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赫舍里皇后能够得到康熙皇帝一生的爱?康熙对赫舍里的爱有多深_康熙_里氏_索尼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赫舍里 康熙 里氏 索尼

本文目录

  • 为何赫舍里皇后能够得到康熙皇帝一生的爱
  • 康熙对赫舍里的爱有多深
  • 赫舍里氏并非嫡出,为何还能做康熙的皇后
  • 赫舍里氏为何会嫁给康熙
  • 清朝后妃众多,后宫三千佳丽,为何康熙会喜欢赫舍里氏
  • 如何评价《康熙王朝》中的赫舍里·索尼他的一生对清朝初期起着怎样的作用

为何赫舍里皇后能够得到康熙皇帝一生的爱

康熙一生册封过3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在这3位皇后中,要问哪位皇后最得康熙宠爱,那一定是赫舍里氏,为什么这样说呢?

(康熙剧照)

顺治帝去世的时候,康熙才8岁。由于他不具备处理政务的能力,所以顺治帝在去世前,为他指定了四位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

然而这四位大臣并不能很好的互相牵制,比如索尼,虽居四大臣之首,但他年老体弱,对政事基本上不闻不问。

苏克萨哈以前本是多尔衮的心腹,后来顺治要惩治多尔衮时,他立刻揭发检举。虽然得到了顺治的器重,但满清大臣对他的人品颇为鄙薄。

遏必隆生性懦弱,是个骑墙派,谁势力大就依附谁。

在这种情况下,鳌拜很快就把持了朝政,一切军政事务都由他说了算。

这种局面让孝庄太后非常不安,而她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康熙早些结婚。毕竟结婚就意味着成人,既然成人那就有亲政的能力了。

那么,选谁做大清国的皇后呢?

经过孝庄太后的精心挑选,康熙在12岁这一年,同时迎娶了两位女子入宫,一个是11岁的赫舍里氏,另一个是12岁的钮祜禄氏。

孝庄选这两位女子也是经过考虑的。

赫舍里氏是四大辅臣之首索尼的孙女,钮祜禄氏是遏必隆的女儿。其中遏必隆又是个骑墙派,见鳌拜势大,便依附于他。因此,孝庄太后认为,想要牵制鳌拜,遏必隆的女儿不能做皇后,唯有让赫舍里氏做皇后,

以此来拉拢四朝老臣索尼,利用他的影响力,从鳌拜手中夺回政权。

所以,赫舍里氏就被指定为康熙的皇后。

(赫舍里氏剧照)

至于鳌拜的女儿,那就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这样的结局,让鳌拜很不满意。所以他极力反对,并称赫舍里氏是“满洲下人之女”,不可立为皇后,并对索尼的家世多有诟病。

遏必隆一向是鳌拜的应声虫,所以他也跟着一唱一和,表示不赞同选赫舍里氏为皇后。

重重压力下,康熙在孝庄太后的帮助下,硬是顶住压力,最终迎娶了赫舍里皇后,而钮祜禄氏则被立为妃。

这样一来,索尼便和康熙一条心,对他亲政大力支持。而遏必隆也因为女儿嫁入皇宫,行事说话也收敛了不少。至于苏克哈萨则与鳌拜历来不和,这样一来,四大辅臣的关系已经成功的被分解掉了。

索尼一家对康熙极为支持,索尼利用他在朝廷中的声望,提出应该还政于康熙,并得到了大臣们的拥护。在和鳌拜的权利争斗中,索尼的儿子索额图更是在擒拿鳌拜一事上,立有大功。

不过,赫舍里氏得康熙宠爱,虽然有娘家人很得力,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她的确是康熙的贤内助。

赫舍里氏和康熙是少年夫妻,康熙经历难关时,她都陪在身边。除此外,她还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并对孝庄太后孝顺有加。因此,不光后宫上下对她多有敬重,就连孝庄太后也认为她贤淑有德,非常疼爱她。

