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 2022年“感动乌铁十大功臣”候选人物事迹简介_汉族_巡察_乌鲁木齐

候选人物事迹简介

( 按姓氏笔画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组

马志敏 喀什货运中心营销部经理

马志敏,男,汉族,46岁,中共党员

喀什货运中心营销部经理

揽货源、订方案、谋增量,他深耕南疆四地州铁路货运市场,用优质服务赢口碑,展现铁路良好形象。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他迎难而上,深化铁地共建,构建同地(州)、县、乡三级政府和696家企业的高效联动机制,解难题、破困局,畅通运输通道22条,打破了库俄线连续9年的亏损局面,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心系民生运输服务保障,他积极协调各方保障了35万吨民生用煤、26万吨钢材、58万吨农资供应,助力开行果汁、西梅、核桃等特色林果产品中欧(中亚)班列。截至11月底,他带领团队实现煤炭增量140.1万吨,增收实现新突破。

马勇峰 阿克苏工务段重点维修一车间主任

马勇峰,男,汉族,47岁,中共党员

阿克苏工务段重点维修一车间主任

他是勤学苦练的业务尖兵,总结提炼的“道岔密贴调整七步法”,全面解决了道岔转辙部位密贴不良、工电结合部问题频发的难题。他是传道授业的技能大师,积极做好传帮带,开展130余场专业培训,受教人数2300余人次,培养出工班长9名,管理岗位人员24名,取得高级技师资格12人,技师资格36人,高级工232人,近五年来有7名徒弟在集团公司工务系统技能竞赛中取得名次。他是勇于创新的党员先锋,首创的“道岔整体推进法”将原有的3个施工“天窗”压缩至1个,大幅降低了施工维修对行车组织的影响,受到一致好评,并在全局推广应用。

王 颖 乌鲁木齐客运段动车队列车长

王 颖,女,汉族,34岁,中共党员

乌鲁木齐客运段动车队列车长

从事客运工作以来,她始终坚持“列车有终点,服务无止境”的理念。结合现场实际,她总结提炼出“三馨服务法”,示范带动班组发挥优质服务最大辐射效应。优先解决重点旅客需求,多次高效处理旅客突发疾病、列车晚点、停运滞留等特殊状况,先后收到锦旗25面、表扬信102封。作为班组党支部书记,她积极开展谈心谈话,走进职工心里,倾听真“实话”、解决真“难事”,把班组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面对疫情,她冲锋在前,每天细心检查防护用品、安全设备、服务设施、消防器材,一遍遍叮嘱同事做好防护,一次次盯控车厢重点部位进行消杀,为职工和旅客生命安全筑起牢固的“防护墙”。

史俊涛 霍尔果斯站货运值班员

史俊涛,男,汉族,32岁,中共党员

展开全文

霍尔果斯站货运值班员

他坚持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当,扎根口岸,为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开行奉献青春力量。面对疫情形势严峻、人员紧缺的现实状况,他主动推迟婚期,请缨出战,坚守“红区”150余天。作为一名“90后”的青年党员,他主动亮出身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同事共同进步;围绕信用交接、“95306”数字化口岸建设等,分享现场工作技巧、开展故障研讨83场次,帮助新职青工提升业务技能。截至目前,他所在班组已办理中欧班列货发任务1000余列,同比增长12.7%,连续5个月荣获站内标杆班组称号,有效推动了口岸过货单月突破100万吨。

第二组

白高峰 乌鲁木齐车辆段库检车间库检丁班工班长

白高峰,男,汉族,32岁,群众

乌鲁木齐车辆段库检车间库检丁班工班长

入路7年来,他始终刻苦学习、钻研进取,在2021年全路机辆系统技能竞赛中,取得了客车检车员项目全能第2名的优异成绩。作为段“优秀小讲师”,他一心倾注于“传、帮、带”工作实践,在客车检车员培训中,有47人取得高级技能等级、18人取得技师资格、1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他主动结对帮带徒弟30多名,多人在段客车检车员全能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代表集团公司参加2022年自治区工班长培训交流会。在主动参与技术攻关方面,梳理研判并消除安全风险、隐患30项,总结提炼出“快速分段查找列车制动故障”“25T型车单车检查”等工作法,在现场得到广泛推广运用。2022年以来,他与现场职工共排查处理客车重点故障50余起,安全检修客车33000余辆。

