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意李德生出任总政主任?你行,你上_总政_周公_的人

“各位首长,德生同志担任总政冶部主任,可能扛不起这副担子,他是个猛张飞,让他率领一个兵团打仗没问题,但是让他做思想工作,他可能就不擅长了。”

“他不行?你行?”最高层一句话,就把这位将军的话给堵了回去。

1971年,李德生出任我军总政冶处主任,讨论时,谢富治(开国上将)提出了反对意见。

谢富治和李德生两位将军可谓是老相识了,他们两都来自大别山区,常年在刘伯承麾下工作,在很长时间内还是上下级关系,谢富治是李德生的领导。

抗战时,谢富治和李德生将军都在129师工作,谢富治曾经担任过385旅的政W委,而李德生常年在385旅,可以说在抗战时期谢富治就是李德生的老上级。

解放战争时期,谢富治到了陈赓的4纵,陈谢两人组建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陈谢兵团,陈赓兵团作为由中央直辖的战略部队,级别很高。

在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中,陈谢大军是和刘邓大军,陈粟大军相提并论的,可见最高层对陈谢兵团的重视。

此时,李德生在王近山的六纵任旅长。两人同属于刘邓大军的序列,地位可谓一目了然。

时光荏苒,谢富治离开了陈赓和老伙计陈锡联再搭班子,陈锡联担任第三兵团司令员而谢富治担任政W委。

李德生则在第三兵团的12军担任师长——谢富治在解放战争后期是李德生首长的首长。

在漫长的战争年代里,李德生和谢富治既陌生又熟悉。

谢富治曾两度担任李德生的领导,但在战争年代,谢富治的级别要比李德生高不少,两人直接交流的机会并不多,谢富治对李德生而言就是难得一见的上级。

展开全文

让两人真正熟络起来的是1969年,黄永胜出任了军委办事组组长,在办事组的成员中,绝大多数都是当年林帅的爱将,只有李德生和谢富治是其他四大野战军的代表。

李德生和谢富治是一起打过仗,一起进过办事组,在不断的磨合中,互相有了一定的了解。

谢富治才对让李德生出任总政Z治部主任提出异议。

是因为在谢富治的印象中,李德生是一名猛将。在他的指挥下就没有攻不下的山头,但是让他去做政Z治工作,难度太大

首先李德生文化不高,这对于做政工工是致命伤。

其次在李德生的军事生涯里,他一直在前线发光发热,在政工工作上几乎是一张白纸。

第三,谢富治认为担任总政Z治部主任的人,必须是理论扎实的,而李德生虽然理论学习也抓的很紧,但文化水平限制了他把理论体系化输出的能力……

谢富治的看法乍听上来,好像很有說服力。但这都基于对李德生管中窥豹式的了解而作出的。也不是最深沉的理由。

作为我军的政Z治部主任首要条件是什么?是丰富的理论知识?不;是口若悬河的口才?

都不是,而是对国家,军队的事业的绝对忠诚!

纵观我军历任总政主任,哪一个不是全心全意,鞠躬尽瘁?

李德生也是这样的人。

李德生确实是一个猛将,抗战时期具有重大意义的马坊战斗就是李德生亲自指挥的,那一战,李德生亲自率领82名突击队员,冲进日军的马坊据点,在一片大刀翻飞之下,日寇的据点被拔除!

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赞誉其为“一场典型的歼灭战”。

在朝鲜战场上,更是李德生军事生涯最高光的时刻。

在艰苦卓绝的上甘岭战役,李德生坐镇武圣山,统一指挥12军与15军的将士,打了一场用钢铁般的意志对抗钢铁的战争,最终取得胜利,不得不让推崇火力制胜论的范弗里特在五圣山下吞下了战败的苦果。

但是如果你认为李德生只是一个猛将,那就错了,李德生也是一员智将。

李德生在安徽工作期间,很好的解决了芜湖的“五”斗事件,在那特殊年代稳住了安徽的局势。

当时安徽的“五”斗已经非常严重,甚至还出现了冲击军队的现象。

当时坐镇南京的许世友上将极为愤怒表示再有这种现象,直接开枪……

最后李德生靠一招大造舆论,一招单刀赴会,靠着浑身是胆,耐心的说服教育,做通了那些人的思想工作。

李德生在安徽的所作所为,成功的吸引了最高层的注意,发现这个少将很有水平。

所以最高层顶着很多人的质疑,把李德生安排在总政主任的位置上,事实证明,这决定确实非常英明,李德生的能力完全能够胜任。不仅如此,在913事件(林帅飞机的事)之后,李德生更是被最高层委以重任——出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承担起了保卫最高层的工作。

李德生重新整合了整个军区,帮助解决了许多老干部的问题。

比如梁兴初受到冲击,被下到了农场。梁老虎的妻子要去照顾梁兴初,特地找到了李德生,尽管梁兴初(四野)和李德生(二野)两位将军平时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但是李德生在听取了梁兴初妻子的陈述后,很快就帮他解决了问题。

周公想要解决吴克华的问题,遭到了阻挠,那些关押的人害怕担责任,当周公询问的时候,索性一问三不知。

周公要找一名开国将军,竟然百寻而不得!

周公找到了李德生,让他好好想想办法。

李德生和周公商量之后,认为造成现在吴克华下落不明的原因就是当年那些关押吴的人在失去了靠山之后,害怕……

所以李德生用他的绝招,大造舆论。很快就传出了李德生和周公决定再次提审吴克华的信息。等这个舆论得到充分发酵之后,总政便向炮兵发下通知,要求继续提审。

炮兵第一时间表示支持总政的工作,吴克华被安置在了炮兵招待所。

有了吴克华的下落之后,李德生和周公派人直奔炮兵招待所,见到了吴克华。

你知道这位共和国的炮兵司令这4年是怎么过的吗?他被安排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与世隔绝。

当周公和李德生主任寄予厚望的田维新,见到了这位当年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时,忙伸出的手,“吴司令终于见到你了!司令,我是奉周公和李主任的命令,来接你了,周公已经帮你安排了新的工作,现在你已经自由了。”

一番话说的吴克华老泪纵横,对于一个一生献给国家的人来说,没什么比恢复对他的信任更值得开心的事了。

李德生同志帮助周公找到吴克华,充分展现了李德生的政治智慧,以及通晓人心的能力,这正是最高层看中他的地方,所以当众批评了,提出不同意见的谢富治,从后世来看,最高层的眼光非常的独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