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了香港后感觉很有优越感的事情是什么?大家去香港旅游的最大收获是什么_香港_都是_内地

本文目录

  • 你去了香港后感觉很有优越感的事情是什么
  • 大家去香港旅游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 香港服务员态度很差吗
  • 上海深圳香港让你选一个城市生活你会选哪一个为什么
  • 为什么会有很多大陆人喜欢去香港澳门旅游、买东西
  • 香港和大陆的生活有哪些不同的习惯
  • 目前香港读研值得吗
  • 下个月去香港,因以前没去过,第一次去香港购物是怎样一番体验
  • 去过香港的朋友,说一说在香港的感受如何
  • 为什么香港那么发达但感觉不是很堵车

你去了香港后感觉很有优越感的事情是什么

优越感的地方,内地一线城市可以做同级比较。一是内地有退休制度有养老金,60岁以后可以安享晚年。香港一般人基本要持续工作。二是住房条件内地比香港好太多,像上海的人均居住面积37平,香港16平。三是收入的购买力,内地比香港要高,香港一个月1.5万的购买力也就对应内地4-5千。

大家去香港旅游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如果问香港旅游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一百个人肯定会有一百个回答。大多数人觉得香港只是购物天堂,世界上的知名品牌齐全,奢侈品因为关税低,比内地便宜不少。真正的旅游就是购物、再购物。看看香港住宅拥挤不堪,心理上油然而生一种满足感,觉得香港普通居民没有大陆幸福了。

与一般人的认知不同,因为我在香港呆了8年,自认为对香港旅游还是比较了解的。除了购物,还有一下几点,可以得到最佳旅游体验。这也是我呆在香港最大的收获。

一是香港的海岛游,给你一个不一样的香港。香港的离岛风景都别具一格,像长洲岛、南丫岛、蒲台岛、东平洲等等,原生态,没有机动车辆,风景秀丽,安静自然,渔村、沙滩、森林、草地、山岩、古树、花草、田园、飞鸟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图画。与铜锣湾、海港城的熙熙攘攘的人流相比,这里是另一个世界。内地这样的海岛游是不多见的。

二是香港的美食游,给你一个舌尖上的世界。香港的美食,应该是集世界之大成,米其林餐厅比上海、北京都多,日餐、韩餐、法国餐厅、东南亚餐厅都是地地道道的,广东菜、潮州菜厨师如云,湖南菜、上海菜、重庆火锅、北京火锅不难找到。海鲜是南海的,或从美洲、澳洲进口,食材非常好。甜点、点心、水果、街边小吃更不用说了,他们很少扩大门面,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于一类食品,保证品质和口碑。

三是郊野徒步游,给你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生活。一般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有时间去郊游公园。如果深度游,这里的港岛径、麦格理径、凤凰径,都是徒步旅行的很好线路,自然风景更不用说了,路标非常清晰,一个人旅行也不会迷路。香港没有圈起来收费的自然景区,都是公共活动的场所,风景各异。

香港住房拥挤,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大部分人并没有大陆人那么焦虑,主要是对社会底层的托底保障发挥了作用,公屋的环境和配套都还是不错的。










香港服务员态度很差吗

香港毕竟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人民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与大陆人又是同根同源,加之近些年大陆经济发展比较快,所以大部分服务行业的人对大陆游客还是比较友好的。

近些年出国工作,每次都要路经香港逗留几天,经常流连于中环、铜锣湾和尖沙咀等商业繁华的商业地段购物,不管买或不买,店员大都表现的耐心而热情。

有一次和媳妇去一家登喜路店,一开门一个店员就微笑着把我们迎了进去,一听说我想买一件T恤,立刻把所有经典款和新潮款一一介绍给我。我各种款式反复试穿了5、6次,这个店员没有表示出一点不耐烦,对每一次试穿的效果都做专业点评。当我决定购买一件的时候,店员笑容更盛,并欠身恭送我们离店。

