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史学巨著《后汉书》的大才子范晔,为何结局悲惨?董卓之乱在《三国志》,《三国演义》,《后汉书》描述有什么不同_后汉书_汉书_匈奴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后汉书 后汉书 汉书 匈奴

本文目录

  • 写出史学巨著《后汉书》的大才子范晔,为何结局悲惨
  • 董卓之乱在《三国志》,《三国演义》,《后汉书》描述有什么不同
  •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可信度最高的史书,对吗
  • 《后汉书》为何把耿弇单独列传
  • 后汉书列女传一年来归到七年不返的翻译
  • 大家读《后汉书》是什么感觉
  • 汉书和后汉书的作者是谁

写出史学巨著《后汉书》的大才子范晔,为何结局悲惨

范晔结局的确悲惨,被押赴刑场斩首,其子范蔼、范遥、范叔委等皆被株连遭到杀戮。这一切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他谋反。

范晔身世

范晔出生于顺阳范氏这个士族家庭。其曾祖范汪,东晋安北将军,撰有《尚书大事》《范东阳方》等,进爵武兴县侯,传至范晔的伯父范弘之;祖父范宁,东晋临淮太守、豫章太守、经学大家,著有《春秋谷梁传集解》;父亲范泰,东晋中书侍郎,后得刘裕信任,屡被升迁,亦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范晔是庶出,地位不高。后来因其伯父无子,就被过继给范弘之,因而得袭爵位,封武兴县五等侯。

看来这家庭影响很重要,祖上历代都爱写书,范晔也酷爱读书。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任彭城王刘义康长史,后迁为秘书丞,因父丧离职。430年范晔任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的司马、兼新蔡太守。后随檀道济北伐,范晔升任尚书郎中。

看来一切都还顺利,但是问题很快就来了。公元432年冬,彭城王刘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下葬当晚,范晔兄弟竟然和一帮朋友喝酒,因此被刘义康降职为宣城太守。

范晔在贬职任上,整理后汉的史料,开始编撰《后汉书》。六年时间,书成。《后汉书》为文简明周详,叙事生动,遂取代了以前各家的后汉史。

范晔被人拉拢,图谋造反

南朝政治有一个特点:皇族觊觎皇位,自相残杀得特别厉害。

宋文帝猜忌彭城王刘义康,于是把他贬到豫章(治所在今南昌)郡任刺史。刘义康有心推翻刘义隆,自己当皇帝。有个叫孔熙先的,因其父受恩于刘义康,决心效力报恩。他根据图谶数术等判断,江州应该出天子,宋文帝一定骨肉相残死于非命。

孔熙先很快展开行动。

他的重点拉拢对象就是范晔。首先,因为范晔掌握禁军,这个位置很重要。其次,孔熙先判断范晔对朝廷心存不满,同时他贪财、好名,拉拢成功的可能性极高。

孔熙先托人介绍认识范晔之后,就采用故意赌输钱的方式,把钱输给范晔。范晔既爱财,也喜欢孔熙先的才华,由此,二人慢慢亲近起来。

孔熙先看时机适宜就开始游说范晔。

他首先盛赞刘义康的英明神武,深得百姓和上天的厚爱。只要我们顺应上天与百姓的心愿,在宫廷内外同时起事,就能成功把戴刘义康扶上帝位。这么大的事情,范晔当然不会立刻被说动,他表示震惊。

孔熙先早有预料,他接着从范晔自身安危开始入手。

他对比了历史上曹操信任毛玠、孙权信任张温的情况,就连这种信任都难保他们不被诛杀,这是因为他们太刚烈清正而不能被人长期容纳。而宋文帝对待他范晔,根本不比曹操、孙权宠信毛玠、张温更甚;而范晔的清正刚直的名声却远超过那两人,这种局面非常危险。因此,现在正是范晔为自己考虑、建功立业的时候,荣华富贵与美名,得之易如反掌。

(曹操与毛玠)

