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法律真有弟弟朝哥哥翻白眼仗八十的说法吗?秦末诸侯王魏豹为何最终下场凄惨_项羽_刘邦_拿破仑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骂詈 项羽 刘邦 拿破仑

本文目录

  • 清朝法律真有弟弟朝哥哥翻白眼仗八十的说法吗
  • 秦末诸侯王魏豹为何最终下场凄惨
  • 善和恶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 古人真的不说脏话吗为什么感觉古文中没有脏话
  • 历史上皇帝会在朝堂上爆粗口吗

清朝法律真有弟弟朝哥哥翻白眼仗八十的说法吗

弟弟朝哥哥翻白眼仗八十这事好像最初是郭德纲说的。

原话是:长兄如父,翻白眼大不敬,打官司仗80。

“大不敬”是中国封建时代十恶罪之六,十罪分别为: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谋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中的大不敬有详细规定:

大不敬指盗取帝王祭礼用的物品或帝王日常穿戴的物品,盗取或伪造帝王的玺印,为帝王配制药有错误,为帝王做饭菜误犯食禁,为帝王建造的车船不牢固,咒骂帝王以及对帝王派遣的使节无理等

简单点说:大不敬都是与皇帝相关的。

翻白眼打板子有点夸张,但在古代,骂亲属的确是有罪的。

《大明律》中有“骂詈”罪,惩罚还很重,依据亲属关系的远近而定,清代照葫芦画瓢,也有类似的罪名,具体包括:

骂五服以内本家兄弟:笞五十(鞭打50)

本家三服兄弟:杖六十

堂兄弟:杖七十

同胞哥哥姐姐:杖一百

伯叔父母、姑、外祖父母:在哥哥姐姐基础上再加一等,估计当场就打死了。

怎么地,还敢骂不?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秦末诸侯王魏豹为何最终下场凄惨

小就大,弱依强,是小弱之国在强大之国之间的生存之道。

秦末大乱之际,被秦灭国的六国贵族,纷纷复国,魏王豹是原魏国王族,一开始他的哥哥魏咎在陈胜起义军将领的帮助下,恢复了魏国并称王,魏豹也跟随哥哥建国。但好景不长,魏国军队不久就被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打败,魏咎为保魏国百姓,自焚而死。国破家亡之际,魏豹碰到一相士,善相人面,当相士看到魏豹的妻子薄姬时,说薄姬当生天子。魏豹听闻大喜,薄姬可是自己的妻子啊,妻子能生天子,那他岂不能做皇帝了?正因为有了这个念想,魏豹不甘失败,就坚定了反秦思想,向南去投奔了反秦势力最强大的楚怀王。楚怀王也是个爽快人,就给了魏豹几千人,让他再去魏地复国。魏豹带领这几千人再次来到魏地,也该他运气好,这时项羽已以破釜沉舟之势在巨鹿打败章邯,并迫使章邯投降,二十万秦军被项羽坑杀。魏豹就趁机收复了失地,重建魏国,自称魏王。此时,大秦已灭,项羽势力最大,称霸王,他分封诸王,将魏国的一部分土地又分封给了别的诸侯,魏国西部归魏豹管辖,魏豹也被称西魏王。魏豹其实心里是很不满项羽如此分封的,但因实力悬殊,魏王豹也没法。不久实力很大的汉王刘邦开始与项羽争天下,开启了楚汉战争。对于项羽和刘邦来说,西魏国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向南可截断刘邦的汉军粮道,直达楚汉战场,向西可直袭击汉军大本营,向东与赵国相呼应。刘邦就派郦食其去说服魏豹,因为此时项羽正在东面镇压齐国的叛乱,刘邦势大,魏王豹就跟从了刘邦。但让魏王豹万万没想到的是,刘邦带领56万汉军和众诸侯攻占了项羽的老巢彭城。项羽镇压齐国反叛后,马上回师彭城。谁知仅三万楚军,竟把刘邦56万大军杀得大败,刘邦仓惶逃走,仅以身免。魏王豹这时似乎感到了刘邦不是项羽的对手,就又投靠了项羽。刘邦多次派人劝说魏王豹,但都无济于事,不得已,刘邦就派韩信等率军攻打魏王豹。谁知魏王豹根本不经打,就被韩信擒获,交给了刘邦。刘邦没有杀魏王豹,让魏王豹一直跟着自己,不久荥阳之战暴发,刘邦的汉军再次大败,被项羽军重重围困在荥阳。为了逃命,刘邦听从陈平、郦食其之计,让壮士纪信假扮自己,而他缒城逃跑了。在荥阳城的魏豹看到项羽势大,本想着有皇帝命的他,不想就此而死,就暗中派人联系项羽,要投降项羽。谁知他的这些动作早被刘邦手下大将周苛看得一清二楚,为了确保守城安全,就斩杀了魏王豹。

