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达怎么死的(69年,大将许光达惨死在马桶上,周总理上报毛主席将其葬在八宝山)_装甲兵_教授_造反派

开国大将许光达,堪称解放军的“装甲兵之父”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63年夏天,许光达患眼疾,301医院决定由眼科专家张福星为许光达做手术。教授虽然医术很高,但在建国初期特殊的政治氛围中,仍然有较大的思想压力。

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小心谨慎的张福星在手术中不慎碰伤了许光达的角膜,许光达的眼睛红肿起来。

此事很快惊动了中央保健局,为此事专门做出了3条指示:一、追查责任。二、许光达马上转到北京医院治疗。三、写出事故报告。

许光达夫人邹靖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完全明白,如何回复上级有关单位的3条指示,关系到张福星教授的政治命运。疼痛中,许光达做出了回答:不转院。仍请张福星教授治疗。不追查。

夫人邹靖华支持丈夫的意见:手术上出了点问题,怎么可以上纲上线?为了表示他们夫妻二人对张福星的信任,邹靖华建议亲自和老教授谈一谈,帮助他放下思想包袱,继续开展治疗工作。许光达表示赞成。于是,邹靖华在家中宴请张福星。

许光达夫妇对老教授一番安慰,鼓励他大胆工作,并请他继续治疗。一辈子和眼疾打交道的老教授激动得热泪盈眶,301医院上下都为许光达的高姿态而感动。

张福星教授深受振奋,拼尽毕生所学,将许光达的眼睛治好了。许光达对自己的举动颇为感慨,说道:“既然手术是人做的,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疏忽是难免的,况且他们年纪又那么大了,怎么能怪他们呢?如果你们保卫部门一插手,问题就复杂了,就会把他们的政治生命断送掉。”

1965年7月,许光达读到一份事故报告,在一场技术事故中,坦克某师工兵营班长王杰为掩护参训民兵壮烈牺牲。

读后,许光达心情很沉痛,但他的目光没有停止在“事故”两个字上,他感到事故的后面有非常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这名士兵的献身精神。

随后,被王杰掩护的民兵和当地--也纷纷来信表达感激之情,并为烈士王杰请愿。许光达立即指示有关方面把这件事搞清楚,并向总政作了报告。

尔后的调查证明,王杰确是一位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好战士,他的英雄事迹教育了广大军民。周恩来、朱德同志题了词,国防部命名王杰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王杰的精神被总结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在随后开展的学习王杰事迹的活动中,装甲兵部队官兵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样,王杰这一典型也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毛泽东根据王杰的英雄事迹,对“两不怕”精神予以充分肯定,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就这样,许光达慧眼识英雄,一个险些被责任事故埋没的英雄,恢复了英雄的本来面目。

11月28日,造反派在装甲兵司令部大院内召开批判大会,一名领导干部正在受批斗。许光达对他们说:会可以开,有意见也可以提,但要注意我们是军队,有组织原则,有保密规定,不要戴高帽子,不要挂牌子。

当会议开到一半时,突然从主席台的两侧走出几个手拿高帽子的造反派,朝着那位领导干部走去。许光达立即制止。造反派推开他:“这不关你的事,你别管。”

许光达发现纸糊的高帽子里面装有铁蒺藜,一旦戴到头上,后果不堪设想。他上去抢高帽子时,心脏病突发,倒在台上,当即被送到解放军总医院抢救。

1967年1月16日下午,许光达从医院回到装甲兵司令部,主持党委一个重要会议。会后,许光达站在家门口等车准备回医院。突然跑来几十个造反派,把住房团团围住,推推搡搡的地带走了许光达,又抄了他的家。

造反派将房子翻了个底朝天,要找所谓“二月兵变”的黑名单。寻找无果后,他们将许光达在抗战中缴获的一面日本国旗,作为他“叛国投敌”的罪证。

此后,造反派专门成立了批斗许光达的专案组。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人公开说:“许光达是‘二月兵变’的黑参谋长。”

1969年6月3日晚,许光达不明不白地惨死在医院的马桶上。当时没有一个人在场。

6月4日,专案组在未通知夫人邹靖华的情况下,强行将遗体火化,这使得许光达的死因成为历史疑案。

周恩来得知此事后,十分伤感,把这一消息立刻汇报给毛泽东。主席深受震动,明确指示:许光达的骨灰必须进八宝山革命公墓。

在许光达逝世8周年的时候,1977年6月3日,中央军委为他--昭雪,恢复名誉。6月21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许光达骨灰安放仪式。军委常委粟裕亲自为许光达的骨灰盒盖上红色军旗。

家乡乡亲怀念许光达,为他修了故居。1987年,地方--派人赴京商量许光达80诞辰修旧居塑铜像一事。邹靖华意味深长地说:“请转告--和乡亲们,他们的心意我接受了,但故居不要修,像不要塑,纪念会也不要开,腾出钱来为孩子们修建学校。这样做,老头子定会含笑九泉,只要后人不忘记他就是最好的纪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