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后一批老将,自从黄忠劈死夏侯渊之后,还有哪些武将?法正,马超,关羽,黄忠,张飞的死对蜀国有什么影响_夏侯_刘备_汉中

本文目录

  • 曹操最后一批老将,自从黄忠劈死夏侯渊之后,还有哪些武将
  • 法正,马超,关羽,黄忠,张飞的死对蜀国有什么影响
  • 《三国演义》夏侯渊被黄忠劈死,他的四个儿子后来如何官居何职
  • 黄忠怎么死的
  • 黄忠死前说了哪8个字,让刘备听后大怒,而赵云听了却想回常山
  • 三国里赵云、关羽、马超、张飞、黄忠分别是多少岁死的
  • 夏侯渊被黄忠一刀斩杀,难道夏侯渊真的那么不堪一击吗
  • 本来是去挑战的,结果阵前脱掉铠甲睡起大觉,被黄忠刀劈身亡,夏侯渊之死你怎么看
  • 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都是怎么死的,演义中与历史上有何不同

曹操最后一批老将,自从黄忠劈死夏侯渊之后,还有哪些武将

汉中之战,或许是曹操人生的分水岭。

尤其是夏侯渊被斩杀以后,曹操大军的锐气都被消磨掉了。夏侯渊是什么人?那是曹操的族兄弟,是曹魏集团西路军的元帅。

夏侯渊相当于刘备集团的关羽,这种重要人物的离世,不禁让曹魏上下集体震动。一种不祥的预感似乎慢慢到来。

这一年,是公元219年,曹操已经65岁,再过一年他就要去世了。那么当初跟随曹操征战沙场的老将们,还有哪些活着呢?

一、曹家、夏侯家诸位将领。

曹仁、曹洪、曹真、曹休、曹彰、夏侯惇等。

  • 1、曹仁。

曹仁是曹操的堂弟,也是曹魏著名的守城将军。赤壁之战后,曹仁被留在了荆州,镇守襄樊之地。使得这里成为了阻挡关羽北伐的重镇。

夏侯渊被斩杀的时候,曹仁刚刚屠了宛城,被任命为征南将军,镇守襄樊之地。公元223年,曹仁跟随曹丕南征孙权,在濡须口被东吴大将朱桓击败,因此郁郁而终。

  • 2、曹洪。

曹洪也是曹操的堂弟,在曹操刚起兵的时候,曹洪就跟着了。讨伐董卓期间,曹操遭遇荥阳大败,曹洪在关键时刻,让出了自己的马,力战之下,才救出了曹操。

此后曹洪长期跟随曹操征战。汉中之战的时候,曾经击败刘备手下大将吴兰,斩杀任夔。夏侯渊被杀时,曹洪也跟随曹操征战汉中。

曹丕登基以后,曹洪出任骠骑将军。不久曹丕便翻旧账,导致曹洪一度被贬为庶民。曹叡上台后,曹洪又担任了骠骑将军,不过作用已经不大了。公元232年,曹洪去世。

  • 3、曹真。

曹真其实不是老曹家的人,他本名秦真。但是由于他年幼丧父,成了曹操的养子,所以改名为曹真。

曹真是一代名将,曾经担任虎豹骑的指挥官。夏侯渊战死时,也跟随曹操参加了汉中之战。曹丕继位后,曹真主要负责跟蜀汉抗衡,逐渐成为了曹魏的最高军事统帅。

曹叡继位后,曹真与诸葛亮互有胜负,绝不是《新三国》里那个草包形象。在公元231年,曹真因病去世。

  • 4、曹休。

曹休是曹操堂弟的儿子,在曹操讨伐董卓时,前来投奔。汉中之战时,曹休参与大败吴兰。曹丕上台后,曹休主要负责镇守东线扬州,防备东吴前来偷袭。

曹叡上台后,曹休成为了曹魏的最高军事统帅。可惜在石亭之战中,上了东吴的当,导致大败。公元228年,因为毒疮发作去世。

  • 5、曹彰。

这个就太有名了,他是曹操正儿八经的亲儿子,跟曹丕、曹植一母同胞。他也是曹魏的猛将,而且战斗力十分强悍。

在夏侯渊被斩杀后,曹操本打算把曹彰给调来的。可是曹彰还没到,曹操就撤军了。曹丕登基以后,曹彰被剥夺了军权。公元223年去世。

  • 6、夏侯惇。

夏侯惇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那个把自己的一颗眼睛给吃了的家伙。他早就跟着曹操一起打天下了,是夏侯渊的堂兄。

