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登上汗位后是怎么对待竞争对手的和蒙哥竞争的失烈门是什么下场?西征中正面顶撞领导,太子贵由失去了储位,为何最后还能登上大位_蒙古_成吉思汗_帝国

本文目录

  • 蒙哥登上汗位后是怎么对待竞争对手的和蒙哥竞争的失烈门是什么下场
  • 西征中正面顶撞领导,太子贵由失去了储位,为何最后还能登上大位
  • 蒙古贵由汗去世后,大家为何不推举他的儿子继位,反而推举蒙哥
  • 窝阔台的孙子失烈门是怎么死的
  • 蒙古大汗贵由,为何得不到整个蒙古的支持
  • 窝阔台的两个孙子海都和失烈门是怎么死的

蒙哥登上汗位后是怎么对待竞争对手的和蒙哥竞争的失烈门是什么下场

对待竞争汗位的对手自然是搞到对方永世不得翻身,失烈门被处死,忽察和脑忽被流放。

01,蒙哥的大清洗

公元1251年六月,四十四岁的蒙哥在诸王的拥戴下登上蒙古帝国大汗(合罕)的宝位。

蒙哥大设宴席,宴请与会诸王宗亲、贵戚那颜,每日供食者马牛三百头,羊五千头,供饮者酒湩两千车。为了表示对别儿哥的尊重,牲畜全部按照伊斯兰教法规的规定屠宰。

就在欢乐喜庆宴会的同时,蒙哥皇帝也雷厉风行的着手肃清反对派,对迟迟没来参加忽里勒台的失烈门、忽察、脑忽、也速蒙哥下手清算。

按照史集记载,蒙哥的鹰人克薛杰,在寻找丢失的骆驼时,与失烈门等人相遇,克薛杰发现失烈门等人藏有大量的武器,图谋不轨,克薛杰就向正在宴会的蒙哥皇帝报告。

蒙哥派忙哥撒儿率军包围了失烈门等诸王,经过严刑拷打,他们承认有不轨行为,蒙哥将失烈门和也速蒙哥处死,将忽察和脑忽流放,失烈门的母亲合答合赤和脑忽兄弟的母亲海迷失后也被指控谋反和使用巫术处死。

很明显,这个谋反案是个冤狱,在整个帝国的宗王都齐聚一起的时候,失烈门诸王会带多少军队来图谋不轨?如果他们真的策划军变,怎么可能被忙哥撒儿率领五百勇悍骑士就镇压了?他们窝阔台家族和察合台家族的主力有那么菜吗?

特别是忽察和脑忽兄弟,自以为比高山上的天还要高,他们愚蠢的认为只要他们不参加忽里勒台,大会就开不成,这样的狂妄的性格怎么可能去阴谋作乱?趾高气扬的去大会谴责与会诸王才更符合他们的人设。

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就被忙哥撒儿一锅端了,在严刑拷打之下,他们的随从属下自然会被屈打成招,指控主人谋逆。

蒙哥要做的就是公正和仁慈,不能把杀害骨肉的名声揽到身上,所以,蒙哥对与会诸王表示,要饶恕失烈门诸王。

他属下的亲信自然明白主子的心思,都纷纷义正言辞的谏言,不能对这些谋逆者放任自流,应该处置他们。可是怎么处置呢?毕竟这是帝国建立以来第一次遇到宗王“谋逆案”。

蒙哥就让诸王们的属臣异密们各自讲一个案子,希望能从先例中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法,老臣花剌子模人马合木·牙剌瓦赤讲了亚历山大的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亚历山大想攻打印度的时候,手下的悍将不听从指令,亚历山大就派人去请教亚理斯多德,请教他怎么处置专横跋扈的悍将们,亚理斯多德一句话都没说,只是把花园里根大而深的树挖掉,在它们占据的地方种上一些弱小的树,亚历山大明白亚理斯多德的寓意,就把那些骄横的异密们杀死,把他们的职位授予他们的儿子们。

蒙哥对这个故事很满意,就效法亚历山大,展开他无情的大清洗。这场血腥的清洗从蒙古本土向帝国四周辐射,在全帝国范围内对窝阔台系的势力进行彻底的肃清。

2,株连和笼络

失烈门兄弟或被杀或流放,窝阔台系忠诚的大臣额勒只带、章吉等人,都以“务持两端,坐诱诸王为乱”的罪名处死,额勒只带的两个儿子也被以石子填塞其口而死。

察合台汗也速蒙哥也被废黜处死,蒙哥皇帝命令之前被贵由汗废黜的合剌旭烈兀重新做察合台兀鲁思的汗,也速蒙哥的侄子、合剌旭烈兀的堂兄弟不里也被拔都处死。

这场大清洗虽然是针对窝阔台系,但也是给那些保持中立的一个警告,他们不得不和支持拖雷系的人一样,向蒙哥皇帝表示忠诚,以换取保全地位。

那些同情窝阔台系的人则迅速被蒙哥皇帝消灭掉,比如畏兀儿的亦都护撒邻迪,撒邻迪是被誉为成吉思汗第五子的巴尔术阿尔忒的斤的儿子,巴尔术阿尔忒的斤去世后,儿子乞失马因袭位,并迎娶窝阔台之女阿剌真公主。

