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诗句古诗(端午节古诗句)_屈原_端午_楚国

本文目录

  • 端午节古诗句
  • 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
  • 关于端午节的四句古诗有哪些
  • 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诗
  • 屈原端午节的诗句
  • 屈原的诗端午节的诗句
  • 屈原端午节的诗句古诗
  • 屈原写的端午节的诗句
  • 写端午节屈原的诗句
  • 屈原写的端午节诗句

端午节古诗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古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2、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4、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5、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6、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7、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8、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9、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0、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11、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1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13、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14、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15、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16、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7、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8、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19、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2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2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23、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24、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忺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2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26、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范成大《如梦令》

27、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28、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王充《满江红》

29、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30、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文天祥《端午》

31、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2、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33、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三首录二

34、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王迈《念奴娇》

35、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卢肇《竞渡诗》

36、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37、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38、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胡仲弓《端午》

39、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40、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

端午节的古诗有:1、唐代诗人殷尧藩的《端午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2、唐代诗人杜甫的《端午日赐衣》: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竞渡诗》
唐代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代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关于端午节的四句古诗有哪些

  • 01

    1、《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3、《已酉端午》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4、《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5、《节令门端阳》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6、《同州端午》殷尧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7、《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黄庭坚: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翦裁似借天女手,置草石榴偏眼明。

    8、《端午感兴》文天祥: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9、端午三首(其一)赵蕃: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10、端午三首(其二)赵蕃: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11、端午三首(其三)赵蕃: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诗

唐·杜甫:
祠南夕望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唐.
文秀《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苏轼《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端午节的诗句

屈原端午节的诗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了屈原一种执著的追求真理的精神。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屈原端午节的诗句,希望喜欢!

  屈原端午节的诗句

  题屈原祠

  洪州将军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祠堂小水滨。

  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屈原庙

  崔涂

  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蕙有香。

  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春秋战国门屈原

  周昙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关于屈原端午节的诗句

  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5、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6、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8、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9、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1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1、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1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13、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15、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1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17、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

  20、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

  21、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22、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23、魂兮归来!——《招魂》

  24、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

  25、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

  2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2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父》

  2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29、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30、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关于端午节童谣

  (一)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

  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二)

  端午花,红又红;摘朵鲜花送金龙;

  端阳端阳,粽子粽;拿个粽子塞龙洞;

  龙戴鲜花吃粽子;吃饱粽子回龙洞。

  不要伤害屈原老公公.

  (三)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阳;

  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

  幸福生活万年长。

  (四)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五)

  粽叶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屈原的诗端午节的诗句

屈原的诗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的,那么关于屈原的端午节诗句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屈原的诗端午节的诗句,希望喜欢!

  屈原的诗端午节的诗句

   《屈原塔》 宋 苏轼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 • 端午》

  【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屈原与端午节

  有一位诗人,他出身贵族但不安于既得利益,改革内政实行法治,举贤授能,振兴楚国,为了这些理想,不懈追求。他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了一种执著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因他死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把这一天当作一个节日,即端午节,来敬仰他、怀念他——屈原。

  大约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战国时代,屈原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青年时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干,踏进楚国朝廷不久,便受到赏识,当了这一仅次于宰相的大官。但是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现在湖南、湖北的许多地方,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忧民感情的诗篇。后来楚国亡了,屈原心裹有说不出的痛苦,便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

  屈原本来不姓屈,他的祖先屈侠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受封封在屈这个地方,也就是说他本应是姓熊,而以屈为氏。在古代呀,一个公族,就是本族,大家一个共姓叫姓,某一个支派叫氏,后来姓、氏不分了,所以称屈原姓屈。其实屈原应该是姓熊,以屈为氏,但是姓氏不分所以叫屈原,姓屈,那么屈原本名叫屈平,原是他的字,也就是屈原名平字原。屈原名平,是天的象征,字原是地的象征,实际上屈原是以天、地为他效法的对象,以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协调。

  《史记》里面说屈原知识渊博,记忆力很好,精通政治的.兴衰变化,而且口才非常好,再加上屈原出身于王室公族,他是楚王本家,而且在当时楚国有三大贵族,姓屈的,姓锦的,姓赵的都是楚王本家。他出身贵族,所以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就被楚怀王封为左徒,左徒这个职务,地位仅次于令尹(相当于宰相,叫相国,那么在楚国不叫相,楚国叫令尹),而屈原的左徒仅次于令尹。屈原担任左徒职务,对内跟楚怀王商议国家改革大事,制定改革的法令,对外要接待诸侯,参与外交事务,屈原他的改革的主要内容,对内则讲要休民法度,举贤授能,对外主张是联齐抗秦统一中国,那么这个时期这是屈原受到楚王信任,努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以图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美政时期,屈原把他的理想叫做美政。

  按照通常的观念,以屈原的身份,贵族的身份,他完全可以在楚国有旧贵族把持朝政这个环节当中,随波逐流,但是屈原没有这样,他不同腐朽的旧贵族集团同流合污,并且由此而受到黑暗势力的残酷的迫害和打击。他没有低头,没有屈服,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始终不改变自己的节操,敢于斗争。他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只要是我所热爱的,我所追求的真理,那么纵使让我死上九回死上多次我也绝不后悔,哪怕把我五马分尸我也绝不改变,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啊。

