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持的故事(鹬蚌相持出自:《战国策·燕策二》)_鹬蚌相持_河蚌_一只

鹬蚌相持的故事

鹬蚌相持的故事(鹬蚌相持出自:《战国策·燕策二》)

战国末期,七雄对峙,相互通过攻伐争夺霸权。赵国与燕国也经常打仗,使百姓深受其害。有一年,赵惠王又准备攻打燕国。有个名叫苏代的说客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去拜见赵惠王,劝阻他别去攻燕。

苏代先向赵惠王说了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正是一个大晴天,一只河蚌张开壳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在空中见了,好不喜欢,猛一个俯冲,把嘴伸到蚌壳里去啄它的肉。河蚌急忙把壳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再不松开壳子,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在这河滩上!”

鹬和蚌就这样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经过那里。看见一只肥大的河蚌和一只美丽的鹬鸟死死咬在一起,谁也不能动弹,不禁喜笑颜开,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苏代讲完这个故事后,劝说赵惠王说:“赵国和燕国的实力差不多,赵国要去攻打燕国,双方必然长久相持不下。这样,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夫那样从中得利。望大王三思而行。”

赵惠王认为苏代讲得很有道理,便停止攻伐燕国。

后来,人们根据苏代说的寓言故事,概括出“鹬蚌相持”(有时加上“渔人得利”),也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第三者从中得利。

鹬蚌相持出自:《战国策·燕策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