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个将军,本不应该死,但是因为队友的不作为走向了灭亡的?抗日名将李玉堂被蒋介石冤杀后,为何却被我党追封烈士_韩非子_兵团_长沙

本文目录

  • 历史上哪个将军,本不应该死,但是因为队友的不作为走向了灭亡的
  • 抗日名将李玉堂被蒋介石冤杀后,为何却被我党追封烈士
  • 李玉堂将军是广饶哪里人
  • 你认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 电视剧十月围城大结局
  • 有哪部电视剧让你看很多遍都不厌烦
  • 薛岳将军在湖南抗战中采用的火炉战是怎么回事
  • 中国历史上最含冤而死的名人都有哪些

历史上哪个将军,本不应该死,但是因为队友的不作为走向了灭亡的

1948年11月17日上午,国军“参谋总长”顾祝同飞临碾庄圩上空,通过地空联络电台与第七兵团司令官黄百韬直接对话:“增援的邱清泉和李弥打得很苦,建议黄兵团主力向西突围,争取与邱李两兵团汇合”。下面的黄百韬登时就明白了,顾祝同的言外之意,就是援军已然无望。

救援黄百韬兵团的作战计划,是由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前进指挥所主任杜聿明亲自拟定的,即以孙元良第十六兵团守备徐州,第72军、第74军为总预备队,集中邱清泉第二兵团主力和李弥第十三兵团全力东援,要求黄百韬坚守7到10天待援。

从徐州东郊出发,到达碾庄约有50公里,配属给第二兵团的第二快速纵队如果撒了欢的前进,两小时用不了就可以开到。之间地势平缓几乎无险可守,而华东野战军能够抽出来的阻援部队只有三个纵队:成钧的7纵、宋时轮的10纵和胡炳云的11纵,满打满算不超过70000人。

而邱清泉的第二兵团除留在徐州的第72军和第74军之外,尚有第5军、第12军、第70军、第116军共四个军的人马,其中仅第5军的兵力就达到40000余人。同时展开的还有李弥兵团的第8和第9两个军(第39军未归建),两个兵团出动的兵力不低于13万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和重炮。

徐东阻击战打得其实比较艰苦,邱李两兵团光大口径炮弹就砸了12万发,粗看起来“邱疯子”应该很有作为了吧?其实谬也,邱清泉在战役中实际是消极进攻,并没有真正有所作为,用12万发炮弹只换来前进12公里,一半的路程都没有走到。

邱清泉为什么消极不作为呢?第一是对“凯申物流”心中有气,第二是按常理估计黄百韬最多坚持三到五天,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国民党军队的顽疾:保存实力。顾祝同和郭汝瑰战役期间曾亲临徐州,见面第一句话就问杜聿明:共军打援不过两三个纵队,为什么我们两个兵团打不动?

具体分析下邱清泉的内心思想,当时风传南京比徐州还慌乱,各部院已经准备撤退,他非常愤怒的理由是:“我们在前方拼命,南京远隔千把里还互相惊扰,这种仗还有什么可打?老头子为什么不来徐州?就算徐州不安全,坐镇机场指挥也是可以的,那谁敢不卖命”?这就是国军将领奇怪的念头,完全搞不懂为谁而战。

第二条不消说了,在邱清泉看来,但凡被围的国军部队基本凶多吉少,几天后就会陷入崩溃,自己贸然冒进,界时很可能会被纠缠住搭进去,绝对的得不偿失。因此第二兵团在攻击时表现出令人奇怪的固执:一味的正面进攻。

第5军军长熊笑三和参谋长杨毓秀都提出建议,派出有力部队迂回华野阻援部队身后:“如果这样的正面打法,必然会遭到逐次抵抗,从而极大迟滞我们的前进。不仅救不了黄百韬,我兵团还会因此蒙受重大伤亡”,邱清泉不耐烦的回怼:“迂回不成,我们反被钳制住怎么办”?

