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二战时的日本天皇是军部的傀儡,你认同么?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为什么会出现“下克上”的现象_日本_青岛_天皇

本文目录

  • 有些人认为二战时的日本天皇是军部的傀儡,你认同么
  • 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为什么会出现“下克上”的现象
  • 日本会为安倍晋三举行国葬吗
  • 二战时期日本陆海军之间的矛盾有没有后人夸大的因素
  • 为什么有人说日本人缺乏战略头脑

有些人认为二战时的日本天皇是军部的傀儡,你认同么

首先,近代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制和日本实行的天皇制是不一样的,很多人陷入了这一误区,以为日本的天皇和西方国家的国王一样,没有实权,这是个错误的认识,而日本的天皇制恰恰相反,在明治维新后,天皇在日本的生活中,作为万人之上、至高无上的君主,拥有崇高的权利,天皇是名副其实的独裁者,集国家权利和精神权利于一身,神圣不可侵犯。

明治年间,日本御用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在《古事记》和《日本书记》中写出了大量的有关拥护和神话日本天皇的故事,书中说,天皇是掌管一切权利的神,掌管万物生长的神,是至高无上的神。

而现在,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日本天皇没有实权呢?

其重要原因就是,日本裕仁天皇在日本战败中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作为日本帝国最高的统治者,作为侵略中国的制定者,推动了一些列的战争和屠杀事件,残忍的杀害了成千上万的亚洲军民,纵容手下的士兵实行惨绝人寰的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是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之一,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颁布投降后,居然没有受到一点惩罚,令世界人民何以同意。

日本战败后,日本国内还是无比地拥护裕仁天皇,作为日本道德和军事和绝对的统帅,受到了广大人民的爱戴,无数人民为他开脱罪责,各界人士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编织了各种谎言,应对各国人民的问责,为天皇推卸责任。而作为世界上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的美国,为了将来日本未来不会与自己为敌,操控同盟国不起诉日本天皇,而当时苏联极力反对,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再一次挽救和拥护日本裕仁天皇,最后他也没有被起诉。就这样日本天皇跳脱了世界人民的问责。

所以,在学习西方的文化之后,人民就容易陷入这个误区,以为日本天皇和西方国家的国王一样没有实权。

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为什么会出现“下克上”的现象

前面网友列举了例如二二六等几件著名的日本军队下克上历史事件,不再赘述

再补充列举几个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典型的“下克上”细节:

1、接到进攻命令,抛开协同部队、擅自冒进、发动万岁突击、企图抢头功

2、接到撤退命令,以退为耻,发个电报表忠心,烧了军旗,再来一次万岁突击

3、接到投降命令,拒绝执行,杀了长官,直奔皇宫要清君侧、或者面对天皇方向切腹自杀

如果你浏览那段历史就不难发现,日本不仅仅是军队和军人有这样的表现,日本男女老少、上下左右都有这种下克上的理念。这就不是简单的军事问题,而是历史问题,是当时日本民族核心价值观问题。

因此,个人认为日军二战时出现的“下克上”现象同日本民族当时的核心价值观、日本军队和军人尚未完全从武士阶层和武士思想发育成现代军队和军人思想有关,同时也同日本国民当时被军国主义教育蒙蔽有关。

当时日本民族核心价值观中天皇崇拜为绝对核心,“愚忠、愚勇”占重要甚至主导地位。日本天皇崇拜深植于全体日本国民的意识之中。而往往体现出“忠勇”气质的“下克上”不被追究或者从轻发落。只要以效忠天皇为名义就可以做出任何下克上的举动,因为再怎么克上只要不克皇上,只要献身皇上就可以被原谅。这就是为何美国在改造日本之初首先想到过要绞死天皇的道理。

然而,这种下克上的现象和缘由无形中,也就一直伤害着日本军人及他所处的体系。成为日军在战术上战败的原因之一。我文中开头列举的这些现象虽然在天平洋岛屿战中经常发生,但很少有被追究,以至于在任何一次战斗中,毫无保存实力理念的战术几乎绑架了所有普通士兵的生命。几乎所有战役,日军都会发动毫无意义的自杀冲锋,甚至,部队长官,那些受过良好军事教育和训练,已经积累了十几年作战经验的中高层指挥官最后也只能光着膀子嘿咻嘿咻地带头冲向美军的交叉火力网中。

美军一直看不懂这种战术模式,搞不懂对手为何会以这种自残的方式消耗军力,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士兵同美军最大的区别就是一方为生而战,一方却为死而战,因为在每一个日军官兵脑中植入的理想是:忠君报国之死可以占据靖国神社的一席之地,从此由人变神

