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现在的样子(我们的圆明园是谁烧的)_圆明园_园林_联军

本文目录

  • 我们的圆明园是谁烧的
  • 如果我们国家的圆明园没有被八国联军烧毁,完整的保存了下来,现在会怎么样
  • 重建圆明园有没有必要呢
  • 假如圆明园完整的保留到现在,是否会惊艳全世界
  • 中国为什么不重修圆明园
  • 圆明园被毁之前是什么样子
  • 你赞成重建圆明园吗为什么
  • 圆明园怎么只剩下“几块石头”了它到底遭遇了什么
  • 圆明园到底有多美,有没有照片为证

我们的圆明园是谁烧的

谢谢邀请。参与过抢破坏劫圆明园的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奥匈帝国这8个国家。同时这8个国家也都参与过放火焚烧,这个罪大恶极的行为。而其中的英国,那个标榜最绅士的国家,分别在1860年和1900年放火烧过两次,百年耻辱一定要牢记。

1860年,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抢劫,抢劫是法国人先开始的,放火是英国干的。 抢劫的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放火毁尸灭迹的是英国人。 英国人和法国人,联合一起杀害了圆明园,并把圆明园的精美物品进行了抢劫和破坏。

英国人怕罪行暴露,毁尸灭迹,又放火烧了圆明园。 后来清政府想把圆明园修起来,但修了一部分发现没钱了,毕竟圆明园太大了。于是也就放任不管了。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大发其财的事儿,传出去了。引起了世界上,其他6个强盗的贪欲。于是发生了1900年英法美日德意奥俄这8个强盗一起再次洗劫了圆明园,共计抢劫了150多万件文物,拿不走的被破坏掉的不计其数。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这八个强盗再次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这个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150多年修建起来的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万园之园,就因为满清政府的懦弱失败,被这8个强盗,流氓屡次打砸抢掠烧。

再后来的清政府和割据军阀以及那些无知的平民,就像食腐动物一样,将圆明园里面的石料,土壤全部挖走。

圆明园两次被烧,证明了一个千古不破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侵略。没有强大的国家,一切财富都守不住。

如果我们国家的圆明园没有被八国联军烧毁,完整的保存了下来,现在会怎么样

正好昨天去了圆明园,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现在到北京旅游,大概基本上就是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坛、鸟巢、十三陵等等。如果圆明园没有被焚毁,毫不夸张的说,那么它将取代颐和园的地位,和故宫并列,甚至超过故宫。
(眀字多一横,表示多看多听)

一般都认为故宫是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清朝统治者为什么历经150多年不断营建圆明园?那是因为圆明园实际上已经替代了紫禁城执政中心的地位。

紫禁城的环境相对闭塞,四面都是高大的宫墙,为了防火,种的树木也很少,一到夏天,就会变得炎热难当,这让东北入关的帝后们非常不适应。而北京西山群峰环绕,湖泊纵横,所以从清朝第二个皇帝康熙起,就开始在西山一带大规模修建园林,康熙就常年在畅春园办公,后来他把畅春园北面的一座园林赐给四子胤禛(雍正),并御书“圆明园”匾额,这就是圆明园的前身。

雍正即位后,把圆明园整修为“避喧听政”场所,最长一年在圆明园上朝361天,此后,后世的皇帝每逢春、夏、秋三季,基本都是在圆明园和避暑山庄之间理政。所以说圆明园作为清帝“夏宫”的存在,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清朝的统治中心。

圆明园当年有上百组大型景观,上千组宫殿,号称“万园之园”,其规模和华丽程度,都比紫禁城要辉煌的多。

这座皇家御苑究竟有多大呢?圆明园是圆明三园的统称,现在墙内面积5280亩,墙外被占压面积仍有1590亩,它的陆地面积比故宫多1万平方米,总面积相当于8.5个紫禁城,如果圆明园还在,故宫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最后,欢迎大家到圆明园游玩,参观。扫描公众号,了解更多的圆明园知识。

