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八国联军只有二万人,就敢深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是什么原因)_圆明园_联军_义和团

本文目录

  • 当时八国联军只有二万人,就敢深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是什么原因
  • 有人说清末龚自珍之子给八国联军带路去烧圆明园,对此你怎么看
  • 以现在科技水平,拍一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电影,能火吗
  •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北京人在干什么
  • 清朝军队打不过八国联军吗外国列强这么远打过来还怕他们吗难道火烧圆明园就这么简单
  • 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为什么
  •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万众一心力敌外来寇,下联怎么对

当时八国联军只有二万人,就敢深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是什么原因

谢谢邀请: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总结为,慈禧太后政治上的昏庸无知,策略上随心所欲,作战上的三心二意,指挥上不能统一,招募义和团更是最大的昏招,最重要一点,当时的清朝根本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做不到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百姓意识不到这是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只认为是洋人和清廷皇家在打仗,至于谁胜谁负并不重要,下面我从义和团先说起。

义和团兴起于鲁西地区,他们到处烧教堂,杀洋人,让西方列强甚为紧张,在洋人的压力下,清廷派袁世凯到山东任巡抚,在袁世凯的镇压下,义和团不得不从山东向直隶地区转移,而直隶总督裕禄却和袁世凯看法不一样,认为义和团可以利用,在他的纵容下,义和团运动逐渐进入了北京。

此时慈禧正准备废黜光绪皇帝,却遭到各国公使的强烈反对,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就看上了口号是“扶清灭洋”的义和团,经裕禄牵线,清廷认可了义和团组织,受到清政府鼓励的义和团不但四处焚烧教会,还见洋人就杀,于是各国领事紧急协调,由俄,英,美,日,德,意,法,奥八国迅速组织了2066名联军增援北京,保护使馆,教会,问题是义和团不但只杀洋人,为抢掠百姓的财产,也杀中国人,这连有的清军士兵也看不下去了,结果义和团和清军也发生了好多次冲突,冲突中清军都不是对手,清廷只好调来坚决反对义和团的武卫军来控制局势,同时又调甘军进京,而甘军里有不少义和团成员,这下事情更复杂了,大家看看,大清组织的是什么反洋部队?自己内部一团乱麻,不能团结一致,怎能奢望去打赢列强的军队?事实上在攻打东交民巷使馆区的义和团和清军有数十万人之众,而外国守军只有400人,而400守军硬是坚守了两个多月,直到八国联军前来增援,能守住的原因,一方面是有十几挺机枪封锁了道口,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前面义和团在进攻,后面清军在打义和团,清军进攻时,义和团又从中作乱,清军部队又各自为政,不能统一,有的部队想打,有的在观望,就跟游戏一样,慈禧老佛爷也没信心了,本来这场闹剧该早早结束了,可守旧派大臣载漪为坚定慈禧作战的决心,指使军机章京连文冲伪造了一份西方列强给清政府的外交照会,提出让慈禧交权给光绪,并由外国人掌握经济,军事大权,慈禧勃然大怒,这不是要老娘的命吗?于是下诏,向十一国宣战。

1900年7月上旬,列强的援军从大沽口源源不断地进入天津租界集结,人数达1.7万人,他们有统一的部署和指挥,联军迅速展开了反攻,而没有统一指挥的清军和义和团一触即溃,逃跑的无影无踪,只用了一天,联军就占领了天津,经短暂的休整,联军人数增加到1.8万,8月11日占领通州,两天后兵分三路攻打北京,此时的北京城还有10万余名清军和义和团民,但是己全无战意,第二天,英军首先攻打广渠门,其它联军也相继入城,经过3天巷战,八国联军就彻底控制了北京城,联军仅仅死伤400人,而5万义和团成员全军覆没,清军伤亡4000余人,剩下的不知所终,估计都逃到民间了,而东南各省清朝实有大量军队,一方面来不及调过来,另一方面他们在清廷向十一列强宣战后同列签有《东南互保条约》,列强和清廷的战争和他们似乎没有关系,大家看看,大清朝己经腐朽到了什么程度,已经不能号令全国了,难怪12年后就被民国取代了,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那是对皇室的惩罚,抢劫的也是皇家的收藏,现在对我们来说是国家的财产,当时是认为是皇家的私产,没人心痛,当时老百姓就是这样认为的。