家和万事兴,这对皇帝而言,也是有道理的。

康熙亲政后,不需要分心于后宫事务,又有孝庄在政务上给予指导。所以,尽管他在位时,亦是多事之秋,先有三藩之乱,再有沙俄入侵和准噶尔叛乱等,但康熙凭借大气概,和高明的政治手段,最终化险为夷。

康熙明白,他之所以能做出这番成绩,离不开赫舍里氏的支持,所以他对赫舍里氏非常宠爱。

(鳌拜剧照)

康熙八年,赫舍里氏诞下了嫡长子承祜。

这一年,康熙正好扳倒鳌拜,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亲政。

承祜的到来,让康熙非常高兴,对这个皇子寄予了很大的厚望。

然而承祜无福,活到3岁便夭折了。

承祜去世后,赫舍里氏因丧子之痛一病不起。

康熙在外正陪孝庄太后疗养,得闻消息,在征得孝庄太后的同意后,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并直奔坤宁宫。对于病榻上的赫舍里氏,他不光亲自照料,还多有劝解,直到赫舍里氏身体好转,他才长舒一口气。

康熙十三年,赫舍里氏果然又怀上了身孕。

赫舍里氏临盆之前,宫中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小皇子出世。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次赫舍里氏虽然诞下了小皇子胤礽,却因难产,丢了性命。

才喜得贵子的康熙,就经历失去爱妻的痛苦,这让他悲苦不已。毕竟赫舍里氏和他情同手足,风雨相伴近10年。

对赫舍里氏的葬礼,康熙也极重视。

他先是停灵于乾清宫,随后将赫舍里氏的梓宫放在紫禁城西,而他每天下朝后都要前往致祭。

到赫舍里氏的梓宫被送进巩华城后,仅半年内,康熙就出入巩华城34次,次年又去了24次。此后,虽然立了新皇后,但康熙还是经常到贡华城去凭吊赫舍里氏。

除此外,康熙亲自为赫舍里氏写了皇后册文。而他后来册封的两位皇后去世,康熙都没有为她们草拟皇后册文。

另外,康熙对赫舍里氏留给他的皇子胤礽更是亲自养护,并在胤礽一岁时,便将他立为皇太子,这也是整个清王朝唯一的明立太子。

由此可见,赫舍里氏在康熙心中,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参考史料:《清史稿》)

康熙对赫舍里的爱有多深

赫舍里皇后是康熙皇帝的原配皇后,生下两个儿子嫡长子不幸早年夭折在生育嫡次子胤礽时因难产去世,年仅21岁。皇后去世后眼睛无论如何都合不上有种死不瞑目的感觉,康熙皇帝答应立她的儿子胤礽为太子时才合上眼睛。患难见真情,赫舍里皇后嫁给康熙的时候鳌拜居功自傲目无皇帝违法乱纪欺占农田,皇帝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幸亏有皇后的排忧解难善解人意缓解压力最后巩固了皇权。对胤礽这个儿子康熙皇帝也绝不辜负皇后开创先例两岁的时候就立为皇太子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请来最好的儒学大师教育,儿大不由娘长大之后太子就想着抢班夺权盼望皇帝早点去世,康熙皇帝念及赫舍里皇后之情再三容忍最后实在无法饶恕才废掉了皇后的儿子。

皇权不稳皇后解忧

1.康熙皇帝八岁登基,老爸顺治去世的留下了四位顾命大臣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架空了皇权,这四个首席大臣结党营私专擅朝政。幸亏有孝庄皇后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没有沿袭满蒙联姻给康熙皇帝选择博尔济吉特氏的皇后,而是选择了索尼的女儿赫舍里氏。拉拢了非常有分量又和鳌拜关系密切的索尼效忠皇帝才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赫舍里皇后知书达礼事事为皇帝考虑治理好后宫让康熙皇帝能够在应对鳌拜的巨大压力之中得到一丝的宽慰。康熙皇帝下定决心要收拾鳌拜集中皇权的时候下令组建一批训练有素的敢死队选用的是皇后的叔叔索额图,最后成功解决棘手的难题皇帝大权独揽决策千里,平定葛尔丹叛乱,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建立不朽的功勋成为千古一帝,这与皇后的默默支持分不开成功的男人背后永远有一个女人付出。

