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图书馆装进口袋?《2023听书生态报告》解码有声书“AI黑科技”_听书_有声书_有声

用耳朵来“读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将图书馆装进口袋。

《2022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显示,智媒时代,选择视频阅读、有声阅读的广东成年居民不断增加。过去一年,广东成年居民视频阅读率为39.55%,听书率达到33.33%。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酷狗音乐正式发布《2023听书生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平台大数据解码用户的听书喜好,呈现有声书行业在内容创作、内容消费,以及技术创新与应用等方面的现状与趋势。

有声阅读内容、场景、互动增长强劲

丰富而多元的有声书内容,是提供听书服务的基础和核心。近年来,各大有声书平台不断引入、创作优质有声书内容,为用户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口袋图书馆”,从玄幻异界、悬疑推理、都市言情,到文学经典、武侠仙侠、历史小说等多个类型,全方位满足不同用户的听书种类。

报告显示,目前酷狗线上的有声书音频数量已超4400万条,既包括《红楼梦》《资治通鉴》《孙子兵法》等传统经典,也包括《三体》《盗墓笔记》《雪中悍刀行》等当今爆款之作。值得一提的是,酷狗的听书音频作品累计时长超770万小时,如果要把这些音频都播放一遍,相当于把一首歌单曲循环11105万遍。

对于许多人而言,听书已经不再是一种碎片化的时间消磨,而是被深度融入大众生活的不同场景,并成为不同人群的便捷工具或精神陪伴。

报告显示,人们花在有声书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和去年相比,人均收听时长增长了27.5%。在3月份,酷狗排名第一的“听书学霸”个人听书时长就超400小时,相当于读了19本书。

有声书带给用户的价值已不再局限于曾经的“黄金屋”或“颜如玉”,而是收获各自宝藏。例如,家长们将《小猪佩奇》等儿童类有声书作为哄娃伴睡利器,上班族们在通勤路习惯用小说类音频当作背景音乐,都市年轻人则喜欢在周末放松时听上几场广播剧,对于有入眠困难的人来说,情感类音频又成了他们的“互联网褪黑素”。

“AI黑科技”解锁有声书创作新体验

展开全文

伴随着有声阅读行业的不断发展,创作与互动的“大门”被逐渐打开,越来越多“有声图书创作者”相继涌现,动手创作“精神食粮”。数据显示,和过去一年相比,有声书UGC创作者的人数增长了52.8%,同时他们的作品时长也增长了64.9%。

除此之外,不少创作者开始将AI创作融入有声书创作,通过有声AI黑科技,文本处理、角色识别、AI录制、自动音频对轨、自动音效等各环节一气呵成,大大提高创作效率,并为用户提供AI有声小说、AI助眠音乐、AI相声评书等多种内容。这一模式不仅助力创作者们提高效率,也为有声书行业带来内容生产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家长群体还可以使用“AI爸妈”功能,通过“录制短句—AI生成—选择故事书”三个简单步骤,家长们就能用自己的声音来朗读儿童书本,为孩子搭建起一个更温情、细微的童话世界。

【记者】黄楚旋

【图片】受访者供图

【作者】 黄楚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