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认为的中国讽刺小说的天花板,你应该看过吧_儒林外史_鲁迅_中国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拓者,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他诸如《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伤逝》等,也都是脍炙人口的小说名篇。

而不那么广为人知的是,鲁迅还是中国小说史研究的先驱之一。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以及《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对中国小说研究有开创、奠基之功。胡适也高度评价《中国小说史略》,称其“搜集甚勤,取裁甚精,断制也甚谨严”。

在“谨读君”此前的文章《鲁迅是如何评价“四大名著”的,他最赞赏哪一部小说?》中,我们曾介绍了上述两种文献对《西游记》《红楼梦》等“四大名著”的评价,提到鲁迅对“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最为赞赏,其次是《西游记》 。其实在“四大名著”之外,还有不少小说也是被鲁迅法眼看重的,比如《儒林外史》就是其中之一。

展开全文

鲁迅认为:“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他又说:“敬梓多所见闻,又工于表现,故凡有叙述,皆能在纸上见其声态;而写儒者之奇形怪状,为独多而独详。当时距明亡没有百年,明季底遗风,尚留存于士流中,八股而外,一无所知,也一无所事。敬梓身为士人,熟悉其中情形,故其暴露丑态,就能格外详细。其书虽是断片的叙述,没有线索,但其变化多而趣味浓,在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

简而言之就是,吴敬梓见多识广,文笔老到,《儒林外史》便是中国讽刺小说的“天花板”。而正是由于鲁迅、胡适等人的推崇,《儒林外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才开始得以确立。

实际上,鲁迅不仅阅读和研究《儒林外史》,还借鉴和发展了《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学者认为,鲁迅和吴敬梓都是“秉持公心”而讽世的,他们的小说都有“悲喜交融”的总体讽刺风格,并善于通过喜剧性情节撕破人物假面、勾画灵魂,运用各种对比揭露人物性格,善用含蓄的白描和漫画式夸张手法。

除了《红楼梦》《儒林外史》,还有一部小说也是鲁迅所激赏的,称之为令人耳目一新,不过纪晓岚却说那部小说存在两大缺点。那你猜到书名了吗?我们后文接着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