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什么意思?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什么意思_惩前毖后_治病救人_周公

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什么意思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意思是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就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害人。
“惩前毖后”的意思:吸取以前的教训,谨防以后重犯。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吸取教训以后小心。
“治病救人”的意思:比喻针对某人的缺点错误进行分析、批评,帮助其改正。
示例:同志犯了错误,我们不应歧视,应当以治病救人的态度,给予帮助。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什么意思

一、惩前毖后

意思: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治病救人”连用。

出处:《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茾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例句: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包括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我们都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二、治病救人

意思:原义是指治疗疾病,挽救生命,现在多用来比喻有针对性地批评人的缺点错误,促使其改过。作谓语、宾语、定语;常与“惩前毖后”连用。

出 处:晋·葛洪《神仙传》:“沈羲;吴郡人;学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

例句:对犯有错误的同学,我们应采取治病救人的态度,帮助他们进步。

惩前毖后成语典故:

周武王登基不久就去世了,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龄小,由周公旦摄政,帮助处理国家大事。对于周公摄政,周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都非常不满。他们四处造谣中伤周公,说周公帮助成王处理国事是想找机会废除成王,篡夺王位。

周公是个谦谦君子,心胸开阔,为了辟谣,不惹是生非,就决定离开周朝都城,到别的地方隐居管叔和蔡叔看到周公离开了成王,便偷偷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企图夺取王位,废除成王自立。周成王得到消息,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可大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都想不出好的办法来,成王非常着急,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大臣见状,说:“这件事只有周公才有办法处理。”成王听后,立即派人把周公旦请回来。周公回来之后,成王立刻命令周公率领军队东征,讨伐管叔、蔡叔、武庚等人。经过长达三年的战争,周公旦终于平息了叛乱。

随后,周公又忠心耿耿地辅佐成王处理国家大事。一直等到成王成年之后,周公还政于成王,让他自己处理朝政。 就在成王正式接管政权这天,成王到宗庙典祭祖先。在祭祀仪式上,成王回顾过去的历史教训,并总结经验说:“我一定要从以前所受的惩戒中吸取教训,小心谨慎地办事,以免再遭祸害”。

成语惩前毖后的解释,同义词有哪些及造句

【惩前毖后解释】: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近义词:小惩大诫 反义词:重蹈覆辙 相似词:前后 前思后想 承前启后 前仰后合 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 前后左右 前因后果
一、刑罚的目的是惩前毖后,而非赶尽杀绝。
二、对犯错误的人,我们应该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
三、对醉驾采取“重典思维”,以惩前毖后,从法律层面得到了呼应。
四、做事时总要惩前毖后,才不会重蹈覆辙。
五、错误不可隐瞒,一定要加以分析批判,以便惩前毖后。
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挽救犯错误同志的一贯方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