这孔熙先果然了得,既把范晔大大地夸奖了一番,又把他的危险描绘的迫在眉睫似的。范晔开始有点犹豫了。

孔熙先进一步抛出杀手锏。人最爱隐藏先天的缺陷与不足,最怕别人提起。孔熙先偏颇从范晔的名声和家世受辱开始说起。他说范晔家族代代清白有声望,但却不能和皇室联姻;而且皇帝对待范晔像对待猪狗一样,可惜范晔却不觉得,还想要为皇帝献身,简直糊涂到家。

果然,孔熙先成功地激怒了范晔。这番游说之后范晔默不作声,“反意乃决”。

范晔关键时刻掉链子

孔熙先和范晔接着拉拢联络了一批对朝廷不满的人。一个重要人物丹阳尹徐湛之的入伙,似乎能让谋反计划百分百成功了。因为丹阳尹的职位就相当于首都警备司令,而范晔控制宫内禁军,这样整个京城、整个皇宫的军队就都在谋反派的掌握中了。

他们计划在公元445年9月行动。因为那时宋文帝要举行宴会,送征北将军衡阳王刘义季、右将军南平王刘铄外出边镇就任。

宋文帝按照事先的安排到达武帐冈赴宴。范晔早已安排好侍卫许曜到时看他眼色行事。宴会进行中,许曜将佩刀微微拔出,并向范晔使眼色。但是,范晔此时竟然不敢抬起头来。不一会儿,宴席结束,宋文帝出来了。徐湛之一看吓坏了,转身就向文帝自首,将孔熙先范晔等人的阴谋和盘托出。

(刘义隆)

范晔等一干人等很快被全部抓获。范晔被抓后还抵赖不承认,直到宋文帝将范晔亲笔写的东西拿出来给他看时,他才承认。

事情审查到了当年十二月,最终范晔被押赴刑场斩首,时年四十八岁。其子范蔼、范遥、范叔委等皆被株连。

结语:纸上得来终觉浅,范晔缺乏决断力与行动力

按说范晔作为一个一等一的历史学家,其见识绝对不差。但为什么关键时刻掉链子呢?

这就体现出范晔缺乏决断力和行动力,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他却畏缩不前,失去行动力。

我们知道,读书可以增加人的见识与阅历,学到有用的经验,避免失败。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经过刻意练习的知识,变不成能力。关键时刻,人从自身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将被首先使用,也就是人的本能会占上风。

在关键时刻,范晔竟然吓得不敢抬头,完全忘了该执行谋划已久的事情。看来宋文帝的威严形成了足够强大的力场,把力场内的一切都顺化为有利于他的方向。

范晔给后人留的教训深刻。有识,还要有胆,才能让计划顺利变成现实。同时,团队要明白谁擅长谋划、谁擅长执行,否则,世人眼中的人才也会变成猪队友。

(完)

以上就是凌烟阁边看历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交流。谢谢!

董卓之乱在《三国志》,《三国演义》,《后汉书》描述有什么不同

第一、酸枣之盟

《三国演义》中的酸枣汁萌与《三国志》中的三长之盟完全不同。三国演义中的酸枣之盟袁绍为盟主各路诸侯成立联军,共讨董卓,期间发生了关羽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等等。之后董卓受形式所迫,不得已迁都至长安。《三国志》的记载完全不同,首先关羽没斩华雄,其次也没有三英战吕布,因为根本就没有讨董联军。酸枣之盟只是名义上反对董卓,实际上除了曹操和孙坚外,其他诸侯没有任何实际行动,也没有调动打军队,而是在互相攻击争夺地盘。刘关张哥仨根本没去虎牢关而是投奔了公孙瓒准备跟袁绍打仗,吕布也没去虎牢关,而是杀了丁原被董卓任命为贴身侍卫没有兵权,只有个中郎将的虚衔。而且酸枣之盟的真正盟主叫臧洪,并非袁绍。董卓是自发迁都长安,而不是被迫,所以《三国演义》中董卓之乱中的大部分事件都是罗贯中编的并不是史实。