乞失马因死后,正是乃马真皇后监国时期,就指定他弟弟撒邻迪为新的亦都护,所以,撒邻迪是窝阔台系指定的亦都护,自然算是窝阔台一派的人,蒙哥皇帝怎么会放过他?

因此,撒邻迪被以谋反罪废黜,蒙哥皇帝指定他的弟弟玉古伦赤的斤继承亦都护,并命弟弟亲手处死哥哥,表示对皇帝的忠诚。

畏兀儿亦都护家族比较倒霉,就因为这次事件,虽然玉古伦赤的斤也亲手处死哥哥,但并没有得到拖雷系的信任,亦都护家族只能跟随蒙哥皇帝鞍前马后去卖命了,直到第六任亦都护火赤哈儿的斤在位时,因为火州之战的牺牲才重新获得薛禅皇帝忽必烈的信任和重用,得到重新与皇室联姻的资格。

这次大规模的肃清,影响很大,光忙哥撒儿亲自处置的贵戚就有77位,其他倒霉蛋的数量已经不可知。

在铲除反对势力的同时,蒙哥对投诚过来的窝阔台系、察合台系成员,极力笼络:

阔端一系仍然保留河西地区的封地,当初被窝阔台夺走的拖雷系三千户仍归阔端系拥有,阔端的儿子蒙哥都与窝阔台三皇后乞里吉忽贴尼居于阔端封地之西;

窝阔台第四子哈剌察儿的儿子脱脱分封到其祖父的封地叶密立一带;窝阔台第五子合失的儿子海都,得到了海押立地区;

窝阔台的庶子合丹和灭里被分封到别失八里和也儿的失河流域;贵由汗的幼子禾忽则分到了祖父的大斡耳朵。

蒙哥的一系列操作,咣咣咣就把窝阔台的封地瓜分、削弱成众多小份,并故意打压嫡系,扶持其庶子系,让合丹和灭里兄弟成为窝阔台系的代表,虽然窝阔台系的人都明白,并对此愤恨不已,却无力改变局面,只能面对四分五裂的窝阔台兀鲁思蛰伏起来,这次蛰伏的时间长达二十年。

而在窝阔台时期耀武扬威的察合台系也退出他们之前染指的中亚地区,龟缩回最初的家族封地伊犁溪谷。

蒙哥继位召开的也客·忽里勒台一直持续了十个月,从1251年六月,直到1252年春天,才宣告结束,与会诸王“竭力请求准许他们回到各自的禹儿惕去。”蒙哥才“以百般尊敬和各种恩典抚慰了他们,降旨让他们四散返回各自的营地。”

诸王返程也是分批次走的,首先被获准返程的是术赤的别儿哥、秃花帖木儿,蒙哥赐给他们无数的奖赏物品,还让他们给拔都带回去与他身份相符的馈赠。之后才是窝阔台系的阔端之子、合丹、灭里诸王,接下来是察合台兀鲁思汗合剌旭烈兀。

重新复位的合剌旭烈兀是一位多病的人,他甚至都没能走回察合台兀鲁思,就死在路途上(1253.1),蒙哥又指定他的儿子木八剌沙继位,让他的母亲、合剌旭烈兀的妃子兀鲁忽乃监国。

那位举报有功的鹰人克薛杰被封为答剌罕,赏赐诸多财物,变得十分富有,这是蒙哥皇帝给他应得的报酬。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西征中正面顶撞领导,太子贵由失去了储位,为何最后还能登上大位

这个问题说到了一些历史事实,又把一些历史事实搞错了。

贵由为什么会“西征中正面顶撞领导”,其实就是因为他没被立为王储。为什么这么说呢?

