅 1940 驻法国空军总司令。

4、沃尔夫冈·冯·里希特霍芬Wolfram Baron von Richthofen 空军元帅 1943 第二航空队司令。

5、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Ritter Robert von Greim ( 1892.6.22~1945.5.24) 空军元帅 1945 空军总司令。

四、海军元帅(2名)

1、埃里希·雷德尔Erich Raeder (1876.4.24—1960.11.6)海军元帅1939 海军总司令。

2、卡尔·邓尼茨Karl von Donitz(1891.9.16-1980.10.24) 海军元帅 1943 海军总司令,海军潜艇部队司令、德国总统。

扩展资料

一、戈林

戈林(1893年-1946年),帝国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犯,德国纳粹党的重要头目。出生于巴伐利亚的罗森海姆。16岁参加德国陆军,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于1915年转入陆军航空兵部队,成为著名的战斗机驾驶员,到1918年战争结束前,担任战斗机中队长。战后复员,受聘在丹麦和瑞典当民航驾驶员。

1921年与希特勒相识,次年加入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被委任为冲锋队队长。从此与希特勒合谋,为挑起和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了一系列罪恶勾当。1923年,他参与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的“啤酒店暴动”,事败受重伤,逃到奥地利。

1927年回国,在纳粹党内恢复领导职务。1928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932年当选为国会议长。希特勒于1933年1月上台执政后,他随之出任普鲁士总理兼内政部长、航空部长。

作为希特勒最得力的打手,戈林策划制造了德国近代史上骇人听闻的“国会纵火案”,建立了秘密警察组织“盖世太保”,在国内取缔德国共产党,设立集中营,迫害和屠杀了许多人士和犹太人。

1935年德国正式建立空军,他出任空军总司令。1936年负责制定与实施“四年经济计划”。次年又接任经济部长,将德国经济引上战争轨道。戈林于1939年被宣布为希特勒的继承人,曾是纳粹党内的第二号领导人物。

他几乎参与了希特勒所有战略决策和作战计划的制定,并指挥德国空军配合地面部队进行了疯狂的作战行动。在吞并奥地利、闪击波兰和法国、轰炸大不列颠、滥炸苏联等进攻中,都负有直接的战争罪责,并且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大量财富。

戈林因辅佐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有功,早在1938年便晋升为陆军元帅,1940年又获得德意志第三帝国独一无二的“帝国元帅”称号。

1945年4月20日,在苏军兵临柏林之际,他出逃到巴伐利亚,因企图取代希特勒的地位未能成功而于23日被解除了一切职务。德国战败投降后被盟军逮捕。1946年由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行刑当天服毒自杀。

二、卡尔·邓尼茨

卡尔·邓尼茨(Karl Doenitz,1891年9月16日—1980年12月24日),出生于德国柏林近郊小镇格林瑙,二战期间德国的著名将领,德国总统、国防军最高统帅、海军元帅。

卡尔·邓尼茨于1891年9月16日出生在柏林。在一战中,他担任潜艇艇长,1918年10月被英军俘虏。直到1920年才返回德国,并再次加入德国海军。回国后,邓尼茨倾心研究潜艇战术,研究潜艇,训练潜艇人员,复苏德国潜艇力量。

二战开始后,邓尼茨成为德国潜艇部队指挥官。他发明了“狼群战术”。运用这一战术,让盟军损失了2491艘舰船。1943年1月,邓尼茨担任海军总司令,同年被授予海军元帅军衔。1944年1月30日希特勒曾送他一枚金质纳粹党章,因此他认为自己是纳粹荣誉党员。

1945年4月20日,邓尼茨被任命为德国北方部队和民防司令。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在死前留下了一份政治遗嘱。在遗嘱里,任命邓尼茨为德意志帝国总统和国防军最高统帅。在纽伦堡审判中,邓尼茨被判处10年监禁。

1956年10月1日,邓尼茨被释放。出狱后,继续宣传纳粹精神及复仇主义。居住在德国北部。1980年12月24日,邓尼茨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9岁,是德国二战时期的27名元帅中最后一个去世的。

