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年来精彩不断,青海鲁沙尔社火“火出圈”_社火_高跷_湟中

极目新闻记者 邬晓芳

通讯员 高琴

人间烟火处,年味正浓时。农历正月十二,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社火表演如约而至,精彩的社火表演让群众重拾记忆中的年味。连日来,各种关于鲁沙尔社火的视频图片在各大社交平台频频被推上热搜,将青海社火、湟中社火带到了全国观众的眼中。在这些视频中,人们体验到了一场来自青藏高原的文化盛宴。

社火是我国春节期间流行的一种群众娱乐活动,起源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极目新闻记者从青海省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了解到,每个地区的社火都有不同,在湟中区,鲁沙尔社火最有看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跷。鲁沙尔高跷由于跷身较高,且演出路线复杂,一般都由年轻小伙表演。社火队队员身着杨家将、西游记等故事里经典人物的服饰、手持道具,踩着2米多高的高跷,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

视频截图

据介绍,鲁沙尔高跷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代洪武年间就从中原传到湟中鲁沙尔,鲁沙尔成为青海最早表演高跷艺术的地方之一。鲁沙尔高跷,其特点是高悬、巧、奇,高跷最高可达到3.2米,堪称全国之最,被列入青海省市级非遗名录。

据了解,到每年正月十二这一天,表演者们早上四五点钟就会起床,沐浴、更衣、化妆后,来到社火的出发地,向火神祈福。这是一年一度的传统。当天,为了表演高跷,大家尽量不喝水,少吃东西,高跷表演大多要坚持一天,走遍湟中区的所有街巷。

高超的高跷表演如同练功夫一般,要做到“有跷胜无跷”,每一位表演者都曾经历过伤筋动骨的疼痛,一些绝技的表演更是让台下的观众捏一把汗。正是有了这些表演者的代代传承和坚守,才让高跷社火600年来精彩不断。(视频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