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争霸时期秦国第三任秦昭襄王-嬴稷_秦国_公元前_襄王

嬴稷,又名则,诸侯争霸时代秦国第三任王。其父为秦国首任王秦惠文王嬴驷,其兄是秦国第二任王秦武王嬴荡,其母则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宣太后’芈氏。

秦惠文王十三年(丙申,公元前325年),嬴稷的父亲嬴驷自称为王,成为秦国首任王。

同年,嬴稷出生,年幼时曾被送往燕国为单方人质。

秦惠文王十四年(庚戌,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嬴驷卒,嬴稷的兄长嬴荡是王后魏纾所生,得以嗣位,是为秦武王。

秦武王四年(甲寅,公元前307年)八月,在位仅4年的嬴荡与大力士在洛阳周王室太庙比赛举龙文赤鼎,不幸胫骨断裂而亡,因无子嗣,赵武灵王遂迎立在燕为质的嬴稷为君,虽然秦国群臣大多反对,屈于赵的压力,加之嬴稷的舅舅魏冉从中相助,嬴稷终于继承王位,是为秦昭襄王,尊生母芈氏为‘宣太后’,以舅舅魏冉(宣太后异父长弟)为将军。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乙巳,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嬴稷起兵攻周,掳周天子赧王姬延,得到九鼎。

同年,姬延卒,立国879年的周王朝灭亡。

展开全文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楚考烈王九年、齐田建十年、魏安釐王二十二年、韩桓惠王十八年、赵孝成王十一年、燕孝王三年(丙午,公元前255年),秦昭襄王命大将嬴樛发雒阳丁壮,毁周室宗庙,运其祭器,并且搬运九鼎,安放咸阳。迁鼎前一日,居民闻鼎中有哭泣之声,运至泗水,一鼎忽从舟中飞沉水底,嬴樛使人没水求之,不见有鼎,但见苍龙一条,鳞髦怒张,顷刻波涛顿作,舟人恐惧,不敢触之。当晚,嬴樛梦周武王坐于太庙,召嬴樛责之:“汝保得迁吾重器,毁吾宗庙!”命左右鞭其背三百。嬴樛梦觉,即患背疽,扶病归秦,将八鼎献上,奏明其状。秦昭襄王闻所失之鼎,正是豫州之鼎,叹道:“地皆入秦,鼎独不附寡人乎?”不久,嬴樛竟以疽死。此乃《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一回‘秦王灭周迁九鼎’。

同年,秦应侯范睢辞相,蔡泽继任为相,数月亦免。

这一年,秦迁西周文公姬咎于悉狐聚(今河南汝州西北),西周灭亡。

楚任荀况为兰陵县(今山东苍山)令。

楚迁鲁顷公姬雠于莒城(今山东莒县),尽取鲁地,鲁仅余此一城。

燕孝王卒,其子姬喜嗣位。

秦昭襄王五十三年、楚考烈王十年、齐田建十一年、魏安釐王二十三年、韩桓惠王十九年、赵孝成王十二年、燕姬喜元年(丁未,公元前254年),秦攻魏,陷吴城(今山西运城平陆)。魏国屈服,降为秦之属国。

同年,韩桓惠王姬然赴秦朝觐。

秦昭襄王五十四年、楚考烈王十一年、齐田建十二年、魏安釐王二十四年、韩桓惠王二十年、赵孝成王十三年、燕姬喜二年(戊申,公元前253年)

秦昭襄王五十五年、楚考烈王十二年、齐田建十三年、魏安釐王二十五年、韩桓惠王二十一年、赵孝成王十四年、燕姬喜三年(己酉,公元前252年),卫怀君姬公期赴魏朝觐,魏执而杀之,立其弟卫元君。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楚考烈王十三年、齐田建十四年、魏安釐王二十六年、韩桓惠王二十二年、赵孝成王十五年、燕姬喜四年(庚戌,公元前251年)秋,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嬴稷薨,享年75岁,葬于芷阳寿陵(今陕西西安长安区东),其子嬴柱继位,是为秦孝文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