蒙古帝国发动的第二次西征,又叫“长子西征”。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让各宗王的长子们领兵前往不里阿耳、钦察、俄罗斯及欧洲作战,获取财富,掠夺地盘。同时也锻炼蒙古帝国的第三代,免得他们在富贵之乡长大,失去了他们父辈和祖辈骁勇善战的能力。

(窝阔台画像)

当时蒙古帝国的大汗是窝阔台。不过,窝阔台在安排整个西征军统帅的时候,并没有让自己的长子贵由担任,而是让他大哥术赤的次子拔都担任。这个安排让贵由非常不满。毕竟自己是大汗的长子,却没能获得统帅资格。不但没有获得统帅资格,连副统帅资格也没获得。副统帅,窝阔台安排给了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的速不台,他也是老一辈中经验丰富硕果仅存的将领。

窝阔台不但没让贵由担任西征军统帅,也没有把储位给他,而是给了自己的第三子阔出。在这一次西征的同时,窝阔台也发动了一次对南宋的南征,由王储阔出担任统帅。

不知道为什么窝阔台不立贵由为王储,又不让他担任西征军的统帅。史书上只说窝阔台不喜欢贵由。窝阔台特别喜欢他的六皇后脱列哥那,但就是不喜欢脱列哥那的儿子贵由,这也是一件咄咄怪事。

贵由身体比较瘦弱,又有拘挛病,还有些意气用事。不知道这是不是窝阔台不喜欢他的原因。

贵由没有能担任统帅,他先是不太服从拔都的调配,迟迟不出兵。后来,作为先锋的蒙哥拿下钦察,并西进高加索地区的时候,贵由才出兵和蒙哥配合作战。不过他打仗也还可以,在高加索地区打出了威名。

(贵由画像)

蒙古人作战有个特点,一般秋天出发,打一个冬天后,第二年夏天,必须撤军,在气候宜人的地方避暑消夏。所以,当拔都也把俄罗斯三个公国给拿下以后,所有的军队都撤回钦察草原避暑。

在钦察草原上,拔都召集大家进行军事总结。在这次军事总结大会上,贵由就和拔都干了起来,差点打架。怎么回事呢?

原来,所谓的军事总结,就是在宴会之前,拔都用蒙古人特有的方式,敬在战场上最有成就的人三碗酒。拔都第一碗敬给成吉思汗,第二碗敬给牺牲的将士。这两碗大家都没有意见。但第三碗拔都敬给速不台的时候,贵由就不高兴了,他说主子没有喝酒,仆人(速不台)凭什么该先喝酒。于是就和拔都吵起来,还摔了板凳。最后被蒙哥等人劝说了下来。

这件事让窝阔台知道后,大发雷霆,来信严肃批评了贵由,并说把贵由交给拔都,任凭拔都处置。

窝阔台这样做,其实还是保护贵由。因为让拔都处置,其实拔都不好处置,这事就不了了之。

(拔都画像)

贵由为什么要和拔都干架呢?除了他不服拔都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作为王储的阔出,在南宋战场上被打死了。阔出死后,照理,贵由的机会大增。可是窝阔台还是不把王储给他,说要给阔出的儿子失烈门。因此贵由心里特别窝火。

不久,窝阔台就在一次狩猎中酗酒过度去世。因为去世前,没来得及写下立失烈门为继承人的遗诏。贵由的母亲脱列哥那想把汗位传给贵由,于是就试探当时最有权威的大臣耶律楚材。但是耶律楚材不同意,认为窝阔台既然说过把汗位给失烈门,就应该给失烈门。于是,脱列哥那便以失烈门还小,不能处理政务为由,自己监国。

脱列哥那在监国的五年里,把国库的钱拿出来,大肆贿赂蒙古的贵族宗王们,让贵族宗王们支持贵由当大汗。五年后,脱列哥那见时机成熟,便召开忽里台大会。受到贿赂的贵族宗王们,果然在会上支持贵由当大汗。于是贵由就这样当了大汗。

不过,这次忽里台,拔都并没有来参加。贵由上台后,耿耿于怀,便提兵西征。表面上是西征,其实是去打拔都。却是他刚走到半路,便拘挛病发作,去世了。贵由就这样度过了他纠结负气的一生。

(参考资料:《蒙古秘史》)

蒙古贵由汗去世后,大家为何不推举他的儿子继位,反而推举蒙哥

历史上,蒙古帝国的开创者成吉思汗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以后,汗位由三子窝阔台所继承。1241年,窝阔台去世,汗位由长子贵由所继承。不过,贵由只在汗位上待了短短几年,他在1248年去世。

此后仅仅过了两年,即1251年,拖雷的长子蒙哥继承汗位,蒙古大汗世系历史性地从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并且一直传承下去。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折呢?要知道,不仅窝阔台继位是由成吉思汗亲自制定,而且窝阔台继位时,所有的蒙古贵族一起立下誓言,大汗位当永属他的后嗣,誓不改奉他系宗王。

