姘妇是什么意思?老人都70岁了,又没有退休金,非要娶老伴,家里不富裕,怎么办_鲁迅_天明_自己的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姘妇 鲁迅 天明 自己的

本文目录

  • 姘妇是什么意思
  • 老人都70岁了,又没有退休金,非要娶老伴,家里不富裕,怎么办
  • 鲁迅与许广平的感情如何
  • 中国最牛的悍匪有哪些

姘妇是什么意思

姘妇

pīnfù

〖mistress〗一个男子不与其结婚而经常与其同居的女子

老人都70岁了,又没有退休金,非要娶老伴,家里不富裕,怎么办

老人有老人的想法,年轻的不常在身边,有个伴说说话起码不会寂寞。还可以多活几年。

记得我姨妈刚去世半年,我姨爹就迫不及待地找了个女的回家。麻烦的是我姨爹大这女的三十多岁,还带了四个孩子,最小的才三岁。我姨爹没有工作,自然就没有退休金,只是做点小生意。刚开始时他几个儿女坚决反对,劝他要找找个年龄相近的。但打死他都要和这个女的。没办法随他吧。庆幸的是他几个儿女虽然心里不痛快,但对他特别孝顺。每个月都送钱送物,最后还给了他一张工资卡。说来以怪,他和这女的年龄相差这么大,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架。当然以子女送钱送物有很大的关系。现在那女的四个子女都长大工作结婚生子了。以很孝顺我姨爹。我真的很纳闷,这可能是命吧。

提主的这个问题我确得,不管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老人70岁了没有经济收入还要找个老伴,只要老人开心那就随他吧。无非是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其实老人一般用度都不大,他不找老伴你还不是要养他,只是多个人。负担以不会太重。所以,希望老人开开心心地多活几年,比什么都好。

鲁迅与许广平的感情如何

1.许广平崇拜老师,首先萌发了恋情。

1923年秋天,鲁迅应邀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学,尽管许广平经常坐在第一排,但鲁迅对这位女弟子并无深刻印象。可青春洋溢的许广平却对她的这位老师印象深刻。“突然,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来了,首先惹人注意的便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硬,笔挺的竖立著,真当得’怒发冲冠’的一个‘冲’字。”,许广平描述得细致入微了,笔触尽显赏识,鲁迅讲课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彰显了渊博学识。于是她后来都坐在了第一排,并且主动率真地提问。一来二往的,崇拜中萌发了爱恋的情愫,朦胧中滋生出超越师生之情的异样情感。

1925年3月,女师大发生了“驱杨运动”。热血女子许广平是这场学潮中的中坚,这个时候,她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鲁迅先生:现在执笔写信给你的,是一个受了你快要两年的教训,是每星期翘盼着希有的,每星期三十多点钟中一点钟小说史听讲的,是当你授课时,坐在头一排的坐位,每每忘形地直率地凭其相同的刚决的言语······”,这是内心表白,尽露爱慕之意。许广平是有勇气的,鲁迅是有才气的,这一封直言不讳的表达爱意的信,开启了鲁迅和许广平频繁的通信模式。

2.鲁迅先生认识许广平前,有过一次无性无爱的婚姻。许广平唤醒了先生沉睡的爱。

其实,1906年,鲁迅与朱安成亲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娶得的妻子朱安是一个没识多少字,满脑子封建三从四德,还裹着小脚的女人。这是他的母亲周老太太撮合的结果,1906年春,在日本留学的鲁迅被老太太以身患重疾为名骗了回来,到家后才知道,母亲要他与朱安结婚,孝顺的鲁迅自是无可奈何,只好满足母亲的愿望走了过场。他与朱安并没同床共枕,自己睡在书房,三天后,又东渡日本而去……

面对率真的学生表白,鲁迅慌乱中内心又重新燃起了曾经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之火,但冷静的他懂得:安分守己,伺母至孝的朱安在,是没办法给许广平名分的。因此,理智的先生不愿意耽误学生的青春。自此,是多次的拒绝,先生向学生耐心而详细地阐述了自己不能与她结合的理由,其中不乏天真:“为什么还要爱呢?”,“我自己明白各种缺点,生怕辱没了你。”。许广平反倒成了先生,开始诘问鲁迅:“先生,你会真的不懂得爱情吗?你真要为这旧世界牺牲掉全部的生命吗?”。面对勇敢的学生炽热、真诚的爱,鲁讯终于抛弃了“怕不配”,“生怕辱没了你”的想法。1925年10月,先生终于喊出:“我可以爱。”。

3.两地书信诉衷情。

1926年,鲁迅携许广平南下。鲁迅在厦门大学任职,许广平回了广州,结果不到半年,鲁迅就应中山大学之聘也来到广州。1927年10月,鲁迅与许广平一起回上海定居。二人分隔两地,书信不断。鲁迅在厦门教书时,信中告诉许广平:“听讲的学生中有女生五人,我决定目不斜视。”许广平暗笑爱人的幼稚,但心头荡漾着无比的甜蜜与幸福。鲁迅是认真的,几乎每天都去“”邮政代办所等信”,还丈量出这段路是八十步的距离。有时,为了表达爱意,经常在半夜里,翻越栅栏后将信投入的邮筒中。

