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庆宣传片(北大122年校庆,清华送祝福,你怎么看)_北京大学_校庆_宣传片

本文目录

  • 北大122年校庆,清华送祝福,你怎么看
  • 有哪些好的大学宣传片
  • 如何看待复旦大学退学生袁涛
  • 北大一百年校庆的标志有什么含义

北大122年校庆,清华送祝福,你怎么看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真正的top2高校。在世界范围内,清华北大也是最受认可的高校。中国的大学排行榜,自古前两名就是清华北大,其他高校只能挣老三,也就武书连那次太认真了,直接把浙江大学排第一,结果砸了自己招牌,这还不说,武书连还有理了:浙大想低调,可是实力不允许。

清华北大,属于竞争最激烈的顶级高校,不能说你死我活吧,至少是有你无我,清华北大一般都不屑于说对方高校的名字,都以“隔壁邻居高校”相称,其实北大清华以前不是邻居,以前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相隔千里,一个在长安街,一个在海淀区,后来北大当了燕京大学的上门女婿,才和清华大学当了邻居。

122年校庆,这不逢十,不逢五的,就开始校庆,真应了一句话:有的大学年年都校庆,而有的大学从来不校庆。

北京大学又校庆了,今日,清华大学官微发文送上贺礼:@北京大学122周岁生日快乐:“未名博雅,家国天下,学堂门启,北大常新。

这啥意思啊?网友们都表示看不懂,其实我也看不懂,工科高校说话都文绉绉的。

网友可能回想,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为何是北大校庆日呢?是现有北大校庆日,还是先有五四青年节呢?

北京大学以前的校庆纪念日不是5月4日,而是12月17号,具体原因,是现有五四青年节,后有北大校庆日,虽然五四这个节日和北京大学有很大关系,因为当年的北京大学就在长安街,北京大学改校庆日子也是有点不可思议。

更改校庆日,当然不会是简单小事。从12月17日改为5月4日,象征着北京大学从此告别旧时代进入新时代,是新生的标志。这样的脱胎换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为影响深远的一次极为重要的校庆是1958年5月4日的北大60周年校庆。这天下午万余名师生员工参加了“北京大学60周年校庆纪念会”。

北京大学牛啊,另外五四这个节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咱天天吹这个211、985,,其中“985”的称号就是因为当年在北京大学100年校庆的大好日子(1998年,5月4日),当时领导人宣布要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以时间名“98年5月4日”为代号,所以就叫“985工程”。

老铁们,你们对北大122年校庆什么看法呢?

有哪些好的大学宣传片

大学宣传片也是分了类别的,有些学校拍的是介绍型的宣传片,而有些学校拍的也是形象宣传片。就我个人觉得,有时并不能将介绍型的和形象型的直接做对比。介绍型的往往需要表达的元素类型比较多,所以在手法上并不是那么花哨和绚丽,形象型的发挥的空间则比较大。我倒是觉得现在很多的学校把宣传片的意义理解错了,或者说把大学的宣传片理解错了,我以为一个大学的宣传片应该表现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所在,而不仅仅是为了宣传而宣传。谈到这里,我想把北京大学的光影宣传片和深圳大学2015年宣传片做个比较,北大的光影以光的反射变化等作为整篇的线索,并将北大的百年岁月变化串接起来。深圳大学2015年宣传片主要讲的是一个学生在深大学习生活,最后和女友结婚。深大的宣传片尽管在网上传的很火,但我个人并不是太喜欢它,它说在深大你可以经历这些那些,精美而优雅的台词表述简直将观众带入到一个唯美的境界。然后这个宣传片并没有展现出深大的特色,这个宣传片甚至放在哪个大学都可以,那这样就不好了。我觉得现在很多宣传片拼的是创作团队的实力和创意。但一个大学并不是仅仅是影视比拼的战场,这个无关迂腐,我确实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在这点上,我比较推荐北大的那个光影宣传片,有创意在,最重要的是,北大的灵魂也能被观众看到。说的比较随意,你可以只做个参考。我前些时候也给自己学校拍了一个宣传片,以为还是学生,最后还是各种不满意。反正帮自己母校做宣传也是一种回报啦,加油。

如何看待复旦大学退学生袁涛

【事件梗概】

袁涛,2010年高考591分,湖北省高考第88名,被复旦大学录取。别人说袁涛是“斗士”主要是发生在袁涛和复旦大学的几件事:

1、有一天,袁涛同学在吃饭,看到饭菜里有从筷子上掉下来碎屑,这是筷子没有刷干净,或者是没有消毒。于是袁同学,心里不舒服,就网上发布了一篇题目为《友情恳请复旦食堂换筷子》的帖子,希望学校更换筷子,如果不更换,就自己把食堂的筷子换掉,并进行全程录像,结果:复旦第二天把筷子换成了新的。于是袁涛胜利了,被称为“筷子哥”。

2、袁涛有一个同学的病了,这个病很严重,是脑瘤,他就策划了全国范围的募捐活动。后筹集善款30余万元,但他的行为没有得到学校的认可和支持。对此,他表示对学校很失望。

3、最后一件事,称为压到袁涛导致其退学的最后一根稻草。在2012年12月,袁涛网络发文,讨伐复旦大学“学风沦丧”,说教授上课只会放PPT,对学生极端不负责任,不学无术。

【事件分析】

全省排名前百名,不能不说他真的是学霸,被复旦录取,原本已经是人生赢家了,以后只要完成正常的学业,就可以开启人生幸福的篇章了。可是袁同学偏偏比较偏执或者执拗。

我们先来分析这三件事。

第一件事:一根筷子没有刷干净,也许是学校食堂的某个阿姨有点粗心,那么偶而筷子有一根不干净,当然也可能有很多原因。袁同学的确有点小题大做,不过结果是好的,大家都可以用上新的筷子。

第二件事:袁涛的同学病了,他作为朋友,给同学募捐,本来是好事,可是我们作为学生,是不是应该向学校提出申请,经过学校同意和批准之后,再做募捐。你私自募捐本来就不合规定,属于非法募捐,倘若你提出募捐申请,学校不批准,你可以再失望。凡事都有他的流程,你这样不按照套路,难怪学校会生气。

第三件事:也许真的有个别教授上课喜欢放幻灯片,老师精心准备的幻灯片只是为了方便教学。大学的教授很多都是博学多才,博古通今的。

【引发思考】

学生不应该去钻牛角尖,袁涛同学想必从小聪明,是属于那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好学生,老师夸奖,学生羡慕,家长也自豪。时刻需要引起别人的关注,是否到了大学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身边的优秀学生太多了?

他不以学校为骄傲,将来学校也不会以他为骄傲!有人说,袁同学只会嘴上功夫,智商高情商低,除了骂人没有其他本事。大学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学生只能适应学校,学校不可能去迎合某个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按照流程来做。

时过境迁,现在袁涛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有人说他创业成功了,有人说他在南方打工,过的很辛苦。一手好牌,被自己打烂了,可惜可叹!

北大一百年校庆的标志有什么含义

北京大学的校徽最早可以追溯至1917年,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请鲁迅设计的。在这枚校徽上,“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