皇后难产太子被废

2.赫舍里皇后在生第二个儿子胤礽难产去世,此时是平定三藩的关键时刻局势对于清军极其不利康熙皇帝撂下战事辍朝五日为大行皇后举办隆重的丧事。在赫舍里氏的梓宫停灵的25天时间里,康熙皇帝竟然有20天亲自去举哀,足见感情之深。许诺立儿子为皇太子的誓言皇后才闭上了自己的眼睛,在清朝历史上这是史无前例康熙皇帝打破了祖训。为怀念皇后对于胤礽这个皇太子几乎到达了溺爱的程度,幼年的太子也是很符合康熙的期望是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成年后太子等得不耐烦了左等右等老是继承不了皇位,待康熙北巡命太子监国回京路上病重还被人监视一举一动,胤礽于是便与自己的岳父积极谋划提早称帝事宜结果事情,康熙大怒但任然不想处理太子晚上睡觉做梦梦到皇后在为他求情因此并没有严惩。太子胤礽不知悔改反而肆意妄为破罐子破摔,采取消极的态度而且行为更加恶劣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了,康熙最后忍无可忍才痛下决心废掉了不成器的胤礽。

皇后与康熙合葬

3.皇后与皇帝感情不和绝对没有葬在一块的资格而且丧葬礼仪规格都会降级,从乾隆与第二位皇后乌拉娜拉氏就可以看出,这位皇后惹怒了皇帝乾隆夺去了象征皇后地位的各种印记最后郁郁而终,下令死后不与她合葬不许立牌位不许进宗庙这无疑是对皇后最大的侮辱,出殡的时候的等级也是最低一级的棺材用的是劣质棺木墓葬的建筑用的是黑色的砖瓦不是象征皇权的黄色琉璃瓦。赫舍里皇后贤良淑德,端庄大气母仪天下的形象在康熙皇帝心中无人能及,因此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给了极高的礼仪安置让她安心离世。

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富有四海但他也是一个重情重义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谁能够懂他走进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谁就能够得到至高无上的荣耀。康熙皇帝在最艰难的时候遇到了赫舍里皇后不离不弃缓解他的工作压力心情得到极大的舒展,有这样一位妻子谁不相敬如宾呢?后来功成名就再多的女人都是为自己以及家族争取利益,康熙皇帝再也没有当初那种相爱的感觉了因此对赫舍里皇后感情最为深厚。

赫舍里氏并非嫡出,为何还能做康熙的皇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孝庄太后要用赫舍里的祖父索尼,来制衡鳌拜,为皇孙康熙帝稳朝政。

赫舍里氏为何会嫁给康熙

康熙选皇后的时候,有3个候选人:一个是鳌拜的女儿瓜尔佳氏,一个是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还有一个是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

这其中鳌拜和遏必隆的女儿都是嫡女,唯有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是庶出。

(赫舍里皇后画像)

按说,清朝一直是个等级森严的朝代,皇室对皇后的出身尤其重视。照理说,康熙应该选鳌拜和遏必隆嫡出的女儿才对。但是让人看不懂的是,康熙最终选择的是索尼庶出的孙女赫舍里氏,这是怎么回事呢?

康熙8岁登基的时候,由于尚不能亲政,一切军政事务皆由顺治给他指定的四大辅政大臣来共同处理,这四位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而他们代为处理朝政事务的时候,也被称为“四辅政时期”。

说起来,这四位大臣皆是满清开国功臣之后,且自身也功绩累累,对朝廷亦是忠心耿耿,因此才成为顺治指定的托孤大臣。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鳌拜的功勋越来越多,鳌拜的行为也就愈发跋扈妄为了。

久而久之,鳌拜在朝堂上不仅对着年少的康熙喊叫。对一众大臣更是呼来喝去,完全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