重建圆明园有没有必要呢

我认为有必要,我们活在放前,仰慕前辈,总该给后代留下点东西。把当前的残景照片刻成实物告戒人们这段历史,回复重建圆明园对先人也是一种告慰。给后人留下一种精神。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谢谢

假如圆明园完整的保留到现在,是否会惊艳全世界

圆明圆是清代大型皇家宫苑,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一个颐和园的面积),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共修建200多年,在建筑上融合了东西方艺术,被誉为“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它不仅汇聚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 同时移植了西方的园林建筑,集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宫殿金碧辉煌,不阁亭台玲珑剔透,有的象征街市,有的象征田园风光,有的仿照名胜古迹,有的仿照诗人画家诗情画意创造。圆明园是中国人民几代人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同时园内珍藏了各种各样的珍宝,极为罕见的典籍和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著名大文豪雨果在《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就写道:“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雨果称其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从总体而言,圆明园确实是一座非常出色的优秀园林,它集中国几千年优秀造林艺术之大成,把中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也刮目相看,圆明园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赢得了荣誉,曾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假如圆明园一直完好地保存到现在,必将惊艳世界。圆明园复原图

被毁坏之后的圆明园

中国为什么不重修圆明园

需要更正一点,圆明园其实已经“修复”了,但地点不是在北京,而是在浙江的横店。

2016年,历时四年之久横店圆明园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按照当时的噱头宣传来说,这就是圆明园的复制品。所以理论上来说,圆明园并不是没有重建,至少横店的这个据说就是复制品。

可为什么要“据说”,原因就在于,其一,它并不是真正的北京圆明园复制品,其二,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当年的圆明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它的全貌到底是如何?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研究明白。

为何说横店的圆明园并不是真正的圆明园的复制品?因为这个所谓的圆明园只是一种制造噱头的宣传,景区内只是部分借用了历史圆明园的原景,剩下的都是一些独立的创作,甚至根本就不是古装建筑和园林。例如什么激光灯光秀、冰雪乐园等等,清朝的圆明园还能有这个?

那又为何说我们至今不知道真实圆明园究竟长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尴尬,甚至很多人也存在一个误区:历史上的圆明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园林建筑,而是由众多园林和建筑所组合的一个统称。

简单的来说,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清朝皇帝一方面给自己修建休闲园林和建筑,同时为了赏赐皇子,也大兴土木修建了一些其他建筑。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再到后面几个皇帝的修补和增加,长达150多年的修建,故宫外形成了以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等150多处景点(一说148景)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皇家园林区域。

也就是说,圆明园也只不过是一个代称而已,它下辖了太多的皇家园林。

而当年所谓的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也并没有把所有的景点全部焚毁和破坏,他们只是破坏了其中的一大部分,因为这些区域并不是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而是分散在不同地点。英法联军可没功夫去查圆明园到底有多少个景点,然后再逐一焚毁和破坏。

所以1860年的火烧圆明园之后,圆明园仍然剩下了不少景点,这还没算被破坏的皇家园林也并没有完全被破坏。只不过从咸丰皇帝开始,随着对外战争的节节败北,对外赔款的逐次增加,清朝已经拿不出足够的银两来重修圆明园。因管理不善而被破坏、为修复一部分园林而且拆掉另一部分园林、为建造颐和园而大量从圆明园中取材,加之八国联军的再次破坏,以及民国时期的火劫、木劫、石劫等等,圆明园才最终变成现如今的这种破烂状态。

由于当年的景点实在太多,加上清朝资料记载上的匮乏,很多的皇家园林到底长什么样?我们根本不知道,连人家什么样子都不清楚,你还准备复制什么?

不知道圆明园的每一个景点到底是什么样子,所以没法复制;由于目前的北京土地贵如金,更没法划分土地去修建什么圆明园;更重要的一点,当年的圆明园只是皇家园林,那是一个老百姓根本进不去的地方,一个没有大众色彩和情感的区域,谁会赞成去修复这种东西?

