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秦可卿_林黛玉_薛宝钗_贾元春_王熙凤_贾探春_史湘云_妙玉_贾迎春_贾惜春_巧姐_李纨)_金陵_十二钗_红楼梦

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最优秀的十二位女儿,秦可卿,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王熙凤,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巧姐,李纨。金陵是一个省,“钗”指女儿,太虚幻境薄命司以十二为一组将贾府上、中、下三等女子编成正、副、又副三册”。警幻仙子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副、又副)则又次之”。第五回完整出示了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十二位正册女性名单。

金陵十二钗入选的标准有三:一曰“彼家”,她们都是贾宝玉家里的女儿;二曰“择其善者”,即聪俊灵秀、正邪两赋而来的上、中、下三等才女;三曰“薄命

金陵十二钗:贾探春

金陵十二钗:贾探春

贾探春,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贾府通称三姑娘。她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有“玫瑰花”之诨名,连王夫人与凤姐都忌惮她几分,抄检大观园时她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工诗善书,趣味高雅,曾发起建立海棠诗社,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大才女;她关心家国大事,有经世致用之才,曾奉王夫人之命代凤姐理家,并主持大观园改革,是一位雄才伟略的政治家、改革家。

贾探春生逢末世,且系庶出,又因赵姨娘从中作梗,所以得不到重用。虽在凤姐病假期间暂执权杖发动大观园改革,但权力有限,为时已晚,难以挽回贾府颓势。抄检大观园时,她万分悲愤地发表“百足之虫论”。她的命运结局融入海疆戡乱这条重要的朝政主线,由父亲贾政做主远嫁海南镇海统制周家,躲过抄家一劫。当海疆靖寇凯旋,她得以回京省亲。

金陵十二钗:贾惜春

金陵十二钗:贾惜春

贾惜春,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宁国府中贾敬的幺女、贾珍的胞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惜春的父亲贾敬在其年幼之时,就一心访道成仙,对其关心自然十分有限。那么兄嫂贾珍、尤氏又如何呢?在前八十回中,都未提及过他们之于惜春的关怀。亲情的缺位,使她更无从得到世间的温情。惜春没有惊人的才华,没有令人艳慕的外表,很少有人设身处地地为她想过。惜春身处繁华之中的落寂,让人怜惜之余更有慨叹。她所处的环境,众人的态度,使她逐渐对世事冷漠,对生活冷淡起来,因而形成了“冷”的性格。王国维先生说,惜春是观他人之苦痛而获解脱,“唯非常之人为能”,“唯非常之人,由非常之力,而洞观宇宙人生之本质,始知生活与苦痛之不能相离,由是求绝其生活之欲,而得解脱之道”,惜春之解脱是“超自然的”“宗教的”“平和的”,因而可以说惜春是《红楼梦》里悟性极高的人。她的出家源自自我的了悟,她不甘愿活在浮躁和虚枉的痛苦中,是一种自我的顿悟。惜春出家早于宝玉,真于妙玉。这对于一个不经风雨、年纪尚轻的贵族小姐,实在难能可贵。[page]

金陵十二钗:妙玉

金陵十二钗:妙玉

妙玉,《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苏州人氏,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为尼。贾府建造大观园,妙玉入住栊翠庵。她在贾母、王夫人面前从容自若,不卑不亢;在大观园的日子里,她与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惜春、邢岫烟结下友谊;她美丽聪颖,心性高洁,却遭人嫉恨,举世难容;她是佛家弟子,文学上却大爱庄子,感情上又尘缘未了,不洁不空;她才华馥郁,品位高雅,栊翠庵品茶,刻画她茶艺精湛,中秋夜联诗,塑造她为“红楼诗仙”。宝玉丢失通灵宝玉,岫烟请妙玉扶乩。贾母病危,妙玉不请自来,探望病情。贾母出殡次日,妙玉被贼人掳走,宝玉悲伤叹惋。再后来,贾府传闻她在海边遇害。

金陵十二钗: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林黛玉

林黛玉,小说《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她是老太君贾母的外孙女,字颦颦(本无字,宝黛初见时贾宝玉所赠),海棠诗社别号潇湘妃子。姑苏人氏,荣府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原为太虚幻境中绛珠仙草,为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而转世。自幼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因母亲早亡,寄住在贾府,后父亲病故,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林黛玉生得倾城容貌,兼有旷世诗才,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与宝钗不分第一第二)。作为一个极具美学含义的小说人物,林黛玉已经成为女子多愁善感的代名词。首先,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情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在《五美吟》中,她叹绿珠为石崇殉葬的不值;表现出对女子“三从四德”和“夫权”思想的不屑一顾;她赞扬红拂私奔的壮举,这也是对女子贞操观和正统爱情观的大胆反叛;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魔根”贾宝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这是对封建社会男性观的傲然蔑视。林黛玉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的精神。林黛玉具有一种悲剧美。当人们说《红楼梦》是一部悲剧时,指的就是在封建专制社会里万千青春少女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共同悲剧。黛玉之悲也是其中之一。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的,因为悲剧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就越壮美,越深刻,越动人。[page]