夏侯惇当时也是封疆大吏,在夏侯渊被斩杀以后,夏侯惇带兵前往襄樊对抗关羽的进攻。公元220年,曹丕登基,任命夏侯惇为大将军,结果夏侯惇在这一年病逝。

二、五子良将只有乐进早逝。

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徐晃、于禁、乐进和张郃。

  • 1、张辽。

张辽早年是吕布手下大将,在吕布兵败下邳以后,便投奔了曹操。从此以后张辽给曹操打工就特别卖力了。

孙权带领10万大军北伐的时候,张辽以800人打得孙权差点生活不能自理。从此张辽威震天下。夏侯渊战死时,曹操为了让孙权放心攻打荆州,果断让镇守合肥的诸将都援助曹仁。于是张辽便带兵前往襄樊。

曹丕上台后,张辽长期负责镇守合肥。有张辽在,孙权什么动作都不敢有,显然是被张辽打出了心理阴影。公元222年,张辽病逝。

  • 2、徐晃。

徐晃过去是杨奉的部将,后来投奔了曹操。陆续参加过官渡之战、南郡之战、汉中之战,多次立下战功。

关羽水淹七军以后,徐晃带兵前来击败了关羽。从此名声大噪,由于他治军比较严明,所以曹操称他有周亚夫之风。

夏侯渊战死时,徐晃刚刚在汉中击败了刘备集团的陈式大军。此后便跟着曹操撤出了汉中。公元227年徐晃去世。

  • 3、于禁。

于禁是五子良将里,唯一有污点的一位。早年他跟随鲍信,后来又投了曹操。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了不少功劳。

由于他治军也很严明,所以曹操认为他超过了古代不少名将,甚至是曹操手下将领中,唯一一位假节钺之人。可惜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斩杀庞德,于禁选择了投降关羽,因此保住了一命。

此后关羽兵败,于禁沦落到了孙权手里。孙权将于禁交还给了曹魏,曹丕却让人画了关羽擒拿于禁的画像来羞辱他,迫使于禁在公元221年病逝。

  • 4、乐进。

乐进是五子良将里,唯一一位没有前任主公的大将。曾经跟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得大胜。他最著名的战绩是曾经击败过关羽。不过很可惜的是,公元218年,乐进去世,没熬到夏侯渊被斩杀的时候。

  • 5、张郃。

张郃本来是袁绍的部下,在官渡之战前夕投奔了曹操,帮助曹操击败了自己的前任主公袁绍。此后跟随曹操平定了凉州、汉中等地。

夏侯渊战死前,张郃跟他一起镇守汉中。正是因为夏侯渊分了一半人马去支援张郃,这才导致自己被黄忠斩杀。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由于司马懿的错误指挥,使得张郃冒进追击,结果中了诸葛亮的计谋被射杀。

总结:曹魏良将虽然活着的居多,但是都已经老了。

曹操去世,这是曹魏集团的一个分水岭,因为这个时候曹魏集团那帮跟随曹操的老将们,也都已经垂垂老矣。

除了以上的几位,还有李典、许褚等名将,其实他们到了曹丕的时代,都已经打不动了。因此在曹丕时代,南征东吴已经显得十分疲软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法正,马超,关羽,黄忠,张飞的死对蜀国有什么影响

这几个人在连续三年的时间内,相继凋零,可以说,是对于季汉来说,伤筋动骨般的损失,我们先来看一下具体的情况。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闰十月,荆州军主将关羽并三万余荆州军全军覆没,关羽本人被东吴俘斩,彼时距离刘备集团汉中大捷刚刚过去不到四个月。

紧接着,荆州武陵郡、零陵郡、建平郡、宜都郡继南郡之后,相继丢失,地方驻军包括拥汉大族,仅仅是武陵郡便是被攻杀万余人,又武陵一带的相应刘备的蛮族,也是彻底被荆州治中从事潘睿所讨平,整个季汉在荆州的统治完全被摧毁。

荆州五郡的丢失,襄樊之战的大败,使得季汉在一瞬间丢失了广袤的土地与六七十万的人口,损失了至少五六万人的甲兵,隆中对的北伐基地荆州彻底丧失,标志着季汉指导国策隆中对在这一刻夭折,季汉由四个月前的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瞬间跌落了冰冷的谷地。