百度百科:德国元帅

德国陆军元帅莫德尔鲜为人知,是因为档案丢失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伤害最大的一场战争。从军事历史的角度看,这场战争也缔造了许多赫赫有名的战将,尤其是德国的曼施坦因、隆美尔、邓尼茨、龙德施泰德等等,大多数军事迷们对他们耳熟能详。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一位战术家,因为其善于防守,被誉为“防御大师”,他就是沃尔特·莫德尔。尽管他并不“惹眼”,却几乎参加了二战中德军的每场战役,他倡导和实施“焦土政策”,被认为是最为凶残的德国陆军元帅,为什么他是这样的人呢?

从小的生活经历,让他比一般的孩子更冷漠和有主见。

1891年,莫德尔出生于德国一个叫根挺的小镇。父亲是一名教师,母亲出身于一个落寞的资产阶级家庭。和当时的德国普通家庭一样,生活仅够温饱,与大多数孩子一样,他恪守着古板而保守的道德观,但人是会变得。

小时候的莫德尔身材矮小、单薄无力,与同龄人比起来“小”了许多,自然成为同学们欺负的对象。尽管他学习很好,但依然受到同学们嘲笑,他开始变得沉默不语,却显得更加成熟和有主见。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要成为一个让人害怕的人。

一天,莫德尔观看了一场德皇步兵营的操练。响亮的口号声、整齐的步伐,让观看的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而他的同学们也为之欢呼叫好。当然,也让莫德尔开始崇尚军人,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认定军人是主宰一切,让人们羡慕的职业。

从此,他经常有意识地去军营,远远地看着士兵们操练。就此,从军在其心中彻底扎根了,他要成为一个“强大”的人物。更何况,日耳曼民族好战的特性,在当时的德国,参军入伍是每一个青年们趋之若鹜的时尚。

中学临近毕业,17岁的莫德尔参军欲望更加强烈。好在,他的叔叔是德皇陆军第52步兵团的预备役军官,帮忙运作,获准使用该团的预备军官名额报考军校。尽管文化课很好,但体检有些麻烦,差点因为视力不好,肩膀有点斜被取消资格。

还是他的叔叔,凭借自己的人脉关系,让莫德尔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尼斯少年军官训练学校。这是他第一次坚持自己的主见,圆了儿时的梦想。他希望通过当兵实现个人价值,不再被人小瞧,当然也憧憬着能成为一个伟大的统帅。

然而,军校生活却对他的性格养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战前的德国少年军官学校,沿袭了旧军队的管理模式。既封闭,又枯燥,铁一般的纪律靠的是,屈辱的训斥和残酷的体罚来维护。这让每一个刚进军校的学员都不适应,莫德尔也不例外,甚至有退学的想法,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首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小被欺负惯的莫德尔,深知体质弱给自己带来的屈辱,军校是锻炼体质最好的场所,尽管军士长经常呵斥他不适合做一名军官,但他不以为然。看来,倔强的性格让他始终不妥协,坚持了下去。

其次,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为家族争光。莫德尔家虽然是正统的普鲁士家庭,但是家族史中跟军事没有一点关系,更不是容克贵族的军人世家。这让他与其他学员有很大的差别,只有比军人更像军人,才能脱颖而出,融入令人羡慕的军官团。

让他在军校中收获最大的是,以强硬、粗鲁的态度去管理部队。莫德尔从这些旧军队的管理中,学会了“骂骂咧咧”、爱争论的“毛病”,让他感受到“兵痞”的快感,并以此作为管理军队的方法,成为日后人们备受争议的诟病。

尽管莫德尔很努力,但在同学和教官的眼里,他依旧稀松平常、默默无闻。不过,其争强斗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凶残的一面开始展露。尽管体能不是最好,但在骑术上却是佼佼者,因为马匹弥补了他的身体缺陷,能找回失去的尊严。