吕春阳 哈密铁路公安处吐鲁番北站派出所所长

吕春阳,男,汉族,44岁,中共党员

哈密铁路公安处吐鲁番北站派出所所长

他用十年光阴扎根基层,践行入党时的初心。在担任吐鲁番北站派出所所长期间,他带领全所干部民警驻守南北疆中转枢纽,打击违法犯罪37起,依法监管车站查堵各类危险品4000余件,抓获网上逃犯1人,协助地方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破获盗窃案2起,及时挽回旅客财产损失30万余元,打赢了一场又一场安保硬仗。今年,他组织排查各类安全隐患问题320余处,及时消除了可能影响旅客列车的安全隐患。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细化制定防控措施,及时协调防护装备,坚决守住队伍“零感染”的底线。临时客车开行以来,他动态增派警力,全力做好秩序维护工作,共接发旅客列车285趟次,安全运送旅客1.19万名,全力确保了辖区内部治安稳定。

李 军 奎屯工务段阿拉山口线路车间主任

李 军,男,汉族,46岁,中共党员

奎屯工务段阿拉山口线路车间主任

面对疫情防控和口岸换装库升级改造两大挑战,他以二十余年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业务能力,带领职工高效完成换装库整组更换道岔、股道升级工作;他始终坚守在口岸的最前沿,每天穿着防护服对关键设备进行巡检,站场内车辆无法通行,他就和职工们一起手提机具、肩扛材料走到工作点;外出作业时,他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将人员、材料送到位,确保任务顺利完成。2022年,口岸站设备维修任务繁重,他连续100多天坚守在工作岗位,组织完成了线路清筛、设备整治等各项工作,检查处理各类隐患133件,为保障中欧(中亚)班列顺利开行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军国 乌鲁木齐车务段吐鲁番站副站长

李军国,男,汉族,34岁,群众

乌鲁木齐车务段吐鲁番站副站长

吐番站接发车作业繁忙,日均接发车360余列。疫情期间,车站行车组织方式由换乘变为换挂,面对新形势,他想方设法积极应对,每日写实分析,逐列盯控班计划兑现,在信号楼现场坚守70余天,不间断盯控生产组织,带领运转班组创下了单日机车换挂96列的纪录。在车站静态管控期间,他始终坚守岗位、认真研判疫情防控风险,划小单元管理,盯控疫情防控措施责任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关键岗位交叉感染的风险,实现了吐鲁番车站工作人员零感染。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确保运输组织畅通、货运上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组

杨 帆 乌鲁木齐机务段内燃检修车间主任

杨 帆,男,汉族,42岁,中共党员

乌鲁木齐机务段内燃检修车间主任

今年以来,面对乌将线货运量不断攀升,列车运行图不断变化,对机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新形势新任务,他组织车间管理人员每日对机车交验环节进行卡控,落实机车抢修和质量控制重点,最大限度压缩检修停时。面对疫情挑战,他深入一线,与职工同作业共防护,确保了职工“零感染”。他以大局为重,组织实施“HXN5型机车动力组专用吊具研制”“HXN5型机车中冷器自主修”等课题攻关项目,大力提升了机车检修效率,使主力货运机型运用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内燃检修车间以优质机力保障成为货运上量背后的“助推器”。