可是,上天针对季汉的晴天霹雳还远远没有终结,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孟达率部曲四千余家投降曹魏。

驻守上庸等东三郡的刘封被击败,逃回成都,上庸等东三郡彻底丢失,损兵折将至少七八千人,不久后,刘封也被刘备赐死。

所以,这个时间段里,就土地、甲兵、人口来说,季汉是处于相当的谷底的,而在这个时候,季汉的主要的谋臣良将却是接连凋零,怎么能不说是使得此刻的季汉,雪上加霜呢?

先来看在刘备集团一路做到第一任尚书令,且内统都畿、外为谋主的法正,虽然此人睚眦必报,但是却是刘备集团少有的奇谋之士。

益州争夺战时期的劝降刘璋,汉中争夺战时期的汉中三策的提出,奠定了他在刘备集团的重要位置,否则也不可能成为汉中王政府的第一任行政首脑尚书令。

可是,天不遂人愿,建安二十五年,时年仅仅四十五岁的法正病逝,刘备问讯痛哭流涕,甚是悲伤,他怎么能不悲伤?

关羽去了,这个季汉集团第一位统兵过万的方面军司令,独自镇守荆州六年的第一重将,闻名天下三十年的熊虎之将,这样的损失,谁能承受的起?

荆州丢了,上庸丢了,有着武艺且年轻勇武的刘封,被自己赐死了,现在,法正又去世了。

可以说,关羽去了,荆州上庸丢失,刘备的心里还能承受,因为法正还在,荆州还有希望夺回来,可是法正去了,成为了压垮刘备的最后一根稻草,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噩耗还在后面接连出现。

法正刚刚过世,季汉的后将军、关内侯,在益州争夺战中表现出色,在汉中争夺战的定军山之战中更是亲手斩杀夏侯渊的黄忠,也是病逝,刘备集团的良将,正在逐渐的凋零着。

可是,噩耗还在继续,刘备集团的良将,葭萌关以数百人抵抗敌军一万余人的霍峻,同年去世,不到一年,就在刘备伐吴前夕,刚刚称帝的刘备也是再次悲痛痛苦。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季汉又一位重要的方面军司令,三巴战区的主将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张飞,被部下杀害,这样的熊虎之将,这样的万人敌,这位曾在长板桥一声断喝吓退曹军,曾在三巴大战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并取胜的存在,他的离去,又是对于季汉的莫大打击。

与此同时,季汉第一任南中战区长官、庲降都督邓方,也是同年离世,可是,噩耗仍在上演,不久后,第二任尚书令刘巴,也是去世,这位对季汉财政收入有着几大功劳的存在,也是天不假年。

可就在刘巴去世半年多,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季汉的左将军马超也是因病逝世,时年仅仅四十七岁,马超虽然在季汉一直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正实力。

自从吓得刘璋投降后,便是再也难以有所表现,但是有他在,也是军中的一面旗帜,是一面号召,他的离去,使得大汉的前后左右四位高级将军,全部离世!

法正等人的去世,也使得尚书台当时青黄不接,或者说,整个青黄不接的现象,出现在了当时季汉的政界与军界。

于军界来说,前后左右四位宿将的离世,使得当时季汉军方的一线主将,除了赵云、魏延之外,虽然有一些将领,但是他们扛不起大旗,比如吴懿、吴班、高翔、冯习、张南。

而小的年轻一辈将领,更是没有成长起来,比如王平、廖化、马忠等等,至于政界,法正、刘巴的离世,使得尚书台除了直升机似的提拔起来的尚书令李严以外,多是二三十岁的邓芝、杨仪这类尚书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很是严重。

所以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不是没有道理,这些人才的相继离世,对于当时的季汉来说,绝对是伤筋动骨的损失。

荆州丢了,可以在夺取,人口锐减了,可以在招抚,兵马亏损了,可以在征召,可是这一切,都需要人才,人才逝去了,以上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

因此,建安二十四年闰十月(公元219年)之章武三年五月(公元223年)这三年多的时间,对于季汉来说,的确是令人悲痛的三个年头,人才凋零,青黄不接,益州疲弊,局势危殆,故而诸葛亮所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盖不虚也!