媳妇想把自己的长发修剪一下,我们去了一家美发沙龙。媳妇剪发我在一旁等,一个女服务员过来问我要不要喝汽水,得到我肯定后端来了可乐和一小盘曲奇。不过那个理发也够贵,几剪子下去抹点亮发油就400港币。可乐曲奇虽然不值钱,可替顾客着想的的服务还是很贴心。

当然也有服务很差的,我们在一家小店吃馄饨,桌上有一罐小菜,螺丝转样的咸菜。那咸菜应该是用夹子夹出来放到自己碗里吃,当时没在意,从罐子里夹出一个,旁边的服务员立刻春雷绽放,“你让别人吃你的口水吗!”。你正常提醒就好了,一罐咸菜,至于你如此大动肝火吗。我虽然不高兴,后来想想也释然,店不是自己的,你大陆人一辈子可能就来这一次,影响不到回头率,我不用对你客气。

真正瞧不起大陆游客的都是一些社会底层的香港人,他们在本地活的没什么尊严,受尽歧视,唯有用他们自以为傲的香港身份去鄙视自以为还不如他们的大陆人。

上海深圳香港让你选一个城市生活你会选哪一个为什么

说真的,身为南方人的我,三个城市也不会选。

其一,上海东西太贵,饮食不习惯风土人情更不会。

其二,更不会选香港,香港生活太迫切,虽说某些地方会自由些,但住宿房了太小也不是理想地方。

其三,深圳,深圳虽是新组建一个大都市,也是中国改革后一个大城市,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生活各有特色,东西也很贵,住房也很贵,说到定居也不是首先,我首选还是现在的广州,出生在广州的我,感觉广州今天太好了,饮食平靓正,住房不是很贵,地方也可以,生活更是没那么多约束,出街随便穿拖鞋休闲裤只感觉自己舒服可以,环境也不错,交通算方便,找工也不是很难,是生活首选。

为什么会有很多大陆人喜欢去香港澳门旅游、买东西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跟团旅游,香港、澳门是不用导游强制、诱骗游客购物的地方。而是游客主动大量购物。很多大陆人喜欢去香港、澳门购物,根据我曾经多次去香港、澳门旅游观光的体会主要是有如下几点原因:

第一,香港是全世界的“购物天堂”,享誉这美名背后的原因是香港是贸易自由港,许多商品免关税进入香港市场。不仅仅货真价实,而且物廉价美。特别是游客必到之处的香港免税商店,深受全世界的游客欢迎。许多同类进口商品比大陆地区要便宜许多。例如2O18年元月,我的朋友在香港免税店购买日本一款进口名表,他在内地看到过这款表,虽很喜欢,但价格不菲一直犹豫。在香港找到了这款表,竟然便宜一千多元。他丝毫不犹豫卖下这款日本进口表。

第二,香港市场许多商店商品都是世界最新出产的产品。香港商店和市场是国际市场一个风向标,国际上流行什么商品,那么香港立马各商店都有售。以时髦女人服装为例:当一款品牌服装由法国设计师设计在巴黎刚出品,香港立马就上市,而后传到广州,传到各一线城市、二、三、四线城市,到县城一级已经一年以后了。而这款服装香港早已经过时了。有的美女直接到香港购买了时髦服装,等于赶上了潮流。所以,大陆人喜欢到香港购物这也是原因之一。

第三,香港、澳门市场商品不靠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全凭商品物廉价美赢得游客信任。例如旅游澳门回家带伴手礼,澳门商家全凭那些新鲜制作的糕点,让游客亲自品味后觉得好来购买。因此,到澳门旅游品味澳门的糕点和肉餔成了一道风景线。不仅仅有赌场凭港澳通行证免费领到一盒澳门糕点品味,而且在通往大三巴的沿途各糕点店,不仅仅每个品种糕点让你试味,而且沿途商店都有营业员,端着食品盘请求游客品尝,这与内地各超市各商店,对食品购买“拒绝品味”形成很大反差。因为品味后商品好,购伴手礼的几乎人人进店,个个购买。许多商店都需要排队买单。购物火爆场景在内地旅游景区很少见。