许广平把亲手织的背心寄给鲁迅。他收到就穿在身上,还拍了一张照片,在信里说:“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需棉袍了。“。铁骨铮铮的鲁迅给了爱人昵称:“乖姑”、“小刺猬”、“小莲蓬”,尽现柔情,爱情使他年轻,书信中有无尽的爱意。“我现在只望乖姑要乖,保养自己,我也当平心和气,度过预定的时光,不使小刺猬忧虑。”。这在鲁迅后来将两人的信件整理出版的《两地书》中也可以看出。尽管生活琐事、烦事一大把,但言语之间,相爱之情溢于言表。两个人在特殊年代里患难与共、相濡以沫、肝胆相照,与对方一往情深。

4.此中甘苦两心知,爱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根本也无需回报。

1927年4月,因为营救学生失败,鲁迅辞掉了中山大学的职务,后同许广平一起回定居上海。鲁迅对同居顾虑重重,朝气蓬勃的许广平再次给了丈夫鼓励:“假使彼此间某一方面不满意,绝不需要争吵,也用不着法律解决,我自己是始终准备着独立谋生的”,掷地有声,爱是付出,不是给他增加负担!此后,许广平照顾鲁迅的衣食起居,对他无微不至。先生写作至深夜,冬季茶易凉。灵犀的她特意为先生缝制了一个保温的茶壶帽。

在许广平的悉心照顾下,先生的头发不再像以前那样凌乱了,衣服也干净整洁,不再有补丁了。他有令人哭笑不得的感叹:“现在换件衣服也不晓得向什么地方拿了。”,许广平还兼任秘书的角色,帮鲁迅整理文稿,做校对工作,查阅各种资料、典籍,编排和保管先生的文稿等。她在,就不让他为琐事操心,让鲁迅全力以赴投入创作中。致使:“后期十年的著作成绩,比较二十年前的著作生涯虽只占三分之一,而其成就,则以短短的十年而超过了20年。”。这其中自有许广平的贡献。

1929年,许广平临产时手术难产,鲁迅毫不犹豫地告诉医生“救大人”。母子平安后,许广平出院回到家中,发现丈夫把家中的家具全部清洗干净了。孩子的到来,为鲁迅注入了活力与生机。1934年,鲁迅在《芥子园画谱》上题了一首诗,来纪念两人相守的时光:“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弥漫之际,深情地对许广平说:“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先生是无私的,许广平是幸福的,她没跟错人。此情此景,对许广平是不思量,自难忘了。许广平是坚强人女子,先生撒手人寰后,她尽心尽力地抚养着周海婴,还收集、整理、出版了鲁迅先生的遗著,继续着她的老师加爱人~鲁迅生前未竟的事业。新中国成立后,许广平把鲁迅著作的出版权上交给了国家,还将鲁迅的书籍、手稿及其他遗物捐赠给了国家的有关部门。

中国最牛的悍匪有哪些

白宝山: “我不想在我母亲面前杀人,我做不到。”于是便放弃抵抗,束手就擒。

1996年3月12日,39岁的白宝山身上带着“释放证书”回到了北京。

入狱前,白宝山是石景山区第一电碳厂的一名装卸工。

在工厂期间,因为他不爱说话,几乎没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厂里民兵搞训练,白宝山参加过一次实弹射击,用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打靶,每人打三发子弹,他居然打了个优秀。

那次之后,白宝山千方百计向亲戚借到一支气枪,下了班就背着枪到附近的林子里去转悠,打鸟。

一年之后,他的枪法练得极准,15到20米内,枪响鸟落,弹无虚发。夜里他不睡觉,用气枪瞄着打老鼠,一枪能把跑着的小老鼠打死。

23岁时,白宝山结了婚。一年后,他得了一双儿女,龙凤胎。家庭生活的贫困,对白宝山的心灵产生了无法排除的负面影响。加上他的“蔫大胆”的性格,排斥外界的阴暗心理,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他开始了盗窃。

开始是小偷小摸,渐渐发展到偷人家院里的自行车,勾结邻居家的孩子,结伙入户行窃,潜入工厂盗窃生产原料和成品……他心中的黑暗领地扩大了,但他“顾家”的意识并没有泯灭。

1983年,他因盗窃了人家几件衣服,就被判了四年徒刑。

在服刑期间,被揭发出另一件事:他因喂鸽子,入院盗窃了人家一书包玉米,被人家发现,追出来,他用木棍打了对方头部一下——结果,他因抢劫罪被加判了有期徒刑十年。这件事他始终装在心里,成为其报复社会的理由之一。

然而,他的归来,也给家中带来了许多麻烦。

住房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北辛安的两间平房本来是他和妻子及一对双胞胎儿女共同生活的家。他被判刑后,妻子又跟他离婚,带着两个孩子改嫁他人。现在大弟、弟媳和他们的女儿住在这里。最初几日,白宝山住在了母亲家——北京模式口居民区的一处单元房。

白宝山打算做点小买卖,还打算学开车——但这都需要他先把户口落下来。于是他在大弟的陪同下来到派出所。

见到负责户籍工作的片警,白宝山呈上释放证和有关材料。

片警接过材料冷冷地说:“户口马上办可办不了,起码要等半年。”

白宝山口吃,一着急就更口吃,他结巴着顶撞了一句:“我有释放证,为……为什么还要再等半年?”