第二、董卓其人

董卓的描写也不对,《三国演义》中将董卓描绘成了一方恶霸,战斗力极强,而且手下还有吕布这种超级武将,一人可以与天下联军对抗。《后汉书》将董卓记录成了魔鬼,有这样一段记载一段记载:有一次董卓去郿坞(董卓建的堡垒),在官员们给他送行的宴会上,他把投降的几百人,割舌砍断手脚挖眼,最后放在锅里煮,几百人被慢慢折磨致死。在场众官员无不惊骇,可以看到《后汉书》和《三国演义》对董卓人性的描写基本相当,估计罗贯中也是参考了《后汉书》中的内容描写董卓。但是董卓的实力没有这么强。再来看看《三国志》是怎么说的,在《三国志》中董卓虽然也是勇猛,身背两张弓,可边骑马边左右开弓,身手矫健。但是董卓在其他方面与其说是一名枭雄,不如说是一名贪官,董卓的位置完全是靠用钱买出来的,而且打黄金军的时候都能战败,想必当时武力并不是很强。虽说后来发迹起来,在西北少数民族中颇有威望,并拥有了李傕、郭汜等大将而且得到了并州铁骑,但是实力与袁绍等大诸侯相比,董卓也不算什么,十常侍之乱董卓奉何近之命进京,不过进京的不止是他一个,而是八路诸侯,最活跃的也不是董卓而是袁绍,只不过董卓比较命好就了汉少帝刘辩和汉献帝刘协,或者说瞎猫碰上死耗子叫他把这俩人给抓住了,这才有了后来专权的机会。后来董卓以勤王为名号召吕布杀了丁原,吕布杀了丁原后带着丁原的部队投靠了董卓,董卓的实力突然大涨,于是便把持了朝政,就有了后来的废长立幼,废掉刘辩立汉献帝刘协。即使如此的实力与其他诸侯相比,实力也并非很强,但是残暴程度与《三国演义》和《后汉书》基本相当。

第三、董卓之死

《三国演义》中王允巧施连环计,用一名美女貂蝉离间了董卓与吕布的父子关系,激怒吕布将董卓杀之。而《三国志》和《后汉书》中并没有貂蝉这个人,是王允联络了吕布,匡扶汉室清君侧将董卓除之。在这儿说一下吕布,后来董卓余部叛乱攻打长安,吕布逃跑的时候没去救自己的家眷,而是去救王允,而王允则誓与长安共存亡,交代了吕布一个任务:“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意思是说让吕布去搬救兵回长安勤王救皇上,所以吕布是不是如《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奸诈小人有待商榷。

综上所述,《三国志》、《后汉书》书中描写的董卓之乱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大相径庭,董卓并不是一个实力超强的诸侯,与袁绍、元术相比,尚有差距。董卓只是抓住了机会,一举夺得朝政。但是这个朝政天下诸侯并没放在眼里,时逢乱世,各地诸侯都在互相征战,没心思管董卓和这个小皇上,所以董卓说白了,只是挟持了个小皇上玩而已,对天下格局并没有实质性影响。并不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么严重。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可信度最高的史书,对吗

历史是有胜利的一方,也就是由后来的人所撰写的。当然任何一部史书,无不打上统治阶级的时代烙印。

有关历史所记载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职业史学家们穷其一生,从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古纸堆中抽丝剥茧,反复求证才有可能得出某个问题的真象。在没有考古和新发现的资料之前,人们对历史所记载的任何问题提出疑问,也只能是个人的疑测而异,不能也不允许代替主流意识形态文化。

针对题主所问的四部史书,也就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的可信度问题,那绝对是研究历史的大家们所关心的话题,类似我等寻常百姓,宁可信其有,没有资格信其无。

这四部史书至所以能够留传至今,说明了它们的史料、文学及对后世影响的价值。尤其是《史记》作为中国二十四史的开山之作,太史令司马迁利用个人的如椽之笔,为后人留下了中华民族从神话传说到西汉之初这一段的史诗。