所有人一起对着长生天发誓:“只要是从窝阔台合罕子孙中生出来的,哪怕是一块臭肉,如果将它包上草,牛不会去吃那草,如果将它涂上油脂,狗也不会看一眼那个油脂,我们仍要接受他为汗,任何其他人都不得登上宝位”。

其实,我们回顾蒙古人的历史就可以发现,汗位很少有父子相承的,就连成吉思汗本人,也不是靠着他父亲的地位,而是靠自己的智慧、勇气和胸怀争取来的。

虽然他的父亲也速该曾经凭借自己勇力统领了一些部族,但他被塔塔尔人毒死以后,曾经隶属于他的部族就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成吉思汗母子。

波斯历史学家拉施特写道,当时的蒙古草原“儿子不服从父母,兄弟不服从兄长,妻子不服从丈夫,有钱人不再帮助本部落的族长。”

就像草原上的狼群一样,头狼从来都是靠实力才能赢得。当一个首领死亡后,如果他的儿子没有足够的实力,原本团聚在他手下的部族们,必然要重新选择一个能领导他们打败敌人的首领。

之所以要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说明一个道理:无论誓言多么庄重,在实力面前依然不堪一击。而对权力的渴望就像毒品一样,它令人上瘾,但也可以腐蚀一切人间亲情。

尽管窝阔台在死前,想指定年幼的孙子失烈门继位。但在他妻子脱列哥那的主持下,汗位由其长子贵由继承。贵由继位之后不久,母亲脱列哥那去世,贵由顺利掌握了所有的权力。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独断专行的人,也很想有所作为。当年成吉思汗把四个儿子分封,由于路途遥远,各个分封地和蒙古汗庭之间的关系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贵由决定取消成吉思汗其余各支已经享受到、并不断扩大的自主权,他想要获得各个分封汗国的绝对服从。在处理了汗廷内部事务,稳定政局之后,贵由便开始想法对付藐视大汗尊严、拒绝参加忽里勒台大会的拔都(术赤的长子,金帐汗国首领)。

1248年,贵由假装要去视察自己的封地,随即便带领大军离开哈拉和林浩浩荡荡向西前进,试图打拔都一个措手不及,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消灭他。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大蒙古国的内战迫在眉睫之际。贵由突然离奇的死去了,年仅43岁。这个时候,他和拔都的军队之间的距离只有七天的路程。

贵由死后,权力暂时由他的妻子海迷失所掌控,不过,海迷失只是一个愚蠢的妇人,完全没有任何政治手腕。

于是,海迷失白白地浪费了摄政皇后的身份,没有网罗政治盟友,为即将召开的忽里勒台大会做好准备。相反,她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和萨满巫师呆在一起,以为靠祈祷就可以让汗位留在自己的家族内。

与此同时,贵由年幼且没有战功的两个儿子忽察和脑忽也一心想当大汗,各自建立自己的府邸与母亲对抗。

既然海迷失母子之间不能团结对外,宰相镇海也束手无策,于是整个汗庭内外一片混乱。

在这个时候,来自术赤系的拔都和来自拖雷系的蒙哥结成了盟友:拔都想要赢得独立,蒙哥想上位。

1250年,拔都以成吉思汗系诸王子中最为年长者的资格,接二连三的向诸王宗亲发出邀请:“拥立一个能干的,我们认为合适的人登临大位。”

然而,参加忽里勒台大会的诸王们,基本上以术赤系和拖雷系为主。至于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除了察合台系的哈剌旭烈兀以外,只派来一些代表。

大家最初提议拔都继位,但是被他自己拒绝了,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俄罗斯草原的风土人情,不愿再回到蒙古本部。

于是拔都让他的大将忙哥撒儿推举蒙哥为大汗。这一年蒙哥已经43岁,年富力强,他年轻时参与伐金,后来又在长子西征过程中统率军队鏖战高加索。

作为拖雷的长子,蒙哥无论是实力、战功、名望还是血脉都是当时蒙古诸王当中的佼佼者。

眼看无能为力阻止蒙哥继位,窝阔台和察合台系又提议由13岁的失烈门继位,理由是他曾经为窝阔台所中意。

不过一切选举背后都是要靠实力说话,就在距离忽里勒台只有10公里的地方,驻扎着拔都带来的十万大军。

所以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提议被置之不理,蒙哥被推选为汗。

于是,拔都说,“按照蒙古人的习惯,父亲的位置是传给幼子的。而蒙哥正是圣祖幼子拖雷的亲生儿子,因此他具备继承汗位的全部条件。” 最后,参加会议的全体宗王一齐解开腰带,脱掉帽子跪倒在地。拔都举杯正式宣布由蒙哥继承汗位,在场众人当场宣誓效忠。

