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清宣宗旻宁,清军入关以后第六位皇帝】_道光_嘉庆_宣宗

道光帝简介

清宣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满族,爱新觉罗氏,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

清军入关以后第六位皇帝。

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年号道光,故称道光帝

嘉庆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

在位30年,终年69岁。

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慕陵,传位第四子奕詝。

旻宁在位期间清朝日益衰弱,他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他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资质不高,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清王朝在旻宁的统治时期进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十年旻宁苟安姑息,得过且过,没有任何学习西方,振兴王朝的措施。

生平

自幼好学、聪敏。

嘉庆十八年(1813年)封为智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清仁宗驾崩。

旻宁继位,是为清宣宗。

他即位时,正值清王朝日趋衰落,吏治腐败,武备废弛,内外交困。

鸦片贸易甚为严重,不仅损害吸食者的健康,而且造成白银外流,引起银贵钱贱,直接破坏社会生产。

官吏和士兵也吸食鸦片,不理政事,不习武功。

因此,一些开明官僚强烈要求禁烟。

清宣宗为挽救国家财政危机,也主张禁烟,多次下诏禁止鸦片进口,禁止自种自制。

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

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缉拿烟贩,整顿海防,颇见成效。

但英国不肯放弃鸦片贸易,遂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

但清宣宗战守无策,幻想弭兵息事,将林则徐革职,改派琦善与英国议和。

琦善擅自与英国签订《穿鼻草约》,答应割让中国香港给英国并赔款600万元及恢复广州为通商口岸。

《穿鼻草约》签订后,清宣宗又认为割地赔款有损尊严,又决定对英宣战,派宗室奕山与英军作战。

奕山战败后,又与英国订立《广州和约》,其中规定清军退出广州,向英军缴纳600万元“赎城费”。

之后,道光帝又派皇侄奕经驰往浙江,结果惨败。

清宣宗鉴于两次出师失败,转而一味求和。

道光二十二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随后又与美、法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清宣宗在位期间,也曾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复书院,查保甲,但收效不大。

国内不断爆发起义。

道光十一年(1831年),湖南、广西、广东的瑶民发动起义,还有山西先天教,北方白莲教和东南各省的天地会,也发动频繁的武装反抗。

清朝逐渐衰落。

评价

《清史稿》:宣宗恭俭之德,宽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

远人贸易,构衅兴戎。

其视前代戎狄之患,盖不侔矣。

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遂遗宵旰之忧。

所谓有君而无臣,能将顺而不能匡救。

国步之濒,肇端于此。

呜呼,悕矣!

《清实录》:尧曰成功,舜曰成功,禹曰成功,下此商曰成汤,周曰成周,惟我宣宗成皇帝克集大成。

微特汉之本始,唐之大中、明之宣德,不足以媲媺万一。

即车攻吉日,作为诗歌,号曰中兴。

嘉庆帝:忠孝兼备,岂容稍靳恩施。

萧一山:嘉庆以后,武力不竞,纪纲败坏,教徒纷起,民不聊生。

但仁宗之淳厚,宣宗之节俭,均有可称。

费正清:他(旻宁)看来是一位谨慎小心的,甚至是胆小的统治者,宁可与几个心腹顾问进行密议,而不愿接受实际的批评或警告。

冯尔康:旻宁是遵循皇家家法的……清朝的“勤政爱民”家法,确是代代相传。

这是将皇帝对国家臣民的责任心具体化了,应有可以称道的内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