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军事实力对比?著名军事评论员尹卓、张召忠、杜文龙、宋晓军,他们几个人相比较谁最具专业水准_日本_中国_技术

中日军事实力对比

中国与日本在军事技术上的差距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大,甚至中国还占有一定优势。 航空航天技术方面: 中日都生产了自己的第3代战斗机。日本是F-2,中国是歼10和歼11。通过研制、仿制,中国完全掌握了第3代战机的设计和生产技术。而日本虽然在某些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日本并没有完全掌握第3代战机的设计和生产技术,日本任何新战机仍然必须依靠美国。而中国在第3代战机已经毕业了,同时具备了第4代战机的研制能力。下面通过具体技术分析两国的差距。 1空气动力设计;中国已经基本解决先进战机的气动设计问题。通过大量的型号设计,中国已经培养了一批具有经验的航空工程师和设计师。而日本工程设计经验不足,F-2的外型设计模仿F-16,同时大量设计依靠美方。因此到现在日本还不具备独立的先进气动外型设计能力。   2 结构和材料;两国水平大致相当。在设计上已经有现成的设计软件,在使用计算机进行机体3维数字设计上中国已经走到日本前面。日本的复合材料技术比较先进,其机翼复合材料一体高温固化技术世界领先。但这个技术不够成熟,制造的机翼后来出现裂缝。中国引进了俄罗斯最先进的钛合金加工技术,同时中国复合材料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因此中国已经比较完整地掌握了先进战机的材料技术。   3 电子系统;日本在雷达火控技术上领先,日本的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属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机载雷达水平还有差距。但在一体化电子系统设计和整合方面中国没有差距。中国掌握了数字电传技术,而日本没有掌握这个技术。   4 动力系统;中国已经可以自己设计制造先进涡扇发动机,而日本没有相应的能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的优势是具有一个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系统整合能力强。而日本基础工业实力雄厚,特别是电子工业基础雄厚使得它在航空电子具有优势。但日本软件设计技术落后中国,没有独立开发飞机的能力。中国有能力独立或以平等伙伴的地位开发第4代战机。而日本在新一代战机的开发还必须依靠美国。 在航天技术上,日本H2火箭比中国目前在用的长征火箭要先进。但中国在火箭的可靠性和航天测控和载人航天比日本领先。日本在卫星技术上具有优势,这一方面是日本电子工业基础雄厚,另一方面中国受到西方的技术限制。但中国在卫星应用方面比日本更广泛。总体上中国略微领先日本。在中国新一代火箭成功以后将全面超越日本。 中日海军技术方面: 以日本最先进的金刚级和中国170舰比较。据可靠消息,170舰使用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而金刚级使用的是美国的无源相控阵雷达。170舰整个作战系统是中国的,而金刚级的作战系统是美国的。导弹技术上170使用自导防空导弹,而金刚级使用的半主动制导。反舰导弹的差距更加明显。170舰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现在中国可以完全独立自主制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战舰。而日本在作战系统和舰用主机方面还需要依靠美国。金刚级的优势在于载弹量远远超过170 舰。反潜战水平可能优于中国! 在潜艇方面,中国潜用柴油机还需要进口。国产柴油机噪音大,比功率低。日本技术领先,但比中国使用的德国柴油机无技术优势。中国在AIP技术上国际领先,在燃料电池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日本不具备这个技术。日本千方百计想得到中国的燃料电池技术。在潜艇材料上中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噪音控制上中国也不落后于日本。只是声纳系统还有一些差距。在引进法国和俄罗斯技术以后,这个差距已经很小了。   中国拥有核潜艇,日本没有。中国核潜艇发展了两代。苛刻的中国海军对新一代核潜艇非常满意。 从以上分析看中国在海军技术上已经赶上和超过日本了。但由于过去长期落后,欠账太多,所以中国海军的实力还赶不上日本。但中国海军的赶超势头是有目共睹的。中日在海军技术上的差别同样是中国具有完整全面的军事工业体系,可以自主完成军事装备的设计制造。日本基础工业实力雄厚,在柴油机、和某些电子技术方面领先。但必须依靠美国的一些技术支持才能完整地制造现代化军舰,才能形成海军战斗力。   现在中国军事工业已经提供中国军队以先进的武器装备,使之不低于日本,问题是PLA如何使用这些装备,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陆军装备技术方面 :   以主战坦克为例,火炮、装甲技术中国领先。日本不具备生产高膛压火炮技术,只得引进德国许可生产坦克炮。中国完全具有高膛压火炮自主技术。与德国技术相当。装甲技术在各国都是最高秘密。但中国99式坦克的防护远远超过日本90式。火控技术相当,其2000米动对动首发命中率相当,大约在85%。日本的优势在于动力系统。不过日本使用2冲程发动机表明日本的高比功率4冲程发动机技术不过关。如果中国的1100千瓦发动机过关的话,在这一领域也是可以同日本有一比的。   日本是世界上电子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有着极为强大的基础工业实力。这导致了日本的军用电子技术的先进。但日本的硬件先进,但软件落后,日本的软件很大程度上依靠美国。日本的电子工程化水平一般。中国电子工业基础落后,有一些军用电子原器件不能生产或其质量不高或价格太高,影响到中国军事电子技术的发展,同时影响到陆海空军和卫星的电子系统的水平。但最近几年这个情况有了根本改变。中国电子工业的加工水平达到12英寸,0.13微米加工技术。现在正在开发自主的90纳米的加工技术。中国的IC设计发展也很快,已经在开发最具有挑战性的处理器芯片。中国的工程软件设计原来就不在日本之下。日本的电子战信息战技术还主要依靠美国,LINK11和LINK16是日军的主要信息链路。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整个军事体系是绑在美国的战车上。离开美国,日本的整个军事体系立即瘫痪。而中国是具备一个完整的军事工业和军事科技体系。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军事技术并不落后于日本,而且更有完整性! 我们生活中许多人总认为:中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其实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并不比外国人差!