《三国演义》夏侯渊被黄忠劈死,他的四个儿子后来如何官居何职

谢谢邀请!

夏侯渊,字妙才,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公元219年,在定军山被黄忠斩首。

夏侯渊共有七个儿子,长子夏侯衡,次子夏侯霸,三子夏侯称,四子夏侯威,五子夏侯荣,六子夏侯惠,七子夏侯和。

夏侯渊七个儿子里面,有四个被人称为“夏侯四杰”。

首先是夏侯霸,在小说里,他是以长子出现的,事实上他是夏侯渊的次子。夏侯霸是魏名将,官至右将军,驻扎在陇西。曾多次参加对蜀汉的战争。后来因司马懿政变,曹爽被杀,夏侯霸与郭淮不和,恐对己不利,随即投了蜀汉,因刘禅与他有亲戚,被封车骑将军,后病死益州。

夏侯威是夏侯渊的四子,性任侠,曾任荆州,兖州刺史。与曹丕,曹植比较友好,四十九岁病逝。

夏侯惠,夏侯渊六子。幼年有才被人称赞。善于写奏章,官至长安太守,三十九岁病逝。

夏侯和,夏侯渊的七子。三国时期魏臣魏元帝时任相国左司马,侍郎,封为乡侯,晋朝时为光禄大夫。

黄忠怎么死的

黄忠病逝

1. 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

2.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刘备经益州牧刘璋部将法正作向导,进驻葭萌,即四川广元。黄忠与庞统魏延等随从刘备。刘备于葭萌厚树恩德,以收民心。

3.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刘备与刘璋决裂,黄忠与卓膺率兵自葭萌向刘璋进兵,刘备先引兵到关中,后与黄忠军回合,黄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一路进攻到涪城。刘璋派遣刘跂、冷苞、张任、邓贤等前来阻挡,都被攻破,黄忠与魏延随刘备进攻绵竹,绵竹守城将领李严丶费诗等向刘备投降,黄忠随刘备率军进围成都,与诸葛亮、张飞、赵云。

4.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刘备包围成都十几天,刘璋投降。黄忠被任命为讨虏将军。

黄忠死前说了哪8个字,让刘备听后大怒,而赵云听了却想回常山

这是从那考证出来的“黄忠死前说了8个字,让刘备听后打怒,而赵云听了却想回常山”?老黄忠戎马一生,自长沙之战被关羽义释之后,一直效忠刘备,死前确实说了八个字,即“善保龙体,以图中原”,但刘备并未大怒,而只是“伤感不已”,并决计为其复仇,这都是正常的描述,这大怒又从何说起?还有赵云听后却想回常山云云,那时赵云还尚在成都,远隔千里之遥,又何来“听了”之说?这不是异想天开自说自话吗?
诚然,研读《三国演义》,即便是无视书作者的主张和用意,以书论书,可也不能去自编自导一些情节,混淆视听啊?作者所描述的刘备一意孤行为关羽报仇,举倾国之兵力讨伐东吴,最后兵败退至白帝城托孤,诚令人扼腕叹息!由此,三国的格局便发生了重大转折,刘备一统天下的宏愿理想便就此打住了。给人们的深刻教训就是没有再延续连吴抗魏的正确主张,给后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教训,这是就书论书的评点。与黄忠之死似乎有点的关联,但这不是重要的方面。关键失误应是安营扎寨,依山而居,忽视了东吴陆逊的火攻战术,才导致了残败!而黄忠临死说的八个字,只是延续了诸葛亮的主张意见即书作者的意思,并未有特别之处。因此,此提问似乎有点牵强附会之意!

三国里赵云、关羽、马超、张飞、黄忠分别是多少岁死的

根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   黄忠公元222年就病逝了,有的文献记载他活了75岁,岁数是不小了。   关羽死于219年,在麦城外被孙权军队所执,不久被孙权所杀。   张飞死于221年,伐吴之前被部将所杀。   赵云死于229年,是病逝的。死前一年刚刚与魏将曹真打过一仗,最终寡不敌众,还被贬了职,但那一役失利的责任并不在于他的指挥能力,而是蜀军人数太少,无法抵挡数倍的强敌。