为了让蒙哥继位更具有合法性,不久之后,拔都命令弟弟别儿哥和不花帖木儿率领十万大军,保护蒙哥前往克鲁伦河地区,举行全体宗王参加的忽里勒台大会。

1251年7月,在蒙古本部召开的这次忽里勒台上,蒙哥被拥戴登基,正式成为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帐内外的诸王大臣同时九次叩首。蒙哥终于成为广袤无边的蒙古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拔都拥立蒙哥有功,取得了比以前更大的权力,塔拉斯河及河中地区成为他的势力范围。他的弟弟别儿哥因为直接率领军队护卫蒙哥登基,被赐予格鲁吉亚作为封国。

不仅如此,蒙哥继位后,宣布窝阔台家族试图发动政变。在一系列快速审判后,贵由的遗孀,海迷失皇后,被缝进口袋投入水中淹死。

此外,凡是牵扯进政变的大臣和将领均被处死。后来,那些对蒙哥继位表示不满的人以及曾经与拔都结怨的也纷纷被处以死刑。

窝阔台13岁的长孙失烈门也未能幸免,忽必烈很钟爱这个侄子,为了保护他的安全,特地把他带到自己的封地。但蒙哥后来还是下令将失烈门投入水中淹死。

贵由的幼子忽察被流放到哈拉和林以西的地区。察合台的另一个孙子不里,当年曾和蒙哥一起参加长子西征,因为在酒宴上和贵由一起咒骂拔都并拳脚相向,也被蒙哥交付拔都处死。

曾经在窝阔台和贵由手下担任宰相的镇海也被处死,同时被杀的,还有70多位曾经出生入死屡立战功的蒙古大将。

经历这次打击之后,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彻底失去了与蒙哥争夺汗位的实力。从此,拖雷家族取代窝阔台家族成为东亚至上的蒙古黄金家族。

窝阔台的孙子失烈门是怎么死的

失烈门是窝阔台大汗生前最为中意、拟订为继承人的第三子阔出的长子,在阔出病逝于伐宋前线后,窝阔台汗有意以失烈门为新的汗位继承人。但最终由于掌握权柄的脱列哥那哈敦的干预、以及失烈门年纪尚小,故而由窝阔台汗的长子贵由继承了汗位。

在贵由汗执政期间,失烈门继续得到善待,依然是整个窝阔台家族中的显赫人物。但在贵由汗猝死后的库里台大会上,由于术赤系的拔都与拖雷家族的联合,汗位转归拖雷家族的蒙哥之手。而窝阔台家族不甘心就此丧失权柄,遂在贵由遗孀海迷失的授意下,失烈门与贵由汗次子脑忽、窝阔台汗之孙脱塔黑等,纠集各自部众,企图袭击正举行欢宴的蒙哥汗君臣,不想由于泄密,而归于失败。在宴会结束后,蒙哥汗下令拘捕、审讯了参与谋乱的宗王、异密,史称包括海迷失在内的勋贵们被处决的达三百多人。

但从拉施特《史集》中的记载、以及其后的史料细节中,可以看到,谋乱的两位最主要的宗王:失烈门与脑忽,在事件结束时都没有被处死,这或许与他们的地位显赫有关。但不可避免的是,这两位的部属被大量屠杀、封地被分割,势力遭到了极大的打击。愤怒的脑忽,在多年后忽必烈汗时代,起兵参与了海都之乱。。。。至于失烈门,则下场更为悲惨。

《史集》中提到,蒙哥汗一直对失烈门耿耿于怀,虽然表面宽恕了其谋乱之罪,实则严密监视,必欲除之而后快,但因忽必烈一直与失烈门私交甚笃,恐其被害,于是将其一直带在身边。但当蒙哥汗御驾南征时,特地下诏让失烈门随军,最终在进军途中,借故下令将失烈门投入江中淹死。

蒙古大汗贵由,为何得不到整个蒙古的支持

我国古代历史上,每逢继承大统之时,都面临着派别站队,贵由称汗时也是一样,此时无论是谁称汗,都不会得到整个蒙古的支持,因为从成吉思汗传承下来时,就已经打破了“幼子守灶”传统旧制。而对于贵由的汗位最不服的也就是术赤之后和托雷之后。其母亲乃马真后所操纵的称制和“贿选”,都与蒙古民族的朴实背道而驰。

