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巅峰之战:三皇之战_拿破仑_联军_法军

今天我要说的这一战是世界上著名的战斗,也就是奥斯特里茨大会战,这一战发生在拿破仑大帝与第三次反法联盟交战的过程中。1805年8月9日,在英国的推动下,英、俄、奥三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联盟,联军随即陆海并进,刚刚称帝的拿破仑再次遇到围攻。

1805年8月9日,在英国的外交和金钱的鼓动之下,俄、奥与英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联盟,联军随即陆海并进向拿破仑发起挑战,刚刚称帝的拿破仑再次遇到围攻。陆路方面,该年10月10日,拿破仑大帝亲率10多万的法军出其不意的在乌尔姆围歼了一支数万人的奥地利军,乌尔姆城剩余的奥军见增援无望被迫向他们口中那个“小矮子”拿破仑缴械投降。随后拿破仑命令法军乘胜追击,不一会竟然兵不血刃占领了古都维也纳,奥地利皇帝弗朗西茨二世仓皇出逃。海路方面则正好相反,特拉法尔加一战,法西联合舰队被英国皇家海军大破,拿破仑瞬间失去了制海权。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普鲁士也即将加入第三次反法联盟,一旦普鲁士参战,法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所以对拿破仑来说,必须找到一个理想的决战地点,与反法联盟主力来一次干净利落的大决战。

“让我们以雷霆之势结束这场战争吧”——拿破仑.波拿巴,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

乌尔姆之战后不多久,追击奥军的法军在奥斯特里茨村附近与俄奥联军相遇。俄国元帅库图佐夫和奥地利皇帝弗朗西茨二世率领联军在这里迎战法军,同时,还有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亲自率领的大批援军赶到后,俄奥联军的兵力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86000人),拿破仑大帝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认为速战速决才是唯一出路。他一方面从各战区调集法军,使法军人数增为73000人;另一方面,拿破仑大帝命令部下制造种种假象,使俄奥联军认为可以轻而易举的战胜法军。法军右翼使用劣势兵力诱敌深入,年轻气盛且没有实战经验的亚历山大一世果然上当,刚愎自用的他毅然决定自己亲自指挥这场他看似“胜券在握”且影响帝国命运的战争。

展开全文

1805年12月2日的凌晨,俄奥联军分左、中、右三个路线开始进攻拿破仑的法军,主攻方向是法军右翼,企图切断法军逃回维也纳的退路。拿破仑大帝让一小部分法军抵御敌军主力继续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进攻联军中央和左翼,当右翼即将被联军包抄时,达武元帅带领第三军急行军48公里后赶到并与联军进行战斗,本来进展迅速的联军逐渐被法国生力军拖住,沙皇此刻二话不说,竟然下达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命令,那就是命令已经占据高地的联军全部去增援进攻受阻的右翼,说这一这么一来,拿破仑期待已久且几乎不可能再出现第二次的战机终于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他命令苏尔特第四军抢占了中央高地,左翼的法军元帅贝尔纳多特也开始摧枯拉朽的击溃联军。不久,俄奥联军被切成两段,左翼被法军击溃。

俄奥联军见大势已去,慌忙撤退。而这时拿破仑迅速让在占领的普拉岑高地上,用火炮在高地进行炮轰撤退的联军,很快,敌军撤退到在沼泽地上时,遭到来自高地上的法军炮轰,联军瞬间斗志全无纷纷作鸟兽散,很多慌乱无章的联军掉进冰冷刺骨的雪中身亡。原本是敌我两军都是旗鼓相当的对垒攻防战局,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战局因为一个人瞎指挥而转瞬间演变成了一边倒的追猎杀戮。至2日下午四点半,漫天飞舞的雪花好似上天的眼泪从天而降,拿破仑皇帝骑着战马巡视着满目疮痍而又悲壮凯歌般的奥斯特里茨战场,他此刻的心情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

奥斯特里茨大会战结束第二天(12月3日),奥地利皇帝投降,俄军被迫撤出奥地利,普鲁士最终也因为俄奥联军在此役大败而十分惧怕法军所以取消了加入第三次反法联盟的计划。此战后,第三次反法联盟被拿破仑大帝彻底粉碎。此役也是拿破仑一生中最大的胜仗,法军73000人损伤8500人,俄奥联军86000人损失26000人,其中15000人被俘,还有一种说法是俄奥联军损失了2.7万人和一百八十们火炮,其中被俘1.5万人,法军自称的随时仅九千人,尽管一万人或许是更为准确的估计。战后,法军所有部队都收到了拿破仑皇帝的赞扬。

拿破仑大帝取得了教科书般的辉煌胜利击溃了俄奥联军主力。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的所带来的奖励的丰厚的:1805年12月4日,奥地利皇帝弗朗茨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定。12月5日,原本来宣战的普鲁士外交使节见到拿破仑,反而庆祝胜利并表示普鲁士愿意和法兰西结盟。拿破仑暗带嘲讽地说:“命运女神把你祝贺的对象改变了。”

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兰西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帝国被受到拿破仑率领的法军的重大打击后有趣的是,那是溃不成军,最终版被逼无奈选择了退出第三次反法联盟,并且弗朗茨皇帝迫于压力,忍受着巨大的屈辱取消了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伟大称号。到此为止,英国花费大量金钱诱导奥地利和沙俄组成的第三次反法联盟宣告瓦解,神马帝国也到此寿终就寝,拿破仑正式成为欧洲大陆上的霸主。

为了庆祝勇敢的法军将士在奥斯特里茨战役的伟大胜利与顽强战斗的可贵精神,拿破仑皇帝在次年,也就是1806年的2月命令工匠要在巴黎的星形大广场营做“一道伟大的雕塑”,来迎接日后凯旋的那些为国征战,敢打敢拼,作战勇敢的法军将士,可惜的是,这所建筑到拿破仑皇帝下台也没有完工,这也算是拿破仑皇帝的一点失望与遗憾,不过它于1836年最终完工,它就是法国现在都举世著名的“凯旋门”,又被称为“雄狮凯旋门”,奥斯特里茨战役和拿破仑另外领导法军将士所取得的九十五次胜利被铭刻其上。

这个这场名垂后世的经典且又激烈的大会战因为有三位皇帝参与其中,分别是法兰西皇帝拿破仑,沙皇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西茨)所以也叫做“三皇会战”。是役,拿破仑以他无与伦比的军事奇才把俄奥联军打的溃不成军,令沙皇胆裂,奥帝垂首,导致了当时整个欧洲大陆都为之战栗。

我个人对拿破仑的评价:欧洲历史上有四大将军,亚历山大 凯撒 汉尼拔 拿破仑,拿破仑荣辱生涯二十年打的仗比前三个人加起来还多。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到目前来看真的无后者。其军事改革在当时也是极其超前。在当时欧洲各国,只有贵族才能当骑兵和军官,平民出身基本就是步兵也不可能有机会晋升。而拿破仑看功绩来提升军官,和出身无关,这就是那个人人尽知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来历。而且因为拿破仑过去可是带头冲锋,所以手下将军各个威武,他的几次大胜里,自己的得力干将也是损失不少。

参考文献

【1】拿破仑传,路德维希著

【2】从土伦到滑铁卢,王朝田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