夏侯渊被黄忠一刀斩杀,难道夏侯渊真的那么不堪一击吗

夏侯渊并非不堪一击,他是曹操帐下一位屡建奇功,战功卓著的大将。

唐代王瀚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侯渊被蜀国老将黄忠一刀斩杀,只能说明他作为一名战将,最终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本就如此,而并不能说明夏侯渊无能,我们更不应该无故抹黑夏侯渊。

一代名将夏侯渊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为你还真实的夏侯渊。

1,其人

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英勇善战,擅长千里奔袭,常常出敌不意,凭借军功,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

大家知道,曹操是从夏侯家过继给曹家的,所以他也是曹操的族弟。

夏侯渊是早期跟随曹操起兵的最重要将领,是曹操手下“八虎骑”(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 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之一,为曹魏集团的稳固,发展,壮大,立下过汗马功劳。

曹操“八虎琦”

如果按照武力值给曹操手下的将领分档次,第一档是许褚和典韦,紧接着就属夏侯惇和夏侯渊,接下来才是张郃、张辽、徐晃等人。

定军山前,夏侯渊单挑黄忠二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后来是曹营鸣金收兵,胜负没有定论。

所以,夏侯渊武力绝对是一流的,绝非泛泛之辈,绝非不堪一击。

2,其功

夏侯渊从曹操起兵开始,就一直跟随左右,四处征战。但他的主要功绩是平定陇右,为曹魏集团开辟了新的战争格局。

夏侯渊平定陇右,功不可没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为向关中发展,任命夏侯渊为护军将军,进军长安。

夏侯渊当时作为汉中,雍州,凉州的总指挥,拒马超于长安,协助主战部队破张鲁于汉中,击败韩遂,宋建,收服整顿了西凉异族。

在与关西群豪的战斗中,夏侯渊采用快准狠的战略战术,连战连捷,于建安十九年最终平定陇右地区。

在西线,夏侯渊劳苦功高,曹操称赞他“虎步关右,所向无前”。由此可见夏侯渊用兵巧妙神速,不愧三国名将。

“虎步关右,所向无前”的夏侯渊

3,其死

建安二十三年秋,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为争夺汉中,都铆足了劲儿。

汉中对峙图

刘备集团由刘备亲自带队,张飞,魏延,法正等骨干力量悉数上阵。

蜀中老将黄忠计夺天荡山,惹恼了曹孟德,于是曹操发兵四十万,兵分三路亲征汉中。

在战争前期,如果夏侯渊一直坚持坚守不出,肯定能拖垮刘备。

但是,由于曹操错误的决策和指挥,不想给刘备示弱,一直催促夏侯渊进兵。而夏侯渊本人也急于建功立业,积极主线。

正当双方陷入僵持时,黄忠听信法正的计策,抢先占领定军山西面的对山,诱敌出战。夏侯渊不听张郃苦谏,派军围攻定军山。法正和黄忠以逸待劳,趁着夏侯渊前去支援张郃,修补鹿角的当口,他率军猛攻,直至夏侯渊账前,夏侯渊都没回过神儿来,就被黄忠一刀斩杀。

黄忠一刀斩杀夏侯渊

夏侯渊战死沙场,直接导致汉中之战局势发生了根本性扭转,胜利的天平逐渐向刘备集团倾斜。曹操占据汉中的美梦也彻底破灭。

——完——

本来是去挑战的,结果阵前脱掉铠甲睡起大觉,被黄忠刀劈身亡,夏侯渊之死你怎么看

夏侯渊之死真怪不得别人,完全是自已作死。

夏侯渊是曹魏西线主帅,与中线的曹仁,东线的夏侯惇一起构成曹魏的整个南方防线。曹操拿下汉中后,令夏侯渊驻守汉中,督张郃、徐晃、曹洪、曹休、曹真、郭淮共同守卫汉中前线。

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争夺战,早在217年就开始了,但是直到218年底,刘备一直没有什么进展,还损失了吴兰、雷铜、任夔等将领,也无法进占汉中一步,这个时候的夏侯渊主要守住汉中的险要关隘,刘备一点办法也没有,还屡屡战败。

在夏侯渊与刘备在汉中对峙时,曹操也率军赶往汉中,在218年7月就到了长安,之后曹操就长安停留了几个月时间,而没有南下汉中,因为一是北方边疆战事,218年4月代北乌桓无臣氐造反,曹操派出曹彰平叛;二是218年10月宛城的候音叛乱,曹操派出曹仁平叛。曹操坐镇长安,也是为了更好的顾及这些地区的战事,作出合理的安排。