只有兵团参谋长李汉萍看得明白,邱清泉手下的几个军中,第72军和第74军被留在后方,第12军的老底子是东北军根本不敢重用,搞不好就是第二次贾汪起义,第116军是临时拼凑部队,能够上阵的只有第70军和第5军,而邱清泉不愿意为了黄百韬损失自己的主力,正面进攻可打可撤,是最好的观望战法。

直到11月18日,南京的微操大师直接致电邱清泉,前面称呼吾弟,后面措辞严厉,邱清泉才有点发慌。而徐州的杜聿明也发觉邱清泉在耍滑头,直接命令预备队第74军出动迂回潘塘。

结果与增援而来的华野2纵迎头相撞,混战一夜后各自撤离,邱清泉开始吹嘘“潘塘大捷”,然后再无下文,还是正面推进。

1948年11月22日凌晨,华东野战军对碾庄发起了最后的总攻,战至下午四时,逃出兵团部的黄百韬身边只剩下第25军副军长杨廷宴,黄百韬对他留下了自己著名的“三不解”(杨廷宴逃脱),然后说自己跑不动了,最终毙命,尸体埋在小黄庄以西、碾庄圩车站以北几公里外的旷野上。

抗日名将李玉堂被蒋介石冤杀后,为何却被我党追封烈士

抗战大剧《长沙保卫战》之所以把第10军和李玉堂作为重要的角色,甚至成为主角,其实便与此颇有关系,包括第一次长沙会战中王耀武第74军在赣北的优异战绩,剧中也给算在了“泰山军”头上,不了解军史是不太注意的。反映正面抗日战场的影视作品,目前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事咱能理解,非常理解。

李玉堂是黄埔一期著名的“山东三李”之一,早在第二次东征的惠州之战中,黄埔党军第一师第二团上尉连长李玉堂就主动担任“奋勇队”队长率先爬城攻击,战后即因功擢升少校营长,所以李玉堂还是挺能打的。1928年晋上校团长、副旅长,1929年再升嫡系第三师第8旅少将旅长,1932年晋第三师中将师长,1935年铨叙陆军少将,属于早期比较受老蒋重用的黄埔生。

抗战爆发后第三师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是抗战初期“调整师”当中的骨干队伍,因此武汉会战期打响的1938年6月,以第三师为基干扩编第八军,李玉堂再升为军长。1939年冬季攻势中,原梁华盛第十军表现不佳,军委会于1940年将第八军、第十军调整合编为新的第十军,下辖第3师、第190师和预10师,李玉堂转任第十军中将军长,这才是后来的泰山军。

该军的整训地点为湖南桃源,因此不久以后转隶给薛岳的第九战区直辖,成为第九战区装备、训练和战力最优的王牌军(第74军是军事委员会直辖)。那么理所当然,第十军也就是前三次长沙会战的重要参战部队,尤其是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大胜,死守城池的第十军当记头功,战后李玉堂晋升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所以称之为抗日名将实至名归。

1944年著名的衡阳保卫战中,其实李玉堂是以临时兵团指挥官的身份,统一协调指挥第10军、第46军和第62军的作战,面对自己的老部队第10军被日军围困,李玉堂心急如焚,督令第46军和第62军从速解围,甚至一度坐镇第62军军部督战,仍然功败垂成。没办法,第46军是桂系、第62军是粤系部队,李玉堂指挥起来确实不那么灵光。

苦战47日,方先觉最终放下武器致使衡阳沦陷,而第10军也等于全军覆没,李玉堂痛心不已,曾经自请处分要求辞职,虽然没有获准反而不久以后转正为第27集团军总司令,但是李玉堂对国军的派系林立和腐败无能之不满,即初始于此。第10军就像他亲手拉扯大的孩子,在歼寇如麻的情况下,最终莫名其妙“死于非命”,李玉堂的愤怒和悲伤可想而知。

抗战胜利后第27集团军改制为整编第24军,下辖杨汉域整20师、马励武整26师、傅翼整72师、方先觉整88师,投入到华东战场与解放军作战。李玉堂作战消极,宿北战役马励武整26师全师覆灭后,引起陈诚和老蒋的不满,将整24军的正规部队全部调离,最惨时李玉堂这个徐兖绥靖区司令兼整编军长,手下只能指挥两个保安团。

(李玉堂)

所以这一时期李玉堂作为黄埔嫡系虽无起义之心,但是已心生严重不满,而老蒋因为他在华东战场的糟糕表现,也逐渐失去了对他的信任。更直接的冲突来自于1948年7月的兖州战役,我山东兵团胜利攻克兖州,守军24000余人被全歼,李玉堂化装成为士兵潜出仍然被俘,他利用战场的混乱局面,总算逃出俘虏队伍一路辗转到达南京,却接到了“永不叙用”的撤职令,气急败坏的老蒋已经打算彻底弃用他了。