此时的四人架构也发生了变化。

随着鳌拜的势力和功勋越来越强,居四大臣之首的索尼干脆称病在家。并且还特别交待儿子索额图,切不可在朝堂上与鳌拜发生争执。

遏必隆本是个骑墙派,谁的势力强,给的利益更可观,他就倒向谁,因此鳌拜很容易就拉拢了他。

此时的鳌拜愈发放肆,不仅在朝堂上搞起了一言堂,而且他还侵夺其他旗的土地,甚至就连清朝宗室的地也被他侵占了不少。

(鳌拜画像)

鳌拜的胡作非,为让康熙和孝庄太后颇为不满,但是碍于鳌拜的势力强大,他们只能隐忍不发。

不过,鳌拜很快就做出了一件让孝庄太后和康熙决定反戈一击的事情来。

原来,位居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决定以此弹劾鳌拜。

其实,苏克萨哈与鳌拜还是儿女姻亲,不过眼见鳌拜擅权专政,苏克萨哈与之龃龉不断。

再加上四人中,除了他是正白旗出身,其他三人皆是八旗上三旗的出身,因此鳌拜更加有恃无恐地孤立他。并列举了24条重罪,要求康熙将苏克萨哈及其儿子磔死。

康熙明知苏克萨哈若一死,四大辅政大臣中便再无人与鳌拜抗衡,因此迟迟没有答应。没想到一心想专权的鳌拜竟“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再次矫旨”,最终除掉了苏克萨哈。

这样一来,康熙考虑到鳌拜功高盖主、权倾朝野,且在朝堂上又形成了臣强君弱的局面,因此康熙不得不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想办法除掉鳌拜。

就在这个时候,索尼找到孝庄太后,并献了一条计策,那就是让康熙效仿先帝成婚亲政。

此时的康熙还只是11岁的懵懂少年,因此不论是择选皇后,还是大婚的事务,皆由孝庄太后定夺。

孝庄太后权衡再三,认为康熙大婚不仅能尽快亲政,而且还能趁机拉拢索尼,达到遏制鳌拜的目的。

(康熙画像)

鳌拜和遏必隆都明白,谁的女儿若是被选为皇后,就意味着谁的势力得到壮大,因此鳌拜和遏必隆都把自己适龄的女儿送进了皇宫。

索尼也将自己的孙女赫舍里氏送进了皇宫。

本来,清朝一向秉承“满蒙联姻”的祖规,但是到了康熙这一代时,由于清朝的皇权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巩固,再加上鳌拜又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嫌疑,因此孝庄太后也明白,皇后必须从这三大臣送来的人选中择选。

鳌拜在朝中骄纵跋扈,孝庄和康熙肯定不会选他的女儿瓜尔佳氏。遏必隆又是骑墙派,一向对鳌拜应和有加,再加上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又是鳌拜的义女,因此钮祜禄氏也只能做个后妃。

索尼是四大臣之首,在朝中有着能与鳌拜抗衡的影响力,因此就算赫舍里氏是他庶出的孙女,那也应该把她立为皇后。

消息传出后,立刻遭到了鳌拜和遏必隆的反对,鳌拜甚至直称“满洲下人之女,岂有立皇后之理”,并表示若一定要立赫舍里氏为皇后,则要武力诉之!

鳌拜的说法也不算错。

论在八旗中的显贵,索尼是正黄旗,而鳌拜是镶黄旗,本来都属八旗中的上三旗。

不过,由于八旗建立之初,努尔哈赤就属于镶黄旗,因此镶黄旗一直的作用都是皇帝身边的近卫军,而镶黄旗的颜色也是皇帝才能用的明黄氏,因此比起正黄旗,更高贵一筹。

除此外,索尼的祖上识文断字,数代都是朝中文官,不像鳌拜的祖上靠武力帮助爱新觉罗家族打下天下。鳌拜做武将后,更是为清朝建立了不小的汗马功劳,因此他和索尼的地位自然就千差万别。

