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中子星(白矮星可以演变为中子星和黑洞吗有什么科学依据)_白矮星_中子星_恒星

本文目录

  • 白矮星可以演变为中子星和黑洞吗有什么科学依据
  • 中子星和白矮星相遇会发生什么
  • 中子星、白矮星哪个密度大哪个引力更大

白矮星可以演变为中子星和黑洞吗有什么科学依据

白矮星是恒星燃料耗尽后的产物。太阳系周边大约6%的恒星都是白矮星。

图:白矮星

当中、低质量的恒星(97%的恒星都属于这一类)在核聚变到碳时,由于其质量所产生的压力和温度不足以使碳进一步的进行核聚变反应。这时,恒星就会向内部坍缩,最终将恒星内部的碳和氧元素的电子压到最低的能级轨道,这就是电子简并态。此时电子简并压力可以支撑恒星不发生进一步的坍缩,这时就形成了白矮星。

白矮星的最大质量是1.4个太阳质量,这被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如果超过这个质量就会形成中子星,即电子被重力压入原子核中使质子成为中子。

图:中子星

如果质量大于3个太阳,就没有什么可以抵挡重力的作用了,它会形成一个特殊的时空,这就是黑洞。
图:黑洞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决定恒星的最终命运的是它的质量。白矮星的最大质量是1.4个太阳质量,而黑洞的最小质量是3个太阳质量。如果白矮星要形成黑洞,必须要增加它的质量才行。

幸好我们宇宙中数恒星系都是由两颗及以上恒星组成的,如果一颗白矮星和一颗中子星(质量一般为1.35到2.1倍太阳质量之间)构成的联星系统,在相互绕行的过程中动能耗尽,它们碰撞在一起,就有可能形成一个黑洞。

中子星和白矮星相遇会发生什么

首先感谢邀请。宇宙非常的大,其直径达到920亿光年,连光都得走920亿年的时间,因此在宇宙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随着这些事件发生的距离我们比较远,有的可以几亿甚至几十亿光年,但是通过今天的科学技术,我们还是能捕捉到时候细微的动作。

实际上,由于宇宙的限制,中子星和白矮星的膨胀,并不在少数,在了解它们碰撞之前,首先我们要先知道两颗天体的组成部分。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最大、亮度最高温度最高的恒星,它由超大质量恒星坍缩而成,一般质量为5-3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这些恒星由于不断的燃烧,它们内部的氢从而开始核聚变产生氦,最终这些元素都变为铁,铁无法聚变,因此就会堆积,恒星体积随机变得越来越大!变为红超巨星!

恒星体积变得越来越大,它的质量消耗就会变得越来越快。因此在快速消耗质量的同时,万有引力开始对它进行压缩,在压缩的过程中,恒星开始变得紧密从而造成内核开始坍缩,坍缩过程中,铁元素开始聚变位更加重的元素从而形成了一个密度极其致密的星核。随后恒星在超新星爆发中灰飞烟灭,留下它的核心,也就是中子星!

而白矮星,则是由中等质量的恒星所演变的,比如我们的太阳,太阳还能燃烧50亿年,然后它内部也会堆积大量的铁,这些铁会使太阳体积膨胀100倍,到那时它的轨道能覆盖地球,因此地球就此完蛋。同时太阳在膨胀的同时,它的质量缩减,造成最外壳的离心力变得越来越弱,最终在太阳风的影响下,它们都会被吹散,形成行星际星云,而内部的核心则会变为一个高密度的天体,也就是白矮星。

虽然中子星和白矮星的密度都非常的高,并且中子星的直径约为十几公里,而白矮星的直径能达到5000公里——50000公里不等,当白矮星靠近中子星后,强大的引力会将其撕成碎片然后被中子星吞噬,在吞噬的过程中只要白矮星过于的靠近中子星,两颗恒星一旦发生碰撞,会形成中子星爆发,会释放出强烈的伽马射线暴。随后在爆炸的地方会形成一颗小型的黑洞。

由于宇宙中的恒星系统大多数是多星系统,因为这种事情非常的常见,当一颗大质量的恒星逐渐的膨胀,最终爆发后,就会诞生一颗中子星或者一颗白矮星,然后这种情况就会出现。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中子星和白矮星相遇后,大多数发生的结果是一颗黑洞的诞生,因为白矮星太大了,中子星根本无法在吞噬完毕前让它不撞上!

我是宇宙V空间,一个科普天文爱好者!本文由宇宙V空间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有疑问,请在下方评论和留言!

中子星、白矮星哪个密度大哪个引力更大

中子星、白矮星、黑洞,它们都是死亡恒星的产物,而大于太阳质量数十倍的恒星死亡将发生剧烈塌缩变成中子星,等于或小于太阳质量的80%质量的恒星死亡最终变成了白矮星,比形成中子星质量更大的行星会发生剧烈爆炸,而剩余物质将塌缩成黑洞。

所以以质量和密度排序依次为白矮星一一中子星一一黑洞!所以中子星的质量和密度大于白矮星,质量、密度越大的天体当然引力也就越大,所以中子星的引力大于白矮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