或许保留圆明园的残骸再正确不过,因为这里才会产生最大的价值!

圆明园被毁之前是什么样子

 去游过圆明园的人,都会由衷地发一声赞叹:圆明园里有一种野味。我对圆明园的野味感触颇深。孩童时期,父亲领着我从五道口徒步去颐和园玩儿,过了清华大学西门不远,就会看到右侧稻田绿树后的一片汪洋,白晃晃的,神神秘秘地吸住我的视线。

父亲说,那里是圆明园。童年的我心中的圆明园就是一片无遮无拦的水面,只知它很大却不知到底有多大。圆明园头一次举办荷花节,我去了,给我强烈印象的,除了荷花,还有南墙内的芦苇荡。芦苇高高的,密密的,被河似的水道分割开来,凌乱地向河心倒伏,向西不远,便把河道遮没。

河面漂浮着杂草、枯树技,也漂浮着一条小船。河岸是绿柳,是高丘,荒野小岛似的。这画面让我想起西方油画家创作的风景画,荒僻幽静的美中有一种刻骨的苍凉。


1860年以前,北京的西北郊地区是名园汇集之地。东起今清华大学,西迄香山,皇家与私人园林多达八九十座,绵延20余里,亭台楼榭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在这众多园林中,尤以“五园三山”,即圆明三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万寿山、玉泉山、香山,规模最为宏大壮美,代表着中国皇家造园艺术的最高成就。


如果说圆明园的外围是块绝佳的风水宝地,那么圆明园内部的风水更是好得一塌糊涂。雍正二年(1724年),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雍正帝意气风发,打算扩建圆明园,于是把山东德平县知县张钟子等人找来勘查圆明园风水。

风水先生们检视了圆明园的山川地貌,最后激动地向皇帝报告说,整个园子的地势西北高而曲折婉转,逐级向东南平缓过渡,龙脉的动向和水流向在风水上属于上风上水的位置。

按照风水师的说法,圆明园内的山水皆以西北为首、东南为尾,九州四海俱包罗其中,在这里建造皇家园林最合适不过了。

雍正一心一意想当皇帝,为此吃了不少苦头,不知这么好的风水是否曾暗暗保佑过他?


圆明园四十景,是乾隆九年( 1744年)最终建成并御制成诗、绘画成图的。即: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州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山高水长、万方安和、

武陵春色、日天琳宇、濂溪乐处、多稼如云、水木明瑟、映水兰香、澹泊宁静、西峰秀色、鱼跃鸢飞、北远山村、四宜书屋、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镜鸣琴、澡身浴德、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洞天深处。鸿慈永祜、茹古涵今、汇芳书院、月地云居、方壶胜境、涵虚朗鉴、曲院风荷。其中至少有28处为雍正题额而定。这在《日下旧闻考》中均有记载。


 但这欢乐的深处却是悲怆。由清朝五代皇帝,历150余年建造经营的最宏伟、最秀美的大型皇家园林,继承了我国3000多年造园艺术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江南风景与园林精华。位居大型皇家园林之首的圆明园,有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最杰出代表之誉,也被称为万园之园。不幸的是,1860年、1900年两次遭受帝国主义的焚烧劫掳,已毁坏殆尽,现在只剩下遗址。好在,它的山林水系,一直比较完整地保存着,由此不仅可以知道当年鼎盛期圆明园的规模,而且山体水系中的江南风貌依稀尚存。


圆明园的御苑性质,决定了它的内容远比普通的皇家园林要复杂得多。除了景观建筑和山水花木之外,圆明园还承担着举行仪典、视事理政和日常生活的功能。 圆明园还设有专为皇子读书的场所“洞天别处”,告诫皇子们“愿为君子儒,不作逍遥游”,希望皇子们努力修身进德,有济天下的胸怀。圆明园设有多处书院、书屋、书楼,直接称书院的景区有汇芳书院、碧桐书院、四宜书屋,各景区中冠以书屋、书室之名的多达20余处。


