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之勇的故事(匹夫之勇出自:《国语·越语》)_勾践_匹夫之勇_吴国

匹夫之勇的故事

匹夫之勇的故事(匹夫之勇出自:《国语·越语》)

春秋时,越王勾践兵败,被吴王夫差俘往吴国,囚禁三年,受尽了屈辱。后来,他终于得到了回国的机会。回国后,他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立志向吴国报仇。

勾践清楚地知道,不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不建立起强大的国家,报仇只是一句空话。于是,他在越国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赋税,老百姓富起来了,国家也强大起来。

由于在战争中死了不少人,越国人口大量减少。勾践又下令奖励生育,鼓励增加人口,并欢迎其他国家的人迁往越国。十几年后,越国人口迅猛增加。

这样过了好些年,越国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将士们同仇敌忾,纷纷向勾践请战,讨伐吴国雪耻。

勾践同意了。出征前,他向将士发表演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不为士兵少而忧愁,只是忧愁士兵们缺乏自强的精神。我希望你们运用智谋去战胜敌人,而不要只凭匹夫之勇,我希望你们步调一致,团结对敌,同进共败,不战胜敌人,决不罢休!”

将士们士气高昂,互相勉励。大家都愿意为国家效力,为国君效命。于是,勾践率军出发征伐吴国,吴王夫差兵败,吴国终为越国所灭。

后来,“匹夫之勇”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只有个人的勇敢而没有智谋。

匹夫之勇出自:《国语·越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