无奈之下,这个黄埔一期的抗日名将只能避居在上海,心中煞是悲凉。转过年来老蒋宣布第三次下野,而抗战时期的老长官薛岳则出任了粤省主席,于是李玉堂南下投奔,先后就任广东省府高级参议、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副总司令、东路军总指挥兼第32军军长等职务,成为海南守敌中较为重要的实权将领。在此期间,华南局通过李玉堂妻子陈伯兰和内弟陈石清,与李玉堂接上了关系并进行策反工作。

(方先觉)

这已经是1950年3月的事情了,李玉堂虽有所动摇但是仍然下不了最终起义的决心,就在双方不断接触的过程中,四野名将韩先楚主张提前发起了海南岛战役,先后有三批先头部队登岛成功与琼纵会合,造成薛岳大恐,命令海空军严加封锁琼州海峡,华南局与李玉堂的联系意外中断。到解放大军正式强渡的4月底,李玉堂只能且战且退,最终逃台,而到了老蒋控制的地盘后,再次被革职赋闲。

蒋军刚刚逃台时人心惶惶,所以保密局对立场不稳的军官一律进行监视和监控,由于李玉堂的夫人和副官仍然与地下党有所联系,终被保密局侦知。先是副官李刚被捕,受刑不过交代了李玉堂曾经在海南接受策反一事,而李玉堂闻听李刚被捕,又写信给在高雄的妻弟陈石清尽快逃跑,结果信件自然落在了对其全面监控的保密局特务手中,这下子证据确凿了,李玉堂夫妇因此被捕。

(钱大均)

特别军事法庭的审判长是黄埔教官钱大均,他综合李玉堂的实际情况以及在海南岛战役中的表现,认为罪不致死,上报拟判15年徒刑。然而已经对李玉堂各种不满的老蒋,为震慑混乱的军心,决定杀一儆百,在钱大均的报告上只批了个“耻”字,也就注定了李玉堂的命运,特别军事法庭只能重审,然后按老蒋的意思判处李玉堂夫妇死刑,1951年2月5日枪杀于台北碧潭刑场。

80年代以后,出于各方面因素的考虑,由山东省政府出面报请上级批准,以李玉堂“曾经接受我方条件准备举行起义,因交通中断,未接到起义指示”的理由,申请追任李玉堂为烈士并得到批准。个人感觉,其实有些勉强,一方面,是李玉堂并没有实施真正的起义准备,另一方面:

在四野登岛以后,他也没有及时举行战场起义,而是进行了抵抗并最终逃台,严格来说不能算起义将领,2004年,海峡对岸还搞出来一个给李玉堂平反的启事,这就更蹊跷了,所以有些事件,也是充满历史迷雾的。

李玉堂将军是广饶哪里人

李玉堂将军简历

导语:李玉堂将军简历:李玉堂,抗日名将。字瑶阶,1899年3月16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二月初五)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桥河西的一户地主家庭。父名启绪,母延氏。李玉堂在家中排行第四,上有两兄一姐,下有两弟一妹。李家世代农商结营,到了李启绪这一代已有田产六十余亩,家境较为富裕,这使李玉堂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李玉堂将军简历

李玉堂,抗日名将。字瑶阶,1899年3月16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二月初五)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桥河西的一户地主家庭。父名启绪,母延氏。李玉堂在家中排行第四,上有两兄一姐,下有两弟一妹。李家世代农商结营,到了李启绪这一代已有田产六十余亩,家境较为富裕,这使李玉堂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924年,李玉堂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陆军一师二团任见习官,因作战英勇,后连续升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1939年10月~1942年1月,日军集结兵力,三次进犯长沙,李玉堂率部给予沉重打击,取得抗战史上闻名中外的三次长沙大捷。

李玉堂虽然战功赫赫,但是最后还是难逃魔掌,受到陷害,最终死于非命。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在兖州与中共解放军一站李玉堂部受重创,(本来内战就是给外人看好戏,但两军还是打的如此激烈,哎……)受到重创之后,李玉堂率残部撤往台湾,李玉堂率领残部抵达台湾新竹后,被撤去军职,继又因为夫人陈伯兰与中共地下党有联系而被逮捕。

根据李玉堂的旧部胡林亭的回忆,李玉堂之所以被捕,主要是由于其从事策反的随从副官李刚暴露所致。李刚被捕后受刑不过,交代出李玉堂的夫人与内兄陈石清从香港到海南策反李玉堂一事。而李玉堂在得知李刚被捕后,立即写信给在高雄工作的陈石清,要他赶快逃命。这封信结果被保密局特工截获,李玉堂因此被捕。

