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恒公好服紫说明了什么?管仲与齐恒公的关系_管仲_公子_齐国

齐恒公好服紫说明了什么

一言一行必须谨慎。

以生动的实例说明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告诫人们,作为领导人或具有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必须谨慎,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影响,不然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故事: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整个都城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在当时,几匹没染色的布都换不回一匹紫色的布。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紫色的布料很贵,整个都城的百姓喜欢穿紫色衣服的风气不消失,我该怎么办呢?”

管仲说:“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不穿紫衣服呢?您可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非常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身边大臣中有穿紫色衣服来进见的人,您就说:“稍微退后点,我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齐桓公说:“好的。”

从这天开始,没有侍卫近臣再穿紫色衣服了,到第二天,国都中也没有人穿紫色衣服了,过几天,国境之内没有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管仲与齐恒公的关系

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微,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权力相互攻打,齐国是其中实力较强的一个。齐襄公在位期间,政治黑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齐襄公的兄弟和大臣都逃往国外。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也都出国寻找政治出路。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国君的女儿,所以管仲陪同公子纠来到鲁国,而公子小白则在鲍叔牙的保护下躲到了莒国。齐襄公十二年齐国内乱,这时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想趁此机会夺回君位。公子小白接到信后与鲍叔牙提前上路。当公子纠得知公子小白已经上路了,派管仲带人埋伏在路上准备偷袭公子小白。当公子小白飞马赶到时,管仲搭弓引箭向公子小白射去,公子小白大叫一声倒在地上装死。管仲误以为公子小白已死,其实公子小白只是受了一点伤,并无生命危险。公子小白与鲍叔牙快马加鞭赶到了齐国,顺昨地当上了齐国的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当管仲与公子纠知道公子小白没有死后便求得鲁国帮助攻打齐国,想要夺回王位。交战中鲁国大败,公子纠被杀,管仲也被装入了囚车送回齐国。鲍叔牙与管仲在青年的时候是要好的朋友,交情一直很深,到齐国边境的时候,鲍叔牙把他从囚车中放了出来并劝说管仲辅助齐国富国强兵。管仲本来就有“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于是就答应了。齐桓公一直对管仲射他的一箭怀恨在心,想要处死管仲,但经过鲍叔牙的多次推荐,加上他也十分爱惜人才,就把管仲留在了身边。齐桓公重用管仲之后,国家大事经常向他请教。齐桓公向管仲请教富国强兵的道理,管仲回答道:“要想使国家富强,社会发定,必须要先安抚民心。要得民心,应当先从爱惜百姓做起。国君如果能够爱惜百姓,百姓就自然愿为国家出力。爱惜百姓就得先使百姓富足,百姓富足以后国家就台理得好。”他还说:“兵在精不在多。兵的战斗能力要强,士气必须旺盛。士气盛了,军队的训练就会更好。”齐桓公非常欣赏管仲这套富国强兵,成就霸业的道理。不久就任用管仲为相,位在鲍叔牙之上。鲍叔牙并没有因此而嫉妒管仲,反而与管仲齐心协力辅助齐桓公。管仲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真正了解我的只有鲍叔牙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管鲍之交”。齐桓公在管仲的帮助下灭掉了郯、遂等国,其他诸侯国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公元前645年,为齐桓公称霸立下不朽功劳的管仲去世了,齐桓公失去了管仲之后重用奸臣,政权混乱,国家也慢慢的衰微,最后连自己也被奸臣所害,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