还有就是鳌拜不仅功勋卓越,在拥立新帝的时候,也出力不少。而索尼几乎没有什么功劳可以拿出来说了。

所以,鳌拜对索尼,一向都有轻视之举,当他听说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要被选为皇后,他自然深感意外。妄想凭着他在朝中的实力,通过给孝庄太后和康熙施压的行为,改变他们的想法。

不过,孝庄太后毕竟是个政治能力很强的人,在她的斡旋下,最终,出身最低的赫舍里氏还是嫁给了康熙。

(参考史料:《清史稿》《清圣祖实录》)

清朝后妃众多,后宫三千佳丽,为何康熙会喜欢赫舍里氏

康熙后妃众多,光和他一起死后相伴的就有4位皇后和48位妃嫔,这还不包括那些“无名者”,而在这其中,康熙最爱的可能还属他的第一个皇后——赫舍里氏。

康熙与赫舍里氏的结合最开始是一场政治婚姻,对于这个少年天子而言,娶皇后仅仅是在完成一个任务,至于对象是谁,根本不是他能选择的。

在康熙之前,为了满蒙联姻,他的祖父,父亲都选择了蒙古皇后,而他的祖母孝庄太后也来自蒙古。

可到了他这里,情况突然改变,在当时的朝堂中,有四个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人中,鳌拜力量最强,成了掣肘康熙的一股强大势力。

怎么遏制他呢?当时的孝庄太后考虑了很多,思虑良久,她决定拉拢索尼。

于是,在康熙选后上,她排除掉了鳌拜和遏必隆的女儿,力主索尼的孙女,满洲正黄旗的赫舍里氏为皇后。

那年,赫舍里氏13岁,康熙12岁,他们就这样成为了夫妻。

说起来,这还算是一场姐弟恋呢,也许是赫舍里氏年纪稍长,所以面对康熙弟弟,她有一种“姐姐般”的关怀,尤其是当康熙被鳌拜压得喘不过气时,她就会温柔的出现在他的身边。

哪怕不说一句话,她也愿静静的看着他,守着他。

关于康熙和赫舍里氏的爱情,史书上记载很多,赫舍里知书达礼,温柔贤惠,还不喜奢华,同时她还善于管理后宫,这令康熙很满意,能够以最高的心力去完成兴国大业。

康熙很爱她,康熙八年,她生下了嫡子承祜,可遗憾的是,这孩子4岁就夭折了。康熙十三年,她又生下嫡子,即后来被两立两废的太子胤礽,可遗憾的是,这次生产要了她的命。

康熙对于赫舍里的死悲痛万分,撕心裂肺,他违背祖训,公开将胤礽立为太子,还将她的梓宫放在了乾清宫,日日悼念。

康熙为什么这么爱她呢?

古来帝王多薄情,在权力面前,妃嫔只是他们延续皇权的工具,而康熙对于赫舍里氏却表现出了难得的真情,原因可能有这么几个:

一、年纪相仿,形似初恋的感觉,一个12岁,一个13岁,就这样邂逅,想想当你还是这个年纪时,你是否也对某个人一见钟情,想和他厮守终生呢,初恋,是最美的。

二、赫舍里氏出身高贵,又知书达礼、温柔贤惠,还能关心体贴康熙,这给了康熙难得的夫妻之情。

三、作为嫡妻,康熙认定了他是自己真正的妻子,这是其他妃嫔和后面的继后都无法比拟的。

不过猜测君王的“真情”历来就不是一件易事,康熙虽然深爱赫舍里氏,可她死后,这位千古一帝并没有专情多久,他的后妃众多,而他又很善于搞浪漫,所以很多妃嫔都曾被列入了他的“深爱”之列,比如雍正帝的母亲德妃。

如何评价《康熙王朝》中的赫舍里·索尼他的一生对清朝初期起着怎样的作用

赫舍里·索尼:满洲镶黄旗人,皇太极时期位列“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满洲贵族之一;顺治登基以后,因为拥立豪格、反对多尔衮登基为帝并在多尔衮担任摄政王期间坚定支持年幼的顺治皇帝而被多尔衮贬黜;多尔衮病逝后,顺治皇帝将忠心耿耿的索尼重新重用,并担任领侍卫内大臣等要职;顺治皇帝驾崩前,将皇位传给了年仅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并任命索尼为“辅政四大臣”之首,辅助年幼君主处理朝政。

《康熙王朝》虽然是从顺治朝末期开始演绎,但剧中对于索尼的人设和具体时间、事件设定还是比较贴合真实历史的!