慧识文武,个人观点,供参考

日本会为安倍晋三举行国葬吗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将于7月12日(下周二)下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已表示,可以考虑以国葬方式为安倍晋三下葬。

安倍夫人与亲属及友人商议后表示,安倍晋三前首相一直希望国家稳定,在现在新冠的局势下,国葬会给国民造成困扰,所以感谢岸田首相的好意,希望以普通国民的身份下葬在山口县的家族墓园。

根据日本的《国葬法》,只有对日本有巨大贡献,或者是有特别功绩的人才能享受国葬。以往只有位列皇族、公爵,有元帅军衔或首相大臣级别的人,才能享受国葬。

国葬的葬礼费用由日本政府全额支付,日本在战后只为1967年去世的前首相吉田茂举行了国葬。

安倍晋三已经死了,他死了以后享受什么样的待遇,都是日本人自己的事情,和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有人认为,安倍晋三的待遇会反映出日本的某些倾向,其实,我们根本用不着去管别人怎么样,我们让自己更加强大才是更重要的,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都没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只有不停地发展和壮大自己,才能够在风云变化的国际环境里立于不败之地!

二战时期日本陆海军之间的矛盾有没有后人夸大的因素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矛盾其实是很严重的。

为什么太平洋战争,似乎日本海陆军没有什么问题?

这是因为海军的一系列作战,几乎不要陆军配合。

比如偷袭珍珠港、珊瑚岛海战、中途岛海战等等。

陆军需要的只是乘坐海军的运输船登陆,然后自行作战,接受海军的补给即可。

当然,大家注意,陆军参加的大规模作战主要局限在东南亚,而难度并不算大,当时盟军在东南亚的防御已经接近崩溃。

其他不扯,我们就看看抢占青岛期间,海陆军拆台。

由于军事战略原因,日军从北向南攻打山东,青岛位置过于靠东,已经没有防御的意义。

所以,南京于12月13日失守后,青岛市长沈鸿烈执行了总撤退命令。国军将日本在青岛的价值约二亿多日元的几座工厂,从18日夜至19日晨,全被炸毁。此时,青岛港口已用沉船予以阻塞,灯塔亦被破坏,附近海域也敷设了水雷。  

当时青岛附近已无国军主力,仅有海军陆战队约2000人,地方保安部队约3000人。至12月底这些部队连同市政机关已迁至城外,市内仅留少部警察和主要由德国及其它第三国侨民所组成之特别警察队,暂时维持市内秩序。

显然,此时日军不用占领而是接收青岛。

根据日本海陆军的协议,青岛应该由青海方面占领。

具体为:1938年1月7日夜间,日本海军军令部以大本营的名义向在上海的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长官长谷川清发出在执行封锁中国沿海任务的同时,相机攻占青岛。

为此,日军第4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在12月下旬已组成了进攻青岛的水上部队,并于1月2日即开始在辽东半岛的貔子窝、城子疃南部的里长山列岛基地集结。

然而,明知道青岛应该由海军占领,陆军却横插一脚。

1月8日,日本陆军竟然以大本营的名义,令“华北方面军”进攻青岛。

9日,寺内寿一的“华北方面军”即将该命令下达到西尾寿造的第2军。

担任沿胶济线向东攻占青岛任务的第2军第5师团,在铁路、公路已被抗日军民所破坏的情况下,仍然沿着被破坏的道路高速前进,试图抢在海军之前占领青岛。

先头的长野佑一郎大佐之第10联队不惜代价,在1月13日才到达青岛。

海军方面发现陆军试图强占青岛,果断提前出兵。

1月10日18时30分,青岛市被敌第4舰队占领,陆军无功而返。

资料中这么写:日本的陆、海军向来矛盾较深,互不服气。这次海军第4舰队未与陆军配合单独占领青岛,陆军统帅机关对此甚为不满。但海军唯恐陆军进入市内对其在警备、港务、铁路、机场、营房、通讯、建筑物使用等方面造成不便,因而在很多的建筑、设施和接收的单位都贴上了“海军管理”的字样。第5师团进入市内不久,即与海军因驻区和警备区域等问题发生了争执,双方各不相让而形成僵局,险些动武交火。

为什么有人说日本人缺乏战略头脑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为何战败呢?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近藤邦康认为,东京大学教授近藤邦康公开宣称:我很佩服《论持久战》。日本被中国打败是当然的,这样的以哲学为基础的宏远战略眼光,日本没有 。