《汉书》为班固所撰。班固班超兄弟二人,都是历史所记载的名人。《汉书》故名思意就是记载的西汉历史。而《后汉书》为范晔所写的东汉历史。再加上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汉文化、大汉民族的历史可以说至此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叙述。

历史所记载的人和事,并不排除作者的喜爱与厌恶有所夸大其词,有所着墨多与少。但不能由此而怀疑历史的真实性。

所以说,学习历史还是要遵循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方法,允许读者怀疑,但必须提出根据。没有根据的怀疑,只能是妄加猜想,或者说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2020/06/28)

《后汉书》为何把耿弇单独列传

耿弇(弇音演),字伯昭,祖籍巨鹿,其父耿况本在王莽朝廷担任上谷郡太守,耿弇家学渊源,从小文武双全,明经有权谋,年纪轻轻二十一岁,就精通《诗》、《礼》,善于骑射,喜好将帅之事。正是他的到来,才使得流落河北的刘秀因祸得福,获得了一支天下无双的幽州突骑,终在河北打开了一片新局面。从这位耿弇在历史上的表现来看,真可说是一个韩信与霍去病的集合体,他作风剽疾,有气敢任,奇谋精妙,弓马无双,其决策河北,定计南阳,收集燕卒,克拔齐疆,其数年征战之间,共平郡四十六,拔城三百,未尝一挫,他的一生,无疑是光辉的一生,进取的一生,有志者事竟成的一生。古之名将,不过如此。

更夸张的是,耿弇这些伟大战绩,都是在他25岁之前就达成了。

兵法有言:“若夫能柔能刚,能翕能张,能英而有勇,能雄而有谋,圆而能转,环而无端,智周乎万物,而道济於天下!此曰通才。可以为大将军矣。””少年名将耿弇,武勇多谋、运策无穷,可称东汉开国第一名将。

此外,耿氏之子孙,在东汉一朝也世代为将。

首先,其弟耿舒曾率兵攻取代郡,转而又击退五校流民军二十余万人,并平定彭宠之乱,斩杀匈奴二王,封牟平侯。另有弟耿广、耿举,耿国都是东汉将领,官至中郎将。其中耿广又生了个很牛的儿子,耿恭。

耿恭一生最大的伟业,就是坚守西域。东西汉之交,天下大乱,西域也脱离了中国的控制,投入匈奴的怀抱。于是东汉朝廷派遣军队重新控制西域,并命校尉耿恭率数百兵马屯驻于此,不料匈奴大军又卷土重来,耿恭乃以单兵固守西域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而。匈奴单于妻以公主、封以王爵而誓死不降;前后竟坚持数载,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最终仅剩十三将士归玉门,其节义震撼古今,振聋发聩,唤醒天下,大声宣布了大汉民族之不可战胜,因而彻底击垮了北匈奴的战斗精神。

你想想,单于亲率数万兵马,竟奈何不了耿恭数百兵马,还让耿恭等十三人全身而退。这对于匈奴的民族自信心,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这个称霸亚洲数百年的强悍民族,从此也就对对前途丧失了希望,最终绝望西迁,去搞欧洲人去了。

此后班超能以三十六人坚守在西域经营数十年,最终全定诸国,缔造丝绸之路;可以说靠的就是耿恭精神的感召,靠的就是耿恭精神对诸国的震撼。

耿恭坚守西域期间,粮尽援绝,匈奴派人劝降,愿妻以公主、封以王爵;如此厚利,却被耿恭断然拒绝,并一刀砍了匈奴特使,在就在这城楼上表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给匈奴人看,据说当场就吓哭了很多匈奴人。

千载之后,北宋名将岳飞因仰慕耿恭,乃因其典而作下千古词句《满江红》!