片警听着不舒服,慢悠悠地说:“你要是这样讲话,那就再等两年。”

白宝山受到深深的刺激,在此之后,他一遍遍地跑派出所,开证明,冲洗照片,填写表格。

但事情果然像片警所说的一样,被一次次地向后推延。白宝山的户口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在白宝山办理户口的一年半时间里,白宝山作案十余起,杀害15人,而他的户口批准日,恰好是白宝山最后一案,杀掉同伙的前一天。白宝山的户口办下来了,但距注销它的日子也已经不远了。

白宝山出狱时曾为自己设计了两条道路,现在他认为第一条道路已被堵死,他只有第二条路可走。他要抢劫武器,在他仇恨的意识里,抢到武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死那个片警。

再次步入社会的白宝山感到很无力和无奈。社会变化得太快,节奏也太快,他不知道怎么去赚钱。为了达到目的,他又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偷窃,抢劫。

这次他居然打起了警察的主意,因为他们手里有武器,这是白宝山最缺的。

1996年,北京的夜里经常能听到枪声,白宝山实在是有点嚣张,在干了三起案件后,他顺利地搞到了一把枪,便开始了自己的犯罪生涯。

白宝山作案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提前多次踩点,从最开始抢夺哨兵的56式半自动步枪开始,白宝山屡屡作案。他每次作案之前都会多次踩点,计算好时间确认没有问题后才会动手。

白宝山十分狡猾,公安机关在侦破案件的时候,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他在北京和河北抢走一把56式半自动步枪和一把81式自动步枪,华北的驻军和警察队伍都提高了警惕性,如果想再次犯罪,那么危险性是十分大的,于是白宝山选择了逃向自己曾经服刑的新疆地区,并找到了狱友关天明。

关天明也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几次试探后,白宝山就把自己的犯罪计划和盘托出。白宝山的多次犯罪行动他都参与其中,甚至是他比白宝山先动的手。

一个偶然的机会,白宝山发现边疆宾馆周边兑换外汇的生意非常红火,甚至出现了上百万现金的生意,这让白宝山非常眼红。

1997年8月,经过几次踩点后,白宝山和关天明制造了影响恶略的大案。

他们抢走了140多万现金,造成了群众伤亡,由于白天明的手枪卡壳,他事后躲了起来,跑到约定地点等待白宝山。作案以后他们没有带着钱逃跑,而是跑到水上游乐园躲了起来。

新疆的军警队伍也是反应迅速,案发仅仅20分钟,乌鲁木齐公安机关就封锁了全市各个出口。

如果白宝山携款潜逃,一定会被立即抓获。可他什么都没带,成功地通过了检查,回到了石河子地区,试图制造自己不在现场的假象。

白宝山和关天明不敢回去取钱和武器,关天明屡屡催促,这让白宝山产生了杀掉白天明的想法。

很多人认为是关天明遗留下来的枝条直接暴露了白宝山,其实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且是次要因素。即使没有关天明的纸条,公安机关也能抓住白宝山。

白宝山遗留在作案现场的提枪包和撬杠,很能说明问题。通过提枪包,警察队伍锁定了一高一矮两名罪犯,而是居住地就在十户滩附近。

通过撬杠的侦查,由于制作撬杠的老师傅认识关天明,直接暴露了关天明。而白宝山在关天明家里住了很长时间,肯定会引起怀疑。

其实通过这些线索,已经足够锁定白宝山。关天明留下的纸条,加快了侦破案件的步伐。

白宝山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作案还不到20天时间,警察队伍已经了解了一切。

1997年9月6日,刑警大队和派出所民警一行四人来到北辛安白宝山的住所。白宝山不在,他们又来到模式口白宝山母亲家,敲开了房门。

开门的正是白宝山,显然他毫无防备。片警说:“你的户口市局批下来了,是8月25日批的,你跟我们去趟派出所,把表格填一下。”

白宝山是个聪明人,一看来了四位警察,立刻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白宝山说:“好吧,你们等我穿件衣服。”

说着,他转身走过去,要拉柜门。枪就放在柜子的抽屉里,子弹顶着火。这个时候,白母推门走了进来,白宝山迅速放弃了反抗的念头。

他穿好衣服,对母亲说:“没什么事儿,我的户口批下来了,民警同志要我跟他们去办户口,完事就回来。”然后,他跟警察出去,上了车。

白宝山在自己的家中被擒获,白宝山碍于母亲在场,没有反抗,在他家中搜出了大量的现金和一把54式手枪。

后来,根据白宝山的交代,在徐水和乌鲁木齐前后找到了56式半自动步枪和81式自动步枪。

之后经过调查,确定几起恶劣的大案都是白宝山犯下的,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1998年4月,犯下众多大案的白宝山最终被执行枪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