窝阔台的烂摊子

自窝阔台即位时起,蒙古帝国的派系之争就已经开始了,蒙古的继承制度是“幼子守灶”制,而非汉人的“嫡长继承”制。但窝阔台既不属于幼子守灶,也不属于嫡长继承,成吉思汗的四个嫡子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成吉思汗传位给窝阔台实际上是属于帝国的需要,在这四个儿子中,成吉思汗根据他们各自的才能分别予以重任,术赤掌狩猎;察合台掌法令;窝阔台主朝政;拖雷统军队。

托雷一直都是成吉思汗最喜欢的儿子,他也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但在成吉思汗晚年,蒙古帝国已经发展的相当巨大,成吉思汗很明白帝国需要一位政治家来巩固和发展,而不再是需要帝国之主来攻城掠地。因窝阔台的政治才能和治国能力更胜一筹,故而成吉思汗打破了蒙古的旧传统,立了窝阔台为继承人。即使在第六次征西夏的大帐内,奄奄一息的成吉思汗还不忘召集后人和大臣们,告诉他们窝阔台是他亲定的继承人,但这个遗命也成为蒙古帝国内部矛盾激化的开端。

蒙古各部落的贵族依旧重视传统的“库里勒台制度”,即各部落的民主选拔会议。窝阔台虽然受到成吉思汗的钦定,但在成吉思汗去世的两年内依旧没有当上蒙古大汗,而在汗位空缺的两年里,依旧是幼子拖雷监摄国政。直到1229年秋的库里台大会上,贵族们支持幼子拖雷称汗的呼声尚未间断,最终在经历了40多天的辩论后,窝阔台才费劲的登上汗位。而此时,托雷系和术赤系与窝阔台系的矛盾就已经产生,真正站在窝阔台系一边的就是察合台系。

“太宗尝有旨以皇孙失烈门为嗣。”——《元史》

窝阔台的汗位本身就已经产生了矛盾,失去了一些蒙古贵族的支持,到了贵由这里就更加激化了,更为尴尬的是窝阔台没有立长子贵由为继承人的意思。窝阔台更喜欢三子阔出,并表达了立储的意思,但阔出在1236年2月征南宋时阵亡,随后窝阔台又表达了要立阔出之子失烈门为继承人的意思,但还没来及立诏,窝阔台就去世了,这就彻底给继承大统留下了个烂摊子。

母后称制

当窝阔台去世后,贵由尚在外征战,因此朝内局势非常危急,乃马真皇后是想立自己的亲儿子贵由为汗,于是找相国耶律楚材商议,但耶律楚材并不买乃马真皇后的账,他坚持要遵守窝阔台的遗愿立失烈门为汗。就在僵持不下的时候,乃马真心腹奥都剌合蛮建议先由皇后称制,待失烈门长大后再说,于是蒙古帝国的大权就落在了乃马真后的手上,这样才为贵由回归后的称汗打下了基础。

在母后称制期间,东道诸王中的铁木哥斡赤斤领兵至和林,欲发动兵变,好在贵由及时赶到叶密立(新疆额敏县),继而奔赴和林,斡赤斤退军而走。这里就已经暴露了东道诸王里对于窝阔台系的不满,而后乃马真后左右周璇,大肆收买贿赂宗王重臣,为贵由取得日后的支持打下基础。

1246年8月26日,乃马真后在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召集诸王、贵族至和林召开库里台大会。这个会议就是为贵由准备的选举大会,此间术赤的儿子拔都因与贵由不和,也未到场,而此时的拔都可是蒙古“长子西征军”的统帅,地位相当高,这样的人物都拒绝参加,可见术赤系对于窝阔台系的间隙颇深。

贵由自身

贵由本人应该说是黄金家族中的佼佼者,西征时立下汗马功劳,如果能够在继承汗位后好好干也是不错的。但贵由上任后,其母后乃马真任把持朝政,她虽有政治手段帮助儿子上位,却没有政治才能治理国家,滥行赏赐,法制废驰,造成了政令不一,矛盾重重的局面,政治已经日趋腐败,这一切混乱在蒙古人心中可不会归结于一个女人身上,而一定会怪到他们的大汗头上,因此贵由上任初期的口碑并不好。

“然自壬寅以来,法度不一,内外离心,而太宗之政衰矣。”——《元史》

乃马真还政于贵由后,依旧没有什么改变,贵由非但没有一改母后专政的混乱,反而大开府库,封赏帮其称汗的诸王、大臣。他虽战功赫赫,但体质并不强壮,手足又患拘挛病,作为大汗,上台之后也未注意身体,昼夜沉溺于酒色之中。因此在他执政的两年中,政局依旧“内外离心”,积重难返,成为一位失败的大汗。