为此,莫德尔经常不顾马匹的死活和劳累,苦练骑术。每天训练下来,他的马是最辛苦的,管理马匹的人对其残忍颇有微词。尽管两年的军校生活平淡无奇,但毕业后的莫德尔少尉,在性格上已和过去大不一样了,他更好斗、更粗鲁。

一战让他“如鱼得水”、崭露头角。

分到步兵团的莫德尔结合自己在军校的学习心得,以及对军事历史的研究,提出对传统的步兵战术进行改革的建议。尽管遭到众人的哄笑,但其营长十分看好这位有想法的青年军官,于是调其到身边做副官,这对他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担任4年的副官,让莫德尔对于战术的研究更加痴迷,常常与同级别的军官们争论得不可开交,他暴躁、攻击性强、不近人情的毛病显露无疑,甚至有时对长官的意见也咄咄逼人。他们对莫德尔的印象都不好,有将他排挤出去的念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莫德尔所在部队调往西线参加“施里芬计划”,法、德双方在马恩河一线打成了“拉锯战”、“堑壕战”,双方损失惨重,士气低落。但与之相反的是,莫德尔却像打了鸡血一样,带领士兵们不要命地向前冲杀。

他显示出强烈的责任感,狂热而无畏,常常是不计伤亡的冲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说实话,在战争年代,任何上级都喜欢这种“拼命三郎”式的下属。很快,莫德尔被团长相中,调到团部担任副官,常在战争最困难的时候,由他带领冲杀。

莫德尔的优异表现,为他争得了许多奖章,但也负了三次伤。士兵对他不要命的打法十分厌恶,渐渐地在部队中,没人愿意和他一起冲锋,他愈发显得孤立。团长不得不让伤愈归队的莫德尔,去总参谋部参加培训,平复一下部队的情绪。

然而,接下来的索姆河会战,交战双方伤亡130多万,堪称“人间地狱”。莫德尔的许多战友、校友在这场战役中阵亡,而他因为培训8个月,躲过了这场“浩劫”。再回到部队的莫德尔依然是身先士卒地冲锋,但奇迹般地再也没有受伤。

不久,冯.希科特将军下部队挑选参谋,看中了不知疲倦的莫德尔,将其调往总参谋部,负责军需工作,直到战争结束。根据《凡尔赛合约》,战败的德国只能保留10万陆军,而德军总司令恰恰是希科特,这对已是上尉的莫德尔来说,是将来能够青云直上的大好事。

一战中的莫德尔与隆美尔有些类似。都是盲目地效忠德皇,执行命令坚决,不畏死亡,甚至不顾士兵死活,漠视生命,显露出凶残的本性。只是,狡猾的莫德尔在二战结束前,利用职权将自己的档案进行了销毁。所以,他的一切很多都成了谜。

隆美尔等人之所以比莫德尔有“名气”,大多与他的档案被销毁有关。

大家认为呢?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的救火队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二战德国元帅有几人自杀

整个二战过程中,德国陆军出现了19位陆军元帅,6位空军元帅,2位海军元帅
戈林是帝国元帅
自杀的有
Gunther von Kluge-- 京特冯克鲁格,1940年7月19日晋升陆军元帅。实际上,苏联电影里对他的翻译更加准确:克留格元帅。不过我在这里就使用约定俗成的翻译法吧。入侵波兰、入侵法国、入侵苏联,克鲁格战功赫赫。在德军中,克鲁格一向以“聪明“著称,包克元帅解职后,克鲁格接替他担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1944年,克鲁格回到西线接替伦斯德和隆美尔,很不幸的是他卷入了7。20事件,实际上克鲁格是知道密谋分子的行动的,但他得知希特勒还活着后,拒绝继续采取行动。得知希特勒招他回柏林后,克鲁格随即服毒自杀于凡尔登附近的树林里,死前写了一封信交给希特勒,希特勒看完信后说:如果他不自杀,肯定会被逮捕。
Erwin Rommel-- 埃尔文隆美尔,1942年6月22日晋升为元帅。隆美尔可能是第三帝国元帅里最出名的一个,号称沙漠之狐。对于他,我在此不做介绍,因为关于他的故事太多了。隆美尔元帅被7。20事件牵连,1944年10月14日被迫自杀。
1944年1月屈希勒尔元帅被解职后,莫德尔担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3月曼施坦因元帅被解职后,莫德尔又转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北乌克兰集团军群)。6月苏军发动巴格拉季昂攻势,中央集团军群形式岌岌可危,莫德尔又接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同时担任两个集团军群司令这在德军元帅中绝无仅有,一方面是因为德军大批将领被解职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莫德尔自身的优秀。每一次莫德尔上任,都顽强地稳固住德军脆弱的防线,非常厉害。8月,莫德尔接任克鲁格元帅担任西线总司令。1945年4月,莫德尔的部队被盟军包围在鲁尔区,这一次莫德尔彻底丧失了信心,再也不进行积极防御,他认为德国大势已去,4月21日莫德尔自杀身亡,他坚信一名元帅是不能做俘虏的。莫德尔是一个亲纳粹的将领,在苏联执行焦土政策非常积极,但同时他也是一名非常优异的战将。