芦永军 哈密电务段红柳河信号车间主任

芦永军,男,汉族,33岁,中共党员

哈密电务段红柳河信号车间主任

“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是他的口头禅,为了消除红烟落坡电缆隐患,他带头手提肩扛、跨沟越坎、深挖细查,处置电缆接头50个、割接电缆1500米。设备春秋检、平推检查期间,他和大家带着行李、灶具,走哪住哪,省下往返时间加快工作推进。面对突降大雪,他迅速组织清雪,清完本站清邻站,连续奋战17个小时,接连完成“天窗”任务。疫情期间他驻守在站118天,带领干部职工发扬“守兰新、最红柳”的劲头,确保了车间未发生一般D类及以上行车事故。2022年红柳河信号车间荣获集团公司“工人先锋号”称号,入选首批“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

张 明 集团公司调度所值班主任

张 明,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

集团公司调度所值班主任

他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带头研究制定大车流、新线开通的组织方案,狠抓基础工作和计划质量。面对乌西和乌将线大型站场改造任务,他提前与车站做好施工计划,牵头制定运输组织方案,开展推演学习,强化业务技能,大大降低了施工对运输生产的影响。他坚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高质量完成日班计划和各项重点任务为己任,大胆管理,发挥岗位纽带作用,积极协调国铁集团组织分界口大出大入,通过组织开行百辆万吨列车等方式,实现枢纽辐射全局并打通窄路释放能力,多次刷新历史纪录,35次获得国铁集团嘉奖,并取得三季度全路货运增量第一名的好成绩。

张 亮 乌鲁木齐货运中心将东营业部党支部书记

张 亮,男,汉族,47岁,中共党员

乌鲁木齐货运中心将东营业部党支部书记

他紧盯市场需求,积极开展走访调研,3天内走访6家大型煤矿,摸清上下游需求变化,针对性建立“一矿一册”档案。在乌将线扩能改造期间,他现场调研专用线12次,制定线路装车顺序,固化运输作业流程,短短一周环线发运量从14列提升至25列。针对4条环线装车效率低的难题,他组织成立党员攻关小组,带头开展课题攻关,梳理作业环节,反复现场测试,研究出“三平行”作业法,保证了24小时装车不间断,实现环线装车效率最大化,装车数从日均27列提升至46列。截至目前,将东营业部完成装车数53.32万车,发送货物3423万吨,实现运输收入大幅增长,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第四组

张胜武 库尔勒机务段库尔勒西运用车间主任

张胜武,男,汉族,46岁,中共党员

库尔勒机务段库尔勒西运用车间主任

他坚持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积极推行逐级包保管理模式,动态修订完善29项作业和管理标准,及时发现并解决现场安全隐患53项,年内带领新职司机鉴定合格率达100%,同比提升20%;疫情集中管理期间,他身先士卒,与职工同吃同住30余天,实现“不摆一列、不丢一车”的目标。心系职工冷暖,他每日与职工进行线上线下谈心谈话,解决职工难题22件。2022年,他带领车间杜绝了各类行车和人身安全事故,实现了第9个自然安全年,确保了疫情防控和行车安全畅通“两不误”。

沙拉木·阿力米提 集团公司驻和田县罕艾日克镇夏买来村第一书记

沙拉木·阿力米提,男,维吾尔族,45岁,中共党员

集团公司驻和田县罕艾日克镇夏买来村第一书记

自2018年至今,他已经驻村5个年头。今年以来,他坚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准确立帮扶项目,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态绿色产业链”新模式,深入推进“产业+就业”帮扶全覆盖,积极打造“火车头”养殖基地、饲料加工厂等“铁”字号产业,帮助200户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带动153名村民实现收入增长,积极引导帮助村434人实现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他用心为百姓办实事、解民忧、舒民困,解决各类困难诉求3500余件,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陈 军 乌鲁木齐房产公寓段乌鲁木齐公寓车间工长