以上就是我对香港和澳门购物,深受大陆游客喜欢的原因解答。

敬请关注。

香港和大陆的生活有哪些不同的习惯

香港和大陆的生活有哪些不同习惯,我是香港媳妇,给大家分享一下香港的生活习惯吧。香港的生活习惯和内地两广生活习惯有点接近,不同的有几个比较明显的是,一:语言,香港人通用粤语和英语,二:香港人一般上班是朝九晚五,香港人中午不习惯午休,因为午餐只有一小时,就上课的上课,上班的上班啦。三:香港的电梯没有一楼,只有G。四:香港车的方向盘在右边。五:香港人喜欢喝早茶和下午茶,饭前喝汤,年轻人吃西餐、日菜、韩菜、泰菜、意大利菜比较普遍。六:在公共场合坐手扶梯都习惯靠右边,左边是留给赶时间的人。七:香港夏天公共场合冷气很冷。由于疫情,我也暂时回不去,刚好家人这几天复活节放假,拍了些生活照,分享一下,看看疫情下的香港生活片段。4月12日的香港,超市比平时少人啦,往日礼拜旺角女人街人山人海的情景不见了,旺角闹市也冷清很多,唯独旺角洗衣街火车桥底那档炒粟子和烤红薯依然天天保持好生意,坐巴士也比平常少很多人。以上内容就是给大家分享香港人的生活情况,通过分享,大家对香港人的生活情况有所了解吧,希望能够帮到想要关注香港人的生活习惯的朋友们。