二战时期德国的十大元帅都是哪些人

二战中,德国共有27名元帅,其中1名帝国元帅,19名陆军元帅,5名空军元帅,2名海军元帅。大家熟知的元帅有赫尔曼.戈林、费多尔.冯.博克、威廉.利斯特、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瓦尔特.冯.赖歇瑙、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斯坦因、埃尔温.隆美尔、瓦尔特.莫德尔、阿尔伯特.凯塞林、埃里希.雷德尔、卡尔.冯.邓尼茨等11人。

(赫尔曼·戈林)

1、赫尔曼.戈林 (1893.1.12-1946.10.15,在纽伦堡战犯监所自杀)空军元帅、帝国元帅

1940年晋升帝国元帅,比普通元帅高一级。1945年4月20日,戈林出逃到巴伐利亚,4月23日被解除职务。1946年10月15日,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前两小时,戈林服用氰化钾自杀。戈林是唯一获得三枚勋章的人,分别是:骑士铁十字勋章、蓝色麦克斯、大铁十字勋章。

(费多尔.冯.博克)

2、费多尔.冯.博克(1880.12.3-1945.5.4,死于英军空袭)陆军元帅

1940年晋升陆军元帅。博克元帅闪击波兰、进攻法国、突袭苏联,他总是个急先锋,战功赫赫,他的“中央集团军”名气极大,在俄罗斯的土地上横冲直撞。1945年5月4日,在德国,赋闲已久的博克元帅及妻子、女儿在汽车上死于英国空军的空袭。

(威廉.利斯特)

3、威廉.利斯特(1880.5.14-1971.8.16,正常去世) 陆军元帅

1940年晋升为元帅。1942年8月31日被免职。参加过一战、二战。担任过巴尔干占领军司令、A集团军群司令。 1942年任进攻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司令,同年被解职。1945年被美军逮捕,被判无期徒刑,1952年因病被释放出狱,释放后定居于联邦德国巴登珂欣,1971年去世。

(龙德施泰特)

4、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1875.12.12-1953.2.24,因病去世)陆军元帅

1940年晋升为陆军元帅。龙德施泰德元帅在西线和东线的表现均让人叹服,希特勒几次罢免又几次起用他,最后一次是在西线总司令任上。战后,龙德施泰德元帅是为数不多的未被起诉的陆军元帅。1945年5月,龙德施泰德元帅获释,1953年因心脏病去世。

(瓦尔特.冯.赖歇瑙)

5、瓦尔特.冯.赖歇瑙(1884.10.8-1942.1.17,死于飞机失事)陆军元帅

1940年晋升为陆军元帅。1932年莱歇瑙已是一个纳粹党员,是个狂热的纳粹拥护者。率领的第6集团军入侵波兰、法国、比利时、苏联,莱歇瑙战功显赫。1942年,莱歇瑙因脑溢血坐飞机转回后方,在俄国境内飞机失事身亡。

(曼斯坦因)