审理此案的审判长钱大钧经过调查,认为李对他夫人的通共情况并不知情,于是按照《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第九条,知匪不报的条例判处李玉堂七年徒刑,继而增加为十五年徒刑。遗憾的是当蒋中正在批示这一判决时,竟然亲自在判决书上批了一个“耻”字,于是这位得到过青天白日勋章的抗日名将就这样被决定了最终命运。

你认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最需要具备的品质就是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没经过战火的磨炼与洗礼的将领,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在我国开国将领中,有不少人大字不识几个,却往往能纵横疆场数十载,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将领。最特别的将军莫过于徐海东“徐老虎”了,是红军队革命伍中一颗耀眼之星,贫苦家庭出身,年幼时当过十年的窑工,既没有听过保定的课,也没有跨过黄埔的门,其军事才能完全来源战场,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青山大学”毕业生,但保定及黄埔的学生经常败在他的手下,如黄埔的胡宗南、李玉堂,保定的上官云相、郝梦龄等,还有毕业与日本陆军士官的汤恩伯等。

徐海东的老上级、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曾经说过:“当一个指挥员,尤其是高级指挥员,要胆大心细、抓住战机、英武果断。作战之前,静如处子,缜密思考,周到部署;上战场时,要胆大包天、像猛虎出山,不吞掉敌人,绝不罢休。”而徐海东完全得到了老上级的,虽然平时总是一副乐呵的顽皮孩子相,但一上战场时犹如猛虎下山,将红25军打造成了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队伍,红军时期国民党的中央军及杨虎城的陕军、张学良的东北军等都受过徐海东的重创,“徐老虎”的威名就是战场上得来的。

徐海东身上的特质就是一生仗义执言、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特别爱打仗而且每战身先士卒,曾经说过“我这人打仗有瘾,就是当官没瘾”。红军鄂豫皖时期,周总理指派程子华到红25军指导工作时,徐海东举荐程子华为军长,自己担任副军长;建国后,由于红军时期徐海东留下了很多伤口,抗战初期就病倒了,长期离开了一线,开国授衔时,徐海东对总理说过“大将之衔、受之有愧”,但周总理喜欢这位窑工出身的悍将,不仅欣赏徐海东的军事才华,更欣赏其大公无私的品质,最后周总理动情的说“受你大将军衔,依我看,不高也不低。”

虽然,徐海东没上过学,更没受过一天的正规军事训练,但是一位爱动脑子、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将领,鄂豫皖时期多次出生入死,已经在战火中百炼成钢,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红军长征所率领不足三千人的红25军孤军北上,所面临的压力远远高于其他红军主力,但徐海东每次都能在险境中力缆狂澜,驰骋数千公里多次打破了国民党重兵集团的重重围剿,越打越强,创造了红军战史上的奇迹,这与徐海东对战场的把握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密不可分,也证明了徐海东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

西安事变时,张学良和杨虎城仰慕“徐老虎”的威名已久,非要我军指派徐海东来负责镇守西安南大门,足以看出窑工出身的徐海东已经是一位可见肩负历史使命的将领。除此之外,徐海东一位还善于发掘和举荐人才的将领,如日后成为四野悍将的40军军长韩先楚和39军军长刘震,都是徐海东一手提拔起来的。

电视剧十月围城大结局

电视剧十月围城大结局是:阿四和阿纯到黄花岗扫墓,他们的孩子刚刚满月。墓碑庄重。满山遍野,黄花灿烂!

大结局剧情介绍:

孙中山要在弥敦道做一个广场演讲。阿四不禁抬眼望向那个钟楼--昔日李重光牺牲之处,钟楼上反光一闪。阿四忽然醒悟,疯一般冲向钟楼。李重甲也发现了阿四,立刻带人扑向钟楼。 铁山刺杀被阿四阻止,场面大乱。铁山怒发冲冠,却再无刺杀机会。

铁山忽然改了主意,掩护阿四逃走。李重甲开枪击中铁山,并将箭头捅进铁山心窝!铁山狞笑:我留着阿四,就是要他跟你斗下去!铁山跌落钟楼!这场惊险证实了阿四所说的刺杀计划,但并不能证实李重甲知情甚或参与其中,毕竟李重甲亲手制服了刺客。

袁世凯密使催促李重甲对孙下手。李重甲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必须在孙中山离港之前刺杀他。阿四请李念慈护送阿纯暂避乡下。刚把二人送上马车,李重甲的杀手赶到了。李重甲要亲手杀掉阿四,区舒云忽然出现了,手里拿着刚刚取得的李重甲与袁世凯之间的密电。