  学者闻一多先生曾对端午节作过精辟的考证,他认为端午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一个节日,东汉以后这一风俗逐渐向北方传播。吴越族以前,我们的祖先华夏族是以龙为部族标志的,伏羲、女娲、颛顼、禹、黄帝都是龙族著名领袖,是以龙为图腾的,认为龙是法力最大的神灵。以至华夏族的后人,把这些著名的祖先也视为龙的化身。从此有祭祀龙的盛典。直到今天我们也自称是“龙的传人”,世界各国也都以“龙”为中国的象征。吴越民族在每年五月五日这一天,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他们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中,或裹在树叶里,往水里扔,献给神龙吃。他们还把乘坐的船,刻画成龙的形状,配合着岸上急促的鼓声,在水面上作各种游戏和竞赛划船。这便是端午节及其习俗的由来。古研究的发展和发掘的大量出土文物证实:闻一多先生的考证是比较科学的。


屈原端午节的诗句古诗

如下:

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屈原,先秦。

译文:我不能改变心灵来遵从世俗,即使因此而终生穷苦。

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屈原,先秦。

译文:我不管是弯路还是捷径,只顾南行戴着日月与星星。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屈原,先秦。

译文: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充满了艰辛。

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屈原,先秦。

译文:寿命和天地一样长,光华如同日月一样。

5、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屈原,先秦。

译文:时局纷纷扰扰、动荡不宁、瞬息万变,我又怎么可以久久的滞留(在这里)呢?

6、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屈原,先秦。

译文:我让小鸟向高飞,每天不停的飞。

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屈原,先秦。

译文:你应该骑着骏马而奔跑,我来引导做前驱带路。

屈原写的端午节的诗句

屈原写的端午节的诗句

  屈原是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写下许多精美的诗篇。下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屈原写的端午节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屈原写的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

  【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 端午》

  【现代】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屈原的真正死因

  从司马迁著史至今,屈原因政治忧愤而投汨罗江自沉的动人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而其中唯一的证据,就是诗人那首被放逐以后所写的《怀沙》。诗中称,自杀的方式已然确定,那就是向江中忿然一跃,去拥抱(“怀”)江底柔软的泥沙。对此,早在30年代胡适先生就曾提出质疑,认为《怀沙》一诗中的许多话语并不符合屈原的模式,很可能是后人根据他自杀的传说而炮制的一篇伪作。

  那么,屈原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目前,在海内外的学者和历史学家当中,“屈原死于谋杀”的说法十分流行。在屈原生活的年代,许多人有谋杀他的嫌疑,如他的政治宿敌令尹子兰、佞臣靳尚等等,但屈原已遭贬放,除非有极特殊的原因,否则他们没有必要再去杀害这个在政治上已经毫无指望的人。这样看来,屈原最终不过是一场秘密爱情的牺牲品而已。

  屈原在爱情生活上的浪漫性是人所共知的。他写过大量的情诗,其中《湘夫人》最令人关注,因为屈原对她投入了异乎寻常的眷恋与爱慕。从诗中可以推断,此女美貌惊人,而且比屈原拥有更高的地位;她因为种种限制无法与屈原公开见面,而只能和他在荒郊野外秘密约会。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女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其实“湘夫人”三字已是暗示,“湘”就是楚国;“夫人”,即楚王的妻妾。

  屈原与其宠妃的暖昧关系被怀王知道后,促使他以政治名义放逐屈原,使人再也无法与郑袖见面。十几年后,楚怀王驾崩,为防止屈原与郑袖的关系卷土重来,楚国王室遵照楚怀王的遗命,派人对屈原进行了捕杀。追杀事件的发生地就是今天的汨罗江,兵士们最终在江边抓住了屈原,将他刺杀后装进袋子,捆紧了之后压上石块投入江心,演出了一幕残酷的历史悲剧。

  还是有百姓目击了这一谋杀过程,但在当时的暴政下他们必须委婉地说出真相,于是导致了“端午节”的起源:在纪念另一个楚国英雄伍子胥的日子(五月初五)里,举行哀悼屈原的祭礼,用赛龙舟隐喻当时追杀屈原的激烈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实——糯米饭象征着屈原的肉体,粽叶象征着装他的袋子,粽丝象征着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里,则象征着屈原被人淹死的真相。

  历史,被掩藏在了风俗的背后。

  【拓展】关于屈原跟端午的故事

  先说端午的来历

  有一种说法认为“端午”中的“端”在古汉语中有初始和开头的意思,端五意思就是五月初五(现在农历端午节的日子)。

  古人计算纪年算法是按天干地支计算的,从夏朝开始历法设定农历正月为建寅月(即夏历),其中“建”是指“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哪里的意思。古代人把北斗七星运转作为历法纪念计算依据,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在这里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不知道各位朋友们是否看过一部非常经典的动画片《圣斗士星矢》?第一部黄金圣斗士代表着黄道12宫,记得雅典娜被射中箭之后,有个类似钟表的黄道十二宫记录着雅典娜能够存活所剩时间。喵!到此为止,那个钟表就有点像之前我们所说的北斗七星的意思。(西方是按希腊人的历法以地球环绕太阳的轨迹来计算历法,中国是按木星环绕太阳轨道来计算历法,一个是12星座,一个是12属相,大体上有相似之处。)