6、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斯坦因(1887.11.24-1973.6.10,正常去世) 陆军元帅

1942年晋升为元帅。参加过一战、二战,担任过第11集团军司令、顿河集团军群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1944年被解职。 1945年被英军逮捕,后被判18徒刑。1953年被赦免而获得自由。1973年去世。大兵团作战高手。

(隆美尔)

7、埃尔温.隆美尔(1891.11.15-1944.10.14,因知情反希特勒政变被迫自杀)陆军元帅

1942年晋升为元帅。参加过一战、二战。担任过北非德军远征军司令、非洲装甲集团军司令、驻北意大利B集团军群司令、驻法国B集团军群司令。 1940年任第7装甲师师长,参加进攻法国。翌年2月指挥非洲军团,多次击败英军。1943年在突尼靳的加夫萨地区重创美国第2军。1944年在诺曼底被英国飞机炸伤。同年被逼自杀

(莫德尔)

8、瓦尔特.莫德尔(1891.1.24-1945.4.21,战败自杀) 陆军元帅

1944年晋升为陆军元帅。莫德尔是一个狂热的纳粹支持者,波兰战役、法国战役中莫德尔都有不错的表现。入侵苏联之后,基辅会战、莫斯科战役,莫德尔都表现不俗,1944年莫德尔担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兼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1945年莫德尔自杀身亡。

(凯塞林)

9、阿尔伯特.凯塞林(1885.11.30-1960.7.15,死于心脏病)空军元帅

1940年晋升为空军元帅。1936年凯塞林任空军参谋长;1938年调任空军第1军团司令。该部队的高度训练水平在占领苏台德区和捷克斯洛伐克时突出地表现出来了。1945年凯塞林担任从北海到瑞士边境一线的指挥。1960年凯塞林死于心脏病。是个全才。

(雷德尔)

10、埃里希.雷德尔(1876.4.24—1960.11.6,正常去世)海军元帅

1939年晋升海军元帅。提出入侵挪威和扩大大西洋海上袭击,并力主占领希腊全境和控制地中海。支持“无限制潜艇战“。在公海上以潜艇和水面舰艇,广泛袭击商船。1943年被解职并退役,后被判处无期徒刑。1955年因病获释,定居联邦德国。

(邓尼茨)

11、卡尔.冯.邓尼茨(1891.9.16-1980.10.24,正常去世)海军元帅

1943年晋升海军元帅。1936年任潜艇舰队司令,获海军准将衔。首创并成功地实施多艇集群近距离攻击的“狼群战术”。先后升为海军少将、中将和上将。1945年,继任德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45年通告德国投降。1946年被判处10年徒刑。1956年刑满释放。定居联邦德国。

**************德军凯特尔元帅是怎么死

1945年5月13日被俘,后来于1946年10月1日在纽伦堡的国际军事法庭被判处死刑,10月16日被执行绞刑。一直到他的最后时刻,他是毫不沮丧的。当他听到判决的时候,他的脸上毫无表情。当他登上绞刑台的时候,肌肉一点也不震动。在这最后的一瞬刻所表现的是;凯特尔天生下来就是软弱的,也是怕事的,尤其是他已被希特勒的魔力所降伏。但这不表示他的人格的软弱,因为他毫不恐惧地和毫不怯懦地走上绞刑台去就死。 纽伦堡的国际军事法庭上的凯特尔元帅 凯特尔一直到临死时,始终相信他已“尽忠”于他的国家了。 被绞死的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元帅 凯特尔元帅传