目前香港读研值得吗

十个有关香港研究生申请的真相,希望大家可以了解。道听途说一:香港研究型硕士容易申请不少同学认为和申请去欧美国家读研究型硕士相比较,申请去香港读研究型硕士比较容易,因此在准备方面会比较放松,把香港读研作为去不成欧美的备选项。真相还原:香港研究型硕士申请难度堪比欧美名校香港的硕士学位大致分为两大类: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和研究型硕士(research master)。顾名思义,前者是以修读指定的课程为主,完成每个科目的要求就能毕业,后者则是以研究为主,在修读课程之余仍须要完成一篇研究论文才能毕业。研究型硕士对于那些希望就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的同学来说,是增强专业能力和申请竞争力的极佳选择。待遇好,但是名额少是港校研究型硕士招生的一大特点。攻读研究型硕士的学生在就读期间会获得的每月约1.4万港币的生活津贴(stipend),相当于从事一份香港本地的全职工作所能获得的收入。由于在学位和收入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这类硕士项目的入学竞争之激烈异常。而且,绝大多数系或学院每年招收的研究型硕士的名额都是个位数。如果该项目有学生未能顺利毕业或是科研经费有限,部分院系甚至会在某些年份取消这类全奖类学生的招收。目前,本科生申请研究型硕士的难度已经增大,一般申请港校研究型硕士要达到以下条件:“211”“985”高校毕业;本科学业成绩GPA3.5(4分制)以上,平均分85以上;语言成绩,雅思6.5分以上,托福90分以上;具有祥光研究经历以及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以及其他条件包括实习经历、工作经历、获奖经历等。 单就对学生本身要求的这些硬性指标来说,能够达标已经不易。研究型硕士课程内容以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为主,对独立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要求都较高,而且申请人的研究方向需与导师的研究方向有密切关系。因此,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刚想研究型硕士成功率比较低。道听途说二:授课型硕士为一年制不少学生想到香港读一个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镀金,网络上通常也宣传授课型硕士为一年制。真相还原:授课型硕士学习时间为1-3年香港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则成为教育产业化后最吸引内地学生的学制,但一年制硕士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不严谨。授课型硕士的特点就是只要修够学分就可以毕业,最长不超过三年。授课型硕士发的学生证是两年的。但是为了节省时间,大家一般都是提前修完学分,一年毕业。授课型硕士的优点是学制短,没有毕业论文要求,学业压力相对较小,课程设置日益贴近社会需要,保障学生今后工作中学以致用。对于不打算从事研究工作、职业规划非常明确的申请来说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一般一年就毕业,对于学生来说在一年的时间内把专业知识学扎实是个不小的挑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在一年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汲取知识。道听途说三:一定能够享受国际化氛围很多内地学生选择到香港读研是为了体验香港的国际化氛围,在和香港当地学生一起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共同学习的环境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真相还原:授课型硕士“内地化”由于香港授课式硕士在内地“扩招”,令大量内地学生涌入香港高校,原来的国际化氛围渐渐被“内地化”所替代。以浸会大学2008年新增设的国际新闻专业为例,第一年招收的60人中,超过55人为内地学生,香港本地学生有2人,外籍学生只有1个欧洲人和1个菲律宾人。当然,香港仍然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如果你主动去和周围的本地同学和外国同学接触,多参加活动,香港仍然是一个体会多元文化的好地方。道听途说四:“放养”式教学在香港读研究型硕士,没有导师催着学生看书,基本上比较自由散漫。真相还原:无形的力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研究式硕士则以做研究为主,更注重理论性。学校指派导师监督学生的研究工作,但导师仅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己进行创新性研究,最后写成3万~5万字的学位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硕士生虽然课程不多,可是全英文授课,课后还要看大量的英文教材、查阅资料,学习到凌晨一两点是家常便饭。虽然没有老师会催着学生去看书,但学生却不得不去看书。因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真正上升到了理论和学术研究层面,内容相对晦涩难懂。如果不在上课前预习完几十页的知识,可能整节课都听不懂教授在讲什么。道听途说五:应届生想去香港读商科专业香港浓厚的商业氛围和发达的金融业以及优质的商科教育资源深深地吸引着内地学子,不少对商科感兴趣的同学都希望能够毕业就去香港读商科的研究生,尤其是MBA。真相还原:港校商科硕士多需丰富工作经验内地学生最热衷报考的专业就是商科专业,遗憾的是,本科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和G M A T成绩的学生申请港校商科专业95%以上将被拒。