金陵十二钗: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薛宝钗

薛宝钗,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金陵十二钗之一,男主角贾宝玉的姨表姐、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恪守妇德,是代表封建女性典范的“冷美人”。父亲早亡,有一兄薛蟠。宝钗进京主要是为了备选“才人、赞善”之职,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文再未提及。进京后与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寄住于贾府。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寓意金玉良缘。红楼梦八十回后失传,据推测,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但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一二年即出家,回到青埂峰。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则尊林而抑薛。邹弢与其友许伯谦因争论激烈而几挥老拳的故事,就是一典型事例。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林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而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同一人物形像,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象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这位大观园中“艳冠群芳”的大美女,天资聪慧,富有文化传统的家庭教养,更造就了她深厚、广博的文化修养。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及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其造诣之深,皆为宝黛及众姐妹所不及。曹雪芹本人的不少精辟的艺术见解,都是通过她的口来表述的。[page]

金陵十二钗:史湘云

金陵十二钗:史湘云

史湘云,《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贾母的内侄孙女,贾府通称史大姑娘。她是作者按照《世说新语》魏晋风度标准塑造的一位具有中性美的女子形象。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身着男装,大说大笑;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说话“咬舌”,把“二哥哥”叫作“爱哥哥”。她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令人喜爱的豪放女性。但她毕竟是薄命司中的女儿,自幼父母双亡,没有过上贵族小姐娇生惯养的生活;好不容易嫁了个才貌仙郎,却暴病而亡,湘云守寡,悲痛欲绝,但是她受到宝钗“虽离别亦能自安”的乐观精神影响,逐渐战胜挫折,是为“寒塘渡鹤影”之“渡”。

金陵十二钗:贾迎春

金陵十二钗:贾迎春

贾迎春,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

常见版本原文:“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有版本则说是贾赦前妻所出。

迎春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累金凤事件),她不追究。平儿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一年后),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一载赴黄粱),预示着荣国府已经开始逐步走向衰败。

金陵十二钗:巧姐

金陵十二钗:巧姐

巧姐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王熙凤与贾琏之女。

巧姐由于年纪幼小,性格尚未形成,在书中处于陪衬地位。她生日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巧姐”。在高鹗整理的《红楼梦》后四十回贾府破败后,她险些被王仁、贾环、贾蔷、贾芸等人卖给一个外藩王爷,幸而刘姥姥、平儿、王夫人合力将她救出,最后由贾琏作主嫁到姓王的农家。根据书中判词及伏笔,“狠舅奸兄”应是王仁和贾环,但最近发布的《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文中狠舅奸兄实为王仁和贾蓉。

金陵十二钗: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王熙凤

王熙凤,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的外貌美丽、华贵、俊俏,她的神态狡黠刁钻,她的言行伶牙俐齿、机敏善变。她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见风使舵。她在贾府的地位很高,精明能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荣府的实际施政者,她高踞在荣府几百口人的总理宝座上,有着八面玲珑之威,思维敏捷,口才了得,却又有些心狠手辣、笑里藏刀,是一位有计谋的管家奶奶。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金陵十二钗:李纨

金陵十二钗:李纨

李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又称为宫裁,稻香老农,大菩萨,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贾珠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李纨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李纨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是封建淑女,是标准的节妇,是妇德妇功的化身。但她进入大观园后,恢复了青春朝气,不但带领诗社兴旺发达,而且把大观园治理成青春女儿的净土和乐园。

金陵十二钗:贾元春

金陵十二钗:贾元春

贾元春,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长女,贾宝玉的姐姐,贾府通称娘娘。因生于正月初一而起名元春。第2回便已入宫做女史,第十六回加封贤德妃。为了迎接元春省亲,贾府建造了大观园。元春省亲热闹欢腾,同时又表现出她在深宫高处不胜寒的辛苦。元春的命运关乎贾府兴衰,秦可卿之死标志着贾府末世来临,元春晋封皇贵妃则令贾府重现生机,直到后四十回她与王子腾先后暴卒,贾府失去了靠山,很快就获罪抄家。

金陵十二钗:秦可卿

金陵十二钗:秦可卿

秦可卿,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之一,乳名可卿,是营缮郎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宁国府重孙贾蓉的原配夫人,贾府通称蓉大奶奶。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温柔和平,被贾母赞为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可惜年轻早夭,她的丧礼极其奢华。在仙界,她是太虚幻境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意为兼钗黛之美,表字可卿,原是个钟情的首坐,管的是风情月债。

秦可卿身份特殊、出场极少,留下了一堆悬案,成为红学界热议的对象。关于她的死,有病逝、自缢两种说法,其中以脂批的淫丧天香楼、命删天香楼影响最大,一般认为她的死因是爬灰、养小叔子两件丑事曝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