  解释完这个估计大家能够差不多了解了,按夏历设定为正月为建寅月,那么五月就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即为端五节,也被称为端午节。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说法,我个人觉得这个更为准确一些。

  认识一下屈原

  出生年:约公元前340或339年

  出生地:楚国丹阳(有专家认为是现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也有认为是湖北宜昌市秭归县,从目前来看淅川县更多宣传的是楚国古都楚文化,秭归县宣传的多位屈原故里)

  生前职位:楚国三闾大夫(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

  死因:抱石沉于汨罗江,溺水身亡,系自杀

  看着有点晕是吧,我们一点点来解释。首先介绍一下姓氏的起源。

  古代姓是母系传统社会的氏族图腾,由母亲传给女儿,女儿再传给她的女儿的。有了封地的男子,或自占一个山头、一片土地的男子,可以有一个氏。在原则上,有来头的女人,有姓;有地位的男人,有氏。普通的男男女女,只有名,无氏,也无姓。后来父系社会后男人除了自称为某氏以外,兼以自己某一代远足之妻的姓(某一代老祖奶奶之姓)为自己的姓,于是,他兼有氏与姓。比如姜太公吕尚,应该是姓姜,封地为吕,从其封地为氏,名为尚,故称其为吕尚。

  所以我们可以得知,屈原祖上封地为楚国屈邑,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宜昌市秭归县,按咱们现在的理解,应该叫他芈平,虽然与楚王有同一血缘(楚怀王是姓屈但氏为熊,),但封地不同,算是贵族但并不是同一派系,可以理解为是当时楚王的`远亲中的一位,但不属于熊氏家族。

  屈原早期生活在乐平里(湖北宜昌市秭归县)不仅教书育人也擅长领兵作战,曾经带领当地青年抗争过秦军侵犯,后来被楚怀王征召出山任左徒,负责楚国的内政外交工作。

  当时他最大的对手就是秦国名士张仪。

  那个时候秦国逐渐强大,六国通过公孙衍的策略合从(zong,音同纵)抗秦,屈原积极参与,得到了楚怀王的重用,但随后张仪提出了连衡的策略进行瓦解,首先就是破坏楚国和齐国的关系,楚怀王中了张仪的计为了六百里秦地毁掉了与齐国的联盟,当发觉被张仪骗了之后屈原为了恢复和齐国的关系出使齐国,担任外交工作,但后来被国中奸人进言诋毁,随后被楚怀王疏远并流放。

  后来楚怀王被秦国诱到秦境后拘禁,最后死在秦国,随后楚国国力逐步衰退,秦国屡战屡胜,楚国失去大片领土,屈原被第二次流放之后无力报国,眼看着国都被白起攻陷,于公元前278年在极度失望下投入汨罗江自杀殉国,享年62岁。

  屈原不仅仅是位诗人

  对于屈原来说,因为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非常大,他创立了著名的楚辞文体,《离骚》、《天问》、《九歌》等多部著名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被后人所景仰,以致于后人更多把他作为一个诗人或文学家进行推崇,从而忽视了他在政治主张与哲学层面的成就。

  在战国时代,楚国从早期的霸主和六国盟主逐渐衰退,屈原作为当时楚国的主要官员,力求重振楚国当年的实力,积极寻求政治改革,举贤授能是他最主要的主张。

  另外屈原也提出废除旧制,采用法制来管理国家。这个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楚怀王和当年的秦孝公可不是同一类君王,而且中原地带本身经济实力要高于偏远地区的秦国,所谓富贵之下无力求变革者,王公贵族把持朝政,不会在意国家当前民生和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尤其在楚王之前还曾为六国盟主,更是不可一世,在这一点上,屈原看得非常清楚,尤其在他和秦国交手多次中能够感受到秦国变革后逐步强大的军事实力与政治野心,可惜生不逢时无力回天。

  在战国时期大一统的思想很多人都曾有过,屈原也是其中之一,从当时楚国在各国中无论军事经济还是政治影响力都在前列,可以说在当时除了秦国就是楚国能够称霸天下,可惜楚怀王并不是这样的君主,过于依赖之前的资本与地位不思进取,目空一切,最后的下场可想而知,同样作为屈原的命运也能够看到将来的悲剧结果。

;

写端午节屈原的诗句

写端午节屈原的诗句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写端午节屈原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2、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3、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5、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6、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7、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8、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9、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1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11、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12、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13、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1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15、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17、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

  1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1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

  20、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

  21、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22、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2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25、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屈原写的端午节诗句

屈原写的端午节诗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屈原写的端午节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2、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3、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5、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6、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7、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8、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9、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1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11、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12、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13、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1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15、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17、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

  1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1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

  20、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

  21、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22、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2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25、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