陈 军,男,汉族,52岁,中共党员

乌鲁木齐房产公寓段乌鲁木齐公寓车间工长

他带领乌鲁木齐乘务公寓全体党员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细化制定公寓疫情防控实施方案,设置专班人员,固化测温和通风消杀流程。面对供货来源不足、货品短缺等难题,他千方百计多方联系,及时补足储备量,采购储备餐料10吨以上;科学合理制定食谱,提前做好送餐计划,保证制餐与就餐间隔不超过2小时,平均每天精细加工餐料800公斤,制餐700份。规范集中管理期间取送餐、收集残食流程,全力以赴让乘务员享受到家的温暖。他细化制定分时段洗浴防控举措,合理安排各车队错峰洗浴,全力做好了后勤服务和疫情防控保障工作,为运输一线“三乘”人员守好“第一道安全防线”。

周 旭 大陆桥集团有限公司哈密利浩公司经理

(图中左三为周旭)

周 旭,男,汉族,59岁,中共党员

大陆桥集团有限公司哈密利浩公司经理

聚焦集团公司“补短板、拓市场、强作风、抓落实”工作要求,他提出“保安全、盯任务、破难题、抢难度”的贯彻落实思路,细化分解任务目标、明确工作责任,狠抓责任落实。多次与客户开展座谈会、协调会,吸引货源入场,实现重箱保有量突破1000组以上。他组织党员骨干成立攻关小组,以“防超载治亏吨,实现精准装车”为课题,梳理归纳出一套整治超、偏、欠载的有效措施和“六控”工作法,缩短装卸作业时间,实现了巧装、满装、精准装车。截至11月底,他带领哈密利浩公司全体干部职工高效完成年经营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加17.45%、25.90%。

第五组

罗培新 集团公司建设部主任

(图中左一为罗培新)

罗培新,男,汉族,52岁,中共党员

集团公司建设部主任

聚焦优质高效推进铁路建设的工作要求,他积极践行“建设服务运输”的理念,带领建设系统干部职工克服疫情防控带来的冲击,紧盯和若铁路、乌将扩能改造、乌西站扩能改造、阿拉山口环保改造、哈密东站扩能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进度,动态优化施工方案,坚决确保工期节点兑现,年内投产新线939公里,位居全路前列。特别是乌将扩能改造工程在时间紧、任务重、疫情管控严格的情况下,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国网新疆公司沟通协调,千方百计确保现场施工作业不间断、质量安全有保障、外电引入高效率,提前实现双线自闭及电化开通,助力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为完成集团公司年度任务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袁旭东 集团公司巡察办巡察组组长

袁旭东,男,汉族,58岁,中共党员

集团公司巡察办巡察组组长

坚持把巡察作为最严肃的政治任务,把牢巡察政治定位不偏移,聚焦巡察政治责任不松懈,严把巡察政治标准不降格,突出巡察政治纪律不变通,树牢巡察政治导向不失矩。在巡察工作中,他坚持对标对表查问题,依规依矩查责任,落实落细查作风,带领巡察专员在大局下行动,锚定“四个落实”、锁定“三个聚焦”,把铁面巡察贯穿工作全过程,有效发挥了巡察的政治监督作用,帮助和指导被巡察单位正视问题、整改问题、改进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工作基础。

徐 俊 集团公司疾控所主任

(图中左二为徐俊)

徐 俊,男,汉族,59岁,中共党员

集团公司疾控所主任

程国伟 哈密供电段检修车间主任

程国伟,男,汉族,36岁,中共党员

哈密供电段检修车间主任

面对全段最大的车间、最繁重的接触网检修任务,他始终坚持 “工作必须严谨、遇事必须研判、质量必须保证”的工作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安全生产和设备检修上,短时间学习掌握接触网专业《安规》《检规》;紧盯卡控措施,他总结出安全作业“三道防线”和地线接挂“五步法”,全年200余个“天窗”他跟了196个,发现和防止了300余件安全隐患;他严格把控检修质量,全年检修822条公里的接触网设备达到优良。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违章行为;严格落实倒查机制,强化安全责任落实,确保车间全年人身安全零事故、设备检修零故障;疫情期间用好“六访谈”机制,帮助职工解决药品购买等实际困难120余件,确保了职工队伍稳定。

来源:融媒体中心

编辑:姚 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