虽然没有南下支持夏侯渊,但此时的汉中前线刘备基本上不占优势,曹操对夏侯渊交待的更多的是让夏侯渊守住汉中。

直到219年初,刘备采用法正建议,改变战略,放弃夏侯渊坚守的阳平关,南渡沔水,抢占制高点定军山,并于定军山扎营,这个时候夏侯渊作出极端错误的决定:率领主力出阳平关,与刘备来抢夺定军山。

在与刘备争抢定军山的过程中,夏侯渊不断的犯错误,先是中了刘备的声东击西之计,刘备率军猛攻张郃防守的东面,身在南面的主帅夏侯渊将一半的兵力分配张郃,造成夏侯渊部兵力较少。之后刘备放火烧鹿角(一种防御设备),夏侯渊亲自率军救援,结果被黄忠居高临下一举斩杀。

刘备在定军山的主要目的就吸引夏侯渊出战,达到目的后,又利声东击西之计使夏侯渊身边兵力减少,再率主力猛攻夏侯渊,最终杀死曹军西线主帅,夏侯渊一死,曹军汉中前线崩溃,刘备占据汉中,再等到曹操南下救援时,刘备反而闭而不战,曹操无奈只得退兵。

此战,身为主帅的夏侯渊要负主要责任,夏侯渊之死在于他犯了几个错误:

1、不应该出阳平关与刘备争夺定军山,一步一步滑入刘备的圈套,导致主帅身死。

2、中了声东击西之计,将自已所属的士兵分了一半给张郃,导致自已所属军队不足。

3、身为主帅,亲自修鹿角,鹿角都是在军营的最前线,黄忠一率军冲到,夏侯渊首当其中。

夏侯渊虽然作战勇猛,且贵为曹魏西线主帅,但在军中被为白地将军,可见夏侯渊不善于用兵,他的死怪不了别人。

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都是怎么死的,演义中与历史上有何不同

关羽、张飞、马超、赵云和黄忠都是蜀汉一等一的武将,为蜀汉的兴盛做出了贡献。同时,刘备也是一个厚道的人,让他们享有了该有的待遇和地位。那么,他们的死是怎么样的呢?是为国捐躯了吗?还是其他原因?《三国演义》也是反映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对于他们的死有着不同的记载,下面我将加以介绍:

关羽

关羽,很早的时候就跟随了刘备,中途被曹操看上,但对刘备忠心,没有改变自己的初心,令曹操失望。他先后斩杀颜良、帮刘备收复长江南岸各郡、留守荆州等。关于他的死,演义中和历史上相同,都是败走麦城后被孙权俘虏所杀,《三国演义》中赞道: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令人为之钦佩!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张飞

张飞,他和关羽跟随刘备的时间相同,是刘备集团的骨干人士。当初,刘备大败于长坂坡时,让张飞断后,张飞带领二十多人吓跑了曹操的追杀,一时名震天下。关于他的死,史书与演义中的记载相同,都是被部下所杀。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马超

马超,西凉马腾之后,曾经是西北实力派人物,后来投靠刘备。跟随刘备后马超被任命为凉州牧,得到了刘备的重用,马超安抚当地的民众,使羌人、氐人全部归顺了刘备,可谓功绩卓著。关于他的死,历史上和演义中相似,都是病逝于章武二年

电视剧《三国》中的马超

赵云

赵云,离开公孙瓒以后,很早就跟随了刘备。历史上的赵云并没有演义中的那样威猛,历史上的赵云要比演义中的弱一些,终身都没有被封侯,郁郁不得志。关于他的死,历史上和演义中的记载比较相似,都死于北伐途中。

电视剧《三国》中的赵云

黄忠

黄忠,他早年服务于刘表曹操也任用过他,后来归顺了刘备。在刘备攻打刘璋的过程中黄忠身先士卒、勇猛异常,得到了刘备的信任,后来又杀了夏侯渊,被封为关内侯。关于他的死亡,史书中并没有提到中箭的说法,所以与演义中有所不同。

剧《三国演义》中的黄忠

无论如何,关羽、张飞、马超、赵云和黄忠的一生,是为蜀汉政权奋斗的一生,充分体现了刘备用人的高超技艺,令人不得不佩服!另外,关于五人的死,演义和历史上大多相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