最初的圆明园,水都引的是万泉河的水,雍正继帝位后扩建时也是。但到乾隆扩建时,万泉河的水已远远不够了,只好从昆明湖寻求新的水源。乾隆帝在兴建清漪园前大规模疏浚改造昆明湖,开挖昆明湖后湖,便与此有关。

我们现在能看到圆明园外经修整后的护城河,它就是把昆明湖水引流过来的一条通道。它有几条暗沟,与圆明三园的水是相通的。昆明湖水主要从圆明园的西南角藻园附近流入。

你赞成重建圆明园吗为什么

重建圆明园纯属脑子有病!圆明园是干什么用的?那是为皇帝和皇族服务的,与百姓有个屁关系。现在建个园子无非是想招揽游客,赚钱而已。没有一点实际意义!有这钱投资到教育上和高科技上,给国家多培养几个人才出来比啥都重要。明白吗?

圆明园怎么只剩下“几块石头”了它到底遭遇了什么

除了被八国联军抢劫焚烧,难道没遇到别的“劫难”吗?咱们来看看。

首先破坏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不是八国联军。

1860年10月7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开始抢劫圆明园。他们进行了2天的洗劫和破坏,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进圆明园,放火焚烧,一连烧了3天3夜。这次大火烧毁了大多数的建筑,但是因为圆明园的面积太大,还是有幸免于难的景点。

同治12年冬进行过一次勘查,发现还有13处景点没有受影响,比如圆明园的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藏舟坞,万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后来清廷曾经动工修复,但是因为花费太多,只修了一部分就停止了。


然后就是八国联军了。

1900年,圆明园再次遭到洗劫。这一次不仅有八国联军,还有八旗兵丁和土匪地痞,都参与了进来。

在这之后,北洋政府的官僚,一些军阀和奸商,开始有组织的损毁圆明园。园内还有大批的石雕和石材,都成了人们觊觎的对象。

京畿卫戍总司令王怀庆、巡阅使曹锟、步军统领聂宪藩、京师宪兵司令车庆云、公府秘书长王兰亨等都抢了不少东西。

比如直系军阀刘梦庚,他在1922年一个月内,就运走了长春园太湖石623大车、绮春园云片石104大车。

圆明园内的城砖和石材,也多次被公开买卖。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文物被转移到了其他地点,比如安佑宫华表、石麒麟、西洋楼线法桥和翻尾石鱼、梅石碑、莳花碑、文源阁碑被分别移至燕京大学和北京图书馆旧馆;兰亭碑和“青莲朵”等珍贵太湖石于1915年移往中山公园。

在日军占领期间,园内的一些遗址还被改造成了水田。

(圆明园复原图)


总之,圆明园是一个痛苦的记忆,是落后就要挨打的证明。

我们现在只看到很少的“残垣断壁”,是因为圆明园遭遇了不止一次破坏。历经劫难,才满目疮痍。

圆明园到底有多美,有没有照片为证

作为旅游领域创作者 很高兴分享我的观点 。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建筑最富丽多姿的大型皇家园林。由园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是清王朝倾全国物力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可见当时它有多美!然而,1860年和1900年遭到破坏。现在的圆明园很多东西早就毁了,已经找不见了。

我认为现在去圆明园,无非是看些断壁残垣,只是进行一点爱国主义教育罢了。

如果你特想去的话,只能去长春园那里看一看仅剩的一点遗址了,我建议夏天去比较好。

在长春园里还能看到很多的荷花,美丽的千瓣莲的并蒂莲,这种睡莲并蒂莲引来众多摄影爱好者来此地拍摄,是个休闲、避暑、摄影的好去处。

当然,圆明园毕竟曾有万园之园的美称,那些建筑虽都已不在了,但大致的布局还在,它总会让你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有不同意见的请留言,共同探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