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粤语的特点_香港_广州话_中国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香港 广州话 中国

中国香港粤语即“中国香港话”,是粤语的一种地点方言。

中国香港粤语的特点

从交际功能来看,中国香港话与广州话并无质的不同,两地居民可用各自的方言通畅无阻地相互交流。但就方言的社会地位而言,中国香港话与广州话又有很大不同:在日常生活中,粤语在中国香港的地位举足轻重,尽管英语作为管方语言之一(另一种为中文)有颇大影响,不过在普通市民阶层及传媒方面,粤语占有绝对优势;中国香港粤语有相对独立的书写体系(方言用字)和众多的方言传播媒介,更扩大了中国香港文化的影响。这些特点,是内地的广州话所不具备的。

从语言本身来看,中国香港话也有一些特点值得注意:语音上阴平调值逐渐趋向55调,而广州话一般有53、55两种读法;“懒音”现象年轻一代体现得较明显,如“我”读o;某些原为-r尾的音节读成-n尾,如“行”读[han];声母n、l不分的现象在中国香港年轻人中几近稳固。由于生活节奏较快,中国香港人话语的速度亦快于广州人,词汇方面中国香港话多用外来借词,其中英语的外来词尤多,如中国香港话常用“飞”(英语fare),而广州话则习惯使用“票”;受教育人士话语中夹杂英语码的情形十分普遍,如“我哋去canteen啦(我们去餐厅吧)”;外来语中人名、地名的翻译与广州话时有不同(广州话跟从普通话的译法)。另外,中国香港话有大量的“区域词语”(有学者称为“社区词”),如“港督”“踞喀兵(英国的海外雇佣兵)”“律政司”,以及特有用语,如“木屋(中国香港下层所居住的矮小木房子)”“咖佬(日本人的通称)”“顺摊(顺当)”,反映中国香港独特的社会风貌,广州市民口语中很少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