另外还有耿弇弟弟耿国的两个儿子耿秉和耿夔也为大汉王朝立下了大功。通晓汉朝历史的人都听说过一句话:“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说的是汉朝与匈奴三百年战争中两次最伟大的记功事件。其中封狼居胥的是霍去病,而勒石燕然的是窦宪。但事实上,窦宪只是搞搞宣传和后勤,真正的硬仗是耿秉和耿夔打的,正是他们,一起让称霸亚洲数百年的匈奴,走向终结。

这一战,窦宪与耿秉各率兵四千出塞,而遣耿家将中的后起之秀耿夔、耿谭(耿秉之弟)与北匈奴单于战于稽落山,大胜之,并一路追亡逐北, 直打到私渠比鞮海(今蒙古乌布苏诺尔湖),大获全胜,前后共斩首名王以下一万三千级,缴获马、牛、羊、橐驼等牲畜百余万头。北匈奴八十一部总计二十余万人向汉朝投降。两年后,左校尉耿夔又率轻骑八百,出居延塞五千里(打破中国本土军队远征记录),至金微山将北单于残部团团围住,一场大战,斩捕其母阏氏、名王以下五千余级,并缴获其所有珍宝财畜,只北单于与少数部众逃脱,不知所终,据说是一路跑到欧洲去了?

至此,汉朝与匈奴三百年马拉松般的战役宣告终结,北匈奴灭国。

但耿家将的辉煌并没有就此完结。

耿恭的儿子耿溥,后任京兆虎牙都尉。汉殇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在丁奚城讨伐叛羌时阵亡。耿溥的儿子耿晔,在顺帝时任乌桓校尉,曾率部大破鲜卑十万大军,威震塞北。耿氏满门忠烈,代代相传,相比于北宋杨家将如何?相比于西汉李广一家又如何?

此外,还有些功名不显的耿家忠烈也令人钦佩。如耿弇之子耿忠,生下来就是万户侯,但也毅然从军,而以骑都尉击匈奴于天山,有功。又如耿秉的曾孙耿纪,虽为曹操信臣,却始终忠于大汉,乃起义兵而诛曹操,兵败被杀, 夷三族。

据不完全统计,历数东汉两百年,耿家总共培养出了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这样一个超级名将世家,绝对算是中国第一名将家族。范晔说三代为将,道家所忌,名将世家到后来一般都没好下场;然而耿家N代名将,却世世代代功勋卓著而善始善终。因为他们以暴制暴、以杀止杀,却从不妄戮一人,这才是保家卫国的正义力量!

所以说,《后汉书》的《耿弇列传》其实并非耿弇一人之传,而是整个东汉耿家将的合传。这样还不够让范晔单独写一篇么。要我看一篇都少了,就算给耿恭耿秉也都单独列传都不为过。

后汉书列女传一年来归到七年不返的翻译

译文: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坐着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思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

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要放弃成功,迟延荒废时光。

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你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

原文: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出处:《后汉书·列女传》——西汉·刘向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后汉书》是范晔私人著述,又尚未彻底完稿,因此在他的生前,看到这部书的人很少,影响不大。范晔在临刑前,仍然坚持自己的无神论主张,对那些相信佛教并对他投石下井的同僚进行了不妥协的抗争。他说:“天下决无佛鬼。若有灵,自当相报。”

狱中,范晔写了一篇《与诸甥侄书》,总结了他对文学、史学、音乐、书法的研究心得。在即将告别人世之际,他希望将来能有个知音,理解《后汉书》的价值。他对花费毕生心血写成的史学著作十分自负,认为它们“精意深旨”,是从古至今没有过的“体大而思精”的作品。

其中诸序与论赞,更是“天下之奇作”,和班固的《汉书》相比,毫无愧感。他说,世人多贵古贱今,所以他才“称情狂言”,以期引起人们对《后汉书》的重视。范晔的自夸虽然有些过分,但他的著作也确实有超人之处。

大家读《后汉书》是什么感觉

《后汉书》,是一部很值得一读的东汉断代史。

唐之前,盛行《三史》的说法,上至朝廷,下至民间文人,都推崇《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唐之后,《三国志》被加了进来,简称《四史》。