在这犯了个大错误,火烧圆明园是1860年英法联军干的,谢谢网友提醒,我就不改了,以后一定引起重视。

谢谢阅读

有人说清末龚自珍之子给八国联军带路去烧圆明园,对此你怎么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647条回答。

这主要是为满清的无能找个借口,或者说找个背锅侠。

似乎圆明园被烧,不是满清无能,也不是洋鬼子过于凶悍,而是有汉奸作祟才会这样。

龚橙是龚自珍的长子,因科举考试失败,长期在上海居住就业。他会满文、蒙古文、汉语和英语,曾经担任威妥玛的秘书。

威妥玛担任江海关(上海海关)的税务司(海关首长),是个很有实权的官员。

在1857年期间,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威妥玛担任额尔金的中文秘书和翻译,也许龚橙就在他的身边帮忙。

所以,龚橙被易宗夔的《新世说》和李伯元的《南亭笔记》认为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向导。

然而,这种说法并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

况且龚自珍早在1839年就辞官回家了,距离烧圆明园差不多20年。

龚橙不可能很了解圆明园的内部构造,他根本没有机会进入这个皇帝的私人行宫。

而说龚橙带队去烧圆明园,其实很可笑。

圆明园在北京名气极大,皇帝常年在这里办公,而不是在紫禁城。可以说,只要是个北京人都会知道圆明园的位置,还需要龚橙带路?

况且,如果龚橙真的是带路党,英法联军众多军官都留下资料和回忆录之类,没有必要隐瞒。事实上,没有一个字记录龚橙,显然是野史而已。

以现在科技水平,拍一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电影,能火吗

不是能不能火,而是一定能火,并且成功把中国人民的火给拱起来了。

我们初中的时候都学过历史,当时的历史课本是从中国古代史讲起,充满魅力的中国历史深深地吸引了我,从人类的起源,到战国的铁马金戈,再到秦汉时中华民族统一的王朝的出现,灿烂的文明由此不断发展,经历了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成就了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果实。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天朝大国的美梦被一炮轰醒。

1983年一部名为《火烧圆明园》的香港电影跳进了人们的视野,我记得第一次观看是在小学时,老师在放暑假建议观看的。当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看着画面里皇帝和妃子们穷奢极尽地享受着宫廷生活,最后看见外国人冲进美丽的园林抢东西,看见外国的强盗们坐在了封建王朝象征着至高无上的龙椅上,看见了人们不断地呼喊。儿时第一次看时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大火,满眼都是大火,小小的十四寸彩电都拦不住的大火。等长大了,每看一遍,体会都会很加深一层,屈辱,惋惜,愤怒,更多的是无奈。

我不是影视的专业人士,但如果再拍一次,我希望可以是这样的:

  • 从惊叹到毁灭。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凭空创造一幅场景自然不在话下,但圆明园世称“万园之园”大小如现在的六千座足球场大小,场面宏大,工程量必定不小,还要参照史书资料记载的各种方位,建筑的艺术,场景规模,圆明园中还大量存在西方建筑风格的园林,可谓包含万千,制作难度可想而知。但如果制作出来必定震惊中外,哪怕是场景模拟也会载入影史。当中华民族用150年的智慧结晶的毁灭,更无法估量的的文化损失,让世人可能才会明白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

  • 一部影片的成功不只只是光靠场景的支撑。咸丰的帝王心里,由盛转衰,年轻的慈禧如何玩弄满朝文武,侵略者们如何的嚣张跋扈,可怜的民众遭受的痛苦。我们拥有那么多的优秀的编剧演员,相信他们的演绎会使影片更加深入人心。

  • 警醒。我们都不希望这仅仅是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也不是为了挑起人们的仇恨,希望用史实来警醒世人,1不希望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努力营造的家园再一次被践踏。任何的一场权力的争夺,无关种族,最后牺牲最大的依然是普通的民众。以史为鉴,强大国家,以我们的强大来震慑不断窥探的侵略者们,告诉他们我们不是101年前的中国了。

到时可以众筹,让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参与进来,让我们来一起创造,可以留给后代的经典。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北京人在干什么

圆明园不是英法联军烧的吗?