罗援说,日本是有它的优良传统,但是日本也有它的劣根性,毛主席讲日本没有哲学,就不会产生战略家,但他有阴谋家,从抗日战争爆发整个历史过程,不是仅仅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之后还有很多事件,七七事变之前还有很多事变。

日本没有哲学,就不会产生战略家。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意识形态的最高形式。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哲学,如同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一样,哲学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日本学者中江兆民在著作《一年有半》中提出“日本没有哲学”的观点,“没有哲学的人民,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深沉和远大的抱负,而不免流于浅薄;没有独创的哲学就降低一个国家的品格和地位。”

日本缺乏战略家,战略要有全局,日本则特别看重局部。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打赢了每一场战役(太平洋战争后期除外),可是输掉了整个战争。它太看重胜负,于是只有小胜,没有全胜。

石原莞尔被人视作是日本少有的战略家,其实是超级妄想狂,石原幻想“人类最后的大战争”是“以日美为中心而进行的世界大战争”,石原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冲突,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日本不可避免地要和作为西方文明代表的美国要进行一场所谓“最终的战争”,以此来决定人类社会的走向。为了“以战养战”、持久作战,以取得决战胜利,必须占领中国东北作为日本的战略资源供应基地。他的军事战略思想直接指导了日本关东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和侵占中国东北。

石原莞尔策划九一八事变,完全是张学良成就了他的成功,而轰动日本军界。九一八是阴谋的胜利,是侥幸的胜利,想通过经营东北蚕食中国最后与美国决战,不过是痴心妄想而已。

日本没有像中国老子孔子等世界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都是些实用主义的山寨哲学家,明治维新之前以中为师,明治维新之后以欧为师,谁强大就跟谁,影响最广的思想家是福泽谕吉,一边学习西方,一边想着怎么侵略中国,思想级别太低。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缺乏资源的岛国,那里的人们有强烈的危机感,缺乏战略易走极端,日本的妄想家特别多。丰臣秀吉被认为是日本“大陆政策”的鼻祖。他明确提出先占领朝鲜半岛,进而侵占中国的战略。他的想法成为日本的战略文化遗产。从19世纪末到1945年,日本一直试图完成这个古老的方案。

日本是冒险主义者,痴心妄想和德国瓜分世界,全面侵华,结果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坟墓。日本喜欢冒险,赌徒性质,甲午战争挑战大清成功,日俄战争挑战俄国成功了,军国主义无限膨胀,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石原莞尔就梦想什么人类最终决战,只是日本军国主义者没石原的耐性。狂妄叫嚣什么“三个月灭亡中国”,仅在上海淞沪会战就打了三个月,中国人抵抗意志已经不是那个就知道赔款割地的大清朝了。

1939年,日军发动诺门坎战役,还以为今天的苏联还是沙皇时代那么熊,结果被揍得鼻青脸肿。然后日本就发神经专摸老虎屁股,奇袭美国的珍珠港。日本的愚蠢行为把希特勒都气疯了,据说,当时希特勒在办公室内曾经对着电话大骂,日本人就是一头猪;也有记载是,希特勒骂日本是一头没吃饱的笨牛,愚蠢的笨牛。

希特勒没理由不骂日本,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战友。美国是当时全球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工业生产能力是日本的10倍,日美开战日本没有任何胜算,这一点日本的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就曾警告过日本内阁,并且极力反对南下招惹美国,主张北上和德国一起夹击苏联,日本军方脑子发热偏偏喜欢找死。

日本缺乏战略家,但是不缺阴谋家。从丰臣秀吉到田中奏折,“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费劲心思想霸占中国。根据一位经历过二战的年迈老兵讲述,当时日本军队对中国的熟悉程度简直是出乎所有人的想象,我国有多少城市、村庄,每个地方大概有多少人都是了如指掌,这些竟然在日本的地图上都很清晰的标注着。可见日本为侵略中国所做的精心准备细致到什么程度。

德国是最具哲学头脑的国家,没有德国,世界哲学史根本就没法写,涌现出康德尼采马克思叔本华等等哲学大师。德国也有失去理智的时候,在希特勒的忽悠下发动世界大战,德国彻底反省历史在全世界赢得尊重。日本总喜欢玩阴谋,对待历史不死心,一不道歉二不反思,今天参拜靖国神社,明天修改历史教科书,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日本没有哲学,缺乏战略头脑,总想着侵略别人。日本是个很精致的民族,一个厕所都要搞出那么多话语,只可惜缺乏战略眼光,心术不正,缺乏远大抱负,一有点钱就嘚瑟喊什么《日本可以说不》,结果被美国收拾得一点脾气也没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