李重甲一惊。区舒云和阿四趁机脱身,李重甲要枪杀阿四,区舒云挡在了前面,让阿四快跑!枪声响了!区舒云倒下!区巡抚找到方红,说出了一切实情。方红、胡汉民秘密接见了阿四。方红拿来一套中山装,交给阿四换上。阿四做孙中山的替身,掩护真正中山先生离开。

阿四换上了中山装,戴上了圆盔帽,竟有几分中山先生的神韵。阿四开口:像吗?方红浑身的血都凝住了,刹那间时光倒流,她含泪紧紧抱住了阿四:重光!这一刻,孙中山、李重光、阿四三位一体!这是对替身阿四的最终“加冕”!中山先生在胡汉民的陪同下上了车。

但一路安全!没有刺杀行动!孙先生公馆,李重甲暗自庆幸刚才没有动手,因为他已从种种迹象判明这是一次针对自己的测试。阿四假扮的“孙中山”终于从台阶上下来了。李重甲忽然一枪打死侍卫,大喊有刺客,同时将枪口对准了孙中山,准备杀死孙中山后嫁祸死鬼侍卫!

李重甲惊讶地发现,这个“孙中山”竟是阿四!同时,方红等人拔枪对准了李重甲!--刚才的坐车离开的是真正的孙中山,这是阿四和方红、胡汉民为引诱狡猾的李重甲露出真相,精心设计的双重掉包计!阿四和阿纯到黄花岗扫墓,他们的孩子刚刚满月。墓碑庄重。满山遍野,黄花灿烂!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宣统二年,同盟会代表抵达香港,商议举行大规模反清起义活动。广东将军铁山奉诏刺杀孙中山。大商人李玉堂母亲病重,要李玉堂带孙儿李重光回家。为了确保孙中山顺利召开会议并且安全离开香港,李重光甘愿作为孙中山的替身便于引开铁山等人的注意力。

要求黄包车夫阿四故意拉着重光在众目睽睽之下逃亡,于是遭到了铁山的杀手层层围追堵截。而阿四为了攒钱帮阿纯治眼病的一百块港币,拉着车上的李重光一路狂奔冲过层层包围,但是最终李重光还是死在阿四的洋车上。

为了安慰病危的老母,李玉堂请求阿四给他当五天儿子。阿四来到广州,进入了四大家族中的“西关李家”,从此便无奈的卷入了李家的家族内部以及李家与铁山的斗争之中,过程之中慢慢接触革命了解革命。在李家与铁山的较量之中李玉堂为了保全阿四和李家的利益牺牲。

临死之际将李家托付阿四,拜托他继续做李重光,要把这个家支撑起来,阿四含泪应允。阿四排除万难保住了李家的产业,继承了李玉堂及李重光的遗志,加入了同盟会,在遭受了来自各界的种种怀疑,屈辱后,终于成为了坚定的革命者。

有哪部电视剧让你看很多遍都不厌烦

长征!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壮举,长征告诉人们,任凭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长征又告诉人们,真理是在实践中被检验出来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党只所以壮大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因为有了长征精神。长征将继续鼓午下一代,教育下一代,永保祖国江山万代不变色。

薛岳将军在湖南抗战中采用的火炉战是怎么回事

首先说下,题主的是“天炉战法”!不是火炉战!

1、抗日名将薛岳在武汉会战时对日作战的总体方略,被薛岳个人命名了一个神奇的名字“天炉战法”!

2、薛岳:字伯陵,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曾获得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自由勋章和国军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在长沙会战中自创天炉战法,该战法歼灭日军11.75万之众,有效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此战役是中国抗日战场一次十分重大的胜利。

3、长沙会战:长沙是抗日战争期间被蹂躏的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连续六年的战火中出现了四次重大的战役,负责当时第9战区的薛岳将军指挥了前三次会战,取得胜利,歼敌十万!但是这个胜利是惨胜,国民党的伤亡人数远远超过日军。但是前三次会战阻止了日军高歌猛进的势头,保护了背后的重庆这个陪都!

4、“天炉战法”就是摆下了一个口袋阵,诱敌深入,口袋阵是“八”字形状。让敌人从较小的袋口进入,然后在巨大的口袋底部,让日寇的主力处处受敌,在敌人被拖得精疲力尽的时候,薛岳指挥主力与其决战!