那时,御用的圆明园在北京郊外,北京人口不多,也不知道圆明园是个啥、有多珍贵,谁敢接近拿洋枪的臭胳肢窝,跑还来不及呢。千万别说老百姓不爱国。

清朝军队打不过八国联军吗外国列强这么远打过来还怕他们吗难道火烧圆明园就这么简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认为,洋人似乎是一下牛起来的,在入侵中国之前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其实,这是非常大的误解。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清军被洋人蹂躏70年。

而洋人的强悍,绝非1840年前后才开始的。

大家注意,以美国为例,独立战争是1775年到1783年,也就是鸦片战争差不多60年前。

英军和美军,都已经以全新方式作战,从陆地到海上,杀得一塌糊涂。

当时英军就已经用军舰对岸攻击,类似于后来打清军炮台一样,掩护步兵登陆作战了。

而独立战争期间,冷兵器肉搏,也就是拼刺刀,已经很少出现了。

这不是说双方不够勇敢,是火枪时代难以用到刺刀。

这次大战打了8年,双方伤亡总数接近10万。

其中英军也是越过大西洋,跨大洲作战,对于清朝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这是美国,欧洲更是这样。

在拿破仑时代,也就是1803年到1815年,整个欧洲几乎都卷入战火。

可以说,无论法军、俄军、英军,甚至普鲁士、奥匈帝国甚至西班牙军队,都已经是后火枪时代,开始侧重于火炮的使用,不单单是使用火枪了。

这些军队经历长达12年的大战,各方面都是自成体系的,早已超越了冷兵器时代。

甚至,这些大战的规模也远超过满清的战争。

拿破仑入侵俄国,法军就有60万,俄军全民皆兵先后使用90万。

可以说,世界军事发展已经天翻地覆,冷兵器为主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和列强这些军队对抗了。

满清的军事实力已经远远落后列强,但自己却并不知道,或者不在乎。

满清时期,乾隆所谓十全武功包括:1747至1749年的平定大小金川之战、1755年的平定准噶尔达瓦齐部之战、1755至1757年的平定准噶尔阿穆尔撒纳之战、1758年的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1762至1769年的清缅战争、1771至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1786至1788年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1788至1789年的安南之役、1790至1792年两次平定廓尔喀。

可以看到,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强敌,都是一些小怪。

即便如此,攻打缅甸、廓尔喀这些,其实只能算是个平手,并不能说就是胜利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哪个年代拿破仑进攻的不是俄国,而是满清。

满清恐怕会被打的节节败退,直接屈膝投降了。

到了八国联军时代,世界军事更是有着极大发展,而满清不进反退,当然被打的满地找牙了。

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为什么

本来不准备回答这个问题,但看了一些说一半留一半的答案后还是决定写写,既然是事关自己国家的问题,吐槽机就不瞎扯淡了,认认真真把这事儿扯明白点。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都霍霍过圆明园,区别只是英法联军放火了。

借口与实质——所谓的巴夏礼事件

其实大致了解点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的人都会知道,这个巴夏礼就是整场战争的核心,最初在广州就是他和叶名琛的矛盾造成两国冲突升级,英军一路攻击到天津,最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战争第一阶段告一段落。

战争的第二阶段,是英法美三国公使不遵守清朝在北塘登陆,由清军保护去北京换约的要求,指挥海军强行从大沽口登陆。不料清军已经加强了岸防,把他们彻底击退,且重伤英海军司令贺布。之后又是巴夏礼在议会鼓动扩大战争,这才有了战争的第三阶段。