大部分香港高校(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商科专业多为管理类,这些专业均要求有工作经验才能申请。比如香港大学的MBA需要申请者至少有三年的管理经验,其他方面要求也相当高。而香港城市大学的环球企业管理专业也需要申请者具有1~2年的工作经验。香港理工大学的商科专业里包含了会计学专业,且其会计学专业位列全港八所公立大学的第一名,该专业很重视申请人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没有相关经验背景的应届毕业生要慎重申请。道听途说六:一定报考热门专业在调查中发现,选择到香港读研的内地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还是以热门专业为主,如经济、金融、法律、新闻、计算机等专业是申请者比较热衷的选择。真相还原:热门专业名额有限申请难度大经济、金融、MBA、新闻传播、建筑、医学、法律等一向是港校读研的热门专业,提到香港读研,大家都会首先想到这些耳熟能详的专业,然而,你是否了解这些热门专业的招生情况呢?热门专业招收很大比例的香港本地学生,并不容易申请。如果刚好某个热门专业符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专业所学,热门专业会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仅仅是跟风选择热门专业就不理性了,一来不少热门专业留给内地学生的名额不多,比较难申请;二来未必适合你。和很多热门专业相比较,不少理工科专业在香港相对受到冷遇。在升学方面,香港本地人更热衷于读金融、管理或者法律;而人文社科类的基础学科,甚至一些在内地很走俏的理工类专业,相对少人问津。事实上,这些香港在这些被忽视的学科方面,实力不凡。道听途说七:香港相较于国外更容易适应香港是离家比较近的具有国际氛围的都市,到香港读研在地理和文化方面都有优势,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会很容易适应。真相还原:不懂粤语很麻烦对于不懂粤语的内地学生来说,融入香港社会并不容易,到香港需要突破英语和粤语两大语言关,特别是要适应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的不同口音的英语。事实上,为了让内地生适应香港的语言环境,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八所内地生最青睐的港校,都会在第一学年设立粤语、英语的选修课,香港中文大学更是将此设为必修课。有的学校会像浸会大学一样象征性地收点课程费,有的高校却是完全包含在学费里的“免费学习”。除了开设语言课程,香港八大高校还都配备语言资料中心,学生可以在那里自由选择学习粤语、英语甚至其他外语,通常而言,各个学校的语言资料中心往往是在内地新生当中人气最旺的地方。而在校园当中,由学长学姐免费开办的粤语帮扶班更是比比皆是。适应香港的研究生生活,也需要很用心,无论在语言方面,还是香港高校的教学模式,都需要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道听途说八:很快就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香港高校实行“全英文”教学,教授大多与欧美名校背景,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很快地学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真相还原:学会聆听各式各样的“世界英语”香港高校里面教授来自世界各地,一半以上的教授母语并非英语,而且教授主修的专业也不是英语,所以你听到的,除了非常标准而且流利的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更可能是港式英语、中式英语、印度英语、日本英语……你需要适应“南腔北调”的各式英语口音,就像你能够听懂带有口音的普通话一样,也是一种别样的锻炼。另外,由于现在赴港读书的内地学生越来越多,大家常常聚在一起,说英语的机会就大幅度减少,日常生活中很难得到锻炼,这也会阻碍英语水平的提高。道听途说九:世界排名靠前的港校各方面资源都优于内地高校香港一些高校在世界范围内排名比较靠前,《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公布的2014世界大学排名香港大学虽然比之前名次下滑,但仍排名43,香港科技大学排名57,清华北大分别是45、50。不少学生认为,世界排名靠前的高校各方面资源都比较优越。真相还原:一些专业实验设施是短板像香港大学这样的名校在师资力量、理论水平等方面确实实力雄厚,但并不是方方面面都无可挑剔,由于场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一些专业的实验设施会差一些。对一般的理工科专业来说,实验至关重要,这些年国家对科研投入很大,内地的实验设施比较先进、完备,因此很多在,香港读研的一些理工科研究生会选择到内地做实验。道听途说十:读研香港留港就业机会多在关于港校读研的问卷调查中,有22.48%的人去香港读研是因为觉得有机会“留下来”。香港商业氛围浓厚,金融业发达,不少赴港商科的内地学生期待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真相还原:想说留下不容易香港特区政府2008年就宣布,所有内地生毕业后可以留港12个月,期间可工作或就学。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城市,香港对来自世界各地、各个阶层的人给予了最大的包容和公平,但是毕竟香港是一个容量有限的城市,想留下来并不容易。每年毕业季,根据在港内地毕业生联合会的统计,留港工作的内地学生不到一半,毕业三年后又会走一半,最后真正待够七年拿到香港身份的内地生几乎不足两成。对内地生来说,粤语是一道拦路虎,工作签证则是另外一道。据了解,按照香港本地的法规,如果公司聘用了内地学生,就要为学生办理工作签证,期间免不了出钱出力,很多公司觉得麻烦。即便一些内地生可以幸运地留港工作,应聘他们的企业大多具有内地业务,需要熟悉内地市场的员工。工作几年后,这些内地员工还是会被公司派驻内地工作。因此,最终能够长期留在香港的内地毕业生并不多。

