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班超传的原文,急急急急!!!!!!!!!?越妇言与汉书中关于朱买臣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试加概括_汉书_史记_扶风

后汉书 班超传的原文,急急急急!!!!!!!!!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1],徐令彪之少子也[2]。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3],兄固被召诣校书郎[4],超与母随至洛阳[5]。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6],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7],以取封侯

【注释】
[1]扶风:汉郡名,辖区相当于今咸阳、兴平、扶风、乾县一带。平陵:扶风下属县名,故城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按:据《后汉书·班彪传》,超应为安陵(故城在今河南舞阳县北)人。[2]徐令:徐县县令。徐县,当时属临淮郡,在今安徽泗县西北部。彪:即班彪,班固和班超的父亲,史学家。性“沈重好古”,汉光武帝时举茂才,拜徐令。后以病免,遂专心史籍。《汉书》是从他开始编写的。[3]永平五年:62年。永平。东汉明帝年号(58—75)。[4]固:班固,字孟坚,博贯载籍,曾历时二十余年,著《汉书》一百二十卷(其中“八表”及《天文志》为班昭续作)。永元四年(92),因窦宪被控“图谋弑逆”案,牵连入狱,并死于狱中。诣(yì意):到。这里指赴任。校书郎:管理书籍的官。[5]洛阳:东汉首都。[6]为官佣书:受官府雇用钞写书籍。[7]傅介子:汉义渠人,年幼好学,曾弃笔而叹曰:“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遂从军。昭帝时奉命出使西域,因楼兰(即下文之“鄯善”)帮助匈奴反对汉朝,他“愿往刺之”,杀楼兰王而还,被封为义阳侯。张骞:西汉汉中人,曾应募出使月氏,经匈奴时被留居十余年,逃归后拜大中大夫,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封博望侯,是武帝时代首先打通西域的探险家。[8]久事笔研:以舞文弄墨为生。研,同“砚”。,安能久事笔研间乎[8]?”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越妇言与汉书中关于朱买臣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试加概括

简单说,《汉书》的《朱买臣传》是基本史料,侧重于朱买臣作为寒门子弟,孜孜不倦,终有所成的事迹,属于励志类的读物。有关旧妻崔氏的记录,是为了突出朱买臣有志青年的高大形象,类似《史记》、《战国策》里的苏秦遭遇。另外,《汉书》也记录了崔氏自愧而死,朱买臣出资代为收葬的情节,突出仁的一面。 《越妇言》则不然。作者罗隐是狂狷之士,怀才不遇而终其身,他拿这个故事旧戏新唱,做翻案文章,更确切地,是以崔氏作为自己的“代言人”,揭露唐末士子缺乏责任担当,知有己而不知有国的悲剧现实。 因此,两个故事侧重点不同,且前者为实,后者为虚,不具备可比性。

汉书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其是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儒客大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汉朝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

相关说明

《汉书》多用古字古义,文字艰深难懂,以至于班固同时代的人,竟必须为《汉书》作音义的注解方可读懂。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自东汉至南北朝期间,为《汉书》作注的大约就有近20家,而其中以注释音义居多。

关于《汉书》的注本,唐朝以前诸家所注都已失传。清朝的王先谦仿经疏体例注释旧史的代表作《汉书补注》,该书旁采诸家之说,经多年穷究,使疑难不解之处得以通晓,因而至今仍受国内外史学界推崇。这些注释,对于《汉书》中的字音、字义和史实等均有详细考证,为我们阅读《汉书》提供了便利,成为今天使用《汉书》的重要工具。

另外,近人杨树达的《汉书窥管》及《汉书补注补正》,都可以参考阅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汉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