1860年春英法联军卷土重来,占领了大沽口,进而又进驻天津。清朝上层战合不定,一边谈判一边集结军队,于是天津的官员干脆做鸟兽而散,把城市留给洋人了。这时候还是巴夏礼去通州与怡亲王载垣等人谈判。

最后由于巴夏礼坚持公使要带1000名士兵入京,谈判于9月17日彻底破裂,此人带着随员离开。一直到这个时候清朝对他没有任何留难,保持了基本的礼遇。下面的事情我引用的都是英文资料,我们可以看看所谓巴夏礼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9月18日,巴夏礼来到通州城外8公里处,他称此处应为英军的驻地,这是之前在天津谈判时确定的,而当时那里正是僧格林沁率兵集结的地点。我们稍微用脑子分析一下,清军再傻也不至于在敌人的营地里集结吧?那么巴夏礼去那里的性质是什么?是外交人员还是间谍行为?

继而巴夏礼又极其嚣张的抗议清军集结,在英文维基里清晰的显示他侮辱了中国贵族(八成是僧格林沁本人),随即遭到了报复性逮捕。注意!是报复性逮捕!事情到了这里已经很明显,如果这仗中国赢了,那么巴夏礼就是窥探军情加侮辱贵族而被逮捕加惩治,中国输了自然是绑架外交人员。英法联军的进攻从来不是因为巴夏礼被抓。

阿Q式扯淡——所谓的八里桥之战

与巴夏礼等39人(有士兵的)被捕同日,英法联军开始进攻张家湾,清军败退至八里桥。随后双方在八里桥展开了一场据说是史诗级的会战,一些到现在还不要脸的阿Q声称八旗铁骑虽败犹荣。

然而吐槽机实在看不出这场战役史诗在哪,也没看出来八旗铁骑哪里值得光荣。清军投入5万大军,在战损不足一成的时候崩溃,英法那边的资料显示歼灭了1200人,清朝的资料显示伤亡3000人。而洋人的战损倒是很清晰英军死2人,法军死3人。

这样的战损比搞得法国那个八里桥伯爵都颜面无光,一群英法联军士兵只能靠无限吹逼对手英勇的冲到了距离大炮30米的范围内来遮脸。仗打成这个操性我实在不晓得身为现代人有什么好吹逼的?这不叫虽败犹荣,这叫不要脸好吧?

贪婪与麻木——圆明园的大火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接近北京北郊,次日联军士兵就已经开始洗劫圆明园中的清漪园(万寿山)和静明园(玉泉山),而此时他们并不知道巴夏礼等人遭受虐待和杀害,那么这些人的抢劫行为是因为贪婪还是因为报复?

10月8日巴夏礼等人被释放,随后英法联军于13日攻入北京城,联军指挥额尔金以外交人员遭受凌虐杀害为名,下令焚烧圆明园。然而从他下令到开始放火足足过去5天时间,这5天里士兵们就是不停的往外搬东西。吐槽机想问问那些鼓吹烧的合理的人,这一切是因为贪婪还是报复?如果需要报复是不是最起码应该要求清朝交出凶手?

而另一些外文资料我们看来可能就脸面更加无光,英国军官罗伯特·麦吉的回忆录《我们如何到达北京》第202-216页显示,当联军洗劫的时候,很多驻京八旗士兵就在附近看着,“没对行为作出重大抵抗”。吐槽机想问问那些还在吹逼清末八旗战斗力的神人,职官6680人,兵120309人的驻京八旗战斗力在哪?除了深入骨髓的麻木,我看不到任何东西。


总结起来吧,1860年10月18日,中华民族的园林瑰宝圆明园遭遇浩劫,先被洗劫破坏,又被付之一炬,燃烧三天的大火焚烧掉的还有整个文明的尊严。其原因或许老生常谈,只是侵略者的贪婪和我们自己的麻木,如此而已。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万众一心力敌外来寇,下联怎么对


上联,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万众一心力敌外来寇。

下联,四海舰队巡航台湾岛,力挫台独狼子野心梦。

上联,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万众一心力敌外来寇。

下联,四亿同胞奋起保家国,齐心协力誓灭侵略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