下个月去香港,因以前没去过,第一次去香港购物是怎样一番体验

谢邀!虽然我已经在香港9年了,在香港购物体验肯定不是第一次,但是每天都是第一次买东西的体验,因为我每天都会帮内地朋友买东西,每天拿着手机清单拼命去每个店买东西,还要回消息,忙得不可开交。

来到香港购物,体验是很忙碌的,基本上看完一家就去下一家,毕竟很多人都是几个朋友一起来的,第一次来分头行头很容易迷路,很多都是一起去买的,去了你这家再去我这家,买了自己那份也帮亲朋好友带回去,像是药房,万宁,屈臣氏这类店基本上是必去的,虽然内地也有这些店,但是东西完全是不同的。

还有化妆品店很多很多,国际大品牌像是香奈儿、兰蔻、雅诗兰黛这些,基本上来了就想买,因为香港最大优势就是“物美价廉”,这里低税免税的政策,导致进口过来东西很便宜,加上质检很严格,同样的化妆品,国内版和港版、日版、美版都不同,所以即使现在电商发达,很多人会找人在香港买,或者自己来香港买。

来到这里还会发现奶粉比内地便宜很多,一罐便宜个40元,甚至上百元,香港奶粉质检是非常严格的,如果自己有需要的,或者亲朋好友有小孩的话,记得帮忙买,好多人之前以为香港奶粉会贵很多,来到这里会有点吃惊吧!

总而言之,第一次来香港购物,带好行李箱,因为要买的东西很多很多,但是过来买都是当天回去的,因为住一晚上酒店就划不来了!

去过香港的朋友,说一说在香港的感受如何

我以前的上司就是香港人,在我没跟香港人接触以前,我就觉得香港人好像有点高冷的感觉,就是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

香港人有优越感吗?

因为来到深圳这边工作的很多香港人其实都是很重要的岗位的,很多都是高管的岗位的。

很少听说过香港人来到深圳这边去工厂打工,很少听说,一般来这边都是高管之类的。

所以总感觉好像有点距离感。

后面我又去了好多趟香港那边,然后对香港人有了一定的了解的。

香港人如何

以前看新闻的时候,经常也听说香港人瞧不起内地人,有点高高在上,高冷也也会,内心上就不喜欢内地这边的人。

但是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子的吗?