魏王豹的一生,可以用反复无常来表示。生在乱世,在强大者之间生存,他的反复无常也许可以让人理解。但就他这种反复无常的表现,也决定了魏王豹终究难成大事,终究也会落得个悲惨的下场。不论是乱世还是太平之世,反复无常背信弃义的行为,都是让人所不能容忍的,人无信不立,人无义不人,无信无义之人,到什么时候都是让别人鄙视抛弃的对象。

善和恶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善人,正能量,说好话,办好事,笑口常开,人与人之问和陆相处。

恶人,负能量,说坏话,办坏事,恶话伤人,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

在社会上这就是人与人的写照。

古人真的不说脏话吗为什么感觉古文中没有脏话

汉儿学的胡人语便向城头骂汉人,老而不死试为贼。三国演义中的陈琳骂了曹操祖宗三代,令人窒息解气,红楼梦中的贾府老头醉骂之言令人记億深刻,你们扒灰的扒灰,盗嫂的盗嫂,柳相云言贾府唯有这对石狮于是干净的,,,,,腰中偏偏货走遍天下不会饿。水浒中骂人之句奇多。古人骂人多以文骂,无一定的签偿力,被骂还在为其数钱。

历史上皇帝会在朝堂上爆粗口吗

爆粗口这种事情只要是个人总归难免,皇帝这职业虽然高大上,但也没法免俗。好在唐朝以后的史官不再那么死心眼,啥都完全原话记载。但是还是有种种线索可以发掘,而且这帮皇帝们爆起粗口来,真都和臭流氓没啥区别。

汉高祖刘邦——充长辈型粗口

这事儿发生在公元前204年,项羽把刘邦给困在荥阳,刘邦就找郦食其想办法削弱楚国。郦食其给他出了个主意,把六国的后裔重新分封起来,这样老百姓肯定都支持你。老百姓全支持你,项羽自然啥也不是,只能向你俯首称臣。刘邦觉得这主意挺好,就做了印信让郦食其去办。

这时候张良正好从外地出差回来,赶着见了刘邦一面,刘邦一边吃饭一边把这事跟张良说了。张良是什么人啊?天下有数的谋士,超级阴谋家,一听这主意就满脑袋黑线。跟刘邦借了几根筷子给他分析,分析内容挺长的,就不细说了,总之结果就是你刘邦要钱没钱、要势没势、要人没人,凭啥你分封人家就得听你的啊?这不伸脸叫人家抽吗?

刘邦听的大惊失色,一口把饭吐了,爆了一句经典粗口:“这死书呆子,差点坏了你老子的大事!”

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宋太祖赵匡胤——问候长辈型粗口

宋太祖当皇帝以后,有一次宫殿的房梁坏了。咱们的传统建筑中梁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承重整个屋顶,房梁坏掉的话,房子都可能会塌。到了现代很多农村盖房子完工请酒,都俗称为“上梁”,可见这玩意到底对古代建筑多重要。

所以宋太祖寻思找点啥东西修一修,大抵上华夏永远不缺乏拍马屁的人,三司上奏说有一颗古树,大小长短正好当房梁,不如截了吧。也不知道那几天赵匡胤是不是内分泌失调,或者真的是勤俭爱物,总之他很生气,在奏疏上回了八个大字:

截你爷头,截你娘头。

拿破仑——直抒胸臆型粗口

说完国内说国外,一代法国战神拿破仑也是粗口皇帝中的一员。只是他暴粗口是真的被折腾急了。这事儿得从1800年说起,那是第二次反法同盟期间,拿破仑正是当红炸子鸡,带着法国单挑半个欧洲。

其中就包括老牌强国奥地利,在意大利马格伦和普鲁士霍恩林登,拿破仑把奥地利军队给抽了个死去活来,只好跟他讲和。拿破仑也算有风度,让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没算太为难他们就签订了《吕内维尔和约》。

然而时间到了1803年左右,拿破仑正和英国打的风生水起的时候,奥地利那帮孙子居然又出来搞事情。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又教了奥地利一次怎么做人,奥地利又一次谈和,拿破仑还是保持了点风度,让他们退出反法同盟。

时间又到了1810年,拿破仑在西班牙继续和英国打的风生水起,奥地利居然第三次出来搞事情。满头黑线的拿破仑表示,这群混蛋是尼玛的受虐狂吧?几年不挨抽就难受?问题老子现在有点分不开身啊?于是他派路易·尼古拉·达武去教奥地利做人。

总之吧,这次奥地利又被抽了,然后他们又使出撒手锏,咱们和谈吧!面对恬不知耻的奥地利使者,拿破仑爆了一句无可奈何的粗口:“你们的帝国就是个老婊子,已经习惯被强X了”!好吧,虽然这是句粗口,但完全符合事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