5、个人感觉这个天炉战法其实就是薛岳跟红军学的,是他付出沉痛代价付出得到的“真经”!“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天炉战中薛岳设置分段阵地消耗敌人的锐气和兵力,采用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主动打击的战术。最后再把消耗过重的日寇拖到决战地区,给与围歼!

6、其实当时的天炉战法不是完美无缺的,如果日军兵力再有所增加,尤其是第三次会战时。阿南惟几如果再有2-3个师团,它指挥日寇同时打击这个类似于长蛇阵的天炉阵的首尾,再加上国民党军队也是没有总预备队的基础上,天炉战法不会有那么大的收获,甚至会有相反的结局!这只能说是天佑中华!

7、这个天炉战法的最高峰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时!

1941年12月23日,日军强渡新墙河,会战开始。

第9战区一线兵团展开防御作战,依托各阵地逐次抵抗,给日军相当的损耗和迟滞。

待敌深入长沙预定决战地区,中国长沙守军顽强坚守核心阵地,连续挫败日军进攻。

与此同时,,第二线反击兵团周密协同,对日军进行合围。日军见势不妙立即展开退却。

国民党军合围部队立即转为向敌阻击、截击、尾击作战,穷追不舍,在多处予敌重大打击,扩大战果,日寇在消耗过大和后援不力的情况下仓皇逃窜。

终究还是因为日寇的装备强于国民党军,单兵作战能力也胜过国民党军,使得日寇还能渡过新墙河,并恢复了战役前的阵线状态!

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伤亡56000余人,俘虏139人,中国军队伤亡28000余人,中国军队取得辉煌胜利!这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

8、正是这场战役的胜利得到了英美的高度关注,使得蒋介石能够参加反法西斯国家的政治集会,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反法西斯四大国。并经罗斯福提名,由蒋介石出任盟军统帅部最高统帅,统一指挥在中国的美国军队以及东南亚越南、泰国的军队对日作战。确立了蒋介石的国际领袖的地位!蒋为此异常高兴!给薛岳加官进爵,还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9、但是在1944年的5月开始,薛岳没有阻挡住岗村宁次率领的日寇穷兵的进攻!

第四次长沙会战也叫“常衡保卫战”!这次会战成就了74军余程万的57师,这支虎贲之师,在保卫衡阳时以寡敌众几乎全部战死!

中国历史上最含冤而死的名人都有哪些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人含冤,最近又重温了一遍史记,我们就只看史记里面记载的,都有哪些人吧?

1.韩非子,韩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我们知道李斯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秦朝的很多制度都是由李斯制定的,而李斯都认为自己不如韩非子,可见韩非子会有多厉害。秦王赵政看了韩非子的著作,不禁感叹道,要是能见到韩非子,和他交流一下,那就死而无憾的。

而韩非子到了秦国之后,李斯因为害怕自己被韩非子给挤掉,就跟秦王说,韩非子是韩国贵族,秦国要打韩国的,韩非子肯定要帮韩国的,那不如把韩非子处死了,不留后患。

秦王觉得有道理,就派人给韩非子定罪,李斯趁机让人给韩非子送去毒药,韩非子无奈之下,服毒自尽,而秦王这个时候后悔了,想要去赦免韩非子,可是为时已晚。

2.白起,白起一生无败绩,更是在长平之战,一举打垮了赵国,当他觉得应该攻打邯郸城的时候,秦王和范睢又不打了,而当他觉得邯郸之战时机不对的时候,而秦王和范睢一起催他去打,白起拒绝之后,就被秦王命令自尽了。

3.吴起,吴起不仅是军事天才,也是内政天才,吴起后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强大起来,楚悼王一死,吴起得罪的贵族,就一起杀死了吴起。

4.伍子胥,他先是帮助公子光刺杀了吴王僚,成为新的吴王阖闾,又帮助吴国打败了楚军,攻破了楚都,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后,伍子胥劝吴王拒绝越国的求和,并劝吴王不要攻齐,最后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尽,最后吴国被越国打败。

5.郦食其,他先是帮刘邦拿下了陈留城,又通过说服武关的秦将投降,让刘邦兵不血刃的拿下武关,最终进入了咸阳城,秦王子婴投降,秦朝被灭。在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的时候,郦食其出使齐国,劝说齐王降汉,齐王答应了。

而韩信认为自己花了很大的代价才拿下赵国几十座城,而郦食其只用三寸之舌就拿下了齐地七十几座城,有心抢功劳,就趁机袭击了齐军,齐王认为被郦食其欺骗,就将郦食其给烹杀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