1、其实香港人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工作上比较认真。

因为我接触过一些香港人的上司,还有我也去过香港,我发现他们工作上是比较较真的,比较仔细。

就比如说以前我也做过财务,发现那财务总监也是香港的。

他看数据都是盯着盯着,一个字一个字这样看很几次,就是有一些错误,我没发现的,他都给我发现出来。

而且他的那种好像有一种强迫症,他不工作完,他不吃饭,香港人有一种这种心态。

所以我看到以前的香港上司真的是中午不休息,不吃饭哈,都在工作,太勤奋了。

2、香港人还是比较随和的。

比如说你在街上,你随时都可以看到一个香港人穿着一对拖鞋在街上走路,这很正常的。

因为大家也没有说穿得很正式,穿衣打扮方面也是很港式港风。

大家都知道港风讲求的就是很惬意、舒适的感觉,那你去到香港看到香港人就是这种感觉。

香港人的收入居住如何

香港那边你会发现连清洁阿姨都月入过万了。

但是在香港那边月入过万或者2万左右,真的不多,因为那边租个房子都要6000甚至是一万两万块钱,这还是很小很小的一个房间。

没有我们深圳这边的房子那么大的空间,都是小小的,都房租那么贵了。

所以你不要老羡慕他的工资有一两万块钱,其实对比它的物价房价来说真的不多。

甚至是他们这些拿1-2万多万人真的是社会上最低收入的人群呢。

香港的那些公务员,做金融行业的白领,企业的高管才有机会,有3万到5万这些收入。

其他人就很少有这么高的工资,除了老板以外。

香港那边还有很多人是住,在那些很小的房间里面的,而且都是一家人挤在里面。

想想看到那个画面就觉得恐怖了,你们看新闻也看过啦。

香港人大龄未婚

在香港那里,20岁左右结婚正常,30岁左右结婚正常。

50岁左右结婚也正常,或者是40岁左右结婚也正常,40岁以上不结婚也正常。

反正就是婚姻这方面是自己喜欢就好。

而且我发现香港那边很多人很大的年龄都没有结婚的。

比如说我以前有一个上司是七零后的,他当时都快40多岁了,他仍然没有结婚。

然后我们问他为什么不结婚,他说在香港结婚压力太大了,养个小孩子学费、学习费、吃饭的费用都很贵。

根本上就养不起,所以也不想结婚,也不想生小孩子。

香港购物天堂,到处都是莎莎店

香港那边可以说是购物天堂,我发现去到香港不管在哪里。

很多很多的莎莎跟卓越店,因为莎莎跟卓越店就是做美妆护肤品的,我相信你们去过香港的应该都知道。

而且一些美妆产品都是进口的,也就是免税的,所以它价格比你在深圳这边或者是其他地方买的要便宜一点点。

比如说就是那些面膜啊,我也经常也买过,我发现真的是便宜几十块钱的都有。

还有以前我在香港那边也买过一些电子产品,比如说苹果,港版的苹果手机会便宜1000块钱左右吧。

而且香港那边还有很多金铺,周生生、周大福等等。

关于黄金首饰这些产品比较多,我发现很多人如果一结婚的话,都好好喜欢跑到香港那边去买这些首饰。

香港也有很多奢侈品专柜入迪奥、雅斯兰黛、香奈儿、LV,就怕你钱包不够啦。

香港美食

香港的美食太多了,有茶餐厅、烧腊、鱼、蛋、奶茶,这些都是有独特的风味的。

其实我最喜欢的就是香港的茶餐厅。

香港的茶餐厅,可以说是已经火爆到广州跟深圳这边来了,广州跟深圳、东莞这些地方都有很多香港的那些老板把店开到这边来。

所以嗯,我也很喜欢吃,每次吃都觉得念念不忘。

香港的公交车都是2层的

如果你去过香港,都会发现香港那边人流太多了。

就是在疫情以前每个星期到湾口岸的人都挤爆了,都是去到香港那边去购物的。

其实也有很多是做代购的。

所以看到香港那边很多的公交车都是两层的,不像我们在深圳这边看到大多数的公交车都是一层的。

而且香港的道路都很拥挤,人来人往,车来车往的。

香港人长寿

你去到香港,你会发现香港人很喜欢喝茶,去茶餐厅吃饭,也很喜欢锻炼身体,跑步。

而且香港的医疗系统相对完善,所以香港那边的人都活得比较长寿。

有一些八九十岁也还在工作,比如说你们看到的这个李嘉诚,他就是这样子了。

香港有很多人能活到100岁左右的,真的是长寿的人很多。

这几年疫情好久也没有去过香港了,其实如果有机会的话,我都想去香港里面去逛一下。

因为那边的美妆护肤品种类很多,都是进口的,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所以有点期待。

我现在就希望这个疫情早点结束,然后到香港那边去买点东西玩一下。

为什么香港那么发达但感觉不是很堵车

除了停车场费高、油费高、公交系统发达之外,先进的城市交通规划很重要,香港真正做到交通微循环。由于香港地小人多的关系,整体城市结构非常紧凑,每栋楼宇沿主路紧挨,每个片区由小街小巷连接,虽然窄小但可以合理设计单程路解决,小街小巷和主干线之间有效相结合,像人体微丝血管一样循环流动不息。反观内地大城市的规划高举高打,一个小区几十栋房子围起来按平方公里计算,形成一个个小王国,外围车辆无法通行区内道路,都在外面大路排队绕行,导致每个交通灯口都是瓶颈,看似道路宽实质上使用效率低下。传闻上海认识到问题已准备打开小区搞活微循环,但貌似困难重重还没成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