综上所述,贵由之所以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是因为从其爷爷辈破坏旧制开始,就造成了蒙古内部的矛盾间隙,这种体制问题在日后的蒙哥称汗,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中都有体现,成为蒙古汗位传承的一个毒瘤;其母亲乃马真后的称制和专权扰乱了蒙古内部局面,为贵由留下了不好的口碑,而当贵由执政时又没有展现出蒙古大汗该有的贤明,因此得不到更多的支持也在情理之中。

窝阔台的两个孙子海都和失烈门是怎么死的

窝阔台

窝阔台是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蒙古帝国第二任大汗。

他一共生了7个儿子,分别是贵由、阔端、阔出、哈剌察儿、合失、合丹、灭里。

题目中提到的海都,是第五个儿子合失的儿子,失烈门,是第三个儿子阔出的儿子。

一、与大汗之位失之交臂的失烈门

蒙古帝国并没有传统中原王朝“立嫡立长”的继承制度,窝阔台在所有的儿子当中,最喜爱的是三子阔出,打算把汗位传给他。

在第一次蒙宋战争中,阔出被任命为中路军统帅,不过在占领襄阳不久后,阔出染了疫病,死于前线。

阔出的死,让窝阔台非常悲痛,爱屋及乌,他把阔出的长子失烈门接来,自己亲自抚养。失烈门虽然年幼,但是天资聪颖,窝阔台很是喜爱,打算将来作为汗位的继承人。

至于贵由,未来的蒙古大汗,窝阔台从来就没打算让他接班。

窝阔台让失烈门继位的心思,可以从中书令耶律楚材的诗中看出来,他在“为子铸作诗三十韵”中云:“幼时侍皇储,且作春宫客。一旦御青天,翱翔腾六翮”。

其中所谓的“皇储”,即阔出之子失烈门,当时正在祖父窝阔台的斡耳朵中,由耶律楚材的儿子耶律铸陪伴读书,可见耶律楚材在心目中已将失烈门视为理所当然的汗位继承者。

然而,仅仅过了五年,即1241年11月,窝阔台外出狩猎,在行宫一直饮酒到深夜才独自睡去。次日清晨,身边的近臣进去唤醒大汗时,发现他已经悄悄的离开了人世,时年55岁。

七个月前,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在封国因病去世。

至此,成吉思汗嫡妻所生的四个儿子全部离开历史舞台。

蒙古帝国出现了一个权力真空。

没有祖父的加持,年幼的失烈门失去了接班的可能。因为窝阔台的妻子,脱列哥那皇后不愿意让失烈门继位。

她更中意的,是正在参加长子西征的贵由。

脱列哥那,原本是乃蛮部落蔑儿乞部脱黑脱阿的妻子,成吉思汗灭掉乃蛮部以后,将其抢来赏赐给窝阔台为妻。

由于有着家族败亡的经历,脱列哥那深谙弱肉强食的草原法则。她清楚地知道,年幼的孙子失烈门没有能力统治这个新兴的强大帝国,并且驾驭那些强悍的部属。

所以,她坚决反对耶律楚材的主张,转而积极策划立贵由为汗。

耶律楚材虽然不满,但也没有能力反对,于是称病不再参加汗廷会议。1244年,耶律楚材在抑郁中病死,身后葬于北京的西山脚下,就在今天的颐和园内。

贵由,身为窝阔台长子,是年已经36岁。他曾受命征伐辽东之地,擒获东夏国主蒲鲜万奴。后又同拔都等西征,参加过攻破钦察、俄罗斯等战役。

长子西征

无论是从年龄还是从战功来说,都比失烈门继位更能说服人。

事实的发展也证明了脱列哥那的远见:因为窝阔台的暴亡,局面一度变得很混乱,很多怀有野心的人蠢蠢欲动。

其中,就包括成吉思汗的幼弟:铁木哥斡赤斤。

他和成吉思汗是同母所生。按照照“幼子守灶”的蒙古习俗,成吉思汗的弟弟们当中,他的封地最广阔,实力也最为强大,号称“东方大王”。成吉思汗生前对他也极为倚重,南讨金国与西征中亚时,都是命他留守蒙古本土。

铁木格斡惕赤斤听说窝阔台因为酗酒而死以后,说部众们说,“窝阔台身为成吉思汗的儿子,居然得到这样的下场,就是因为违背了成吉思汗亲自制定禁酒的扎撒”。

他在一次喝酒之后扬言,“我要带兵去哈拉和林惩罚那些酗酒的家伙”。不久,铁木格斡惕赤斤听说汗位空虚,认为自己既然地广兵强,又有“幼子守灶”的蒙古传统,也想乘机用武力夺取汗位。