索尼的一生对于清初时期起到的作用和巨大贡献,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坚定维护皇太极后代正统承继大清皇位

清崇德八年,皇太极和努尔哈赤一样,未能完成带领清朝挥师入关的夙愿,抱憾而终。在当时最具继承皇位实力的皇太极长子豪格和十四弟多尔衮之间发生皇位争夺的时候,身为满洲镶黄旗大臣的赫舍里·索尼坚定的站在豪格身后,支持皇太极一脉对皇位的继承。而且在决定皇位归属的诸王贝勒和满洲贵族会议之前,索尼和鳌拜等人共同盟誓,誓死效忠皇太极,坚定拥护豪格继位。虽然最后在多尔衮的折中建议下,皇太极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得以继承皇位,但索尼等两黄旗大臣对于皇太极一脉的皇位传递确实收到了实际效果。

所以,索尼对于顺治皇帝乃至清朝后世皇帝都有着莫大的恩典和贡献。

2、极力维护顺治皇帝的皇权权威,并在多尔衮病逝后,为清朝的稳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顺治皇帝继位以后,多尔衮成为辅助年幼君主处理朝政的摄政王,并一度权势滔天、地位和威望凌驾于顺治皇帝之上。当时拥立豪格的两黄旗大臣们在多尔衮逐渐成为清朝最高统治者的同时,纷纷倒戈,成为多尔衮的拥护者。索尼也完全可以和大家一样,重新站位,但对皇太极的忠心,让索尼依然坚定站在顺治皇帝身后,坚定拥护皇权。

虽然在强大的多尔衮面前,索尼等人对于顺治皇帝的支持并没有实际效果,但索尼等满洲贵族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多尔衮对于皇位的觊觎。

多尔衮病逝以后,索尼的忠心得到了回报,顺治皇帝将其召回重新任用,并在顺治皇帝铲除多尔衮党羽、巩固皇权统治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3、在康熙皇帝为代表的“皇权”对决于鳌拜为代表的“旗权”时,索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顺治十八年,索尼已经成为顺治皇帝最为倚重和信任的老臣,将其安排成为康熙皇帝的“辅政四大臣”之首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说索尼对于清朝皇权的忠心贯穿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个阶段的话,那么在康熙皇帝当政期间,索尼对于皇权的维护和巩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康熙皇帝登基以后,索尼因为身体原因减少了对政事的热衷;苏克萨哈因为出卖多尔衮而起家所以备受朝臣排挤;遏必隆是典型的墙头草;身居辅政大臣末位的鳌拜便成为了最具权势的辅政大臣。

在顺治朝,多尔衮病逝以后,逐渐没落的满洲贵族为代表的“旗权”在鳌拜逐渐掌握朝政大权的同时,又重新站到了和皇权对抗的境地。在孝庄太后的直接操控下,索尼再一次站了出来,为康熙皇帝除掉鳌拜献计献策,坚定站位,甚至在孝庄太后的安排下,将自己的孙女赫舍里氏嫁给了康熙皇帝,直接站在了皇权这条大船上。康熙八年,在索尼家族的坚定支持下,鳌拜被擒,其党羽势力被一网打尽,康熙皇帝得以掌握朝政大权。

所以,《康熙王朝》中对于索尼的演绎比较贴合历史史实,他的一生前后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皇帝、康熙皇帝四位清初帝王,并坚定的支持皇权统治,全身心的尽到了一个臣子面对皇帝的忠心。索尼对于清初时期的皇位正统传承、皇权稳固等做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