所以被推崇,不外是因为以上史籍,记载了宝贵的史料,且文笔精美,寓意深远。

所谓“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具体的读书心得,是不可以越俎代庖的。

所以,就来说些《后汉书》的基础性背景素材,或可引起朋友们对阅读此书的兴趣。

《后汉书》,共120卷,含《纪》10卷、《传》80卷、《志》30卷。

《纪》《传》,为南朝宋范晔著。《志》,为晋司马彪撰。后人亦称司马彪所著为《续汉书》。

范晔,颇有些“传奇”的味道。

其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人,生于晋安帝隆安二年(公元398年)。爷爷是晋豫章太守范甯。父为宋侍中范泰。

《宋书》载,范晔“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

他是庶子,“少好学,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后过继给了堂伯范弘之,因而袭“武兴县五等侯”。

成年后,范晔曾任彭城王刘义康的参军,几次升迁,官至尚书吏部郎。

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其因在彭城太妃即薨未藏之时宴饮为乐,触怒刘义康,贬为宣城太守。

此时,范晔开始撰写《后汉书》。

一种说法,是他类于司马迁发奋著史。另一种说法,是范晔根本不把贬谪当回事。

大概后一种说法更切近他的性格。

《宋书‬》载,范晔琵琶弹得相当好,且常作新曲。晋文帝慕其名,很想听他弹奏,可范晔偏偏“装聋作哑”就是不理会。一次文帝筵宴众臣众臣,对范晔说:“我想唱歌,你为我弹琵琶伴奏吧!”范晔不得不从命。而文帝歌声一停,他也就不再弹了。

或许,如此“性格孤傲”,才能写出不为他人观点,尤其是权贵所左右的史籍吧。

范晔毕竟还是有些才能,后来又几次升迁,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范晔被告发与孔熙先等密谋拥立刘义康,遂以谋反罪被处死刑。时年47岁。

其实,在范晔之前,已有多家东汉史作。

《东观汉记》,为官史性质。私人著录的,有三国吴谢承的《后汉书》;晋薛莹的《后汉纪》;晋司马彪的《续汉书》,晋华峤的《后汉书》;晋谢沈的《后汉书》;晋张莹的《后汉南记》;晋袁山松的《后汉书》等等。

范晔广览诸书,博采众长,撷英取华,自定体例,删繁补略,订讹考异,推陈出新,写出了自己的《后汉书》。

当然,他所吸取最多的,是《东观汉记》。

然而无论如何,范晔此书,“高”出之前诸书不是一星半点儿。

所以,此《后汉书》一举取代了各种前书,被后人看作是“正史”了。

范晔对《后汉书》的“写作计划”是——《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合为百卷,与《汉书》相应。但《十志》尚未写成,范晔便被杀了。

虽然范晔“看齐”《汉书》,但实际上并非没有“创新”。

比如,《后汉书》之《纪》《传》的编次,与《汉书》便有不同。《纪》之末篇为《皇后纪》,近于《汉书·外戚传》但大有新意。《传》,较之于《汉书》,新立了7篇“类传”,即《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也始开史籍撰著蹊径。

还要说的是,现在《后汉书》中的《律历》《礼仪》《祭祀》《天文》《五行》《郡国》《百官》《舆服》等《八志》,是后人从司马彪《续汉书》中取出来补进来的。

这《八志》不能不说亦相当精彩。比如《舆服》,记录了中国最早的官服舆制。

可惜的是,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没有非常重要的《食货志》,只能靠后来的《晋书》聊补一二了。

范晔被杀,来不及如司马迁一样写一篇《太史公自序》和班固《汉书》的《叙传》,为《后汉书》写一篇自序。

这是一大遗憾。

中华书局注释本中,收入了范晔在狱中写给甥侄们的一封信。信中,详述了他的治学态度及对未完成的《后汉书》之想法。

后世,对《后汉书》注释多多。

现在学者们,大都认为1965年的中华书局本,是相当精彩的一个注释版本。

汉书和后汉书的作者是谁

汉书

作 者:班固(主要作者)、班昭、马续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

后汉书

作 者:范晔等

《后汉书》,“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例如,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