就在局势千钧一发的时候,贵由率领的军队抵达叶密立河岸。

蒙古骑兵

原来,脱列哥那早已派急使将窝阔台去世的消息报知贵由。贵由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就迅速带领军队赶回哈拉和林。

铁木格斡惕赤斤进退维谷,心里异常尴尬。他暗自盘算,假如强行进攻的话,凭自己实力肯定打不过贵由。他赶紧派出使者回复脱列哥那,称自己是为奔丧而来,随后,匆匆带兵回到封地。

几年以后,斡惕赤斤为这次虎头蛇尾、三心二意的失败政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贵由在忽里勒台大会正式继承汗位以后,对此旧事重提,派人将这位前来参加大会,年高老迈的叔祖父抓捕起来,委任蒙哥与术赤的儿子斡儿答审理他当年未遂的篡位事件。

最后,贵由亲自命令其自刎而死。

如果不是贵由早逝,蒙哥未必能继位

摆平铁木哥斡赤斤后,脱列哥那加紧布局,为了在忽里勒台上赢得众人的支持,她到处请客送礼,施给诸王、贵族和文武大臣各种恩惠。

1246年秋天来到时,所有的宗王和各个地方的重要大臣、将领都带着自己的部属和侍从们来参加忽里勒台。术赤系的其他宗王们也都来了,只有拔都例外,他的借口是身体不好和患有腿病。

汗庭为大会准备了2000多顶帐篷,由于人多竟然全部住满,帐篷密密麻麻沿着鄂尔浑河一字排开蔚为壮观。

大忽里勒台

脱列哥那首先发言,“成吉思汗亲自指定的继承者阔出已经去世多年,按照窝阔台汗遗命指定的失烈门年纪太小”。她环顾了一圈四周,只见所有人都屏声静气,心里暗自得意,“贵由是窝阔台大汗的长子,而且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是你们所有人都亲眼所见的和承认的”。

最后,她提高声调,大声宣布道,“赖长生天之力,我们一致拥护贵由做全体牧民的大汗吧。”

所有人一致同意贵由担任蒙古国第三任大汗,忽里勒台之后连续举行了一个星期的宴会。宴会结束以后,贵由把事先所准备的五百车财宝推了出来,然后慷慨的把财物赏赐给与会者,包括所有的后妃公主在、诸王大臣及其亲属,一般将士和朝贺者及其随从。

蒙古三次西征改变人类历史

回想当初,如果真的是年幼的失烈门继位的话,汗位的传承无疑将不可想象,那样的话,蒙古帝国必定早就陷入内乱,世界历史也就必然是另外一幅景象了。

年幼的失烈门与汗位错之交臂,几年以后,拖雷家族的蒙哥继承汗位,对窝阔台家族大肆清洗,失烈门也在清洗中被杀。

二、忽必烈后半生的噩梦——海都

当忽必烈选择中原作为蒙古帝国的中心后,来自窝阔台家族的海都成为了蒙古帝国草原部分的代言人。

不过吊柜的是,忽必烈之所以击败海都,却是依靠的征服南宋以后所获得的人力物力资源。

1267年,海都起兵反对察合台家族,到1269年,已经占领了伊犁河流域和喀什。

至此,自称为大汗的海都,恢复了从1251年以来,窝阔台家族就失去的权力。

不仅如此,海都还开始了一场长达30年的反对忽必烈的战争,并且几乎一度取胜。

海都取得的第一次大胜是1275年,他击败了忽必烈的第四子那木罕率领的大军,并在1277年进军哈拉和林。

形势一度非常危急,忽必烈不得不把伯颜从南方召回。

经过几场血战后,海都率军返回中亚。

作为战争的后果之一,那木罕永久地失去了继承忽必烈帝位的资格。

十年之后,海都再次组织了一个广泛的反对忽必烈联盟:包括乃颜和哈丹,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和二弟哈赤温的儿子。

如果海都与来自东北的乃颜军队汇合的话,忽必烈有可能失去北方草原。

形势如此危急,72岁的忽必烈被迫亲自率军出征。

这一次,忽必烈再次依靠来自中原的步兵击败了自己的蒙古亲戚们。

不过,海都再次发挥游牧民族的特点,远远退回中亚,使得忽必烈对他无可奈何。

忽必烈未能或者看到击败海都,当他死于1294年的时候,海都依旧牢牢控制着杭爱山以西的西蒙古和突厥斯坦。

1301年,海都做了最后一次努力。

他带领大军进攻哈拉和林,结果在次年8月在和林附近被元军击败。

不久之后,悲伤的海都在撤军途中死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