二战德军二十六个元帅都是谁

二战中德国的26位元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其间,德国总共任命了一位帝国(大元帅),一位全国领袖(相当元帅),26位元帅的高级军官
1、帝国元帅:戈林(1893-1946) 1935年授空军元帅衔,1940年7月19日授帝国元帅衔,德国空军总司
2、党卫队全国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1900——1945,时年34岁,从军经历不到2年)被任命为“党卫队帝国领袖”
3、1936年6月1日,战争部部长、国防军总司令瓦尔勒.冯.布罗姆贝格大将(1878——1946,时年58岁、军龄39年,1938年免职)被晋升为陆军元帅军衔;
4、雷德尔
1938年4月1日,海军总司令、博士埃里希.雷德尔海军大将(1876——1960,时年62岁、44年军龄,1943年辞职)被晋升为海军元帅军衔;
5、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勃劳希奇大将(1881——1948,时年59岁、40年军龄,1941年12月解职)被晋升为陆军元帅军衔;
6、A集团军群总司令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大将(1875——1953,时年65岁、48年军龄,最高军职西线总司令)被晋升为陆军元帅军衔;
7、B集团军群总司令费多尔.冯.博克大将(1880——1945,时年60岁、42年军龄,最高军职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被晋升为陆军元帅军衔;
8、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威廉.凯特尔大将(1882——1946,时年58岁、39年军龄)被晋升为陆军元帅军衔;此人被德军将领戏称为“元首的御用狗”!
9.第1集团军司令埃尔温.冯.维茨勒本大将(1881——1944,时年59岁、39年军龄,最高军职西线德军总司令)被晋升为陆军元帅,1944年因参与策划“七二零狼穴爆炸案”,被绞死——纳粹德国唯一被本国判处死刑的元帅军衔;
10.第4集团军司令京特.冯.克卢格大将(1882——1944,时年58岁、38年军龄,最高军职西线德军总司令)被晋升为陆军元帅军衔;
11.第6集团军司令瓦尔特.冯.赖谢瑙大将(1884——1942,时年56岁、37年军龄,最高军职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被晋升为陆军元帅军衔;
12、第12集团军司令威廉.利斯特大将(1880——1971,时年60岁、42年军龄,最高军职A集团军群总司令)被晋升为陆军元帅军衔;
14、空军总监艾哈德.米尔契空军大将(1892——1972,时年48岁、军龄仅11年——1914至1918、1933至1940,1936年晋升空军上将,最高军职空军副总司令)被晋升为空军元帅;
15、第2航空队司令阿尔贝特.凯塞林航空兵上将(1885——1960,时年55岁、36年军龄,最高军职德军西线总司令)被晋升空军元帅军衔(超越空军大将军衔);
16.第3航空队司令胡戈.施佩勒航空兵上将(1885——1963,时年57岁、39年军龄,1933年转入空军,最高军职西线空军总司令)被晋升为空军元帅军衔(超越空军大将军衔),
17.1942年6月23日,非洲军司令埃尔温.隆美尔装甲兵上将(1891——1944,时年51岁、32年军龄,最高军职B集团军群总司令)被晋升为陆军元帅(超越大将军衔);
18.1942年6月30日,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格奥尔各.冯.屈希勒尔大将(1881——1968,时年61岁、42年军龄)被晋升为陆军元帅;
19、1942年6月30日,第11集团军司令埃里希.冯.曼施泰因大将(1887——1973,时年55岁、37年军龄,最高军职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被晋升为陆军元帅;
20、1943年1月30日,A集团军群总司令艾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大将(1881——1954,时年62岁、43年军龄)被晋升为陆军元帅;
21、B集团军群总司令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大将、男爵(1881——1954,时年62岁、42年军龄,最高军职东南方向总司令)被晋升为陆军元帅;
22、1943年1月30日,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恩斯特.布施大将(1885——1945,时年58岁、39年军龄,最高军职西北线德军总司令)被晋升为陆军元帅,此人作战凶猛,手段残忍,对待敌人毫不留情
23、 潜艇部队司令邓尼茨海军上将(1891——1980,时年52岁、军龄33年,最高军职纳粹德国总统)被晋升为海军元帅(超越大将军衔),同日被任命为纳粹德国海军总司令;
24.1943年1月30日第6集团军司令弗里德里希.保卢斯大将(1890——1957,时年53岁、33年军龄)被晋升为陆军元帅,此人是少有的没佩戴过元帅军衔标志的“元帅”!他可算成也“斯大林格勒”——1942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