著名军事评论员尹卓、张召忠、杜文龙、宋晓军,他们几个人相比较谁最具专业水准

就目前来说,被大家称为战忽局局座的张召忠教授是最受大家欢迎的军事专家,他致力于军事科普和推广军事文化,但很多时候局座往往语出惊人,比如曾经的海带缠潜艇,激光抗雾霾,所以他的水平不是最高的。

从专业的角度看,国防大学教授房兵的水平无疑是较高的,他观点准确,用词犀利,说话速度又快,被很多网友尊称为炮座。

杜文龙和尹卓两位军事专家也是荧幕上的常客,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非常厉害,不过他们的风格相比房兵柔和了很多。

在我看来,既然号称专家,就要敢于亮出自已的观点,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或现象有预测,哪怕是错的。

试想,我们的航空专家,导弹专家像你们一样,只充当着“复读机”的功能,那还有今天的歼20?歼31?东方导弹系列?

当然,也可能是我们的体制限制了你,让你不敢发挥,可不是还有戴旭,王穗湘之类,一样让人佩服的人吗?

所以,这些没有主见,不会预见的人,我们把他看成具和我们自己一样的平常人,至于称他们专家?我只能呵呵了。

在这几位专家中只有张召忠敢说真话,其他几位专家太过于迂回,有时不直接回答问题甚至所问非所答,最讨厌房兵大嘴巴叨叨叨,回答问题点头哈腰的好像他什么都懂似的!

中国最真实 最靠的住 最权威的军事网站是

我常常去中华军事网以及其论坛,还有就是铁血军事两者各有特点,个人感觉中华消息来源比较广泛,也比较专业,但是现在越来越没有“军味”,总是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言论在里面,特别是动不动就脏话满天飞,也觉得网特比较多。铁血的话比中华要文明得多,“军味”浓厚一些,内容涉及也比较多。同时推荐建议:上中华网别去看评论,也不要管那些不知什么意思的帖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